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微創手術刀具結構,具體涉及一種微創用手術刀具。
背景技術:
1、微創手術,也稱為小切口手術或者腹腔鏡手術,是相較于傳統開放式手術的一種創傷更小的手術方式;其中,微創手術刀具在這類手術中扮演著重要作用,需要提供精準割切能力,因此,微創手術刀具一般采用螺紋連接等緊固結構將刀片安裝于手柄上,便于手術醫師根據實際情況,選擇相應的刀片。
2、一般而言,微創手術刀具需要為螺紋孔預留足夠的厚度,以供螺栓連接,導致微創手術刀具難以進一步輕薄化。因此,在保障刀片容易更換的前提下,如何使微創手術刀具輕薄化是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微創用手術刀具,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微創手術刀具為實現刀片易更換導致尺寸較厚的技術問題。
2、為達此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3、一種微創用手術刀具,包括:
4、刀柄本體,所述刀柄本體上設置有安裝部;
5、刀片本體,所述刀片本體開設有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圍設于所述安裝部外;
6、第一卡接組件,所述第一卡接組件配置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用于供所述安裝槽遠離所述刀柄本體的槽口邊沿卡入;
7、第二卡接組件,所述第二卡接組件可活動地安裝于所述安裝部上,用于推動所述安裝槽靠近所述刀柄本體的槽口邊沿以抵接于所述刀柄本體上。
8、可選地,所述安裝部包括凸設于所述刀柄本體的安裝塊,所述安裝塊沿第一方向延伸設置;所述安裝槽包括與所述安裝塊滑動連接的第一滑動槽。
9、可選地,所述第一卡接組件設置于所述安裝部遠離所述刀柄本體的一側,且所述卡接槽的槽口背離所述安裝部設置,用于供所述第一滑動槽的槽口邊沿卡入。
10、可選地,所述安裝部上開設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設置的推滑槽,所述第二卡接組件包括與所述推滑槽滑動連接的滑動桿;
11、所述安裝塊外還凸設有多個卡接塊,多個所述卡接塊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設置;所述滑動桿上還連接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卡接于所述卡接塊上;
12、所述滑動桿的端部用于推動所述安裝槽靠近所述刀柄本體的槽口邊沿以抵接于所述刀柄本體上。
13、可選地,所述滑動桿的端部上連接有推動部,所述推動部朝向所述刀柄本體的一側凸設有推動頂端部和推動底端部,所述推動頂端部與所述推動底端部之間形成有推動槽;所述推動槽用于供所述安裝槽靠近所述刀柄本體的槽口邊沿卡入。
14、可選地,所述推動頂端部包括扇形塊。
15、可選地,沿垂直于所述刀片本體的方向,所述推動頂端部的投影落入所述推動底端部中;且所述推動底端部上開設有多個條形槽,多個所述條形槽沿所述第一方向間隔設置。
16、可選地,所述刀柄本體上形成有抵接斜面,所述刀片本體包括與所述抵接斜面相匹配的安裝斜面。
17、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微創用手術刀具,其將刀片本體安裝于刀柄本體上時,先將安裝槽圍設于安裝部外,接著推動刀片本體,使得安裝槽遠離刀柄本體的槽口邊沿初步卡入卡接槽,再推動第二卡接組件,推動安裝槽靠近所述刀柄本體的槽口邊沿以抵接于刀柄本體上,完成刀片本體的安裝。對于刀柄本體而言,其表面不需要開設螺紋孔,且第一卡接組件及第二卡接組件均與刀片本體在厚度方向重合,使得微創用手術刀具整體更加輕薄。因此,本微創用手術刀在實現刀片易更換的同時,具備輕薄化的優點。
1.一種微創用手術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創用手術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組件(30)設置于所述安裝部(11)遠離所述刀柄本體(10)的一側,且所述卡接槽(31)的槽口背離所述安裝部(11)設置,用于供所述第一滑動槽(22)的槽口邊沿卡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微創用手術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桿(41)的端部上連接有推動部(43),所述推動部(43)朝向所述刀柄本體(10)的一側凸設有推動頂端部(44)和推動底端部(45),所述推動頂端部(44)與所述推動底端部(45)之間形成有推動槽(46);所述推動槽(46)用于供所述安裝槽(21)靠近所述刀柄本體(10)的槽口邊沿卡入。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微創用手術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動頂端部(44)包括扇形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微創用手術刀具,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刀片本體(20)的方向,所述推動頂端部(44)的投影落入所述推動底端部(45)中;且所述推動底端部(45)上開設有多個條形槽(47),多個所述條形槽(47)沿所述第一方向間隔設置。
6.根據權利要求1-5中任一項所述的一種微創用手術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柄本體(10)上形成有抵接斜面(16),所述刀片本體(20)包括與所述抵接斜面(16)相匹配的安裝斜面(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