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植物油脂脫酸的技術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ー種油脂脫酸的技術方法,特別是一種將超聲波引入脫酸エ序中的植物油脂脫酸的技術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的油脂エ業已經進入ー個迅猛發展的階段,在現階段,對于植物油脂的制備主要是先浸出,然后再進行油脂精煉得到成品油。精煉是將毛油經脫膠、脫酸、脫色和脫臭等エ序除去毛油中非甘油酯成分エ藝過程。在該エ藝生產過程中,脫酸エ序是精煉的關鍵步驟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除去毛油中游離脂肪酸,并同時除去部分色素、磷脂、烴類和粘液質等雜質。一般傳統的間歇式堿煉脫酸エ藝中僅僅脫酸需要時間30 40min,再加上前后輔助エ序的時間,總的過程總共需要花費的時間在2h以上,耗時長,脫酸效率低,且脫酸效果 不佳。目前公開的文獻中,有利用超聲波輔助光皮樹油脫酸,其是在こ醇萃取法中加入超聲波,利用超聲波使游離脂肪酸更容易擴散釋放并溶解到こ醇萃取劑中,加強了萃取效果。還有在高酸原油酯化脫酸中使用到超聲波,其目的是為了降低高酸原油中環烷酸的含量,石油資源經長期開發利用,油品日趨劣質化,高酸原油所占的比例逐年増加,高酸原油中的酸主要是環烷酸,環烷酸是分子結構中含有飽和環狀結構的酸及其同系物,幾乎不溶于水,此方法是在高酸原油中加入醇,以甘油為酯化脫酸劑,利用超聲波促進環烷酸和甘油發生酯化反應。未見在植物油的堿煉脫酸過程中使用超聲波的相關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ー種利用超聲波強化堿煉脫酸過程的植物油脂脫酸的技術方法,該方法有效地縮短脫酸時間,提高脫酸效果,脫酸過程中油皂分離相好,分離界面明顯,易于分離,同時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簡單,成本低,投資少的優點,解決了上述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ー種植物油脂脫酸的技術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取植物粗毛油在25-35r/min的攪拌速度下加熱到55_65°C;
(2)確定加堿量
加入的固體總堿量(kg)=理論堿(kg) +超量堿(kg)
=粗毛油重(kg)X 粗毛油酸價(11^1(0!1/^)\7.13\10_4+粗毛油重(1^)\ (0.2-0.3%) 確定固體總堿量后,加水配置成濃度為5-10波美度的堿溶液;
(3 )調節步驟(I)粗毛油的攪拌速度至55-65r/min,將超聲波探頭插入植物粗毛油中,調節超聲波強度為2300-2700W/m2,將步驟(2)配置好的溫度為55_65°C堿溶液緩慢加入植物粗毛油中,堿溶液加完后保持溫度在55-65°C下攪拌10-16min ;
(4)停止超聲波,將攪拌速度調至25-35r/min攪拌8_15min,促使絮凝,得到堿煉脫酸的油樣;
(5)將堿煉脫酸的油樣在2500-3500rpm下恒速分離15-25min ;
(6)取上層油樣,攪拌加熱至85°C 95°C后,每次按油重的10% 15%添加沸騰的蒸餾水洗滌,至洗滌時產生的廢水呈中性為止;
(7)洗滌后將油樣加熱攪拌脫水,先升溫至95-105°C,脫水15 20分鐘,再升溫至120-130°C,脫水10-15分鐘,冷卻即得脫酸油。所述的堿是氫氧化鈉、碳酸鈉或氫氧化鈣。所述植物粗毛油是粗毛茶籽油、粗毛豆油、粗毛棉籽油。
本發明適用于食用植物油如茶籽油、豆油、棉籽油等,是對傳統的堿煉脫酸エ藝技術進行改進,將超聲波技術引入脫酸エ序中,利用超聲波強化堿煉脫酸的過程,植物油中含有游離脂肪酸,通過使用超聲波使堿能夠更有效地與游離脂肪酸發生中和反應,生成脂肪酸鈉鹽(鈉皂)在油中成為絮凝狀物而沉降,從而降低植物油中的游離脂肪酸的含量。通過改進以有效地縮短脫酸時間(脫酸時間可由傳統エ藝的30 40min縮短至15min左右),提高脫酸效果,脫酸過程中油皂分離相好,分離界面明顯,易于分離;同時本發明還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簡單,成本低,投資少等優點,適用于各大中型油脂加工企業。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之ー種植物油脂脫酸的技術方法的技術特征作進ー步的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I :ー種植物油脂脫酸的技術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I)稱取50g粗毛豆油在慢速攪拌(30r/min)的作用下加熱至所定溫度60°C。(2)確定加堿量(即氫氧化鈉用量)。固體總堿量(kg)=理論堿(kg) +超量堿(kg)
