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具有識別定位裝置的高爾夫球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高爾夫球,尤其涉及ー種具有識別定位裝置的高爾夫球。
背景技術:
美國專利US5、743、815公開了這樣ー種裝置,其中無源應答器由弾性材料和剛性殼體包圍以形成一個編碼的高爾夫球,英國專利GB1、172、449公開了ー種無線電發射器,其放置在高爾夫球中心的液體成份內。然而現有裝置不能稱之為智能高爾夫球,無法將自身信息主動傳遞出去。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提供了ー種具有識別定位裝置的高爾夫球。所述技術方案如下ー種具有識別定位裝置的高爾夫球,包括包括高爾夫球外殼、天線、微型MCU、外圍元件、ZigBee通訊芯片、PCB板、連接針、減震圈、電池及芯體,所述天線、微型MCU、ZigBee通訊芯片及外圍元件設置在所述PCB板上;所述PCB板通過所述連接針與所述電池連接;所述芯體設置在所述高爾夫球的中心。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很好的識別高爾夫球的位置,而且還能經受住制造高爾夫球期間極端的溫度和壓カ條件。
圖I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識別定位裝置的高爾夫球的剖面示意圖;圖2是具有識別定位裝置的高爾夫球使用過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ー步地詳細描述如圖I所示,展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有識別定位裝置的高爾夫球的剖面結構,該結構包括高爾夫球外殼I、天線2、微型MCU3、ZigBee通訊芯片5、PCB板6、連接針7、減震圈8、電池9及芯體10,所述天線、微型MCU、ZigBee通訊芯片及外圍元件設置在所述PCB板上;所述PCB板通過所述連接針與所述電池連接;所述芯體設置在所述高爾夫球的中心。上述微型MCU為C8051F300 ;上述ZigBee通訊芯片為CC2550。上述電池的外部套設有減震圈,并與所述PCB板封裝在所述芯體中。所述減震圈是由柔性高分子復合材料制成;所述芯體由環氧膠封裝而成,形狀為圓球狀。上述外圍元件包括晶振4、電阻、電容及穩壓塊,所述外圍元件焊接在PCB板上。所述晶振為26MHz左右。上述連接針所連接的電池與PCB板之間的間距為0. 5 I. 5mm,連接針的一端與PCB板焊接,另一端鉚接在電池上。上述PCB板為軟性印刷線路板;所述天線為薄膜天線,天線的一端焊接在PCB板上,另一端反向圓弧狀折彎。上述高爾夫球的外殼是由高分子復合材料制成。如圖2所示,使用時,高爾夫球11被激活后,靜止或飛行中的高爾夫球會通過識別定位裝置間斷的發送自身信息到主機12,主機接收到信息后,利用RSSI技術對高爾夫球的相對位置定位,然后把高爾夫球的相關信息發送給服務器13,服務器通過算法,對高爾夫球進行精確定位,并將相關信息保存和顯示。上述主機包含一臺或多臺。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 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識別定位裝置的高爾夫球,包括高爾夫球外殼、天線、微型MCU、外圍元件、ZigBee通訊芯片、PCB板、連接針、減震圈、電池及芯體,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線、微型MCU、ZigBee通訊芯片及外圍元件設置在所述PCB板上;所述PCB板通過所述連接針與所述電池連接;所述芯體設置在所述高爾夫球的中心。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識別定位裝置的高爾夫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池的外部套設有減震圈,并與所述PCB板封裝在所述芯體中。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識別定位裝置的高爾夫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圍元件包括晶振、電阻、電容及穩壓塊。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識別定位裝置的高爾夫球,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針所連接的電池與PCB板之間的間距為0. 5 I. 5mm。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具有識別定位裝置的高爾夫球,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為軟性印刷線路板;所述天線為薄膜天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具有識別定位裝置的高爾夫球,包括高爾夫球外殼、天線、微型MCU、外圍元件、ZigBee通訊芯片、PCB板、連接針、減震圈、電池及芯體,所述天線、微型MCU、ZigBee通訊芯片及外圍元件設置在所述PCB板上;所述PCB板通過所述連接針與所述電池連接;所述芯體設置在所述高爾夫球的中心。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很好的識別高爾夫球的位置,而且還能經受住制造高爾夫球期間極端的溫度和壓力條件。
文檔編號A63B43/00GK202516244SQ20122010222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16日
發明者崔寶生 申請人:崔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