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小兒多動癥的被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屬于床上用品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治療小兒多動癥的被套。
背景技術:
小兒多動癥多動綜合征是一種常見的兒童行為異常問題,又稱腦功能輕微失調(diào)或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征或注意缺陷障礙。這類患兒的智能正常或基本正常但學習、行為及情緒方面有缺陷,表現(xiàn)為注意力不易集中注意短暫,活動過多,情緒易沖動以致影響學習成績在家庭及學校均難與人相處,日常生活中使家長和老師感到困難。小兒多動癥的患兒大多始于幼兒早期進小學后表現(xiàn)顯著。上課時小動作不停,撕書把書本涂得不成樣子,凡能碰
的東西部要碰,喜挑逗常與同學斗毆,而且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時不專心上課時專心聽課的時間短,對來自各方的刺激都起反應,情緒不穩(wěn)沖動任性,會無故叫喊,無耐心做事急匆匆,小兒多動癥的患兒最大的困惑是學習困難,患兒智力正常但由于多動帶來學習上的困難,部分兒童存在認識活動障礙和綜合分析障礙,現(xiàn)有的市場尚未出現(xiàn)針對小兒多動癥的用品O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是針對現(xiàn)有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治療小兒多動癥的被套。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治療小兒多動癥的被套,它是由外被,里被,和里被中的中藥袋構成,其中藥袋為以下中藥按重量份配比組成獲茶10-15份、積實8-10份、石菖蒲10-15份、柴胡5_8份、葛根3-5份、牡蠣8-12份、甘草5-8份、大棗3-5份、赤芍2_5份、生地黃5_7份、制何首烏3-6份、陳皮2-4份。以下為上述中藥的歸經(jīng)及作用茯苓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jīng),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的功效,可治療水腫尿少.痰飲眩悸,脾虛食少,便溏泄瀉,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66 頁)。枳實苦、辛、酸,溫,歸脾、胃經(jīng),具有破氣消積,化痰散痞的功效,可治療積滯內(nèi)停,痞滿脹痛,瀉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滯氣阻胸痹,結胸,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72頁)。石菖蒲辛、苦,溫,歸心、胃經(jīng),具有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的功效,可治療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病,健忘耳聾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62頁)。柴胡苦,微寒,歸肝、膽經(jīng),具有和解表里,疏肝,升陽的功效,可治療感冒發(fā)熱.寒熱往來,胸脅脹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子宮脫垂,脫肛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98頁)。葛根甘、辛,涼,歸脾、胃經(jīng),具有解肌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的功效,可治療外感發(fā)熱頭痛、項背強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熱痢,泄瀉;高血壓頸項強痛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233頁)。牡蠣咸,微寒,歸肝、膽、腎經(jīng),具有重鎮(zhèn)安神,潛陽補陰,軟堅散結,收斂固澀的功效,可治療驚悸失眠,眩暈耳鳴,瘰疬痰核,癥瘕痞塊,自汗盜汗,遺精崩帶,胃痛吞酸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20頁)。甘草甘,平,歸心、肺、脾、胃經(jīng),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diào)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的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院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59頁)。大棗甘,溫,歸脾、胃經(jīng),具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可治療牌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6頁)。赤芍苦,微寒,歸肝經(jīng)。具有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的功效,可治療溫毒發(fā)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瘤,肝郁脅痛,經(jīng)閉痛經(jīng),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09頁)。 