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屬于醫療器械,具體涉及一種燒燙傷沖洗裝置。
背景技術:
1、處理燒燙傷創面需要使用大量的沖洗液。進行沖洗前首先經過預備步驟,配制稱量多種藥液至沖洗容器內,再通過沖洗容器將液體排出至病人創面。為了方便實現其沖洗功能,現有技術中申請號為2021101490296,名稱為一種腹部手術野膚表消毒的換液結構的發明專利公開了具有轉盤、擋板、儲液筒、排液裝置和換液裝置的結構,其通過在擋板中間設置有通孔且擋板下部設置有轉盤,在轉盤述轉盤上端設置有排液裝置,通過換液裝置中主動撥盤與從動槽輪互成120度的結構,實現了75%酒精、5%碘伏和0.025%碘伏之間的切換使用。然而,上述現有技術的藥液在重力作用下流出,無法對藥液在加微壓下射出。
技術實現思路
1、針對以上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提出了一種燒燙傷沖洗裝置,包括依次連通的分裝容器、進液閥和增壓噴頭,所述進液閥和所述增壓噴頭之間設有針閥,所述分裝容器頂端為敞口,其內部被隔板設為多個獨立分裝室,每個分裝室底部設有開口,多個所述進液閥包括多個進液口和一個出液口,每個分裝室底部的開口分別連接所述進液閥的一個進液口。
2、作為改進,所述針閥包括管體和管體內部的閥針,所述閥針的一端為柔性膜片另一端為錐形件,所述柔性膜片固定在管體內壁內且其四周設有通孔,所述管體內壁還設有截留環,所述柔性膜片的形變可以帶動所述錐形件穿入所述截留環的孔內并使柔性膜片上的通孔被所述截留環密封。
3、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進液閥包括密封環形腔,所述密封環形腔由活動連接的上蓋和下蓋組成,所述環形腔內壁設有隔板,所述隔板與下內壁固定并隨著下蓋轉動而轉動;所述出液口開設于所述進液閥下蓋,所述隔板上具有一開孔,所述多個進液口開設在所述環形腔的上蓋,并在環形腔的上蓋內壁對應位置設有密封圈。
4、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增壓噴頭包括儲液囊,所述儲液囊前端開設有突出的噴嘴。
5、作為進一步改進,所述儲液囊由彈性材料制備。
6、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有的有益技術效果體現在:
7、可以將用于清洗燒傷創面的消毒藥液在加微壓后噴出對傷口進行清洗,還可以使用不同種類的藥液并使用同一個出液口,不需要進行更換出液口。
1.一種燒燙傷沖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連通的分裝容器、進液閥和增壓噴頭,所述進液閥和所述增壓噴頭之間設有針閥,所述分裝容器頂端為敞口,其內部被隔板設為多個獨立分裝室,每個分裝室底部設有開口,多個所述進液閥包括多個進液口和一個出液口,每個分裝室底部的開口分別連接所述進液閥的一個進液口;所述針閥包括管體和管體內部的閥針,所述閥針的一端為柔性膜片另一端為錐形件,所述柔性膜片固定在管體內壁內且其四周設有通孔,所述管體內壁還設有截留環,所述柔性膜片的形變可以帶動所述錐形件穿入所述截留環的孔內并使柔性膜片上的通孔被所述截留環密封。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燒燙傷沖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液閥包括密封環形腔,所述密封環形腔由活動連接的上蓋和下蓋組成,所述環形腔內壁設有隔板,所述隔板與下內壁固定并隨著下蓋轉動而轉動;所述出液口開設于所述進液閥下蓋,所述隔板上具有一開孔,所述多個進液口開設在所述環形腔的上蓋,并在環形腔的上蓋內壁對應位置設有密封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燒燙傷沖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液閥、所述針閥、所述增壓噴頭之間由輸液軟管連通,所述針閥的柔性膜片的一端連接所述增壓噴頭的進液端,所述針閥的靠近錐形件的一端與所述輸液軟管連接。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燒燙傷沖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壓噴頭包括儲液囊,所述儲液囊前端開設有突出的噴嘴。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燒燙傷沖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儲液囊由彈性材料制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