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家電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兼具保鮮和殺菌消毒功能的裝置以及基于上述裝置的殺菌消毒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者對于飲食器具(簡稱餐具)的殺菌、消毒問題越來越關注。其中,使用餐具消毒柜是一種比較適合家庭飲食器具消毒要求的家電。
現有消毒柜主要包括立式、壁掛式和嵌入式三種,其殺菌消毒的主要方式是高溫、紫外線或臭氧。其中,高溫消毒柜無法對塑料、玻璃等制品進行高溫消毒,對消毒柜的密閉性、保溫效果也有很高的要求;低溫消毒(紫外線和臭氧)對消毒柜的密閉性要求較高,控制過程也較復雜,對控制精度的要求以及對溫濕度的要求都比較高,會因為控制精度差而導致殺菌消毒效果差、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控制精度高的兼具保鮮和殺菌消毒功能的裝置。
本發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殺菌消毒效果好的殺菌消毒控制方法。
為達此目的,一方面,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兼具保鮮和殺菌消毒功能的裝置,包括具有隔熱功能的殼體和控制裝置;所述殼體內分隔成保鮮室和殺菌消毒室,所述殺菌消毒室內設置有紫外線發生器和/或臭氧發生器;所述控制裝置用于控制所述保鮮室和所述殺菌消毒室的運行。
特別是,在所述保鮮室和所述殺菌消毒室之間設置有能開合的風門,所述保鮮室內空氣能通過所述風門進入所述殺菌消毒室。
特別是,所述保鮮室設置有保鮮排水管,所述殺菌消毒室設置有殺菌消毒排水管;所述保鮮排水管和所述殺菌消毒排水管連接至同一接水盤。
特別是,所述殺菌消毒室位于所述保鮮室的下方。
特別是,所述保鮮室包括冷藏室和冷凍室。
特別是,所述殺菌消毒室內設置有溫濕度傳感器;和/或,所述殺菌消毒室內設置有臭氧濃度傳感器。
另一方面,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上述兼具保鮮和殺菌消毒功能的裝置的殺菌消毒控制方法,所述兼具保鮮和殺菌消毒功能的裝置包括臭氧發生器;在殺菌消毒的過程中檢測所述殺菌消毒室內臭氧的含量,當臭氧含量值低于設定值時開啟所述臭氧發生器。
特別是,所述控制方法中包括一級消毒標準模式和二級消毒標準模式,依據使用者的選定來執行所述一級消毒標準模式或所述二級消毒標準模式。
特別是,在所述保鮮室和所述殺菌消毒室之間設置有能開合的風門,當所述殺菌消毒室內溫度值高于設定值或濕度值低于設定值時開啟所述風門,所述保鮮室內濕冷空氣通過所述風門吹入所述殺菌消毒室中。
特別是,臭氧含量的設定值為下限值p0,當所述臭氧含量值低于p0時開啟所述臭氧發生器,向所述殺菌消毒室中補充臭氧;當所述臭氧含量值等于或高于上限值p1時關停所述臭氧發生器。
本發明兼具保鮮和殺菌消毒功能的裝置的控制裝置能控制保鮮室和殺菌消毒室的運行參數,在提供冷藏冷凍功能的同時還能提供消毒功能,該裝置成本低、占地面積小、使用安全便捷、控制精確度高。
本發明殺菌消毒控制方法在殺菌消毒的過程中檢測殺菌消毒室內臭氧的含量,當臭氧含量值低于設定值時及時補充,解決了因為臭氧含量低導致殺菌消毒效果差、效率低的問題,保證能在設定時間內完成設定等級的殺菌消毒工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提供的兼具保鮮和殺菌消毒功能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提供的控制裝置的原理圖;
圖3是本發明優選實施例提供的兼具保鮮和殺菌消毒功能的裝置的工作流程圖。
圖中:
1、殼體;2、殺菌消毒室;3、風門;5、接水盤;21、紫外線發生器;22、臭氧發生器;23、殺菌消毒排水管;24、溫濕度傳感器;25、臭氧濃度傳感器;41、保鮮排水管;42、冷藏室;43、冷凍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
優選實施例:
