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壓力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469889閱讀:301來源:國知局
壓力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壓力鍋。壓力鍋包括外鍋,外鍋具有底部開口;線圈盤,線圈盤設在外鍋內且沿上下方向可移動,底部開口與線圈盤適配;風道支架,風道支架設在外鍋的外底壁上,風道支架的上表面上設有外環形凸起,外環形凸起在徑向上的寬度與線圈盤在徑向上的寬度適配,外環形凸起、風道支架的上表面、線圈盤的下表面以及外鍋共同限定出具有進風口和出風口的風道;電源板,電源板設在風道支架上,電源板具有分別與外界和風道連通的散熱風道;和風扇,風扇用于抽吸風道和散熱風道內的風。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壓力鍋,電源板和線圈盤采用同一風扇散熱,散熱結構簡單且散熱效果好。
【專利說明】壓力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壓力鍋。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電磁加熱壓力鍋技術中,壓力鍋的內鍋可上下移動,線圈盤設在外鍋內,風扇設在線圈盤之下,風扇的吹風無法掠過整個線圈盤,對線圈盤的冷卻效果差,同時電源板需要單獨設置散熱結構,散熱結構復雜,存在改進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決相關技術中的技術問題之一。為此,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在于提出一種具有電源板和線圈盤采用同一風扇散熱,散熱結構簡單、散熱效果好的壓力鍋。
[0004]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壓力鍋包括外鍋,所述外鍋具有底部開口 ;線圈盤,所述線圈盤設在所述外鍋內且沿上下方向可移動,所述底部開口與所述線圈盤適配;風道支架,所述風道支架設在所述外鍋的外底壁上,所述風道支架的上表面上設有外環形凸起,所述外環形凸起、所述風道支架的上表面、所述線圈盤的下表面以及所述外鍋共同限定出具有進風口和出風口的風道,所述外環形凸起在徑向上的寬度與所述線圈盤在徑向上的寬度適配;電源板,所述電源板設在所述風道支架的下表面上,所述電源板具有分別與外界和所述風道連通的散熱風道;和風扇,所述風扇用于抽吸所述風道和所述散熱風道內的空氣。
[0005]簡言之,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壓力鍋,在風道支架、外鍋、外環形凸起以及線圈盤之間限定出用于為線圈盤散熱的風道,通過設置外環形凸起在不改變風道支架安裝高度的情況下,可以減小風道支架與線圈盤之間的距離,從而提高風道支架與線圈盤之間空氣流動的速度以改善散熱效果;電源板上具有分別與外界和風道連通的散熱風道,并在風道支架上設置在徑向上的寬度與線圈盤在徑向上的寬度適配的外環形凸起,可以減小空氣在流動中的擴散,即空氣流經外環形凸起的上表面與線圈盤的下表面之間的空隙后仍能夠保持貼近線圈盤下表面流動的趨勢,從而提升線圈盤的冷卻效果;電源板安裝在風道支架下表面上,并具有分別與外界和風道連通的散熱風道,通過同一風扇的抽吸作用同時將外界的風吸入風道以及散熱風道,完成了線圈盤和電源板的散熱。壓力鍋的結構簡單,散熱效果好。
[0006]另外,根據本實用新型上述的壓力鍋還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術特征:
[0007]所述風道支架上設有向下延伸的管狀通道,所述管狀通道與所述出風口連通且所述管狀通道的下端面為斜面,所述風扇設在所述斜面上,所述管狀通道的下端面沿所述壓力鍋徑向從內向外的方向向上傾斜。
[0008]所述電源板上設有IGBT,所述IGBT的散熱片與所述管狀通道的外壁之間共同限定出所述散熱風道,所述散熱風道和所述風道通過設在所述管狀通道的外壁上的通孔連通。
[0009]可選地,所述電源板通過螺釘緊固到或卡接固定到所述風道支架上。
[0010]優選地,所述外環形凸起(821)在徑向上的寬度7毫米-11毫米。
