本發明涉及體外反博裝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移動式體外反搏裝置。
背景技術:
體外反搏是一種通過體外無創性按壓四肢的方法,減輕和消除心絞痛癥狀,改善機體重要臟器的缺氧缺血狀態,同時也是一種用于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醫療設備。它是通過包裹在四肢和臀部的氣囊,在心臟舒張期對氣囊充氣加壓,促使肢體動脈的血液驅返至主動脈,使舒張壓明顯增高,為心臟增加血流,降低心臟后負荷;在心臟收縮期氣囊迅速排氣,壓力解除,促使主動脈內收縮壓下降,最大限度減輕心臟射血期阻力,血液加速流向遠端,從而達到反搏效應。
為了整個裝置的散熱效果,現有的體外反博裝置體積均比較大,導致其笨重,不易移動,同時其占地面積也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一種立式結構的移動式體外反搏裝置,減少了占地面積,在減少體積的情況下還保證了散熱效果且還具有噪音小的特點,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移動式體外反搏裝置,包括隔離箱、工作氣路系統、冷卻氣路系統和電器元件,所述工作氣路系統、所述冷卻氣路系統和所述電器元件均在所述隔離箱內;
所述隔離箱包括上隔離箱和下隔離箱,所述上隔離箱和所述下隔離箱相對固定,所述工作氣路系統包括空氣濾清器、壓縮機、散熱器、儲氣罐,所述空氣濾清器、所述壓縮機、所述散熱器、所述儲氣罐通過氣管依次串聯在一起,所述壓縮機和所述散熱器均安裝在所述下隔離箱內,所述儲氣罐安裝在所述上隔離箱內;
所述冷卻氣路系統包括冷卻進風口、吹風風扇口和抽風風扇口,所述冷卻進風口開在所述下隔離箱的側壁上,所述吹風風扇口開在所述下隔離箱的側面,所述吹風風扇口靠近所述散熱器,所述抽風風扇口開在所述下隔離箱的底部;
所述電器元件安裝在所述上隔離箱的內壁上。
將壓縮機單獨的隔開,壓縮機為主要的噪音來源,下隔離箱將壓縮機的噪音隔離,同時電器元件和儲氣罐均安裝在上隔離箱內,儲氣罐屬于靜態物體,不會對電器元件造成干涉,保證了電器元件的工作可靠。單獨配置冷卻氣路系統,對壓縮機與壓縮氣體進行有效的散熱。在工作氣路系統的進氣端設置空氣濾清器,減少工作用氣體的進氣噪音。
在工作時,經空氣濾清器過濾后的減噪及過濾以后氣體進入壓縮機,壓縮機壓縮后的氣體流經散熱器散熱,散熱器在冷卻氣路系統的作用下進行散熱,然后氣體儲存在儲氣罐內,儲氣罐出氣情況通過電磁閥控制,電磁閥再連通反博裝置的快速接頭,最后輸氣到內囊套中。在吹風風扇口處安裝吹風風扇,在抽風風扇口處安裝抽風風扇,使得空氣的流動散熱能力較好。
進一步限定,所述下隔離箱的各個內壁上均設有吸音板。
進一步防止噪音的擴散。
進一步限定,所述下隔離箱下端設有萬向輪。
方便移動。
進一步限定,所述壓縮機和所述下隔離箱的底部之間設有減震組件,所述減震組件將所述壓縮機固定在所述下隔離箱的底部。
壓縮機工作時容易震動,減震組件起到了減震和降噪的作用。
進一步限定,所述減震組件包括支撐板和彈性支腿,所述壓縮機安裝在所述支撐板上,所述彈性支腿上下端面均內嵌有螺母,所述彈性支腿上下端均通過螺栓和螺母配合連接固定,所述彈性支腿上端和所述支撐板固定連接,所述彈性支腿下端和所述下隔離箱的底部內壁固定連接。
內嵌的螺母使得彈性支腿和支撐板和下隔離箱的固定更加方便。
進一步限定,所述彈性支腿由橡膠制成。
進一步限定,所述彈性支腿的高度為25mm-35mm。
減震效果好,且高度不會太大,在25mm-35mm的高度內,橡膠的彈性支撐效果更好。
進一步限定,所述電器元件包括變頻器、諧波濾波器和隔離變壓器,所述變頻器、所述諧波濾波器和所述隔離變壓器均固定在所述上隔離箱的內壁上。
上隔離箱內的電器元件均相對靜止,工作的可靠性高。
進一步限定,所述冷卻進風口的內壁上也設有吸音板。
減少下隔離箱內的噪音從冷卻進風口擴散。
進一步限定,所述冷卻進風口處設有擋風板,所述擋風板將懸空固定在所述下隔離箱外壁上,所述擋風板和所述冷卻進風口之間有間隔。
減少冷卻進風口進風產生的噪音。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將壓縮機進行單獨的隔離,減少壓縮機噪音的擴散,通過在下隔箱的內壁上設置吸音板,進一步減少噪音的擴散,通過減震組件的設置,減少了壓縮機的震動噪音,單獨設立冷卻氣路系統,對壓縮機與壓縮氣體進行散熱,對冷卻氣路系統的冷卻進風口的內壁設置吸音板,減少噪音從冷卻進風口的擴散,然后還在冷卻進風口處設置擋風板,減少冷卻風本身產生的噪音。本發明在縮小體積的情況下,且保證了散熱良好及防止噪音的擴散,克服了小體積高密度散熱不好,開口散熱卻又會導致噪音擴散的技術障礙。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爆炸圖。
