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擱手板領域,具體為一種手術室擱手板。
背景技術:
1、在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手術的過程中,患者躺在手術床之后通常需要將手臂放置在擱手板的上端,從而便于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手術,為了保證擱手板安裝的穩定性,一般通過螺栓固定安裝在手術臺的邊側。
2、現有的手術室擱手板,一般是通過螺栓直接安裝在手術床上,導致當遇到上臂骨折或下面手掌部骨折的患者時,不能夠及時調整擱手板的放置狀態以便適應手部不同部位受傷的患者,進而降低了擱手板的適用性,并降低了擱手板的使用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1、基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手術室擱手板,以解決不便對擱手板的放置狀態進行調整的技術問題,
2、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手術室擱手板,包括手術床和擱手板,所述手術床的外表面和背部均設有橫板,一個所述橫板上卡接有兩個卡扣,且兩個卡扣的頂部均貫穿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的內部插接有卡接板,且兩個卡接板之間設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一側設有收納框,所述收納框的內部開設有收納槽,且收納槽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活動框,所述活動框的底部開設有限位槽,所述收納框的底部設有兩個固定筒,且固定筒的內部安裝有彈簧,所述彈簧的頂端連接有貫穿至收納槽內部的限位塊,所述擱手板上設有拆裝組件,且拆裝組件包括兩個插塊、開設于擱手板頂部的兩個插槽、開設于擱手板內部的空腔與通過軸承設于擱手板上的轉軸,所述空腔的內部通過軸承連接有雙向絲桿,且雙向絲桿的外壁套接有兩個活動座,并且雙向絲桿的一端連接有連接軸,所述插塊的一側開設有卡槽,所述空腔的內部上方固定有滑桿,且滑桿的外壁套接有兩個滑座,且滑座與活動座之間通過旋轉軸連接有推板,并且滑座的一側安裝有延伸至卡槽內部的卡塊。
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將擱手板的短邊插入至收納框內時,使用者可先拉動拉桿,使得拉桿帶動限位塊下移,限位塊從限位槽內部移出后不再對活動框限位,然后使用者便可推動活動框,使得活動框移入至收納槽內部。
4、進一步的,所述連接軸的一端通過軸承與空腔的內壁連接,所述連接軸的外壁安裝有從動錐齒輪,所述轉軸的底端連接有主動錐齒輪。
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主動錐齒輪轉動后會帶動從動錐齒輪轉動,再帶動連接軸轉動,然后帶動雙向絲桿轉動。
6、進一步的,所述轉軸的頂端連接有旋鈕,所述主動錐齒輪與從動錐齒輪相嚙合。
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需更換海綿墊時,使用者可通過旋鈕轉動轉軸,轉軸轉動后會帶動主動錐齒輪轉動。
8、進一步的,所述活動座與雙向絲桿螺紋連接,所述卡塊與卡槽適配。
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雙向絲桿轉動時其會帶動活動座移動,活動座移動后會帶動推板移動。
10、進一步的,兩個所述插塊之間安裝有海綿墊,所述海綿墊的底部與擱手板的頂部貼合,所述插塊與插槽適配。
1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海綿墊的設置便于提高手臂放置的舒適度,同時插塊和插槽的設置便于安裝海綿墊。
12、進一步的,所述活動框的內部開設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內部設置有夾板,且夾板上通過軸承安裝有延伸至活動框外部的螺紋軸。
13、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夾板可收納于凹槽內部,當螺紋軸移動時其會帶動夾板移動,夾板與擱手板接觸后,可對擱手板進行夾緊限位。
14、進一步的,所述螺紋軸與活動框螺紋連接,所述螺紋軸的端部連接有旋鈕。
15、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使用者可通過旋鈕轉動螺紋軸,使得螺紋軸移動并帶動夾板移動。
16、進一步的,所述收納框和活動框的內部插接有擱手板,所述活動框與收納槽滑動連接。
17、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活動框可收納于收納槽內部,而擱手板可插接于收納框和活動框的內部。
18、進一步的,所述限位塊與限位槽適配,所述限位塊的一側呈斜面設置。
19、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當限位塊移入至限位槽內部后,可對活動框進行限位,防止活動框隨意移動。
20、進一步的,所述夾板的背部設有兩根貫穿活動框的限位桿,所述限位桿的長度小于螺紋軸的長度。
21、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限位桿可起到限位導向的作用,防止夾板轉動。
22、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3、1、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有收納框、活動框、收納槽、螺紋軸、夾板、限位塊和限位槽,當活動框未收納于收納槽內時,此時可將擱手板的長邊插入至收納框和活動框內,當需將擱手板的短邊插入至收納框內時,移動可調節的活動框,而活動框移動到底后對應的限位塊會卡入至限位槽內,以便對活動框限位,此時便可將擱手板的短邊插入至收納框內,然后再轉動螺紋軸,使得夾板移動并與擱手板的側邊接觸,以便起到對擱手板進行限位的目的,防止擱手板從收納框內掉出,通過該方式可改變擱手板的放置狀態,以便遇到上臂骨折或下面手掌部骨折的患者都可以將手部擱放在擱手板上,提高擱手板的適用性,并提高擱手板的使用效果;