[0011]可選地,所述外環形凸起的上表面上設有用于阻擋所述線圈盤的硅膠阻擋件。
[0012]所述外環形凸起包括:彼此間隔開設置的第一外周壁和第二外周壁,所述第一外周壁、所述第二外周壁和所述風道支架的上表面限定出上端敞開的環槽。
[0013]所述風道支架的上表面上設有內環形凸起,所述內環形凸起位于所述外環形凸起內,所述內環形凸起包括彼此間隔開的第一內周壁和第二內周壁,所述第一外周壁和所述第二內周壁之間限定出環形區域,所述線圈盤為環形且在上下方向上與所述環形區域相對。
[0014]優選地,所述環形區域的面積與所述線圈盤的面積的比值為0.15-0.40。
[0015]所述內環形凸起具有缺口,所述缺口處連接有向外延伸超出所述外環形凸起且限定出導水槽的水槽壁,所述水槽壁的兩外側設有連接在所述第一外周壁與第二內周壁之間的第一連接壁和第二連接壁。
[0016]所述風道支架與所述底部開口的內邊沿共同限定出所述進風口,所述出風口設在所述風道支架上。
[0017]所述出風口位于所述線圈盤的下方且偏離所述線圈盤的中心。
[0018]所述外鍋的下端設有向內延伸的翻邊,所述底部開口由所述翻邊限定出。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壓力鍋的爆炸圖,不包括風道支架和風扇。
[0020]圖2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壓力鍋的剖視圖,不包括風道支架和風扇。
[0021]圖3是圖2中沿A-A線的局部剖面圖。
[0022]圖4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壓力鍋的爆炸圖。
[0023]圖5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壓力鍋的剖視圖。
[0024]圖6是根據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實施例的壓力鍋的風道支架的俯視圖。
[0025]圖7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壓力鍋的外鍋的剖視圖。
[0026]圖8是沿圖7中的E-E線的局部剖視圖。
[0027]圖9是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壓力鍋的外鍋的結構示意圖。
[0028]附圖標記:
[0029]壓力鍋100、
[0030]內鍋1、
[0031]外鍋2、翻邊21、折邊211、避讓凹部22、凸出部221、避讓空間222、底部開口 23、
[0032]線圈盤3、
[0033]環形支撐件4、環形本體41、支撐柱42、螺釘柱43、中心孔44、
[0034]防水隔離件5、中空柱51、
[0035]彈片6、
[0036]螺栓71、螺柱711、螺母712、彈簧72、
[0037]風道支架81、管狀通道811、管狀通道811的外壁8111、通孔8112、
[0038]外環形凸起821、第一外周壁8211、第二外周壁8212、
[0039]內環形凸起822、第一內周壁8221、第二內周壁8222、缺口 8223、
[0040]環形區域820、進風口 8201、出風口 8202、
[0041]導水槽823、水槽壁8230、第一連接壁8231、第二連接壁8232、
[0042]風扇83、
[0043]電源板9、散熱風道91、散熱片92、
[0044]上蓋101、密封圈102、

【具體實施方式】
[0045]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46]下面參照圖1-圖9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壓力鍋100。如圖1-圖9所示,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壓力鍋100包括外鍋2、線圈盤3、風道支架81、風扇83和電源板9。
[0047]如圖1和圖2所示,壓力鍋100工作時,內鍋I放置在外鍋2內。外鍋2具有底部開口 23,線圈盤3設在外鍋2內,且線圈盤3沿上下方向可移動,底部開口 23與線圈盤3適配。如圖1和圖2所示,外鍋2的下端具有向內延伸的翻邊21,也可以說外鍋2的下沿具有向外鍋2的中心延伸的翻邊21,翻邊21限定出外鍋2的底部開口 23,也就是說翻邊21的內沿限定出外鍋2的底部開口 23。
