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型吸力訓練裝置。
背景技術:
現有的裝置在使用時,一般結構比較簡單,一般在對吸力進行訓練時,不容易對吸力的難度進行快速控制,不方便通過第一螺桿和第二螺桿對第四通孔進行控制,降低了訓練難度,不適用于不同體質的人群進行訓練,縮小了使用范圍,同時也不容易進行公平比賽,影響了使用者之間的挑戰,還有的裝置在使用時,一般不容易通過觀察吸附東西的多少對吸力進行直觀判斷,不方便通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對第三通孔進行吸氣,不方便將小球吸附出去,影響了使用者的判斷,浪費了使用者的時間。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新型吸力訓練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新型吸力訓練裝置,包括連接桿,所述連接桿下側中部設有凸塊,所述凸塊內側設有第三通孔,所述連接桿左右兩側設有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所述第一連接塊內側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連接塊內側設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外側分別設有第一螺桿和第二螺桿,所述連接桿內側設有第四通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螺桿和第二螺桿分別與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螺紋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相互接通。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第一連接塊和第二連接塊與連接桿固定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凸塊與連接桿固定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更好的使兩個人同時對小球進行吸附,方便直觀觀察兩個人的吸力大小,方便對吸力進行快速判斷,節約了使用者的時間,為使用者提供了方便,通過設置第一螺桿和第二螺桿,更好的對吸力的難度進行控制,方便不同體質的人群進行訓練,增加了比賽的公平性,且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連接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第一螺桿,2、第一連接塊,3、連接桿,4、第二連接塊,5、第二螺桿,6、凸塊,7、第三通孔,8、第一通孔,9、第二通孔,10、第四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
一種新型吸力訓練裝置,包括連接桿3,所述連接桿3下側中部設有凸塊6,所述凸塊6與連接桿3固定連接,所述凸塊6內側設有第三通孔7,所述連接桿3左右兩側設有第一連接塊2和第二連接塊4,所述第一連接塊2和第二連接塊4與連接桿3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塊2內側設有第一通孔8,所述第二連接塊4內側設有第二通孔9,所述第一連接塊2和第二連接塊4外側分別設有第一螺桿1和第二螺桿5,所述第一螺桿1和第二螺桿5分別與第一連接塊2和第二連接塊4螺紋連接,所述連接桿3內側設有第四通孔10,所述第一通孔8、第二通孔9、第三通孔7和第四通孔10相互接通。
現場使用時,將裝置放置到合適位置,當需要對吸力進行訓練時,兩位使用者需要分別用嘴對準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然后根據各自的能力,分別轉動第一螺桿1和第二螺桿5,調整吸力的難度,因為將螺桿向里轉動的時候,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的直徑將會變小,所以增加了吸力的難度,然后開始通過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進行吸氣,完成對吸力的訓練,當需要對吸力進行比賽時,將螺桿旋轉到同一種深度,然后兩位參賽人員分別用嘴吸動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9,將小球通過第三通孔7進行吸出,然后對比兩人吸出小球的數量進行對比,可以快速分出勝負。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