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婦產科護理輔助治療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治療孕婦濕疹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一般來說,隨著孕期女性體內激素和胎兒的不斷成長,孕婦容易發生濕疹,但是對于孕婦來說,一些藥物使用之后有可能對胎兒有不良影響,導致治療起來效果不佳,病情反復,所以就需要一種無不良作用、安全有效的針對孕婦濕疹的中藥組合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隨著孕期女性體內激素和胎兒的不斷成長,孕婦容易發生濕疹,但是對于孕婦來說,一些藥物使用之后有可能對胎兒有不良影響,導致治療起來效果不佳,病情反復,所以就需要一種無不良作用、安全有效的針對孕婦濕疹的中藥組合物。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孕婦濕疹的中藥組合物,其中內服藥物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白芷4-6份、地榆5-7份、黃柏5-7份、防己3-5份、地龍3-5份、生姜3-5份、炙甘草5-7份、黃芪4-6份、菱角殼5-7份、炒白術4-6份、枳實3-5份、元參3-5份、白首烏3-5份、茯苓3-5份、松花粉3-5份。
進一步優化,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白芷5份、地榆6份、黃柏6份、防己4份、地龍4份、生姜4份、炙甘草6份、黃芪5份、菱角殼6份、炒白術5份、枳實4份、元參4份、白首烏4份、茯苓4份、松花粉4份。
外用藥物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金蕎麥3-5份、艾葉5-7份、連翹5-7份、金銀花5-7份、大豆4-6份、側柏葉3-5份、五加皮3-5份、煅爐甘石4-6份、松針4-6份、抱樹蓮3-5份。
進一步優化,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金蕎麥4份、艾葉6份、連翹6份、金銀花6份、大豆5份、側柏葉4份、五加皮4份、煅爐甘石5份、松針5份、抱樹蓮4份。
內服藥物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
(1)按上述重量比稱取中藥原料,先于4-10℃條件下冷藏12-24h,再于-10~-18℃下冷凍10-20h備用;冷凍后,利用水分子結冰時體積膨脹,直接破壞中藥材的細胞結構,提高細胞損傷率,為下一步的微波膨化打下基礎。
(2)設定微波倉的溫度為110-130℃,對微波倉進行預熱,然后投入1-2kg步驟(1)冷凍處理后的中藥原料,調節微波功率為450-600w,運行120-180s進行微波膨化;然后將溫度調節為40-80℃,微波功率為90-120w,干燥6-9min;將冷凍后的中藥材直接進行微波膨化,利用水分子從冰直接變為氣體瞬間升華的力量完成膨化過程,然后不用將中藥材取出,直接利用微波進行干燥,干燥的過程中開啟攪拌,中藥材在攪拌的過程中干燥均勻且因為微波膨化干燥變脆,在攪拌過程中自然碎成碎渣,利于后期的粉碎。
(3)將步驟(2)處理后的中藥材放入球磨機中粉碎;進一步的粉碎可以使得藥材粉末質地均勻,各種有效成分進一步析出,利于導入。
(4)按比例稱取粉碎后的中藥原料加入蛋白酶進行酶解。酶解后的生物蛋白大分子被切割成了小分子蛋白和多肽,避免了大分子蛋白引起的過敏反應,同時小分子蛋白和多肽更易吸收,起效更快。
(5)按照1:100~1:500的料液比在乙醇中浸泡12~24h后超濾。經乙醇提取后的極性成分易于溶于體液中,導向靶向位置,見效快;超濾進一步過濾大分子,留下的是生物小分子,起效更快。