本優選實施例公開一種兼具保鮮和殺菌消毒功能的裝置。如圖1和圖2所示,該裝置包括具有隔熱功能的殼體1和控制裝置;殼體1內分隔成保鮮室和殺菌消毒室2,殺菌消毒室2內設置有紫外線發生器21和/或臭氧發生器22;控制裝置用于控制保鮮室和殺菌消毒室2的運行。其中,控制裝置優選包括顯示板和控制板,顯示板中包括冷藏冷凍顯示模塊和殺菌消毒顯示模塊,控制板包括冷藏冷凍控制模塊和殺菌消毒控制模塊。
該實施例中將具有保鮮功能的裝置與具有殺菌消毒功能的裝置整合在一起,解決了現有消毒柜占用空間大、安裝不方便、成本高等問題;使用同一個控制裝置控制保鮮室和殺菌消毒室2的運行,將殺菌消毒室2的控制精度提高到與保鮮室同一高度,控制效果更好。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該裝置不應該被認為是冰箱和消毒柜的簡單疊加,而是將“冰箱”和“消毒柜”的共同點進行了有機的結合。具體的,兩者都對空間密閉性、空間中的保溫效果、空間中溫濕度的精確控制有很高的要求,同時兩者的排水結構非常類似,所以將兩者整合在一起后縮減了各自所占用的空間面積(體積)、降低了成本(控制板、顯示板、接水盤、風門等多個裝置可以共用);“消毒柜”可以借用“冰箱”的高精度的控制裝置,殺菌消毒效果更好。
尤其重要的是,低溫的保鮮室可以為殺菌消毒室2提供一個低溫的工作環境。紫外線和臭氧都屬于低溫殺菌消毒,當溫度過高時無論是紫外線還是臭氧的殺菌消毒能力都大大地降低。研究表明,紫外線和臭氧的適宜工作溫度是低于35°,最好是低于30°,再高的話難以實現理想的殺菌消毒效果;而且紫外線和臭氧都是在較為濕潤的環境中更具殺菌消毒的能力。
家庭中室內環境溫度通常在二十多度或三十度多一些,但“消毒柜”開始工作后紫外線發生器21、臭氧發生器22以及電機等裝置本身會發熱,而且消毒工作通常要進行三十分鐘至六十分鐘時間,導致“消毒柜”內很容易就超過紫外線和臭氧的適宜工作溫度。將殺菌消毒室2和低溫的保鮮室貼合在一起,保鮮室可以為殺菌消毒室2散熱,保證殺菌消毒室2內的溫度持續保持在紫外線和臭氧的適宜工作溫度范圍內,無需為“消毒柜”額外配置降溫、增濕的裝置。
為了加強殺菌消毒室2和低溫的保鮮室之間的換熱能力,可以在保鮮室和殺菌消毒室2之間設置能開合的風門3,保鮮室內空氣能通過風門3進入殺菌消毒室2。當殺菌消毒室2內溫度偏高時開啟風門3,保鮮室內寒冷濕潤的空氣可以進入殺菌消毒室2,為殺菌消毒室2降溫、加濕(冰箱冷凍室、冷藏室等低溫的保鮮室中的空氣相對濕度要高于室內的相對濕度,根據使用條件的不同、地域的不同兩者的數量差會有些不同,但總體上來講保鮮室中空氣的相對濕度更高)。
保鮮室設置有保鮮排水管41,殺菌消毒室2設置有殺菌消毒排水管23;保鮮排水管41和殺菌消毒排水管23連接至同一接水盤5,不但能降低成本,而且能使“冰箱”和“消毒柜”這兩個裝置的結構更緊湊,節省空間。
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殺菌消毒室2位于保鮮室的下方。其中,保鮮室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包括冷藏室42和冷凍室43,殺菌消毒室2可以位于冷藏室42的下方或冷凍室43的下方。優點是:將殺菌消毒室2放在較低的位置處保證在開關柜門時紫外線不會直射使用者、臭氧也不會直沖使用者,安全性更好;取放餐具更容易,避免因為需要將餐具高高舉起而導致其意外摔落,使用更安全省力。
為了能更準確地控制殺菌消毒室2內的溫濕度,可以在殺菌消毒室2內設置有溫濕度傳感器24。當使用臭氧(單獨使用臭氧殺菌消毒,或同時使用紫外線和臭氧殺菌消毒)時,殺菌消毒室2內設置有臭氧濃度傳感器25,隨時對臭氧濃度進行檢測,避免臭氧濃度過低導致其達不到理想的殺菌消毒效果,同時還可以避免臭氧濃度過高導致能源浪費、對室內環境造成污染、對使用者的身體造成損害。
當兼具保鮮和殺菌消毒功能的裝置包括臭氧發生器22時,殺菌消毒控制方法是在殺菌消毒的過程中檢測殺菌消毒室2內臭氧的含量,當臭氧含量值低于設定值時開啟臭氧發生器22。解決了現有裝置對“消毒柜”內臭氧含量缺乏有效監測的問題,保證在設定的時間內達到理想的殺菌消毒效果;解決了現有裝置為達到殺菌消毒效果而過量充入臭氧、導致能耗高且對環境污染嚴重的問題。
其中,臭氧含量的設定值可以為一個具體數值,當臭氧含量值低于該設定值時開啟臭氧發生器22;臭氧含量的設定值也可以為一個區間值[p0,p1],當臭氧含量值低于設定值的下限值p0時開啟臭氧發生器22,向殺菌消毒室2中補充臭氧;當臭氧含量值高于設定值的上限值p1時關停臭氧發生器22。