[0048]這里需要解釋的是,底部開口 23與線圈盤3適配,是指在翻邊21起到承載作用(例如,承載內鍋I)的前提下,底部開口 23盡可能大。由此,不僅翻邊21的結構強度高,翻邊21的承載能力更強,且可以增加線圈盤3的散熱量。
[0049]如圖4和圖5所示,風道支架81設在外鍋2的外底壁上,例如,風道支架81可以通過螺釘螺紋連接至外鍋2上,從而便于安裝和拆卸。風道支架81的上表面上設有外環形凸起821。也就是說,如圖4和圖5所示,線圈盤3設在外鍋2內,風道支架81設在外鍋2夕卜,且風道支架81位于線圈盤3的下方,外環形凸起821從風道支架81的上表面朝向線圈盤3凸起。通過在風道支架81的上表面上設置朝向線圈盤3的外環形凸起821,在不改變風道支架安裝高度的情況下,可以減小風道支架81與線圈盤3之間的距離,即減小了風道支架81與線圈盤3之間風道的截面積,在通風量不變(即風扇轉速不變)的情況下可以提高風道支架81與線圈盤3之間空氣流動的速度,從而改善散熱效果。
[0050]由于線圈盤3沿上下方向可移動,線圈盤3的下表面與外環形凸起821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可變,且必須保證線圈盤3的下表面的最低點與外環形凸起821的上表面的最高點之間的距離能夠大于等于線圈盤3向下移動的距離,同時還要使線圈盤3的下表面與外環形凸起821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盡量減小,這樣有利于線圈盤3的散熱。例如,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的實施例中,如圖4和圖5所示,線圈盤3的下表面與外環形凸起821的上表面平行,線圈盤3位于最高位置時,線圈盤3的下表面與外環形凸起821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為3毫米-8毫米,優選地,線圈盤3的下表面與外環形凸起821的上表面之間的距離為5毫米。由此即可以保證線圈盤3在向下移動過程中不會與風道支架接觸又可以使線圈盤3的下表面與外環形凸起821的上表面之間保持適當的距離以保證散熱效果。
[0051]在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中,為了避免線圈盤3下移過程中與外環形凸起821發生碰撞損壞線圈盤或風道支架,外環形凸起821的上表面上設有用于阻擋線圈盤3的硅膠阻擋件(圖未示出)。由此可以防止線圈盤損壞影響加熱效果或風道支架損壞影響散熱效果,使得上述散熱結構更加可靠。
[0052]外環形凸起821、風道支架81的上表面、線圈盤3的下表面以及外鍋2共同限定出具有進風口 8201和出風口 8202的風道,外環形凸起821在徑向上的寬度與線圈盤3在徑向上的寬度適配。
[0053]外環形凸起821在徑向上的寬度,是指在外環形凸起821的任一橫截面上,通過外環形凸起821的中心的任一直線與外環形凸起821的外周面的交點和該直線與外環形凸起821的內周面的交點之間的距離(例如圖5中的X2)。
[0054]線圈盤3在徑向上的寬度可以作廣義理解,如圖4和圖5所示,線圈盤3的橫截面為環形,則線圈盤3在徑向上的寬度是指在線圈盤3的任一橫截面上,通過線圈盤3的中心的任一直線與線圈盤3的外周面的交點和該直線與線圈盤3的內周面的交點之間的距離(例如圖5中的XI)。如線圈盤3的橫截面為圓形,則線圈盤3在徑向上的寬度是指線圈盤3的半徑。
[0055]外環形凸起821在徑向上的寬度與線圈盤3在徑向上的寬度適配,是指外環形凸起821在徑向上的寬度在保證加工的便利性的同時,外環形凸起821在徑向上的寬度又能有效地改變空氣的流向,增加線圈盤3的散熱效果。具體而言,外環形凸起821的上表面與線圈盤3的下表面是在上下方向上相對的,由于空氣的流動具有擴散性,即空氣流經凸起821的上表面與線圈盤3的下表面之間的空隙后具有遠離線圈盤3的下表面并向風道支架81的上表面擴散的趨勢,當外環形凸起821在徑向上的寬度適當時,可以減小空氣在流動中的擴散,即空氣流經凸起821的上表面與線圈盤3的下表面之間的空隙后仍能夠保持貼近線圈盤下表面流動的趨勢,使線圈盤3的冷卻效果更好。