(6)將超濾后的液體經微波殺菌后密封即可。微波殺菌避免了高溫殺菌對有效成分的破壞,藥效更好。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微波膨化后采用分段干燥,即首先調節溫度為70-80℃,功率110-120w,干燥2-3min;然后調節溫度為50-70℃,功率100-110w,干燥2-3min;最后調節溫度為40-50℃,功率90-100w,干燥2-3min。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3)的粉碎條件為采用球磨機正磨15min后停機3min,再反磨15min后停機3min,如此反復2次。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4)中的蛋白酶是堿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或胰蛋白酶中的一種或幾種。實驗證明,采取以上幾種蛋白酶酶解后的藥物效果最佳,且采用蛋白酶處理后的大分子蛋白被分解,能夠有效預防因藥物造成的過敏。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5)中超濾膜截留的分子量為15000-20000。實驗證明,分子量為15000-20000是保留有效成分最多的分子量,且起效快,效果好。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6)微波殺菌條件為70℃-105℃,時間90-180秒。能夠在殺滅微生物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保留有效成分不被破壞。
外用藥物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
(1)將原料研磨成細粉,用60%乙醇作溶劑加水后稀釋,采用滲濾法,收集初濾液入瓶a,繼續滲濾,直到濾液肉眼觀察為無色停止;
(2)收集濾液,在40-60℃減壓濃縮至稠膏狀,加入瓶a中的初濾液混合后得到混合液;
(3)再用60%的乙醇稀釋上述混合液,靜置30小時,過濾后,得到上層液體為該中藥的流浸膏劑。
進一步的,所述的原料質量與水的質量比為1:1。
使用方法:每日一次,一次100ml,每日三次在過敏部位涂抹外用藥物。
藥效分析:
白芷:有祛風解表,透毛竅、通鼻竅,散寒止痛,燥濕解毒作用。善治頭面皮膚之風,外用可治療皮膚瘙癢癥。本品可減少支氣管分泌、擴張冠狀動脈;能促進被破壞組織的吸收,對慢性潰瘍、皮膚炎癥有促進吸收或促進其化膿的作用;有止血作用,用其治療鼻竇炎、慢性鼻炎有較好的療效。
地榆:有涼血止血、瀉火解毒、收斂作用。與黃柏合用可治療濕疹。生料外用對皮膚感染有減少滲出,控制感染促進組織生長和促進愈合的作用。
黃柏: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滋陰降火作用。與蒼術配伍用于瘡瘍腫毒、濕疹、癢疹等癥。與滑石研末外用,是治療濕瘡、濕疹通劑。
防己: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作用。能作用于垂體—腎上腺皮質軸,有抗炎、抗過敏的作用。
地龍:有清熱定驚、通經活絡、平喘利水作用。可抑制支氣管平滑肌的收縮,治療支氣管哮喘。并有抗組胺作用。
生姜:有發表散寒、解毒健胃、溫經行氣作用。配合其他藥物調敷用于濕疹瘡瘍。
炙甘草:具有益氣滋陰,通陽復脈治療功效;和中緩急,潤肺,解毒,調和諸藥;常用于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動悸,脈結代,可解附子毒。
黃芪:有補益脾土、固表止汗、托瘡生肌等作用。能改善瘡瘍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病變組織的吸收或化膿。
菱角殼:味甘、澀、性涼;功效補脾益氣健脾,強股膝、健力益氣,主治泄瀉、脫肛、痔瘡、療腫、黃水瘡、天皰瘡。現代藥理學證明,菱角殼具有防治食道癌、胃癌、宮頸癌、乳腺癌等作用,可用做抗癌藥物。