控制方法中可以包括一級消毒標準模式和二級消毒標準模式,依據使用者的選定來執行一級消毒標準模式或二級消毒標準模式(不同模式下所殺滅細菌、病毒的種類不同),既健康又節能;也可以在控制裝置中只固化一個工作模式(一級消毒標準模式或二級消毒標準模式)的程序,使用前使用者無需進行選擇,裝置直接執行該固化的工作模式,使用更方便,適合于不擅長操作電器設備的人群使用。
在上述內容的基礎上,在保鮮室和殺菌消毒室2之間設置有能開合的風門3,當殺菌消毒室2內溫度值高于設定值或濕度值低于設定值時開啟風門3,保鮮室內濕冷空氣通過風門3吹入殺菌消毒室2中。
具體的工作過程如下:
步驟1、裝置上電,放入待消毒的餐具,之后執行步驟2。
步驟2、使用者設置消毒標準。其中,消毒標準包括一級消毒標準(p0=20mg/m3,δt=30min,p1=20.2mg/m3)、二級消毒標準(p0=40mg/m3,δt=60min,p1=40.2mg/m3),在使用者選定后下述步驟中的p0、δt和p1即為該消毒標準中的相應參數;兩組消毒標準中均為p1-p0=0.2mg/m3,當發現臭氧含量超出上限值時就關閉臭氧發生器22,在設定時間后檢查,如果殺菌消毒室2中的臭氧含量低于下限值時再開啟臭氧發生器22、補充臭氧,保證殺菌消毒室2中的臭氧含量處于很有利于殺菌消毒的狀態且又不太多;之后執行步驟3。
步驟3、開啟消毒功能,之后執行步驟4。
步驟4、開啟臭氧濃度傳感器,之后執行步驟5。
步驟5、讀取溫濕度傳感器數值,之后執行步驟6。
步驟6、判斷溫濕度數值是否符合要求:如果符合要求則執行步驟8;否則,執行步驟7。其中,溫濕度數值的具體數值不限,可以是該裝置出廠時就已經固化在模塊中的數據,也可以是使用者根據個性化需要而特制的。
步驟7、開啟送風裝置,之后執行步驟5。
步驟8、判斷送風裝置是否已經開啟:如果送風裝置已經開啟,則執行步驟9;否則,執行步驟10。
步驟9、關閉送風裝置,之后執行步驟10。
步驟10、開啟紫外線發生器21和臭氧發生器22,之后執行步驟11。
步驟11、判斷臭氧濃度p是否小于p0:如果是則將計時器t清零,之后執行步驟12;否則執行步驟13。
步驟12、判斷紫外線發生器21和臭氧發生器22是否開啟:如果是,則繼續執行步驟11;否則,執行步驟10。
步驟13、計時器t計時,之后執行步驟14。
步驟14、判斷t是否小于δt:如果是,則執行步驟15;否則,執行步驟17。
步驟15、判斷臭氧濃度p是否小于p1:如果是,則執行步驟11;否則,執行步驟16。
步驟16、關閉紫外線和臭氧發生裝置(紫外線發生器21和臭氧發生器22),之后執行步驟11。此步驟的作用在于檢測殺菌消毒室2中的臭氧是否有泄露(至少包括裝置不嚴密導致的泄露以及部分臭氧正常地因殺菌消毒作用而消耗這兩種情況,不論是哪種情況導致的臭氧濃度降低都會影響殺菌消毒效果,需要及時補充臭氧)。
步驟17、關閉紫外線和臭氧發生裝置,之后執行步驟18。
步驟18、開啟送風裝置,之后執行步驟19。
步驟19、判斷臭氧濃度p是否大于0:如果是,則繼續執行步驟19;否則,執行步驟20。
步驟20、關閉送風裝置,計時器t清零,之后執行步驟21。
步驟21、完成消毒功能。
當控制裝置中只固化一個工作模式(一級消毒標準模式或二級消毒標準模式)的程序時,工作過程與上述基本相同,區別點在于步驟2中使用者無需設置消毒標準。
注意,上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及所運用的技術原理。本領域技術人員會理解,本發明不限于這里所述的特定實施例,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能夠進行各種明顯的變化、重新調整和替代而不會脫離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因此,雖然通過以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較為詳細的說明,但是本發明不僅僅限于以上實施例,在不脫離本發明構思的情況下,還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實施例,而本發明的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范圍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