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爾夫球出球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爾夫球用品,尤其涉及高爾夫球出球裝置。
背景技術:
由于高爾夫球本身的材質及大小不同于其他的球類,所以高爾夫球被擊出后可以飛到很遠的地方,而重復練習只能將多個高爾夫球逐個擺放到球托,所以將高爾夫球擺放到球托是一個非常繁瑣的程序,多次彎腰極大地消耗了擊球者的體力和耐力,影響練習效果和運動樂趣。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夠使高爾夫球自動排列好后從第一出球端或第二出球端逐個滾出,從而提高打高爾夫球的效率和高爾夫球運動樂趣的高爾夫球出球裝置。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內容具體如下
高爾夫球出球裝置,其包括外殼、搖擺組件、固定設于外殼內部并且寬度與單個高爾夫球外徑相匹配的傾斜球道、設有插管的漏斗、以及分別設于搖擺組件上下方的第一出球端和第二出球端;傾斜球道的上端的高度大于傾斜球道下端的高度;所述漏斗設于外殼上; 插管的管徑與單個高爾夫球外徑相匹配;所述插管連接傾斜球道的上端,傾斜球道的下端可通過所述搖擺組件連接第一出球端或第二出球端。優選地,所述搖擺組件包括固定于外殼底部的支架、寬度與單個高爾夫球外徑匹配并可繞支架作上下方向轉動的滑槽、L形支撐板和用于帶動L形支撐板作上下方向轉動的第二電機;所述L形支撐板還活動支撐所述滑槽;滑槽的始端與傾斜球道的下端相連,滑槽的末端可連接第一出球端或第二出球端。優選地,所述第一出球端包括寬度與單個高爾夫球外徑匹配的第一導球槽、設有與單個高爾夫球外徑相匹配的出球孔并伸出外殼外部的取球柄、設于取球柄上的第一感應器、寬度與單個高爾夫球外徑匹配的第三導球槽、擋球組件、以及可控制擋球組件作前后方向移動和控制取球柄作上下方向轉動的第一電機;所述第一導球槽設于滑槽的上方;滑槽的末端可與第一導球槽的始端相連,第一導球槽的末端與第三導球槽相連;所述擋球組件可位于第一導球槽的末端與第三導球槽之間;所述第三導球槽鉸接所述取球柄。優選地,所述第三導球槽與取球柄之間的夾角在0°至90°之間。優選地,所述擋球組件包括擋球片、擋球片軸和齒條;所述擋球片軸固定于第一導球槽下方;所述齒條固定于所述擋球片上;擋球片的下半部套接所述擋球片軸,上半部可位于第一導球槽的末端與第三導球槽之間;所述第一電機通過一齒輪沿前后方向傳動連接所述齒條。優選地,所述第二出球端包括第二感應器和設于滑槽下方并且寬度與單個高爾夫球外徑匹配的第二導球槽;所述滑槽的末端可與第二導球槽的始端相連;第二導球槽的末端通過一尺寸與單個高爾夫球相匹配的出球口伸出外殼的外部;所述第二感應器設于外殼的左下端。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產生了如下有益效果
1、能夠使高爾夫球自動排列好后從第一出球端或第二出球端逐個滾出,提高打高爾夫球的效率和高爾夫球運動樂趣;
2、結構簡單,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益。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圖1為本發明的高爾夫球出球裝置較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部分透視結構示意圖3為傾斜軌道結構示意圖; 圖4為搖擺組件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5為第一出球端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擋球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7為第二出球端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外殼;11、出球口 ;2、傾斜球道;3、漏斗;31、插管;41、支架;42、滑槽;43、 L形支撐板;51、第一導球槽;52、出球孔;53、取球柄;54、第三導球槽;55、擋球片;56、擋球片軸;57、齒條;58、齒輪;6、第二導球槽;7、高爾夫球。