炒白術: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功能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固表止汗,安胎。可治療脾虛食少,腹脹泄瀉,氣虛自汗,痰飲水腫,小便不利,濕痹酸痛及胎動不安。現代藥理研究報道,白術有保肝利膽、抗胃潰瘍、利尿、提高免疫功能、抗腫瘤、鎮靜、降壓、降糖、抗凝、抗病原微生物、安胎、強壯等作用。
枳實:有抗過敏作用。
元參:味咸性寒;功效涼血滋陰,瀉火解毒,發燒煩渴,自汗盜汗,便秘,吐血鼻血,咽喉炎,肺結核;用于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溫毒發斑、津傷便秘、骨蒸勞嗽、目赤、咽痛、瘰疬、白喉、癰腫瘡毒。
白首烏:味苦甘澀,性微溫,無毒;入肝,腎二經。功效滋補肝腎,強壯身體,養血補血,烏須黑發,收斂精氣,生肌斂瘡,潤腸通便。主治久病虛弱,慢性風痹,腰膝酸軟,貧血,腸出血,須發早白,神經衰弱,陰虛久瘧,潰瘍久不收口,老人便秘。現代藥理學證明,白首烏總甙多種癌株均有明顯的抗癌作用。
茯苓:具有抗氧化,防衰老,增加免疫力,提高大腦細胞活性的作用。茯苓有較強的利尿作用,可治療腎炎、心衰水腫。另外還有鎮靜作用,對神經衰弱有效。味淡性平,善益氣養血,寧心安神,敗毒抗癌;藥性平和,利濕而不傷正氣,所含茯苓酸具有增強免疫力、抗腫瘤以及鎮靜、降血糖等的作用;可松弛消化道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防止肝細胞壞死,抗菌等功效。
松花粉:性溫,味甘。具有益氣養血、平肝祛風、收濕、止血的功效;主治頭旋眩暈,中虛胃疼,久痢,諸瘡濕爛,創傷出血。
金蕎麥:性涼,味辛、苦,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利濕的作用。
艾葉:有溫經止血、散寒止痛作用。所含艾葉油有止咳平喘去痰作用。煎洗可治療皮膚濕疹、瘙癢、疥瘡等。
連翹: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作用。本品有強大的抗炎抑菌作用,對無菌性炎癥有明顯的抗滲出,降低病灶部位毛細血管脆性的作用。
金銀花:有清熱解毒、抗炎作用,能控制炎癥的滲出和炎性增生,能促進白細胞的吞噬功能,對多種化膿性球菌有抑制作用,可治皮膚感染。
大豆:味甘、性平,入脾、大腸經,具有健脾寬中,潤燥消水、清熱解毒、益氣的功效;主治疳積瀉痢、腹脹羸瘦、妊娠中毒、瘡癰腫毒、外傷出血等。黃豆還能抗菌消炎,對咽炎、結膜炎、口腔炎、菌痢、腸炎有效。能夠增強機體免疫、防止血管硬化、促進骨骼發育、抵抗缺鐵性貧血、能夠抗氧化及抗衰老的作用。
側柏葉:有涼血止血、清肺止咳、清熱平肝作用。能松弛支氣管平滑肌。外用酒浸涂搽,可治療脂溢性皮炎及斑禿。
五加皮:有補益肝腎、祛風濕、強筋骨作用。外用可治療陰囊濕疹及皮膚瘙癢癥。
煅爐甘石:無臭,味微澀。功能解毒明目退翳,收濕止癢斂瘡;主治目赤腫痛,眼緣赤爛,翳膜胬肉,潰瘍不斂,膿水淋漓,濕瘡,皮膚瘙癢。
松針:苦、澀,溫。功能祛風活血,明目,安神,解毒,止癢;主治流行性感冒,風濕關節痛,跌打腫痛,夜盲癥,高血壓病,神經衰弱,外用治凍瘡。
抱樹蓮:甘,淡,微涼;歸經肝,肺經。功效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止血。
中醫體質學說把人體分為九種類型的體質。現代中醫抗過敏實驗室最新研究發現:人體之所以會發生過敏現象,是因肺、脾、腎等臟腑功能紊亂及體液(血液、黏膜、黃膽汁、黑膽汁四大體液)失衡,導致寒、濕、毒積蓄體內,使機體免疫防衛能力下降造成過敏體質。當外界刺激性物質(即過敏原)隨意入侵接觸呼吸道黏膜、胃腸道黏膜、皮膚結締組織中的肥大細胞和嗜堿粒細胞而發生反應形成瘙癢、水腫、充血、潰爛等一系列過敏反應,絕非普通炎癥。因為過敏原能刺激機體啟動特異性免疫機制,而產生過敏反應。不能避免的過敏原外因刺激,讓人感覺非常痛苦,而尋求藥物來改善癥狀。藥物類型主要有:外用激素快速改善皮膚癥狀、注射或口服抗組胺類藥物使過敏反應得到緩解,但是因為不能從根本上阻止變態過敏反應,所以只能停了就犯,反復發作,而不能真正改善過敏體質。因此要想徹底治愈過敏疾病,就必須拔出臟腑及體液內寒、濕、毒,調整脾、腎、肺等臟腑功能,調節體液平衡,使免疫系統功能恢復正常,修復各種過敏造成的機體損傷,徹底改善過敏體質,提高人體對各種過敏原的抵抗防御能力,在黏膜組織表層建立致密的防護網,才能從根本上阻斷過敏原入侵,即便再遇到過敏原,也不會再犯病。
