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輪椅,具體涉及一種折疊后緊湊程度高,易于攜帶及裝柜運輸的可折疊輪椅。
背景技術:
1、輪椅是輔助患者治療和康復的醫療器械,為便于收納,市場上出現了可折疊輪椅,現有的可折疊輪椅大多只有一組或兩組四連桿機構,如中國專利cn111671584a、cn112674953a就公開了這類可折疊輪椅,由于各桿件的長度較長,折疊后的整體高度較高、緊湊程度較低,且難以通過前輪及后輪支撐在地面上,攜帶及裝柜運輸并不方便。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一個或多個缺點,提供一種折疊后緊湊程度高,易于攜帶及裝柜運輸的可折疊輪椅。
2、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折疊后緊湊程度高的可折疊輪椅,包括:
3、前輪支架,所述前輪支架自前下方向后上方傾斜延伸;
4、后輪支架,所述后輪支架自后下方向前上方傾斜延伸,所述后輪支架的上端部與所述前輪支架的上端部轉動連接;
5、靠背支架,所述靠背支架自后上方向前下方傾斜延伸,所述靠背支架的下端部與所述前輪支架的上端部轉動連接;
6、座位支架,所述座位支架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座位支架的后端部與所述靠背支架的下部轉動連接;
7、前撐桿,所述前撐桿的上端部與所述座位支架的中部轉動連接,所述前撐桿的下端部與所述前輪支架的中部轉動連接;
8、后撐桿,所述后撐桿的上端部與所述座位支架的后部轉動連接,所述后撐桿的下端部與所述前輪支架的上部轉動連接;
9、底撐桿,所述底撐桿的上端部與所述前撐桿的中部轉動連接,所述底撐桿的下端部與所述后輪支架的中部轉動連接;
10、所述前撐桿從與所述底撐桿的連接處分為兩段,分別為位于上方的前上撐桿和位于下方的前下撐桿,所述前上撐桿的下端部、所述前下撐桿的上端部與所述底撐桿的上端部通過同一轉動軸轉動連接。
11、優選地,所述可折疊輪椅還包括用于鎖定所述前上撐桿和所述前下撐桿相對位置的鎖定機構,所述鎖定機構包括設于所述前上撐桿、所述前下撐桿中的一者上的鎖銷,及設于另一者上的鎖孔,在所述鎖銷插入所述鎖孔時,所述前上撐桿和所述前下撐桿的相對位置鎖定且位于同一直線,在所述鎖銷脫離所述鎖孔時,所述前上撐桿能夠相對于所述前下撐桿轉動。
12、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前下撐桿的上端設有向上延伸至述前上撐桿的左側和/或右側的支撐板,所述鎖銷可垂直插拔地穿設在所述支撐板上,所述鎖孔開設于所述前上撐桿的下端部且與所述鎖銷相對應。
13、進一步優選地,所述鎖銷和所述鎖孔均只有一個,所述支撐板延伸至所述前上撐桿的左側、右側及前側,使所述前上撐桿相對于所述前下撐桿不能向前轉動。
14、優選地,所述前輪支架的上端部固設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的上端部與所述靠背支架的下端部轉動連接,所述連接塊的下端部與所述后輪支架的上端部轉動連接。
15、優選地,所述前輪支架的下端部連接有可轉動的前輪,所述前輪的轉動軸心線沿左右方向延伸。
16、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前輪支架的下端部還連接有腳踏板組件,所述腳踏板組件包括轉動連接在所述前輪支架下端部的腳踏連桿以及轉動連接在所述腳踏連桿上的腳踏板,所述腳踏連桿的轉動軸心線、所述腳踏板的轉動軸心線平行于所述前輪的轉動軸心線,在折疊時,通過所述腳踏連桿相對于所述前輪支架的轉動,及所述腳踏板相對于所述腳踏連桿的轉動,能夠將所述腳踏板轉動至所述前輪支架下方及兩側的所述前輪之間。
17、優選地,所述后輪支架的下端部連接有后輪組件,所述后輪組件包括可轉動的后輪及用于驅動所述后輪轉動的輪轂電機。
18、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后輪支架上連接有防傾輪組件,所述防傾輪組件包括轉動連接在所述后輪支架下端部呈7字型的防傾輪支架及轉動連接在所述防傾輪支架端部的防傾輪,所述防傾輪支架的轉動軸心線垂直于所述后輪的轉動軸心線及所述后輪支架,所述防傾輪的轉動軸心線平行于所述后輪的轉動軸心線,在折疊時,通過轉動所述防傾輪支架,能夠使所述防傾輪上翻至高于所述后輪的最低點。
19、進一步優選地,所述底撐桿上吊設有電池框,所述電池框內插設有用于向所述輪轂電機供電的電池組。
20、優選地,所述可折疊輪椅還包括扶手組件,所述扶手組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扶手桿、自前上方向后下方傾斜延伸的扶手撐桿,所述扶手桿的后部與所述靠背支架的中部轉動滑動連接,所述扶手撐桿的上端部與所述扶手桿的中部轉動連接,所述扶手撐桿的下端部與所述靠背支架的下部轉動連接。
21、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扶手桿的后部設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型槽,所述腰型槽內設有可滑動且可轉動的轉軸,所述轉軸的根部連接在所述靠背支架的中部,使所述扶手桿的后部與所述靠背支架的中部轉動滑動連接。
22、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扶手撐桿的下端部、所述座位支架的后端部通過同一轉動軸與所述靠背支架的下部轉動連接。
23、進一步優選地,所述扶手組件還包括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扶手桿前端部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轉動軸心線垂直于所述扶手桿,在折疊時,能夠將所述控制器轉動至不超出所述扶手桿。
24、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25、通過使前撐桿從與底撐桿的連接處分為前上、前下撐桿,使前上撐桿下端部、前下撐桿上端部與底撐桿上端部通過同一轉動軸轉動連接,能夠使前下撐桿、前輪支架、后輪支架構及底撐桿成x形四連桿機構,使靠背支架、座位支架、后撐桿和前輪支架構成上底長下底短的倒梯形四連桿機構,使座位支架、后撐桿、前輪支架、前上撐桿及前下撐桿構成五連桿機構,連桿機構的數量多,各桿件的長度短,折疊后的整體高度低、緊湊程度高,易于攜帶及裝柜運輸。