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1和圖2所示,本發明的高爾夫球出球裝置,其主要包括外殼1、搖擺組件、固定設于外殼1內部并且寬度與單個高爾夫球7外徑相匹配的傾斜球道2 (如圖2和圖3所示)、設有插管31的漏斗3、以及分別設于搖擺組件上下方的第一出球端和第二出球端;傾斜球道2的上端的高度大于傾斜球道2下端的高度;所述漏斗3設于外殼1上;插管31的管徑與單個高爾夫球7外徑相匹配;所述插管31連接傾斜球道2的上端,傾斜球道2的下端可通過所述搖擺組件連接第一出球端或第二出球端。具體地,如圖4所示,所述搖擺組件包括固定于外殼1的底部的支架41、寬度與單個高爾夫球7外徑匹配并可繞支架41作上下方向轉動的滑槽42、L形支撐板43和用于帶動L形支撐板43作上下方向轉動的第二電機(圖未示);所述L形支撐板43還活動支撐所述滑槽42 ;滑槽42的始端與傾斜球道2的下端相連,滑槽42的末端可連接第一出球端或第二出球端。具體地,如圖5所示,所述第一出球端包括寬度與單個高爾夫球7外徑匹配的第一導球槽51、設有與單個高爾夫球7外徑相匹配的出球孔52并伸出外殼1外部的取球柄53、設于取球柄53上的第一感應器(圖未示)、寬度與單個高爾夫球7外徑匹配的第三導球槽M、擋球組件、以及可控制擋球組件作前后方向移動和控制取球柄53作上下方向轉動的第一電機(圖未示);所述第一導球槽51設于滑槽42的上方;滑槽42的末端可與第一導球槽51的始端相連,第一導球槽51的末端與第三導球槽M相連;所述擋球組件可位于第一導球槽51的末端與第三導球槽M之間;所述第三導球槽M鉸接所述取球柄53。具體地,所述第三導球槽M與取球柄53之間的夾角在0°至90°之間。具體地,如圖6所示,所述擋球組件包括擋球片55、擋球片軸56和齒條57 ;所述擋球片軸56固定于第一導球槽51的下方;所述齒條57固定于所述擋球片55上;擋球片55 的下半部套接所述擋球片軸56,上半部可位于第一導球槽51的末端與第三導球槽M之間; 所述第一電機通過一齒輪58沿前后方向傳動連接所述齒條57。具體地,如圖7所示,所述第二出球端包括第二感應器(圖未示)和設于滑槽42下方并且寬度與單個高爾夫球7外徑匹配的第二導球槽6 ;所述滑槽42的末端可與第二導球槽6的始端相連;第二導球槽6的末端通過一尺寸與單個高爾夫球7相匹配的出球口 11伸出外殼1的外部;所述第二感應器設于外殼1的左下端。下面說明一下本發明的高爾夫球7出球器的工作原理
將一筐高爾夫球7 (大概50個)從漏斗3中倒入高爾夫球出球裝置里面,高爾夫球7通過漏斗的插管31進入傾斜球道2里面,整個傾斜球道2保持4度的傾斜角(如圖2所示), 使高爾夫球7在傾斜球道2里面順利地滾動,安裝于傾斜球道2下端的搖擺組件在其第二電機的作用下帶動L形支撐板43作向上或向下的轉動當L形支撐板43向上轉動時,就接觸滑槽42并將滑槽42往上推到第一導球槽51的位置,當滑槽42與第一導球槽51連接時,就可以將高爾夫球7推進第一出球端;當L形支撐板43向下轉動時,就不接觸滑槽42, 滑槽42由于其自身的重力作用就會向下跌落,當滑槽42跌落到第二導球槽6的位置并與第二導球槽6連接時,就可以將高爾夫球7推進第二出球端。而擋球組件的工作原理具體為擋球片55主要是通過第一電機驅動齒輪58轉動,使齒輪58與齒條57黏合,從而帶動齒條57連同擋球片55沿著擋球片軸56作向前或向后的平動運動,所以擋球片55主要用于控制每次經過第三導球槽M進入取球柄53中的高爾夫球7數量,當第一感應器感應到第三導球槽M沒有高爾夫球7時,取球柄53就會在第一電機的控制下翻轉下來(此時,取球柄53與第三導球槽M之間的夾角為0° ),同時擋球片55也會打開(即擋球片55作向前的平動運動,直到擋球片55的上半部移離第一導球槽51的末端與第三導球槽M之間),高爾夫球7就通過取球柄53的出球孔52滾到T座(圖未示)上,當高爾夫球7在T座上固定好后,取球柄53就會在第一電機的控制下自動翻轉上去(此時,取球柄53與第三導球槽M之間的夾角為90° ),同時擋球片55關閉(即擋球片 55作向后的平動運動,直到擋球片55的上半部完全位于第一導球槽51的末端與第三導球槽M之間),恢復初始狀態。為了優化本發明的高爾夫球出球裝置的感應性能,第二出球端還包括第二感應器,當擊球者的高爾夫球7桿觸碰到第二感應器時,第二電機帶動L形支撐板43作向下轉動,從而將傾斜球道2中的三個高爾夫球7送入第二導球槽6中,高爾夫球7再通第二導球槽6滾動到練習場里邊,進一步提高打高爾夫球的效率和高爾夫球運動樂趣。