本發明的中藥提取物純屬中藥制劑,無毒且對胎兒和孕婦均無害,通過內服藥物結合外用藥物協同作用,使用口服中藥制劑進行過敏體質的改善,同時輔以外用藥物抑制皮膚過敏,無副作用療效好。其中,白芷、地榆、黃柏、防己、地龍具有利濕清熱的作用;生姜、炙甘草、黃芪、菱角殼、炒白術具有健脾作用;枳實、元參、白首烏、茯苓、松花粉具有滋陰養血的作用;金蕎麥、艾葉、連翹、金銀花、大豆具有消炎殺菌的作用,外用避免過敏的炎癥反應,側柏葉、五加皮、煅爐甘石、松針、抱樹蓮具有清熱止癢的作用,減緩皮膚不適。以200名患者為例,使用本發明藥物進行治療,197名患者有效,總有效率高達98.5%;相比只采用口服制劑的79名患者有效來看,有效率提高了59%;相比只采用外用藥物57的名患者有效來看,有效率提高了70%。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發明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1:
一種治療孕婦濕疹的中藥組合物,內服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白芷5份、地榆6份、黃柏6份、防己4份、地龍4份、生姜4份、炙甘草6份、黃芪5份、菱角殼6份、炒白術5份、枳實4份、元參4份、白首烏4份、茯苓4份、松花粉4份;外用藥物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金蕎麥4份、艾葉6份、連翹6份、金銀花6份、大豆5份、側柏葉4份、五加皮4份、煅爐甘石5份、松針5份、抱樹蓮4份。
內服藥物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
(1)按上述重量比稱取中藥原料,先于6℃條件下冷藏20h,再于-15℃下冷凍15h備用;冷凍后,利用水分子結冰時體積膨脹,直接破壞中藥材的細胞結構,提高細胞損傷率,為下一步的微波膨化打下基礎。
(2)設定微波倉的溫度為120℃,對微波倉進行預熱,然后投入1kg步驟(1)冷凍處理后的中藥原料,調節微波功率為500w,運行160s進行微波膨化;然后將溫度調節為60℃,微波功率為100w,干燥9min;將冷凍后的中藥材直接進行微波膨化,利用水分子從冰直接變為氣體瞬間升華的力量完成膨化過程,然后不用將中藥材取出,直接利用微波進行干燥,干燥的過程中開啟攪拌,中藥材在攪拌的過程中干燥均勻且因為微波膨化干燥變脆,在攪拌過程中自然碎成碎渣,利于后期的粉碎。
(3)將步驟(2)處理后的中藥材放入球磨機中粉碎;進一步的粉碎可以使得藥材粉末質地均勻,各種有效成分進一步析出,利于導入。
(4)按比例稱取粉碎后的中藥原料加入蛋白酶進行酶解。酶解后的生物蛋白大分子被切割成了小分子蛋白和多肽,避免了大分子蛋白引起的過敏反應,同時小分子蛋白和多肽更易吸收,起效更快。
(5)按照1:300的料液比在乙醇中浸泡12~24h后超濾。經乙醇提取后的極性成分易于溶于體液中,導向靶向位置,見效快;超濾進一步過濾大分子,留下的是生物小分子,起效更快。
(6)將超濾后的液體經微波殺菌后密封即可。微波殺菌避免了高溫殺菌對有效成分的破壞,藥效更好。
所述步驟(2)微波膨化后采用分段干燥,即首先調節溫度為75℃,功率115w,干燥3min;然后調節溫度為60℃,功率105w,干燥3min;最后調節溫度為45℃,功率95w,干燥3min。
所述步驟(3)的粉碎條件為采用球磨機正磨15min后停機3min,再反磨15min后停機3min,如此反復2次。
