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止足下垂的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止足下垂的裝置,包括安裝架和垂直支撐構件,垂直支撐構件通過安裝架懸設在床邊,使用時,病人的足部放置在垂直支撐構件上,通過垂直支撐構件保證足底與病人的小腿呈垂直狀;所述的垂直支撐構件包括與安裝架的端部固定連接的足后跟支撐調位件及與足后跟支撐調位件垂直活動連接的足底限位件,足后跟支撐調位件用于放置病人的足后跟,足底限位件用于限制足底與病人的小腿呈垂直狀;不僅能方便的進行長期臥床病人足部的支撐,同時整個裝置結構設置合理,可以進行多個方位的角度調節,滿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專利說明】
一種防止足下垂的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醫療器械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止足下垂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懸浮床是目前國際上醫治大面積燒傷傷員最先進的醫療器械之一,分為沙粒懸浮床和空氣搏動懸浮床,沙粒懸浮床每臺價值50余萬元,空氣搏動懸浮床則近百萬元。沙粒懸浮床內裝入了 600公斤由硅和陶瓷合成的細沙。每粒沙直徑只有50?150微米,細微得用肉眼看不見。沙在床面和身體之間起中介作用,通過氣流形成波浪,人躺在上面“懸浮”起來。空氣搏動懸浮床則由精密電路和多種傳感器控制,使空氣在氣囊中上下搏動,使病人躺在上面“懸浮”起來。空氣搏動懸浮床還有各種體位調節,方便病人多種治療,而且避免了沙粒矽肺的風險以及更換沙粒的成本。兩種床還分別帶有干燥功能,可以及時烘干傷員傷口的滲出液,避免感染和長褥瘡。懸浮床的應用大大緩解了燒傷病人的痛苦,也使創面愈合時間大大縮短。
[0003]但是如果病人長時間在懸浮床上進行治療時,由于長時間的平躺式體位,會造成病人足下垂,足下垂患者由于神經根(腓總神經、腳神經、坐骨神經腰骶神經根、大腦神經均可能)長期嚴重受壓,神經根表面壓力超過50mmHg持續2分鐘即可引起神經功能障礙,而在10mmHg以上即可導致腳周圍神經損傷、脊髓運動神經損傷、肌營養不良和關節屈曲畸形,進而增加了僵硬度和關節周圍的肌肉結構發生活化而發生了生物力學變化,軟組織缺損或瘢痕牽拉于某一位置,不利于后期的健康恢復。
【發明內容】
[0004]針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和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防止足下垂的裝置,該裝置不僅能方便的安裝在懸浮床上,對于其他的普通病床也可使用,且該裝置能進行多方位的位置調節,滿足了不同的放置位置的要求。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0006]—種防止足下垂的裝置,包括安裝架和垂直支撐構件,垂直支撐構件通過安裝架懸設在床邊,使用時,病人的足部放置在垂直支撐構件上,通過垂直支撐構件保證足底與病人的小腿呈垂直狀。
[0007]具體的,所述的垂直支撐構件包括與安裝架的端部固定連接的足后跟支撐調位件及與足后跟支撐調位件垂直活動連接的足底限位件,足后跟支撐調位件用于放置病人的足后跟,足底限位件用于限制足底與病人的小腿呈垂直狀。
[0008]更具體的,所述的足底限位件與足后跟支撐調位件通過滑軌式結構活動連接,且足底限位件可沿足后跟支撐調位件的長度方向移動。
[0009]還有,所述的足后跟支撐調位件包括支撐板體,沿支撐板體的長度均勻設置多個固定插孔,足底限位件包括限位板,限位板的底邊上設置固定插桿,足底限位件上的固定插桿與足后跟支撐調位件上的固定插孔配合插接。
[0010]進一步的,沿所述的足后跟支撐調位件的長度方向設置滑框,在足底限位件的底部與固定插桿并列設置有滑塊,滑塊與滑框配合插接。
[0011]更進一步的,在足后跟支撐調位件的中央位置設置橫截面為弧狀的足后跟放置位,足后跟放置位沿足后跟支撐調位件的長度方向設置。
[0012]還有,在足后跟放置位上設置軟墊。
[0013]另外,所述的足底限位件上設置多個透氣口,且在足底限位件的長度邊上對稱設置擋板。
[0014]具體的,所述的安裝架包括依次同軸連接的安裝卡槽、調位球軸和伸縮連桿,垂直支撐構件固設在伸縮連桿的端部,安裝卡槽可拆卸的安裝在床邊進行固定。
[0015]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為:
[0016](I)本實用新型的防止足下垂的裝置包括垂直支撐構件,垂直支撐構件通過安裝架懸置在病床或懸浮床的邊緣,不會妨礙床體其他部位的使用且方便安裝和拆卸,垂直支撐構件能保證病人足底與小腿始終保持垂直狀態,降低了長期臥床或使用懸浮床進行治療的病人產生足下垂,減輕了病人后期恢復的痛苦,更加人性化;