[0056]電源板9設在風道支架81上,具體而言,電源板9設在風道支架81的下表面上,電源板9具有分別與外界和風道連通的散熱風道91。風扇83用于抽吸風道和散熱風道91內的風。通過同一風扇的抽吸作用同時將外界的風吸入風道以及散熱風道,完成了線圈盤和電源板的散熱。壓力鍋的結構簡單,散熱效果好。
[0057]可選地,進風口 8201可以由外鍋2和風道支架81限定出,具體地,如圖4和圖5所示,進風口 8201可以由外鍋2的底部開口 23的內邊沿與風道支架81共同限定出。當然,本實用新型中的進風口 8201可以為多個,且進風口 8201也可以是設在外鍋2上的孔或風道支架81上的孔。如圖4和圖5所示,出風口 8202可以設在風道支架81上。具體地,出風口 8202位于線圈盤3的下方且偏離線圈盤3的中心,從而更加有于風掠過線圈盤3的表面,線圈盤3的冷卻效果更好,且可以對電源板9進行散熱。
[0058]也就是說,當需要散熱時,在風扇83的抽吸作用下,空氣從進風口 8201進入風道,空氣掠過整個線圈盤3的表面與線圈盤3進行熱交換后從出風口 8202排出,同時在風扇83的抽吸作用下,空氣還從進風口 8201進入散熱風道91與電源板9進行熱交換后從出風口8202排出。換言之,散熱風道91和風道均采用同一風扇83進行散熱,因此壓力鍋100的散熱結構簡單合理且制造成本低。空氣在風道內的流動方向如圖5中的箭頭所示。
[0059]簡言之,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壓力鍋100,在風道支架81、外鍋2、外環形凸起821以及線圈盤3之間限定出用于為線圈盤3散熱的風道,電源板9上具有分別與外界和風道連通的散熱風道91,并在風道支架81上設置在徑向上的寬度與線圈盤3在徑向上的寬度適配的外環形凸起821,使空氣可以緊貼線圈盤3的下表面流動,從而提升線圈盤3的冷卻效果,通過同一風扇83的抽吸作用同時將外界的風吸入風道以及散熱風道91,完成了線圈盤3和電源板9的散熱。
[0060]作為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電源板9可以通過螺釘緊固到風道支架81上,作為另一種可選的實施方式,電源板9與風道支架81可以通過卡接固定,例如,電源板9上設有卡扣,風道支架81上設有卡扣孔。
[0061]如圖4和圖5所示,風道支架81上設有向下延伸的管狀通道811,管狀通道811與出風口 8202連通,且管狀通道811的下端面為斜面,風扇83設在斜面上。可選地,風扇83可以通過螺釘螺紋固定在所述斜面上。也就是說,出風口 8202與風扇83之間還設有管狀通道811,從而更利于風的匯集,便于風從散熱風道91以及風道排出。具體地,管狀通道811的下端面沿壓力鍋100徑向從內向外的方向向上傾斜。由此,風道支架81的結構更合理,更便于布置。
[0062]電源板9上設有IGBT, IGBT的散熱片92與管狀通道811的外壁8111之間共同限定出散熱風道91,散熱風道91和風道通過設在管狀通道811的外壁8111上的通孔8112連通。可以理解的是,IGBT為電源板9上最熱的位置,且IGBT本身設有散熱片92,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壓力鍋100,通過在散熱片92與管狀通道811的外壁8111之間共同限定出散熱風道91,并將散熱風道91與風道連通,從而通過一個風扇83同時對線圈盤3以及IGBT進行散熱,結構簡單且提升了壓力鍋100的安全性能。
[0063]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優選的實施例中,外環形凸起821在徑向上的寬度與線圈盤3在徑向上的寬度的比值為0.03-0.25。由此,不僅風道支架81的加工更容易,且可以保證空氣緊貼線圈盤3流動使得線圈盤3的冷卻效果好。進一步地,所述外環形凸起在徑向上的寬度通常為7毫米-11毫米。
[0064]下面參照圖1-圖9描述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壓力鍋100的一個具體實施例。如圖4和圖5所示,壓力鍋100包括內鍋1、外鍋2、線圈盤3、風道支架81、風扇83、電源板9、環形支撐件4、防水隔離件5、多個彈片6、螺栓71和彈簧72。
