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ct掃描以及相關,具體地,涉及適用于在螺旋掃描模式下準直器控制方法、裝置、設備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1、ct掃描系統在工業和醫療行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ct掃描系統中,螺旋掃描模式作為一種非常常見且廣泛使用的連續掃描方式,廣泛應用于多個掃描部位及各種臨床場景中,尤其是在需要快速獲取高質量圖像的情況下,其靈活性和高效性使其成為ct技術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2、然而,在常規的螺旋掃描過程中,準直器的開度通常保持恒定不變,這意味著在整個掃描過程中,射線束的寬度始終保持一致,不會在掃描過程中隨時間調整以降低不必要的劑量。此外,由于螺旋重建算法在進行數據索引時存在特定規律,掃描過程中在起始和結束位置所獲取的數據只能被部分有效利用,導致了這些未被使用的數據所對應的輻射劑量實際上是被浪費的,這種情況在準直器開度增大的情況下會使得輻射劑量浪費率進一步地提高,特別是對于寬準直覆蓋設計的高端ct設備而言,這種螺旋掃描過程中產生的數據浪費問題顯得尤為嚴重。
技術實現思路
1、本文中描述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在螺旋掃描模式下準直器控制方法、裝置、設備和存儲介質,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
2、第一方面,根據本公開的內容,提供了一種在螺旋掃描模式下準直器控制方法,包括:
3、獲取與目標對象對應的掃描參數數據,其中,所述掃描參數數據包括掃描長度、重建視野和待重建圖像深度信息;
4、根據所述掃描參數數據確定目標對象的掃描空間范圍信息;
5、根據所述掃描空間范圍信息、掃描模組的位置信息和掃描床移動方向,確定準直器的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掃描模組包括x射線光源、準直器和探測器,所述準直器包括第一準直葉片和第二準直葉片,所述掃描模組的位置信息包括焦閘距、焦點等中心距離、焦點探測器距離、x射線光源寬度和準直器開度。
6、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掃描參數數據確定目標對象的掃描空間范圍信息,包括:
7、根據所述掃描長度和所述待重建圖像深度信息,確定目標掃描長度,其中,所述目標掃描長度由第一子待重建圖像深度信息、掃描長度和第二子待重建圖像深度信息組成,第一子待重建圖像深度信息和第二子待重建圖像深度信息為所述待重建圖像深度信息的一半;
8、根據所述目標掃描長度和所述重建視野,確定目標對象的掃描空間范圍信息。
9、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掃描空間范圍信息、掃描模組的位置信息和掃描床移動方向,確定準直器的控制策略,包括:
10、根據所述掃描空間范圍信息和掃描床移動方向,確定開始邊緣和結束邊緣;
11、根據所述掃描空間范圍信息、掃描模組的位置信息和掃描床移動方向,確定第一預設閾值、第二預設閾值、第一預設速度和第二預設速度;
12、根據所述開始邊緣與光平面之間的距離與第一預設閾值、第二預設閾值之間的關系,確定第一準直葉片的第一開閉狀態、第一移動速度和第一移動方向;
13、根據所述結束邊緣與光平面之間的距離與第一預設閾值、第二預設閾值之間的關系確定,確定第二準直葉片的第二開閉狀態、第二移動速度和第二移動方向。
14、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開始邊緣與光平面之間的距離與第一預設閾值、第二預設閾值之間的關系,確定第一準直葉片的第一開閉狀態、第一移動速度和第一移動方向,包括:
15、在所述開始邊緣與光平面之間的距離大于第一預設閾值時,控制第一準直葉片處于全閉態;
16、在所述開始邊緣與光平面之間的距離大于第二預設閾值且小于第一預設閾值時,控制第一準直葉片以第一預設速度沿掃描床移動方向移動;
17、在所述開始邊緣與光平面之間的距離小于第二預設閾值時,控制第一準直葉片以第二預設速度沿掃描床移動方向移動,直至所述第一準直葉片運動至第一預設位置;
18、其中,所述第一預設位置為所述第一準直葉片處于全開態時所對應的位置。
19、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結束邊緣與光平面之間的距離與第一預設閾值、第二預設閾值之間的關系確定,確定第二準直葉片的第二開閉狀態、第二移動速度和第二移動方向,包括:
20、在所述結束邊緣與光平面之間的距離小于第二預設閾值時,控制第二準直葉片以第二預設速度沿與掃描床移動方向移動;
21、在所述結束邊緣與光平面之間的距離大于第二預設閾值且小于第一預設閾值時,控制第二準直葉片以第一速度沿與掃描床移動方向移動;
22、在所述結束邊緣與光平面之間的距離大于第一預設閾值時,控制第二準直葉片處于全閉態。
23、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預設閾值滿足:
24、,
25、所述第二預設閾值滿足:
26、,
27、所述第一預設速度滿足:
28、,
29、所述第二預設速度滿足:
30、,
31、其中,為焦閘距,為焦點等中心距離,為焦點探測器距離,為x射線光源寬度,為準直器開度,為重建視野,v為掃描床移動速度。
32、在本公開一些實施例中,還包括:
33、獲取探測器接收到的掃描數據;
34、根據所述掃描數據,確定掃描圖像。
35、第二方面,根據本公開的內容,提供了一種在螺旋掃描模式下準直器控制裝置,包括:
36、掃描參數數據獲取模塊,用于獲取與目標對象對應的掃描參數數據,其中,所述掃描參數數據包括掃描長度、重建視野和待重建圖像深度信息;
37、掃描空間范圍信息確定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掃描參數數據確定目標對象的掃描空間范圍信息;
38、控制策略確定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掃描空間范圍信息、掃描模組的位置信息和掃描床移動方向,確定準直器的控制策略,其中,所述掃描模組包括x射線光源、準直器和探測器,所述準直器包括第一準直葉片和第二準直葉片,所述掃描模組的位置信息包括焦閘距、焦點等中心距離、焦點探測器距離、x射線光源寬度和準直器開度。
39、第三方面,根據本公開的內容,提供了一種計算機設備,包括:
40、一個或多個處理器;
41、存儲裝置,用于存儲一個或多個程序,
42、當所述一個或多個程序被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執行,使得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實現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43、第四方面,根據本公開的內容,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計算機程序,該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44、本公開實施例提供的在螺旋掃描模式下準直器控制裝置、裝置、設備和介質,首先獲取與目標對象對應的掃描參數數據;然后根據掃描參數數據確定目標對象的掃描空間范圍信息;最后根據掃描空間范圍信息、掃描模組的位置信息和掃描床移動方向,確定準直器的控制策略,實現基于掃描參數數據確定被掃描的目標對象的掃描空間范圍信息,基于該被掃描空間范圍信息和掃描模組的位置信息,指導掃描過程中的準直器的開度,進而實現動態射線野的控制,實現最大限度的節省被掃描者對無效劑量的吸收,進而降低被掃描者的輻照傷害。
45、上述說明僅是本技術實施例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技術實施例的技術手段,而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并且為了讓本技術實施例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明顯易懂,以下特舉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