[0017](2)本實用新型的垂直支撐構件主要通過相互垂直設置的足底限位件和足后跟支撐調位件配合使用,保證了足部的垂直放置狀態,且足底限位件能在足后跟支撐調位件上進行位置的改變,能夠滿足不同年齡段患者的使用。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止足下垂的裝置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足底限位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止足下垂的裝置的安裝使用狀態示意圖;
[0021]圖1和2中各標號表示為:1_安裝卡槽、11-擰緊片、2-調位球軸、21-第一擰緊螺栓、3-伸縮連桿、31-第二擰緊螺栓、4-足底限位件、41-透氣口、42-擋板、43-固定插桿、44-滑塊、5-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1-擋邊、52-固定插孔、53-滑框、54-足后跟放置位、55-軟墊;
[0022]圖3中各標號表示為:Al-第一防止足下垂裝置、A2-第二防止足下垂裝置、B-懸浮床;
[0023]以下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具體說明。
【具體實施方式】
[0024]結合圖1和2,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防止足下垂的裝置,包括安裝架和垂直支撐構件,垂直支撐構件通過安裝架懸設在床邊,使用時,病人的足部放置在垂直支撐構件上,通過垂直支撐構件保證足底與病人的小腿呈垂直狀,不會妨礙床體其他部位的使用且方便安裝和拆卸,垂直支撐構件能保證病人足底與小腿始終保持垂直狀態,降低了長期臥床或使用懸浮床進行治療的病人產生足下垂,減輕了病人后期恢復的痛苦,更加人性化。
[0025]—種垂直支撐構件的方案包括與安裝架的端部固定連接的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及與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垂直活動連接的足底限位件4,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用于放置病人的足后跟,足底限位件4用于限制足底與病人的小腿呈垂直狀,活動式連接的兩部分組成的垂直支撐構件,不僅拆裝方便,且能根據需要進行位置的調整,滿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0026]最好的,足底限位件4與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通過滑軌式結構活動連接,且足底限位件4可沿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的長度方向移動,滑軌式的連接結構不僅調節簡單方便,同時能始終保證調節后的足底限位件4與足后跟支撐調節件5的位置關系保持一致,沿足后跟長度方向的位置變化可調節足底限位件4與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之間的相對位置,從而調節病人足后跟在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上的放置位置大小,滿足不同年齡段的病人使用。
[0027]—種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的方案包括支撐板體,最好的,支撐板體的邊緣設置擋邊51,對病人的足部產生一定的限制作用;沿支撐板體的長度均勻設置多個固定插孔52,足底限位件4包括限位板,限位板的底邊上設置固定插桿43,足底限位件上4的固定插桿43與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上的固定插孔52配合插接,使用時,可根據病人的足后跟的大小選擇不同的固定插孔52放置足底限位件4,不僅拆裝方便,且能始終保證足底限位件4與足后跟限位件5之間一直保持相互垂直的位置關系。
[0028]考慮,在使用過程中的連續性且避免足底限位件的意外掉落,沿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的長度方向設置滑框53,在足底限位件4的底部與固定插桿43并列設置有滑塊44,滑塊44與滑框53配合插接,且滑塊44的端部為倒“T”型的結構,可保證在滑框53內滑動的同時,具有一定的連接限制性。
[0029]在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的中央位置設置橫截面為弧狀的足后跟放置位54,足后跟放置位54沿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的長度方向設置,弧狀的放置位符合人體足后跟的形狀,放置時保證舒適度,且為了避免長時間放置時產生壓瘡,在足后跟放置位54上設置軟墊55 ο足底限位件4上設置多個透氣口 41,且在足底限位件4的長度邊上對稱設置擋板42,透氣口 41有利于病人足底的透氣增加舒適度,且兩側的半圓弧狀的擋板42防止足部左右晃動跌落。