[0065]如圖4所示,外鍋2具有底部開口 23,線圈盤3設在外鍋2內且沿上下方向可移動,底部開口 23與線圈盤3適配,風道支架81設在外鍋2的外底壁上,風道支架81的上表面上設有外環形凸起821,外環形凸起821、風道支架81的上表面、線圈盤3的下表面以及外鍋2共同限定出具有進風口 8201和出風口 8202的風道,外環形凸起821在徑向上的寬度與線圈盤3在徑向上的寬度適配。
[0066]如圖5和6所示,外環形凸起821包括第一外周壁8211、第二外周壁8212。第一外周壁8211和第二外周壁8212的上表面共同構成了外環形凸起821的上表面,由此即可以保證外環形凸起821適當的徑向寬度又降低了外環形凸起的加工制造難度和生產成本。
[0067]第一外周壁8211和第二外周壁8212彼此間隔開設置,第一外周壁8211、第二外周壁8212和風道支架81的上表面限定出上端敞開的環槽,環槽內設有填充件(圖中未示出)。填充件封閉環槽的敞開端,這樣構成了外環形凸起821的上表面,從而便于風貼著該上表面流動,有利于風掠過線圈盤3的表面以提升線圈盤3的散熱效果。
[0068]填充件可以僅填滿環槽的敞開端,從而節省填充件的材料,且可以降低風道支架81的重量。當然,填充件也可以填滿環槽。
[0069]進一步地,如圖5和圖6所示,風道支架81的上表面上設有內環形凸起822,內環形凸起822位于外環形凸起821內,內環形凸起822包括彼此間隔開的第一內周壁8221和第二內周壁8222,第一外周壁8211和第二內周壁8222之間限定出環形區域820,線圈盤3為環形,且線圈盤3在上下方向上與環形區域820相對。也就是說,環形區域820為風道的一部分,且環形區域820與線圈盤3相對,更有利于線圈盤3的散熱。可選地,風道支架81、外環形凸起821和內環形凸起822 —體形成。
[0070]有利地,環形區域820的面積與線圈盤3的面積的比值為0.15-0.40,由此風道支架81的制造更容易且線圈盤3的散熱效果更好。
[0071]如圖6所示,所述內環形凸起822具有缺口 8223,缺口 8223處連接有徑向向外延伸超出外環形凸起821且限定出導水槽823的水槽壁8230,水槽壁8230的兩外側設有連接在第一外周壁8211與第二內周壁8222之間的第一連接壁8231和第二連接壁8232。也就是說,內環形凸起822的第一內周壁8221內的區域用于接水(從如圖2所示的中空柱51流出的水),水從缺口 8223流向導水槽823,并經導水槽823流向外界。
[0072]環形支撐件4設在外鍋2內,線圈盤3安裝在環形支撐件4上,且線圈盤3位于環形支撐件4的下方,壓力鍋100工作時,內鍋I和線圈盤3可一起隨環形支撐件4沿上下方向移動,且內鍋I支撐在環形支撐件4上且與線圈盤3間隔開。
[0073]如圖1和圖2所示,壓力鍋100工作時,內鍋I放置在外鍋2內且支撐在環形支撐件4上。環形支撐件4具有中心孔44,線圈盤3的磁力線可以穿過中心孔44輻射到內鍋I上以對內鍋I進行加熱。
[0074]這樣,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壓力鍋100,環形支撐件4將壓力鍋100和線圈盤3間隔開,避免內鍋I向下移動時壓到線圈盤3,也就避免了線圈盤3承壓,且環形支撐件4不會阻擋線圈盤3的磁力線,壓力鍋100加熱效果好,同時環形支撐件4與內鍋I的接觸面積大,對內鍋I的支撐穩定。此外,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壓力鍋100,內鍋I的底壁無需很厚,節省材料且制造成本低。如圖1和圖2所示,線圈盤3通過螺釘緊固到環形支撐件4上,環形支撐件4的下表面上設有沿該環形支撐件4的周向間隔開的多個螺釘柱43,螺釘穿過線圈盤3緊固到螺釘柱43上。由此,線圈盤3的安裝簡單方便且安裝牢固。有利地,多個螺釘柱43可以沿環形支撐件4的周向均勻布置。
[0075]進一步地,如圖1和圖2所示,防水隔離件5設在環形支撐件4的中心孔44處,且防水隔離件5位于線圈盤3的上方,從而防止內鍋I外的水進入線圈盤3內,提高了壓力鍋100的安全性能。可選地,防水隔離件5為塑料件,當然防水隔離件5并不限于此,只要可以阻擋水,且不阻擋線圈盤3的磁力線即可。
[0076]具體地,如圖1和圖2所示,防水隔離件5為板狀,例如,圓環形板狀,且從防水隔離件5的徑向向內向下傾斜,由此內鍋I外的水可以更容易地順著防水隔離件5流向防水隔離件5的中心。防水隔離件5的中心設有中空柱51,且中空柱51向下穿過線圈盤3,由此流向防水隔離件5的中心的水可以通過中空柱51導出,從而避免線圈盤3沾濕或受潮。具體地,內鍋I外的水可以通過防水隔離件5的中空柱51排向壓力鍋100的底座外。