所述步驟(4)中的蛋白酶是堿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或胰蛋白酶中的一種或幾種。實驗證明,采取以上幾種蛋白酶酶解后的藥物效果最佳。
所述步驟(5)中超濾膜截留的分子量為18000。
所述步驟(6)微波殺菌條件為85℃,時間160秒。能夠在殺滅微生物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保留有效成分不被破壞。
外用藥物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
(1)將原料研磨成細粉,用60%乙醇作溶劑加水后稀釋,采用滲濾法,收集初濾液入瓶a,繼續滲濾,直到濾液肉眼觀察為無色停止;
(2)收集濾液,在50℃減壓濃縮至稠膏狀,加入瓶a中的初濾液混合后得到混合液;
(3)再用60%的乙醇稀釋上述混合液,靜置30小時,過濾后,得到上層液體為該中藥的流浸膏劑。
所述的原料質量與水的質量比為1:1。
實施例2:
一種治療孕婦濕疹的中藥組合物,內服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白芷4份、地榆7份、黃柏5份、防己5份、地龍3份、生姜5份、炙甘草5份、黃芪6份、菱角殼5份、炒白術6份、枳實3份、元參5份、白首烏3份、茯苓5份、松花粉3份;外用藥物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金蕎麥5份、艾葉5份、連翹7份、金銀花5份、大豆6份、側柏葉3份、五加皮5份、煅爐甘石4份、松針6份、抱樹蓮3份。
內服藥物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
(1)按上述重量比稱取中藥原料,先于4℃條件下冷藏24h,再于-10℃下冷凍20h備用;冷凍后,利用水分子結冰時體積膨脹,直接破壞中藥材的細胞結構,提高細胞損傷率,為下一步的微波膨化打下基礎。
(2)設定微波倉的溫度為110℃,對微波倉進行預熱,然后投入2kg步驟(1)冷凍處理后的中藥原料,調節微波功率為450w,運行180s進行微波膨化;然后將溫度調節為40℃,微波功率為120w,干燥8min;將冷凍后的中藥材直接進行微波膨化,利用水分子從冰直接變為氣體瞬間升華的力量完成膨化過程,然后不用將中藥材取出,直接利用微波進行干燥,干燥的過程中開啟攪拌,中藥材在攪拌的過程中干燥均勻且因為微波膨化干燥變脆,在攪拌過程中自然碎成碎渣,利于后期的粉碎。
(3)將步驟(2)處理后的中藥材放入球磨機中粉碎;進一步的粉碎可以使得藥材粉末質地均勻,各種有效成分進一步析出,利于導入。
(4)按比例稱取粉碎后的中藥原料加入蛋白酶進行酶解。酶解后的生物蛋白大分子被切割成了小分子蛋白和多肽,避免了大分子蛋白引起的過敏反應,同時小分子蛋白和多肽更易吸收,起效更快。
(5)按照1:100的料液比在乙醇中浸泡24h后超濾。經乙醇提取后的極性成分易于溶于體液中,導向靶向位置,見效快;超濾進一步過濾大分子,留下的是生物小分子,起效更快。
(6)將超濾后的液體經微波殺菌后密封即可。微波殺菌避免了高溫殺菌對有效成分的破壞,藥效更好。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微波膨化后采用分段干燥,即首先調節溫度為70℃,功率110w,干燥3min;然后調節溫度為50℃,功率110w,干燥2min;最后調節溫度為50℃,功率90w,干燥3min。
進一步的,所述步驟(3)的粉碎條件為采用球磨機正磨15min后停機3min,再反磨15min后停機3min,如此反復2次。
所述步驟(4)中的蛋白酶是堿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或胰蛋白酶中的一種或幾種。實驗證明,采取以上幾種蛋白酶酶解后的藥物效果最佳。
所述步驟(5)中超濾膜截留的分子量為15000。
所述步驟(6)微波殺菌條件為105℃,時間90秒。能夠在殺滅微生物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保留有效成分不被破壞。