=粗毛油重(kg) X粗毛油酸價(mgKOH/g油)X7. 13X 10_4+粗毛油重(kg) X0. 2%
本實例中采用的粗毛豆油的酸價為5. 05mgK0H/g,通過計算可以得到在本實例中所采用的固體堿總量為2. 8X 10_4 kg,加水配置氫氧化鈉溶液,濃度為6波美度。(3)調節步驟(I)豆油的攪拌速度至60r/min,將超聲波探頭插入粗毛豆油中,調節超聲波功率為2500 ff/ m2,將氫氧化鈉溶液緩慢加入粗毛豆油中(氫氧化鈉溶液預先加熱到60°C),氫氧化鈉溶液加完后保持恒溫60°C攪拌14min。(4)停止超聲波,調慢攪拌速度(30r/min)攪拌約10分鐘,促使絮凝,油皂呈明顯分離狀態時停止攪拌,得到堿煉脫酸的油樣。(5)將堿煉脫酸的油樣轉入離心管,3000rpm,恒速分離15 25分鐘。(6)將上層油樣轉移到燒杯中,攪拌加熱至85°C 95°C后轉入分液漏斗中,毎次按油重的10% 15%添加沸騰的蒸餾水洗滌,使洗滌時產生的廢水呈中性為止,一般洗滌2 3遍即能達到要求。(7)洗滌后將油樣加熱攪拌脫水,先升溫至100°C左右,脫水15 20分鐘,再升溫至125°C左右,脫水10分鐘,冷卻即得脫酸油。本實例中所選用的大豆毛油利用超聲波輔助脫酸,在上述條件下進行脫酸,脫酸后酸價為O. 30 mgKOH/g,同樣條件下未加入超聲波輔助時脫酸后酸價為O. 80mgK0H/g。
一般傳統的間歇式堿煉脫酸エ藝中脫酸需要30 40min,可見本發明利用超聲波輔助脫酸,脫酸效果好,可以顯著地提高脫酸效率,縮短脫酸エ藝的時間。本發明 所述的超聲波技術均可以應用到目前各種利用浸出法制備植物油的脫酸エ序中,針對不同的油品和不同的脫酸エ藝參數,需調節超聲波的使用條件,均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本發明所述的植物粗毛油是指未精煉的植物油脂。
權利要求
1.ー種植物油脂脫酸的技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取植物粗毛油在25-35r/min的攪拌速度下加熱到55_65°C; (2)確定加堿量 加入的固體總堿量(kg)=理論堿(kg) +超量堿(kg) =粗毛油重(kg)X 粗毛油酸價(mgK0H/g)X7. 13X 1(Γ4+粗毛油重(kg)X (O. 2-0. 3%) 確定固體總堿量后,加水配置成濃度為5-10波美度的堿溶液; (3 )調節步驟(I)粗毛油的攪拌速度至55-65r/min,將超聲波探頭插入植物粗毛油中,調節超聲波強度為2300-2700W/m2,將步驟(2)配置好的溫度為55_65°C堿溶液緩慢加入植物粗毛油中,堿溶液加完后保持溫度在55-65°C下攪拌10-16min ; (4)停止超聲波,將攪拌速度調至25-35r/min攪拌8_15min,促使絮凝,得到堿煉脫酸的油樣; (5)將堿煉脫酸的油樣在2500-3500rpm下恒速分離15-25min ; (6)取上層油樣,攪拌加熱至85°C 95°C后,每次按油重的10% 15%添加沸騰的蒸餾水洗滌,至洗滌時產生的廢水呈中性為止; (7)洗滌后將油樣加熱攪拌脫水,先升溫至95-105°C,脫水15 20分鐘,再升溫至120-130°C,脫水10-15分鐘,冷卻即得脫酸油。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ー種植物油脂脫酸的技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堿是氫氧化鈉、碳酸鈉或氫氧化鈣。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種植物油脂脫酸的技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粗毛油是粗毛茶籽油、粗毛豆油、粗毛棉籽油。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油脂脫酸的技術方法,特別是一種將超聲波引入脫酸工序中的植物油脂脫酸的技術方法。本發明是植物粗毛油加熱至一定溫度,然后加入一定濃度的堿溶液,同時加入超聲波促進反應脫酸,呈現油皂明顯分離狀態,再通過離心分離、洗滌、加熱攪拌脫水、冷卻后得到脫酸油脂。本發明是對傳統的堿煉脫酸工藝技術進行改進,將超聲波技術引入脫酸工序中,通過改進以有效地縮短脫酸時間提高脫酸效果,脫酸過程中油皂分離相好,分離界面明顯,更易于分離;同時本發明還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簡單,成本低,投資少等優點,適用于各大中型油脂加工企業。
文檔編號C11B3/16GK102839049SQ20121033695
公開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3日
發明者程謙偉, 孟陸麗, 易弋, 黃繼偉 申請人:廣西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