[0077]進一步地,環形支撐件4包括環形本體41和多個支撐柱42。多個支撐柱42沿環形本體41的周向間隔開地設在環形本體41的下表面上。具體地,內鍋I支撐在環形本體41的上表面上,螺釘柱43設在環形本體41的下表面上,支撐柱42支撐在外鍋2內,線圈盤3的外周上設有避讓支撐柱42的凹槽,由此線圈盤3通過螺釘安裝到螺釘柱43上,且線圈盤3位于外鍋2內。這樣環形支撐件4的結構更合理,更簡單且加工容易。
[0078]下面參考圖1-圖3描述可以實現環形支撐件4上下移動的結構。如圖1-圖3所示,外鍋2內的底部上設有多個彈片6,環形支撐件4支撐在多個彈片6上,具體而言,環形支撐件4的多個支撐柱42分別一一對應地支撐在彈片6上。換言之,支撐柱42的個數與彈片6的個數相等,且一個支撐柱42支撐在一個彈片6上。如圖1所示的具體示例中,彈片6為三個且支撐柱42為三個。
[0079]可以理解的是,彈片6在受力后可以有一定的彈性變形。具體地,當內鍋I支撐在環形支撐件4上,環形支撐件4支撐在彈片6上給彈片6施加一定的力,從而使環形支撐件4可沿上下方向移動,也就是使內鍋I隨環形支撐件4 一起上下的移動。優選地,多個彈片6可以沿外鍋2的周向均勻地間隔開地設在外鍋2內且位于外鍋2的底部,由此環形支撐件4的支撐更穩定且更均勻,防止環形支撐件4傾斜。
[0080]如圖1和圖2所示,外鍋2的下端具有向內延伸的翻邊21,也可以說外鍋2的下沿具有向外鍋2的中心延伸的翻邊21,翻邊21設有與彈片6 —一對應且為彈片6的彈性變形提供避讓空間222的避讓凹部22。
[0081]也就是說,避讓凹部22為多個,彈片6為多個,且避讓凹部22的個數和彈片6的個數相等,且一個彈片6與一個避讓凹部22對應,即彈片6發生彈性變形時,避讓凹部22為彈片6的彈性變形提供避讓空間222,從而使環形支撐件4可以通過彈片6順利地實現上下移動。
[0082]進一步地,如圖9所示,翻邊21上設有避讓凹部22的部分的徑向尺寸(例如,圖9中的W2)大于翻邊21的其余部分的徑向尺寸(例如,圖9中的Wl),也就是說,如圖9所示,W2 > Wl,由此進一步提升了翻邊21的結構強度,從而有利于支撐環形支撐件4。
[0083]有利地,如圖1-圖7和圖9所示,翻邊21的內沿具有向上延伸的折邊211,由此,翻邊21的結構強度進一步提升,從而有利于支撐環形支撐件4。折邊211與翻邊21可以一體形成。
[0084]在如圖1-圖3的一些實施例中,避讓凹部22由從翻邊21向上凸出的凸出部221和翻邊21的上表面限定出,彈片6支撐在凸出部221上,由于凸出部221是向上凸出的,因而不會增加外鍋2的高度,從而節約材料,制造成本低,且使壓力鍋100的體積小,便于放置。有利地,凸出部221與翻邊21可以一起沖壓或鑄造成型,從而外鍋2的結構強度更高。
[0085]當然,避讓凹部22并不限于此,例如,在本實用新型的另一些實施例中,避讓凹部22可以為通過將翻邊21的一部分向下凹形成的避讓槽(圖未示出),彈片6覆蓋在避讓槽上。具體而言,避讓槽與翻邊21 —體形成,彈片6可以支撐在位于避讓槽兩側的翻邊21的上表面上。由此,加工工藝簡單,制造成本低。
[0086]進一步地,如圖3所示,螺栓71的上端從下向上依次穿過翻邊21和彈片6螺紋緊固到支撐柱42上,彈簧72套設在螺栓71上,且彈簧72位于螺栓71的下端的頭部與翻邊21之間,由此當環形支撐件4在彈片6的彈性變形產生的彈力驅動下向上運動時,彈簧72被壓縮,從而產生一定的阻尼力,避免環形支撐件4過快地向上運動,使環形支撐件4運動平穩,避免產生異響以及歪斜。具體地,如圖1和圖3所示,螺栓71包括螺柱711和螺紋配合在螺柱711上的螺母712,其中螺栓71的下端的頭部也就是指螺母712,且彈簧72套設在螺柱711上,并位于螺母712與翻邊21之間。
[0087]通過上述的描述可知,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壓力鍋100,通過設置環形支撐件4將內鍋I與線圈盤3隔離開,且通過環形支撐件4更穩定地支撐內鍋I,使壓力鍋100的安全性和穩定性進一步提升。
[0088]另外,如圖1和圖2所示,壓力鍋100包括上蓋101和密封圈102,上蓋101設在外鍋2的上,密封圈102設在上蓋101與內鍋I的上沿之間,從而密封內鍋I與上蓋101之間限定出的烹飪空間,防止壓力鍋100泄氣。