生地黃甘,寒,歸心、肝、腎經(jīng),具有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的功效,可治療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nèi)熱,骨蒸勞熱,內(nèi)熱消渴,吐血,嶇血,發(fā)斑發(fā)疹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82 頁)。制何首烏苦、甘、澀、溫,歸肝、心、腎經(jīng),具有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fā),強筋骨的功效,可治療血虛萎黃,眩暈耳鳴,須發(fā)早白,腰膝酸軟.肢體麻木.崩漏帶下,久瘧體虛;高血脂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23頁)。陳皮苦、辛,溫,歸肺、脾經(jīng),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可治療用于胸脘脹滿.食少吐瀉,咳嗽痰多等(中國藥典2005年版一部第132頁)。一種治療小兒多動癥的被套,其組方的藥物原理是石菖蒲入心、肝二經(jīng),通心氣,開心竅,以益心智;茯苓、甘草、大棗益心氣,養(yǎng)心陰,緩急迫以調(diào)心神;葛根合柴胡以升清陽,疏肝氣,散郁熱,利清竅;制何首烏補益腎氣、腎精;赤芍、生地黃入肝經(jīng)以清血熱;牡蠣入肝、腎二經(jīng),以潛陽劍汗,并能配合柴胡、葛根升散之性,有相輔相成之效;陳皮、枳實芳香利氣,能開胃過食。諸藥合用,可獲補益心腎、疏肝理氣、開竅益智之功。本發(fā)明一種治療小兒多動癥的被套,其制備方法為將茯苓、枳實、石菖蒲、柴胡、葛根、牡蠣、甘草、大棗、赤芍、生地黃、制何首烏、陳皮這,將味中藥藥材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后用碾壓器進行粉碎,將其粉碎后的中藥材裝入中藥袋中進行縫制,再將中藥袋縫入里被即成。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治療小兒多動癥的被套,其有益效果是中藥藥效保留、藥效穩(wěn)定,且使用方便、可更換、可拆洗。臨床實施應用例如下宋慶明,男,小學5年級生,平時上課不專心,在書上亂涂亂畫,寫作業(yè)時也定不下心學習,愛到處玩弄,使用本發(fā)明的一種治療小兒多動癥的被套后,上課愛亂動的習慣減輕,上課愛專心聽講,寫作業(yè)認真專心,6個月后完全治愈。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一,一種治療小兒多動癥的被套,它是由外被,里被,和里被中的中藥袋構成,其中藥袋為以下中藥按重量份配比組成獲茶10-15份、積實8-10份、石菖蒲10-15份、柴胡5-8份、葛根3-5份、牡蠣8-12份、甘草5-8份、大棗3_5份、赤芍2_5份、生地黃5_7份、制何首烏3-6份、陳皮2-4份。將茯苓、枳實、石菖蒲、柴胡、葛根、牡蠣、甘草、大棗、赤芍、生地黃、制何首烏、陳皮諸味中藥藥材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后用碾壓器進行粉碎,將其粉碎后的中藥材裝入中藥袋中進行縫制,再將中藥袋縫入里被即成一種治療小兒多動癥的被套。實施例二,一種治療小兒多動癥的被套,它是由外被,里被,和里被中的中藥袋構成,其中藥袋中藥按重量份優(yōu)選配比為茯苓13份、枳實9份、石菖蒲14份、柴胡7份、葛根4份、牡蠣10份、甘草7份、大棗4份、赤芍4份、生地黃6份、制何首烏5份、陳皮4份。將茯苓、枳實、石菖蒲、柴胡、葛根、牡蠣、甘草、大棗、赤芍、生地黃、制何首烏、陳皮諸味中藥藥 材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后用碾壓器進行粉碎,將其粉碎后的中藥材裝入中藥袋中進行縫制,再將中藥袋縫入里被即成一種治療小兒多動癥的被套。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小兒多動癥的被套,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外被,里被,和里被中的中藥袋構成,其中藥袋為以下中藥按重量份配比組成茯苓10-15份、犋實8-10份、石菖蒲10-15份、柴胡5-8份、葛根3-5份、牡蠣8-12份、甘草5-8份、大棗3_5份、赤芍2_5份、生地黃5_7份、制何首烏3-6份、陳皮2-4份。
2.根據(jù)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治療小兒多動癥的被套,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外被,里被,和里被中的中藥袋構成,其中藥袋中藥按重量份優(yōu)選配比為茯苓13份、枳實9份、石菖蒲14份、柴胡7份、葛根4份、牡蠣10份、甘草7份、大棗4份、赤芍4份、生地黃6份、制何首 烏5份、陳皮4份。
全文摘要
一種治療小兒多動癥的被套,它是由外被,里被,和里被中的中藥袋構成,其中藥袋為以下中藥按重量份配比組成茯苓10-15份、椇實8-10份、石菖蒲10-15份、柴胡5-8份、葛根3-5份、牡蠣8-12份、甘草5-8份、大棗3-5份、赤芍2-5份、生地黃5-7份、制何首烏3-6份、陳皮2-4份。將茯苓、枳實、石菖蒲、柴胡、葛根、牡蠣、甘草、大棗、赤芍、生地黃、制何首烏、陳皮諸味中藥藥材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后用碾壓器進行粉碎,將其粉碎后的中藥材裝入中藥袋中進行縫制,再將中藥袋縫入里被即成,本發(fā)明的被套中藥藥效保留、藥效穩(wěn)定,且使用方便、可更換、可拆洗。
文檔編號A47G9/00GK102755049SQ20121025456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7月23日
發(fā)明者周桂生, 張永俊, 郭偉基托夫, 郭章發(fā), 郭香玉 申請人:太倉市偉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