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醫療器械,特別是涉及一種被動運動監測裝置及康復檢查系統。
背景技術:
1、在康復評定的過程中,有很多需要康復醫生或治療師進行觸診或者徒手檢查的環節,比如被動關節活動度的測量、肌張力的檢查和肌力的評定。
2、其中,被動關節活動度的測量需要手部感知關節活動的終末感,來判斷活動范圍;同時還需要測量出此時關節角度。肌張力的檢查需要感知肌肉的彈力,感知患者肢體被動運動過程中的運動范圍和對運動的抵抗。實施徒手肌力檢查時,康復醫生或治療師可以根據患者肌肉或肌群功能,使患者采取不同的受檢體位,在減重、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狀態下使受檢肌肉做作標準檢測動作,觀察該肌肉完成受試動作的能力,判斷該肌肉的收縮力量。
3、目前,康復醫生或治療師進行觸診或者徒手檢查時,一般依賴經驗感知用于康復評定的各項數據。依賴經驗感知到的數據容易存在主觀性感知錯誤,導致康復評定結果不準確。
技術實現思路
1、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被動運動監測裝置及康復檢查系統,在醫生對患者進行徒手肌力檢測時,通過該被動運動監測裝置可以監測患者在被動訓練中的運動數據和肌力數據,被動運動監測裝置監測得到的運動數據和肌力數據為傳感器采集到的客觀量化數據,客觀量化數據可以在醫生對患者進行康復評定時避免主觀性感知錯誤,使得康復評定結果更為準確。
2、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被動運動監測裝置,用于監測患者的被動運動訓練,所述裝置包括可穿戴載體、識別模塊、傳感器組和處理器,所述傳感器組設置于所述可穿戴載體上,并與所述處理器電性連接,其中,
3、所述可穿戴載體包括手套,所述手套包括本體和指套;
4、所述識別模塊包括語音識別設備,所述語音識別設備設置于所述可穿戴載體上,所述語音識別設備與所述處理器電性連接;
5、所述傳感器組,用于根據工作模式采集患者在設定活動范圍內完成目標動作的運動數據和肌力數據,所述傳感器組設置于所述本體和/或指套上;所述傳感器組包括至少一個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本體的掌心、指套中的至少一個位置處,所述壓力傳感器用于記錄所述肌力數據,所述傳感器組包括至少一個慣性傳感器,所述慣性傳感器設置于所述本體的掌心、手背以及指套中的至少一個位置處,所述慣性傳感器用于記錄患者的運動數據;
6、所述處理器,用于根據所述運動數據和所述肌力數據監測患者的被動運動訓練,所述處理器為微處理器。
7、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識別模塊包括手勢識別設備,所述手勢識別設備設置于所述可穿戴載體上,所述手勢識別設備與所述處理器電性連接。
8、在一種可能的實現方式中,所述慣性傳感器為九軸慣性測量傳感器。
9、本實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康復檢查系統,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被動運動監測裝置。
10、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包括以下優點:
11、本實用新型中的被動運動監測裝置可以用于監測患者的被動運動訓練,被動運動監測裝置可以設有識別模塊、處理器以及傳感器組。其中,識別模塊,用于識別用戶指令,并根據用戶指令確定被動運動訓練的工作模式;傳感器組可以根據識別模塊確定的工作模式采集患者在設定活動范圍內完成目標動作的運動數據和肌力數據;處理器可以根據運動數據和肌力數據監測患者的被動運動訓練。醫生在使用本申請中的被動運動監測裝置對患者進行被動檢查時,傳感器組根據醫生選擇的工作模式來選擇采集患者運動數據和肌力數據,患者的運動數據和肌力數據為客觀量化的傳感數據;基于客觀量化的傳感數據對患者的康復進程進行評定,可以避免主觀性感知錯誤,使得康復評定結果更為準確。
1.被動運動監測裝置,用于監測患者的被動運動訓練,其特征在于,所述裝置包括可穿戴載體、識別模塊、傳感器組和處理器,所述傳感器組設置于所述可穿戴載體上,并與所述處理器電性連接,其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識別模塊包括手勢識別設備,所述手勢識別設備設置于所述可穿戴載體上,所述手勢識別設備與所述處理器電性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慣性傳感器為九軸慣性測量傳感器。
4.康復檢查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被動運動監測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