[0089]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順時針”、“逆時針”、“軸向”、“徑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90]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至少兩個,例如兩個,三個等,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
[0091]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除非另有明確的限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92]在本實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過中間媒介間接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93]在本說明書的描述中,參考術語“一個實施例”、“一些實施例”、“示例”、“具體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結合該實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至少一個實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說明書中,對上述術語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須針對的是相同的實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體特征、結構、材料或者特點可以在任一個或多個實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適的方式結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況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本說明書中描述的不同實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實施例或示例的特征進行結合和組合。
[0094]盡管上面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實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內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
【權利要求】
1.一種壓力鍋,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鍋(2),所述外鍋(2)具有底部開口 (23); 線圈盤(3),所述線圈盤(3)設在所述外鍋(2)內且沿上下方向可移動,所述底部開口(23)與所述線圈盤(3)適配; 風道支架(81),所述風道支架(81)設在所述外鍋(2)的外底壁上,所述風道支架(81)的上表面上設有外環形凸起(821),所述外環形凸起(821)在徑向上的寬度與所述線圈盤(3)在徑向上的寬度適配,所述外環形凸起(821)、所述風道支架(81)的上表面、所述線圈盤(3)的下表面以及所述外鍋(2)共同限定出具有進風口(8201)和出風口(8202)的風道; 電源板(9),所述電源板(9)設在所述風道支架(81)的下表面上,所述電源板(9)具有分別與外界和所述風道連通的散熱風道(91);和 風扇(83),所述風扇(83)用于抽吸所述風道和所述散熱風道(91)內的空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風道支架(81)上設有向下延伸的管狀通道(811),所述管狀通道(811)與所述出風口(8202)連通且所述管狀通道(811)的下端面為斜面,所述風扇(83)設在所述斜面上,所述管狀通道(811)的下端面沿所述壓力鍋徑向從內向外的方向向上傾斜。