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反應釜沖洗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新型實用裝置涉及一種沖洗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食品項目中的反應釜的沖洗裝置,以及沖洗裝置的固定結構。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反應釜一般都采用間歇式操作,在間歇中對反應釜進行檢修、沖洗。沖洗一般采用打開槽蓋進行沖洗,或者采用直管內伸式進行沖洗。這兩種沖洗方式有以下缺點1、槽蓋需要頻繁打開,操作麻煩;2、人需要進入設備內部進行操作;3、直管內伸式結構對槽壁及槽蓋的清洗不干凈。·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購置、維護和運行成本低廉的反應釜沖洗裝置。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反應釜沖洗裝置,包括釜體,其特征在于,釜體頂部設有圓形沖洗管,圓形沖洗管設有進水口,圓形沖洗管的上部均布有數個沖洗孔。進一步,沖洗孔的圓心與圓形沖洗管截面的圓心之間所成直線與水平方向夾角為45度。進一步,圓形沖洗管的底部均布有數個出水孔。進一步,所述圓形沖洗管通過數個支架固定在釜體內壁的頂端。進一步,所述釜體設有頂蓋,進水口伸出頂蓋的外側。進一步,所述頂蓋呈兩部分結構,并通過法蘭連接。進一步,所述圓形沖洗管呈兩部分結構,并通過法蘭連接。較為完善的是,所述釜體內設有攪拌裝置。本實用新型反應釜沖洗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其有益效果表現在I、不需要打開頂蓋便可實現對釜體及頂蓋的沖洗。2、在反應釜運行過程中不需要間斷操作也可實現對釜體的沖洗。3、省去了人進入設備內部進行沖洗的麻煩。4、沖洗管分兩部分,因此便于更換及檢修。
為了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
以下結合附圖對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B— B向視圖。圖3是圖2中A— A向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I一3,反應釜沖洗裝置,具有釜體1,釜體I內設有攪拌裝置2,釜體I設有頂蓋3,頂蓋3呈兩部分結構,并通過法蘭連接。爸體I頂部設有圓形沖洗管5,圓形沖洗管5通過數個支架4固定在爸體I內壁的頂端。圓形沖洗管5呈兩部分結構,并通過法蘭連接。圓形沖洗管5設有進水口 6,進水口6伸出頂蓋3的外側。圓形沖洗管5的上部均布有數個沖洗孔7,沖洗孔7的圓心與圓形沖洗管5截面的圓心之間所成直線與水平方向夾角為45度。同時,圓形沖洗管5的底部均布有數個出水孔8。蒸汽或熱水通過進水口 6進入圓形沖洗管5中,由于圓形沖洗管5斜對著爸體I(45度夾角)的位置開有沖洗孔7,蒸汽或熱水通過沖洗孔7對釜體及頂蓋形成強有力的沖刷,從而達到沖洗釜體的目的。 以上內容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結構所作的舉例和說明,所屬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離實用新型的結構或者超越本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反應釜沖洗裝置,包括釜體,其特征在于,釜體頂部設有圓形沖洗管,圓形沖洗管設有進水口,圓形沖洗管的上部均布有數個沖洗孔。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反應釜沖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沖洗孔的圓心與圓形沖洗管截面的圓心之間所成直線與水平方向夾角為45度。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反應釜沖洗裝置,其特征在于,圓形沖洗管的底部均布有數個出水孔。
4.根據權利要求I一3任一項所述的反應釜沖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沖洗管通過數個支架固定在釜體內壁的頂端。
5.根據權利要求I一3任一項所述的反應釜沖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體設有頂蓋,進水口伸出頂蓋的外側。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反應釜沖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呈兩部分結構,并通過法蘭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I一3任一項所述的反應釜沖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圓形沖洗管呈兩部分結構,并通過法蘭連接。
8.根據權利要求I一3任一項所述的反應釜沖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體內設有攪拌裝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裝置涉及一種沖洗裝置,具體涉及一種食品項目中的反應釜的沖洗裝置,以及沖洗裝置的固定結構。包括釜體,釜體頂部設有圓形沖洗管,圓形沖洗管設有進水口,圓形沖洗管的上部均布有數個沖洗孔。本實用新型反應釜沖洗裝置,1、不需要打開頂蓋便可實現對釜體及頂蓋的沖洗。2、在反應釜運行過程中不需要間斷操作也可實現對釜體的沖洗。3、省去了人進入設備內部進行沖洗的麻煩。4、沖洗管分兩部分,因此便于更換及檢修。
文檔編號B08B9/093GK202683218SQ20122034249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6日
發明者田丹霖, 雷明華 申請人:安徽省化工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