1.一種折疊后緊湊程度高的可折疊輪椅,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疊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疊輪椅還包括用于鎖定所述前上撐桿和所述前下撐桿相對位置的鎖定機構,所述鎖定機構包括設于所述前上撐桿、所述前下撐桿中的一者上的鎖銷,及設于另一者上的鎖孔,在所述鎖銷插入所述鎖孔時,所述前上撐桿和所述前下撐桿的相對位置鎖定且位于同一直線,在所述鎖銷脫離所述鎖孔時,所述前上撐桿能夠相對于所述前下撐桿轉動。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疊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下撐桿的上端設有向上延伸至述前上撐桿的左側和/或右側的支撐板,所述鎖銷可垂直插拔地穿設在所述支撐板上,所述鎖孔開設于所述前上撐桿的下端部且與所述鎖銷相對應。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疊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鎖銷和所述鎖孔均只有一個,所述支撐板延伸至所述前上撐桿的左側、右側及前側,使所述前上撐桿相對于所述前下撐桿不能向前轉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疊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輪支架的上端部固設有連接塊,所述連接塊的上端部與所述靠背支架的下端部轉動連接,所述連接塊的下端部與所述后輪支架的上端部轉動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疊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輪支架的下端部連接有可轉動的前輪,所述前輪的轉動軸心線沿左右方向延伸。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疊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輪支架的下端部還連接有腳踏板組件,所述腳踏板組件包括轉動連接在所述前輪支架下端部的腳踏連桿以及轉動連接在所述腳踏連桿上的腳踏板,所述腳踏連桿的轉動軸心線、所述腳踏板的轉動軸心線平行于所述前輪的轉動軸心線,在折疊時,通過所述腳踏連桿相對于所述前輪支架的轉動,及所述腳踏板相對于所述腳踏連桿的轉動,能夠將所述腳踏板轉動至所述前輪支架下方及兩側的所述前輪之間。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疊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輪支架的下端部連接有后輪組件,所述后輪組件包括可轉動的后輪及用于驅動所述后輪轉動的輪轂電機。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疊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輪支架上連接有防傾輪組件,所述防傾輪組件包括轉動連接在所述后輪支架下端部呈7字型的防傾輪支架及轉動連接在所述防傾輪支架端部的防傾輪,所述防傾輪支架的轉動軸心線垂直于所述后輪的轉動軸心線及所述后輪支架,所述防傾輪的轉動軸心線平行于所述后輪的轉動軸心線,在折疊時,通過轉動所述防傾輪支架,能夠使所述防傾輪上翻至高于所述后輪的最低點。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可折疊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撐桿上吊設有電池框,所述電池框內插設有用于向所述輪轂電機供電的電池組。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疊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疊輪椅還包括扶手組件,所述扶手組件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扶手桿、自前上方向后下方傾斜延伸的扶手撐桿,所述扶手桿的后部與所述靠背支架的中部轉動滑動連接,所述扶手撐桿的上端部與所述扶手桿的中部轉動連接,所述扶手撐桿的下端部與所述靠背支架的下部轉動連接。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疊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桿的后部設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腰型槽,所述腰型槽內設有可滑動且可轉動的轉軸,所述轉軸的根部連接在所述靠背支架的中部,使所述扶手桿的后部與所述靠背支架的中部轉動滑動連接。
13.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疊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撐桿的下端部、所述座位支架的后端部通過同一轉動軸與所述靠背支架的下部轉動連接。
14.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疊輪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組件還包括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扶手桿前端部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轉動軸心線垂直于所述扶手桿,在折疊時,能夠將所述控制器轉動至不超出所述扶手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