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板(9)上設有IGBT,所述IGBT的散熱片(92)與所述管狀通道(811)的外壁(8111)之間共同限定出所述散熱風道(91),所述散熱風道(91)和所述風道(820)通過設在所述管狀通道(811)的外壁(8111)上的通孔(8112)連通。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源板(9)通過螺釘緊固到或卡接固定到所述風道支架(81)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環形凸起(821)在徑向上的寬度7毫米-11毫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環形凸起(821)的上表面上設有用于阻擋所述線圈盤(3)的硅膠阻擋件。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環形凸起(821)包括: 彼此間隔開設置的第一外周壁(8211)和第二外周壁(8212),所述第一外周壁(8211)、所述第二外周壁(8212)和所述風道支架(81)的上表面限定出上端敞開的環槽。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風道支架(81)的上表面上設有內環形凸起(822),所述內環形凸起(822)位于所述外環形凸起(821)內,所述內環形凸起(822)包括彼此間隔開的第一內周壁(8221)和第二內周壁(8222),所述第一外周壁(8211)和所述第二內周壁(8222)之間限定出環形區域(820),所述線圈盤(3)為環形且在上下方向上與所述環形區域(820)相對。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區域的面積與所述線圈盤(3)的面積的比值為0.15-0.40。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內環形凸起(822)具有缺口(8223),所述缺口(8223)處連接有向外延伸超出所述外環形凸起(821)且限定出導水槽(823)的水槽壁(8230),所述水槽壁(8230)的兩外側設有連接在所述第一外周壁(8211)與第二內周壁(8222)之間的第一連接壁(8231)和第二連接壁(8232)。
11.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風道支架(81)與所述底部開口(23)的內邊沿共同限定出所述進風口(8201),所述出風口(8202)設在所述風道支架(81)上。
12.根據權利要求1-11中任一項所述的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風口(8202)位于所述線圈盤(3)的下方且偏離所述線圈盤(3)的中心。
13.根據權利要求1-11中任一項所述的壓力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鍋(2)的下端設有向內延伸的翻邊(21),所述底部開口(23)由所述翻邊(21)限定出。
【文檔編號】A47J27/086GK203987552SQ201420407664
【公開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2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2日
【發明者】謝攀, 陳瑞德 申請人:佛山市順德區美的電熱電器制造有限公司, 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荫县| 阿合奇县| 万山特区| 吴堡县| 哈密市| 都匀市| 长沙市| 嘉荫县| 威远县| 五河县| 游戏| 防城港市| 金坛市| 大方县| 沈阳市| 漾濞| 额济纳旗| 郸城县| 长兴县| 育儿| 焉耆| 噶尔县| 长治市| 六枝特区| 桂林市| 齐齐哈尔市| 太湖县| 睢宁县| 黑河市| 渝北区| 拜城县| 安化县| 屏边| 家居| 汶川县| 马公市| 惠州市| 富源县| 工布江达县| 金坛市| 普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