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可根據以上描述的技術方案以及構思,作出其他各種相應的改變以及變形,而所有的這些改變以及變形都應該屬于本發明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高爾夫球出球裝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外殼、搖擺組件、固定設于外殼內部并且寬度與單個高爾夫球外徑相匹配的傾斜球道、設有插管的漏斗、以及分別設于搖擺組件上下方的第一出球端和第二出球端;傾斜球道的上端的高度大于傾斜球道下端的高度;所述漏斗設于外殼上;插管的管徑與單個高爾夫球外徑相匹配;所述插管連接傾斜球道的上端, 傾斜球道的下端可通過所述搖擺組件連接第一出球端或第二出球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爾夫球出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搖擺組件包括固定于外殼底部的支架、寬度與單個高爾夫球外徑匹配并可繞支架作上下方向轉動的滑槽、L形支撐板和用于帶動L形支撐板作上下方向轉動的第二電機;所述L形支撐板還活動支撐所述滑槽;滑槽的始端與傾斜球道的下端相連,滑槽的末端可連接第一出球端或第二出球端。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爾夫球出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球端包括寬度與單個高爾夫球外徑匹配的第一導球槽、設有與單個高爾夫球外徑相匹配的出球孔并伸出外殼外部的取球柄、設于取球柄上的第一感應器、寬度與單個高爾夫球外徑匹配的第三導球槽、擋球組件、以及可控制擋球組件作前后方向移動和控制取球柄作上下方向轉動的第一電機;所述第一導球槽設于滑槽的上方;滑槽的末端可與第一導球槽的始端相連,第一導球槽的末端與第三導球槽相連;所述擋球組件可位于第一導球槽的末端與第三導球槽之間;所述第三導球槽鉸接所述取球柄。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爾夫球出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導球槽與取球柄之間的夾角在0°至90°之間。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爾夫球出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擋球組件包括擋球片、擋球片軸和齒條;所述擋球片軸固定于第一導球槽下方;所述齒條固定于所述擋球片上;擋球片的下半部套接所述擋球片軸,上半部可位于第一導球槽的末端與第三導球槽之間;所述第一電機通過一齒輪沿前后方向傳動連接所述齒條。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爾夫球出球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球端包括第二感應器和設于滑槽下方并且寬度與單個高爾夫球外徑匹配的第二導球槽;所述滑槽的末端可與第二導球槽的始端相連;第二導球槽的末端通過一尺寸與單個高爾夫球相匹配的出球口伸出外殼的外部;所述第二感應器設于外殼的左下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高爾夫球出球裝置,其包括外殼、搖擺組件、固定設于外殼內部并且寬度與單個高爾夫球外徑相匹配的傾斜球道、設有插管的漏斗、以及分別設于搖擺組件上下方的第一出球端和第二出球端;傾斜球道的上端的高度大于傾斜球道下端的高度;所述漏斗設于外殼上;插管的管徑與單個高爾夫球外徑相匹配;所述插管連接傾斜球道的上端,傾斜球道的下端可通過所述搖擺組件連接第一出球端或第二出球端。本發明的高爾夫球出球裝置能夠使高爾夫球自動排列好后從第一出球端或第二出球端逐個滾出,從而提高打高爾夫球的效率和高爾夫球運動樂趣;而且還結構簡單,有利于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益。
文檔編號A63B69/40GK102527019SQ20121003211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13日
發明者張洪震 申請人:廣州市聚高廣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