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輔助鍛煉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療鍛煉器,尤其涉及到一種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輔助鍛煉器。
背景技術:
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Total Knee Replacement)已經逐漸成為一種解決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膝關節毀損的成熟的解決方案。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膝關節功能的鍛煉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患者膝關節的功能以及手術的療效。往往患者因為懼怕疼痛而不能得到很好的鍛煉,膝關節屈伸功能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理想的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的活動功能是屈能達到120度,伸O度。目前市場上提供的電動膝關節鍛煉器(CPM),價格昂貴,采用的電力驅動往往因為患者主動的膝關節對抗而損壞,在恢復過程中,患者被強制運動,且電動膝關節鍛煉器不能根據患者的承受能力合理的設定鍛煉,使患者因為難以忍受的疼痛而采取不配合態度,從而不能達到良好的恢復效果。因此,對現有技術應當進一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輔助鍛煉器,以克服現有產品上述方面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輔助鍛煉器,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一側設有角度標尺,固定底座頂部設有對稱的導軌,固定底座兩端設有若干對稱孔,孔內設有導桿,導桿上套有彈簧,所述導軌上設有移動板,移動板上對稱設有膝踏板,所述膝踏板通過軸固定在移動板的固定座內,膝踏板上對稱設有上肢輔助帶,所述上肢輔助帶上設有上肢輔助帶把手;所述彈簧的一端與固定底座連接,彈簧的另一端與移動板連接。優選的,所述上肢輔助帶為彈性帶。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實用、成本低廉,具有增強患者自主鍛煉,培養患者的膝關節的主動肌肉力量,并可讓患者直觀的看到鍛煉效果,增強患者鍛煉信心,便于患者恢復的效果。
下面根據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圖I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輔助鍛煉器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導軌;2、固定底座;3、角度標尺;4、上肢輔助帶把手;5、上肢輔助帶;6、固定座;7、軸;8、移動板;9、孔;10、導桿;11、彈黃;12、膝踏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輔助鍛煉器,包括固定底座2,所述固定底座2的一側設有角度標尺3,固定底座2頂部設有對稱的導軌1,固定底座2兩端設有若干對稱孔9,孔9內設有導桿10,導桿10的數量為1-3根,導桿10上套有彈簧11,所述導軌I上設有移動板8,移動板8上對稱設有膝踏板12,膝踏板12上對稱設有上肢輔助帶5,所述上肢輔助帶5上設有上肢輔助帶把手4,所述上肢輔助帶5為彈性帶,所述彈簧11的一端與固定底座2連接,彈簧11的另一端與移動板8連接,所述膝踏板12通過軸7固定在移動板8的固定座6內。具體使用時,醫療人員將本實用新型的固定底座2固定在患者便于鍛煉的位置,幫助患者把受傷的腿蜷縮放置到膝踏板12上,患者雙手握住上肢輔助帶把手4,慢慢伸直腿,移動板8跟隨患者的腿移動,同時膝踏板12連接的彈簧11和上肢輔助帶5拉伸,給患者腿部一個阻礙力,使患者在運動過程中,膝關節及膝關節上的主動肌肉得到鍛煉,當患者受傷的腿伸直到自己能夠忍受的最大程度時,患者收縮腿,彈簧11和上肢輔助帶5自動收縮,移動板8回到初始位置,完成一個訓練周期。當患者的受傷腿伸直到自己能夠忍受的最大程度時,患者可以通過觀察移動板8對應的角度標尺3上的度數,得知受傷腿伸直的角度,幫助患者建立自主恢復的信心。患者在剛開始進行鍛煉時,采用的阻力不應過大,可采用I根彈簧11,隨著患者的逐步恢復,可慢慢增加導桿10上的彈簧11,再不打擊患者恢復信心的前提下更加合理的幫助患者得到鍛煉。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產品,但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具有與本申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輔助鍛煉器,包括固定底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座(2 )的一側設有角度標尺(3 ),固定底座(2 )頂部設有對稱的導軌(I),固定底座(2 )兩端設有若干對稱孔(9),孔(9)內設有導桿(10),導桿(10)上套有彈簧(11),所述導軌(I)上設有移動板(8),移動板(8)上對稱設有膝踏板(12),膝踏板(12)上對稱設有上上肢輔助帶(5);所述彈簧(11)的一端與固定底座(2)連接,彈簧(11)的另一端與移動板(8)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輔助鍛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輔助帶(5)上設有上肢輔助帶把手(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輔助鍛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肢輔助帶(5)為彈性帶。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一種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輔助鍛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膝踏板(12)通過軸(7)固定在移動板(8)的固定座(6)內。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人工膝關節置換術后下肢輔助鍛煉器,包括固定底座,所述固定底座的一側設有角度標尺,固定底座頂部設有對稱的導軌,固定底座兩端設有若干對稱孔,孔內設有導桿,導桿上套有彈簧,所述導軌上設有移動板,移動板上對稱設有膝踏板,膝踏板上對稱設有上肢輔助帶,所述彈簧的一端與固定底座連接,彈簧的另一端與移動板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方便實用、成本低廉,具有增強患者自主鍛煉,培養患者的膝關節的主動肌肉力量,并可讓患者直觀的看到鍛煉效果,增強患者鍛煉信心,便于患者恢復。
文檔編號A63B21/055GK202724566SQ201220222130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7日
發明者陳繼營, 沈研, 柴偉, 劉來福 申請人:柴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