[0030]安裝架包括依次同軸連接的安裝卡槽1、調位球軸2和伸縮連桿3,垂直支撐構件固設在伸縮連桿3的端部,安裝卡槽I可拆卸的安裝在床邊進行固定,安裝卡槽I為橫截面是方形的槽體,槽體上設置擰緊片11用于將槽體安裝在床邊,調位球軸2上安裝第一擰緊螺栓21用于調節球軸的轉動角度,從而調節端部的垂直支撐構件的懸浮角度,伸縮連桿3為伸縮桿結構,伸縮連桿3上設置第二擰緊螺栓31用于調節伸縮連桿的長度。
[0031]結合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防止足下垂的裝置安裝在懸浮床B上時的示意圖,圖中的懸浮床B上安裝了兩個防止足下垂裝置,分別為第一防止足下垂裝置Al和第二防止足下垂裝置A2,分別用于病人的左右足部的支撐。
【主權項】
1.一種防止足下垂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裝架和垂直支撐構件,垂直支撐構件通過安裝架懸設在床邊,使用時,病人的足部放置在垂直支撐構件上,通過垂直支撐構件保證足底與病人的小腿呈垂直狀。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足下垂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垂直支撐構件包括與安裝架的端部固定連接的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及與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垂直活動連接的足底限位件(4),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用于放置病人的足后跟,足底限位件(4)用于限制足底與病人的小腿呈垂直狀。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足下垂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足底限位件(4)與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通過滑軌式結構活動連接,且足底限位件(4)可沿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的長度方向移動。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止足下垂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包括支撐板體,沿支撐板體的長度均勻設置多個固定插孔(52),足底限位件(4)包括限位板,限位板的底邊上設置固定插桿(43),固定插桿(43)與固定插孔(52)配合插接。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足下垂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的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的長度方向設置滑框(53),在足底限位件(4)的底部與固定插桿(43)并列設置有滑塊(44),滑塊(44)與滑框(53)配合插接。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足下垂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的中央位置設置橫截面為弧狀的足后跟放置位(54),足后跟放置位(54)沿足后跟支撐調位件(5)的長度方向設置。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足下垂的裝置,其特征在于,在足后跟放置位(54)上設置軟墊(55)。8.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防止足下垂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足底限位件(4)上設置多個透氣口(41 ),且在足底限位件(4)的長度邊上對稱設置擋板(42)。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足下垂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裝架包括依次同軸連接的安裝卡槽(I)、調位球軸(2)和伸縮連桿(3),垂直支撐構件固設在伸縮連桿(3)的端部,安裝卡槽(I)可拆卸的安裝在床邊進行固定。
【文檔編號】A61B5/01GK205612458SQ201620147281
【公開日】2016年10月5日
【申請日】2016年2月26日
【發明人】胡大海, 盧迎, 周琴, 鄒小梅, 王立娜, 王冬娟, 司艷寧
【申請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軍醫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