圖3為隔離箱1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工作氣路系統2的流程圖。
圖5冷卻氣路系統3的流程圖。
圖6為擋風板311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彈性支腿2212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吹風風扇口32的位置示意圖。
圖9為抽風風扇口33的位置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如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7、圖8、圖9所示,一種移動式體外反搏裝置,包括隔離箱1、工作氣路系統2、冷卻氣路系統3和電器元件4,所述工作氣路系統2、所述冷卻氣路系統3和所述電器元件4均在所述隔離箱1內;
所述隔離箱1包括上隔離箱11和下隔離箱12,所述上隔離箱11和所述下隔離箱12相對固定;
所述工作氣路系統2包括空氣濾清器21、壓縮機22、散熱器23、儲氣罐24,所述空氣濾清器21、所述壓縮機22、所述散熱器23、所述儲氣罐24通過氣管依次串聯在一起,所述壓縮機22和所述散熱器23均安裝在所述下隔離箱12內,所述儲氣罐24安裝在所述上隔離箱11內;所述下隔離箱12的各個內壁上均設有吸音板121。所述下隔離箱12下端設有萬向輪122。在上隔離箱11的頂部設有電腦托盤5。在隔離箱1外面包裹一個殼體6,殼體6通過骨架13支撐,在上隔離箱11側面設置多個輸出氣孔7。為了更好的降噪,為壓縮機22單獨的配置一個內殼,由于壓縮機22被內殼擋住,故圖示中的壓縮機22和內殼指向同一處。
如圖8、圖9所示,所述冷卻氣路系統3包括冷卻進風口31、吹風風扇口32和抽風風扇口33,所述冷卻進風口31開在所述下隔離箱12的側壁上,所述吹風風扇口32開在所述下隔離箱12的側面,所述吹風風扇口32靠近所述散熱器23,所述抽風風扇口33開在所述下隔離箱12的底部;
所述電器元件4安裝在所述上隔離箱11的內壁上。所述冷卻進風口31的內壁上也設有吸音板121。減少下隔離箱12內的噪音從冷卻進風口31擴散。
將壓縮機22單獨的隔開,壓縮機22為主要的噪音來源,下隔離箱12將壓縮機22的噪音隔離,同時電器元件4和儲氣罐24均安裝在上隔離箱11內,儲氣罐24屬于靜態物體,不會對電器元件4造成干涉,保證了電器元件4的工作可靠。單獨配置冷卻氣路系統3,對壓縮機與壓縮氣體進行有效的散熱。在工作氣路系統2的進氣端設置空氣濾清器21,減少工作用氣體的進氣噪音。
在工作時,經空氣濾清器21過濾后的減噪及過濾以后氣體進入壓縮機22,壓縮機22壓縮后的氣體流經散熱器23散熱,散熱器23在冷卻氣路系統3的作用下進行散熱,然后氣體儲存在儲氣罐24內,儲氣罐24出氣情況通過電磁閥控制,電磁閥再連通反博裝置的快速接頭,最后輸氣到內囊套中。在吹風風扇口32處安裝吹風風扇,在抽風風扇口33處安裝抽風風扇,使得空氣的流動散熱能力較好。
如圖2所示,所述壓縮機22和所述下隔離箱12的底部之間設有減震組件221,所述減震組件221將所述壓縮機22固定在所述下隔離箱12的底部。
壓縮機22工作時容易震動,減震組件221起到了減震和降噪的作用。
如圖2、圖7所示,所述減震組件221包括支撐板2211和彈性支腿2212,所述壓縮機22安裝在所述支撐板2211上,所述彈性支腿2212上下端面均內嵌有螺母,所述彈性支腿2212上下端均通過螺栓和螺母配合連接固定,所述彈性支腿2212上端和所述支撐板2211固定連接,所述彈性支腿2212下端和所述下隔離箱12的底部內壁固定連接。所述彈性支腿2212由橡膠制成。所述彈性支腿2212的高度為25mm-35mm。
內嵌的螺母使得彈性支腿2212和支撐板2211和下隔離箱12的固定更加方便。
減震效果好,且高度不會太大,在25mm-35mm的高度內,橡膠的彈性支撐效果更好。
如圖2所示,所述電器元件4包括變頻器41、諧波濾波器42和隔離變壓器43,所述變頻器41、所述諧波濾波器42和所述隔離變壓器43均固定在所述上隔離箱11的內壁上。
上隔離箱11內的電器元件4均相對靜止,工作的可靠性高。
如圖6所示,所述冷卻進風口31處設有擋風板311,所述擋風板311將懸空固定在所述下隔離箱12外壁上,所述擋風板311和所述冷卻進風口31之間有間隔。
減少冷卻進風口31進風產生的噪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