24、2、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有拆裝組件,拆卸海綿墊時,只需轉動轉軸,帶動主動錐齒輪轉動,再帶動從動錐齒輪轉動,并帶動連接軸轉動,再帶動雙向絲桿轉動,此時兩個活動座往中心方向移動,并帶動推板移動,然后帶動滑座移動,滑座帶動卡塊移動,使卡塊從卡槽內部移出,此時便可取出海綿墊,將新的海綿墊底部的插塊插入至插槽內,此時卡塊與卡槽對應,然后反向轉動轉軸,使得主動錐齒輪反轉,并使雙向絲桿反向轉動,然后帶動兩個活動座移動,再帶動推板移動,使得卡塊移入至卡槽內,從而可對插塊進行固定,并完成對海綿墊的安裝,通過該方式可快速對海綿墊進行更換,同時可起到對海綿墊進行固定的作用,防止海綿墊直接擱放在擱手板上而導致海綿墊隨意移動,進而提高海綿墊的穩定性,便于患者將手部擱放在海綿墊上。
1.一種手術室擱手板,包括手術床(1)和擱手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術床(1)的外表面和背部均設有橫板(18),一個所述橫板(18)上卡接有兩個卡扣(19),且兩個卡扣(19)的頂部均貫穿有卡接槽(20),所述卡接槽(20)的內部插接有卡接板(21),且兩個卡接板(21)之間設有安裝板(2),所述安裝板(2)的一側設有收納框(3),所述收納框(3)的內部開設有收納槽(5),且收納槽(5)的內部滑動連接有活動框(4),所述活動框(4)的底部開設有限位槽(11),所述收納框(3)的底部設有兩個固定筒(14),且固定筒(14)的內部安裝有彈簧(13),所述彈簧(13)的頂端連接有貫穿至收納槽(5)內部的限位塊(12),所述擱手板(6)上設有拆裝組件(17),且拆裝組件(17)包括兩個插塊(1701)、開設于擱手板(6)頂部的兩個插槽(1702)、開設于擱手板(6)內部的空腔(1714)與通過軸承設于擱手板(6)上的轉軸(1713),所述空腔(1714)的內部通過軸承連接有雙向絲桿(1709),且雙向絲桿(1709)的外壁套接有兩個活動座(1708),并且雙向絲桿(1709)的一端連接有連接軸(1710),所述插塊(1701)的一側開設有卡槽(1703),所述空腔(1714)的內部上方固定有滑桿(1705),且滑桿(1705)的外壁套接有兩個滑座(1706),且滑座(1706)與活動座(1708)之間通過旋轉軸連接有推板(1707),并且滑座(1706)的一側安裝有延伸至卡槽(1703)內部的卡塊(170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術室擱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軸(1710)的一端通過軸承與空腔(1714)的內壁連接,所述連接軸(1710)的外壁安裝有從動錐齒輪(1711),所述轉軸(1713)的底端連接有主動錐齒輪(1712)。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手術室擱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轉軸(1713)的頂端連接有旋鈕,所述主動錐齒輪(1712)與從動錐齒輪(1711)相嚙合。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術室擱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座(1708)與雙向絲桿(1709)螺紋連接,所述卡塊(1704)與卡槽(1703)適配。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術室擱手板,其特征在于:兩個所述插塊(1701)之間安裝有海綿墊(16),所述海綿墊(16)的底部與擱手板(6)的頂部貼合,所述插塊(1701)與插槽(1702)適配。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術室擱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動框(4)的內部開設有凹槽(9),所述凹槽(9)的內部設置有夾板(10),且夾板(10)上通過軸承安裝有延伸至活動框(4)外部的螺紋軸(7)。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手術室擱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紋軸(7)與活動框(4)螺紋連接,所述螺紋軸(7)的端部連接有旋鈕。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術室擱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納框(3)和活動框(4)的內部插接有擱手板(6),所述活動框(4)與收納槽(5)滑動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手術室擱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塊(12)與限位槽(11)適配,所述限位塊(12)的一側呈斜面設置。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手術室擱手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夾板(10)的背部設有兩根貫穿活動框(4)的限位桿(8),所述限位桿(8)的長度小于螺紋軸(7)的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