外用藥物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
(1)將原料研磨成細粉,用60%乙醇作溶劑加水后稀釋,采用滲濾法,收集初濾液入瓶a,繼續滲濾,直到濾液肉眼觀察為無色停止;
(2)收集濾液,在40℃減壓濃縮至稠膏狀,加入瓶a中的初濾液混合后得到混合液;
(3)再用60%的乙醇稀釋上述混合液,靜置30小時,過濾后,得到上層液體為該中藥的流浸膏劑。
所述的原料質量與水的質量比為1:1。
實施例3:
一種治療孕婦濕疹的中藥組合物,內服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白芷6份、地榆5份、黃柏7份、防己3份、地龍5份、生姜3份、炙甘草7份、黃芪4份、菱角殼7份、炒白術4份、枳實5份、元參3份、白首烏5份、茯苓3份、松花粉5份;外用藥物由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組成:金蕎麥3份、艾葉7份、連翹5份、金銀花7份、大豆4份、側柏葉5份、五加皮3份、煅爐甘石6份、松針4份、抱樹蓮5份。
內服藥物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
(1)按上述重量比稱取中藥原料,先于10℃條件下冷藏12h,再于-18℃下冷凍10h備用;冷凍后,利用水分子結冰時體積膨脹,直接破壞中藥材的細胞結構,提高細胞損傷率,為下一步的微波膨化打下基礎。
(2)設定微波倉的溫度為130℃,對微波倉進行預熱,然后投入1kg步驟(1)冷凍處理后的中藥原料,調節微波功率為600w,運行120s進行微波膨化;然后將溫度調節為80℃,微波功率為90w,干燥7min;將冷凍后的中藥材直接進行微波膨化,利用水分子從冰直接變為氣體瞬間升華的力量完成膨化過程,然后不用將中藥材取出,直接利用微波進行干燥,干燥的過程中開啟攪拌,中藥材在攪拌的過程中干燥均勻且因為微波膨化干燥變脆,在攪拌過程中自然碎成碎渣,利于后期的粉碎。
(3)將步驟(2)處理后的中藥材放入球磨機中粉碎;進一步的粉碎可以使得藥材粉末質地均勻,各種有效成分進一步析出,利于導入。
(4)按比例稱取粉碎后的中藥原料加入蛋白酶進行酶解。酶解后的生物蛋白大分子被切割成了小分子蛋白和多肽,避免了大分子蛋白引起的過敏反應,同時小分子蛋白和多肽更易吸收,起效更快。
(5)按照1:500的料液比在乙醇中浸泡12h后超濾。經乙醇提取后的極性成分易于溶于體液中,導向靶向位置,見效快;超濾進一步過濾大分子,留下的是生物小分子,起效更快。
(6)將超濾后的液體經微波殺菌后密封即可。微波殺菌避免了高溫殺菌對有效成分的破壞,藥效更好。
所述步驟(2)微波膨化后采用分段干燥,即首先調節溫度為80℃,功率110w,干燥2min;然后調節溫度為70℃,功率100w,干燥3min;最后調節溫度為50℃,功率100w,干燥2min。
所述步驟(3)的粉碎條件為采用球磨機正磨15min后停機3min,再反磨15min后停機3min,如此反復2次。
所述步驟(4)中的蛋白酶是堿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或胰蛋白酶中的一種或幾種。實驗證明,采取以上幾種蛋白酶酶解后的藥物效果最佳。
所述步驟(5)中超濾膜截留的分子量為20000。
所述步驟(6)微波殺菌條件為105℃,時間90秒。能夠在殺滅微生物的基礎上最大程度的保留有效成分不被破壞。
外用藥物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
(1)將原料研磨成細粉,用60%乙醇作溶劑加水后稀釋,采用滲濾法,收集初濾液入瓶a,繼續滲濾,直到濾液肉眼觀察為無色停止;
(2)收集濾液,在60℃減壓濃縮至稠膏狀,加入瓶a中的初濾液混合后得到混合液;
(3)再用60%的乙醇稀釋上述混合液,靜置30小時,過濾后,得到上層液體為該中藥的流浸膏劑。
所述的原料質量與水的質量比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