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吹泡泡玩具,尤其是自動蘸水吹泡泡瓶。
背景技術:
目前,為使吹泡泡玩具的吹泡環蘸水成膜,主要有:1、雙手配合手工蘸水(最簡單的吹泡泡玩具);2、電動泵水(樣式較多);3、翻轉蘸水,例如專利號為CN02289072.6的實用新型專利;4、液壓式蘸水,例如專利號為CN91224969.2及CN200510117767.3的實用新型專利。
上述第1種操作麻煩,第2、3、4種結構復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自動蘸水吹泡泡瓶,達到單手握瓶操作,自動蘸取泡泡水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在泡泡瓶的瓶體側面的殼體上設置一個杠桿連桿擺動結構,實現瓶蓋及吹泡環的運動。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自動蘸水吹泡泡瓶,包括泡泡水瓶、瓶蓋、吹泡環,其特征是:泡泡水瓶的側壁設有殼體,擺動臂的支點設置在殼體上,擺動臂的前端與瓶蓋連接,吹泡環連接在瓶蓋下面;擺動臂的后端通過連桿與手柄活動連接,手柄的一端支點設置在殼體上,擺動臂的支點處設有回位彈簧;非使用狀態下,瓶蓋蓋在泡泡水瓶的瓶口,吹泡環位于泡泡水瓶內。
有益效果:使用時,手握泡泡水瓶,手指拉手柄,連桿的傳動使擺動臂大幅擺動,進而使得通過手指的拉回和放松,吹泡環從泡瓶內的泡水里上升出瓶和從瓶口上方下落進入泡水,完成一個周期動作。本實用新型實現了單手握瓶操作,達到自動蘸取泡泡水的目的;并且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簡單,容易實現。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自動蘸水吹泡泡瓶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吹泡環上升出泡泡水瓶的狀態圖(箭頭表示手指拉動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說明。
圖1所示的自動蘸水吹泡泡瓶,包括泡泡水瓶8、瓶蓋11、吹泡環10,泡泡水瓶的側壁設有殼體6,殼體6與泡泡水瓶8是一個整體,擺動臂1的支點3設置在殼體上6,擺動臂1的前端與瓶蓋11連接,吹泡環10連接在瓶蓋11下面;擺動臂1的后端通過連桿4與手柄5活動連接,手柄5的一端支點7設置在殼體6上,擺動臂1的支點3處設有回位彈簧2(圖中所示的回位彈簧2是扭簧,便于布置和連接);非使用狀態下,瓶蓋11蓋在泡泡水瓶8的瓶口,吹泡環10位于泡泡水瓶8內;圖1中的標號9是指泡泡水。
如圖2所示,使用本實用新型時,手握泡泡水瓶8,手指拉回手柄5時,手柄5繞其支點7(設在殼體6上)轉動,手柄7通過連桿4拉動擺動臂1克服回位彈簧2的力量,擺動臂1繞其支點3逆時針方向轉動,同時與擺動臂1另一端連成一體的瓶蓋11及吹泡環10從泡泡水瓶8內所盛的泡泡水9里上升到瓶外空氣中,此時吹泡環10上附有泡泡水薄膜,可以對其吹泡泡;放松手指對手柄5的拉力,擺動臂1在回位彈簧2的作用下繞其支點順時針方向轉動,同時,擺動臂另一端的瓶蓋11及吹泡環10下降,進入泡泡水瓶9內的所盛的泡泡水10里。上述詳細說明,完成本實用新型自動蘸水吹泡泡一個動作周期。
擺動臂1的支點3是這樣構成的:殼體上設有第一支座,第一支座上設有第一固定孔,擺動臂上設有第一連接孔,第一銷軸穿過第一連接孔、第一固定孔實現連接。
手柄的支點7是這樣構成的:殼體上設有第二支座,第二支座上設有第二固定孔,手柄上設有第二連接孔,第二銷軸穿過第二連接孔、第二固定孔實現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