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醫療器材,特別是一種肩峰下植入假體。
背景技術:
1、肩袖損傷,是臨床常見的一種疾病。其中巨大不可修復的肩袖撕裂是導致肩部疼痛和殘疾的常見原因。這種疾病有多種的治療方案,如保守治療、姑息治療(肩關節清理術)、肌腱轉位術、肩峰下球囊植入術、上關節囊重建和反向肩關節置換術。
2、其中,保守治療和姑息治療不能解決患者的問題。
3、肌腱轉位術利用身體其他部位的健康肌肉被轉移來重現肩袖的功能,這些肌肉可以在術后進行訓練,以改善轉位的功能,但是該手術需要進行廣泛的剝離,術后需要固定以使肌腱愈合,可能會導致粘連性瘢痕形成,限制肌肉和肌腱滑動,轉移肌肉力量降低,以及可能存在肌腱和肌肉平衡不足的問題。
4、上關節囊重建是另一種利用軟組織使關節重新穩定的治療方法,然而與肌腱轉位術不同,其利用被動軟組織來實現,其使用的移植物通過防止肱骨頭向上平移來約束肱骨頭,但是上關節囊重建移植物容易撕裂,從而導致較差的臨床結果;
5、肩峰下球囊植入術通過設置限制肱骨頭上移的被動屏障,其與上關節囊重建的不同之處在于,使用了一個可自由放置在肩峰下的外來物體,通常該植入物一年后吸收,但是患者之后會出現與先前類似的肩部癥狀。
6、反向肩關節置換術明顯不同于上述治療方法,這個過程包括切除關節盂和肱骨頭,用金屬植入物替換,該方法已在文獻中針對幾種不同的肩關節病變得到了很好的驗證,許多人認為該方法是治療老年人盂肱關節炎中大量不可修復rct的最終方法,然而,因假體的使用壽命等問題,該技術不適用于年輕、活躍的巨大不可修復肩袖撕裂患者,據報道,在年輕患者中使用這種手術的并發癥發生率也較高。
7、綜上所述,目前沒有一種方法可用于治療年輕、活躍且巨大不可修復肩袖撕裂患者。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技術的不足而設計的一種肩峰下植入假體,以期在不置換盂肱關節的前提下同時恢復正常肩關節穩定性和活動范圍的能力。
2、本實用新型所設計了一種肩峰下植入假體,位于肩峰和肱骨頭之間,包括沿內外方向分布的肩峰段和肩胛盂段,其中內外方向是指假體置入人體后的相對方向,所述肩胛盂段具有與肩峰上的肩盂表面相適應的下表面,所述肩胛盂段上開設有大體沿上下方向延伸設置安裝貫孔,所述肩胛盂段通過在安裝貫孔內設置緊固件而固定于肩盂,所述肩峰段具有與肩峰下表面相適應的上表面,所述肩峰段還具有與肱骨頭表面相適應的下表面。
3、進一步優化,所述肩胛盂段的下表面呈骨小梁狀的多孔網格結構。
4、作為優選,所述肩峰段的上表面呈骨小梁狀的多孔網格結構。
5、作為優選,所述肩峰段下表面為弧形面,其曲率半徑大于肱骨頭的曲率半徑。
6、作為優選,所述肩峰段的下表面呈光滑狀。
7、作為優選,所述肩峰段的下表面經過高拋光處理。
8、作為優選,所述肩峰段的邊緣或側部圓倒角處理。
9、進一步優化,還包括連接肩峰段和肩胛盂段的連接段。
10、作為優選,所述連接段的內、外側處分別具有前弧形面和后弧形面,所述前弧形面的曲率半徑小于后弧形面的曲率半徑。
11、作為優選,所述假體整體或表面為剛性材質。
12、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為:
13、1、該假體置于肩峰和肱骨頭之間,假體的肩胛盂段與肩盂適應接觸,假體的肩峰段與肩峰適應接觸,以維持肩峰和肱骨頭之間的間距,從而直接隔絕了肱骨頭與肩峰的骨結構發生碰撞,從而緩減了相應疼痛,同時恢復了肱骨頭的旋轉中心,從而改善肩關節的活動能力,因此適用于治療年輕、活躍且巨大不可修復肩袖撕裂患者,從而可以保留患者肩關節的骨性結構,并且,是否患有盂肱關節炎也不影響該假體的應用,可待過渡到后期患者年齡大了、假體松動,再進行反肩置換手術。因此,該假體不僅可提高關節置換手術的年齡,且還能為后期關節置換時保留足夠的骨質條件、改善治療效果。
14、2、假體的肩胛盂段開設有貫穿上下表面的安裝貫孔,并通過緊固件與肩盂固定連接,實現假體穩定且長期固定。
15、3、肩峰段和肩胛盂段分別與肩峰及肱骨頭接觸的表面均為弧形面,使得接觸更加貼合。
16、4、假體與肩峰和肱骨頭接觸的表面均設置成骨小梁狀的多孔網格結構,便于新生的骨結構能長入孔結構內,便于假體與肩峰、肩盂之間的長期穩定固定。
1.一種肩峰下植入假體,用于植入于肩峰(1)和肱骨頭(2)之間,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內外分布的肩峰段(3)和肩胛盂段(5),所述肩胛盂段(5)具有與盂上結節(72)的上表面相適應的下表面,所述肩胛盂段(5)上開設有沿上下方向設置的安裝貫孔(51),所述肩峰段(3)具有與肩峰(1)下表面相適應的上表面,所述肩峰段(3)還具有與肱骨頭(2)表面相適應的下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肩峰下植入假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肩胛盂段(5)的下表面呈骨小梁狀的第一多孔網格結構(5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肩峰下植入假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峰段(3)的上表面呈骨小梁狀的第二多孔網格結構(31)。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肩峰下植入假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峰段(3)下表面為弧形面,其曲率半徑大于肱骨頭(2)的曲率半徑。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肩峰下植入假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峰段(3)的下表面呈光滑狀。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肩峰下植入假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峰段(3)的下表面經過高拋光處理。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肩峰下植入假體,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峰段(3)的邊緣或側部圓倒角處理。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肩峰下植入假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肩峰段(3)和肩胛盂段(5)的連接段(4)。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肩峰下植入假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段(4)的內外側處分別具有前弧形面(41)和后弧形面(42),所述前弧形面(41)的曲率半徑小于后弧形面(42)的曲率半徑。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肩峰下植入假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假體整體或表面為剛性材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