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調整裝置,具體來說是一種用于天軌懸吊步行減重支持設備的調整裝置。
背景技術:
天軌懸吊步行減重訓練系統是建立在大腦功能重組和神經可塑性基礎上新的康復訓練方法。減重步態步行訓練的早期介入在于使尚不具備獨立步行條件的患者較早地進行步行訓練,刺激了患者的脊髓步行發生器和大腦的步行中樞,激活受累大腦半球感覺和運動區的活動,使患者步行速度提高,步幅加大,步行耐力增強,平衡功能改善,通過主動的練習完整的步態循環,促使下肢肌肉主動進行大量重復訓練,可防止廢用并強化訓練效果。同時,增強患者的耐受力和心血管的適應性,并可以有效地避免早期拖拉訓練所導致的誤用綜合癥即偏癱步態。利用減重天軌機頭將患者身體部分懸吊,使患者步行時下肢的負重減少,步行能提高。
天軌懸吊步行減重訓練系統中使用的設備需要調整治療繩的長度。而目前,對治療繩的長度調整常采用剎車減速電機、繞線圓盤和電源控制裝置等部件。治療繩安裝在繞線圓盤,通過給剎車電機正轉或者反轉電流,電機帶動繞線圓盤繞線的方式實現繩的調整長度。前提條件必須要有電源,而且帶剎車減速電機、繞線圓盤占用空間大,使用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占用空間小且操作簡單的用于天軌懸吊步行減重支持設備的調整裝置。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用于天軌懸吊步行減重支持設備的調整裝置,包括滑動輪、治療繩、殼體、拉釘、開關繩和彈簧,所述滑動輪安裝于支架,所述殼體設有兩個穿線孔,所述治療繩的一端穿過其中一個穿線孔后再繞過滑動輪,接著治療繩的一端再穿過另一個穿線孔;所述殼體設有與其中一個穿線孔相通的鎖腔,所述鎖腔內設有與鎖腔形狀匹配的滑塊,所述拉釘的一端插入鎖腔后與滑塊連接,所述拉釘的另一端與開關繩連接,所述滑塊設有與彈簧匹配的盲孔,所述彈簧的上端插入盲孔,所述彈簧的下端頂著鎖腔的底面;當調整裝置處于鎖緊狀態時,所述滑塊壓緊治療繩。
優選的,所述殼體包括側板和主體,所述兩個穿線孔設置于主體內的一側,所述主體內的另一側設有空腔,所述側板與主體的另一側連接,且所述側板覆蓋空腔的開口形成鎖腔。
優選的,所述的用于天軌懸吊步行減重支持設備的調整裝置還包括螺栓,所述側板設有導向槽,所述螺栓的一端通過導向槽插入鎖腔后與滑塊連接。
優選的,所述殼體的底面設有條形槽孔,所述拉釘的上端通過條形槽孔插入鎖腔后與滑塊連接。
優選的,所述鎖腔的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滑塊的截面呈正角梯形,且滑塊的直角側面設有多個咬合齒;當調整裝置處于鎖緊的狀態時,所述咬合齒壓緊治療繩。
優選的,所述拉釘的直徑自上而下逐級增大。
優選的,所述滑動輪的外緣設有U形槽,所述治療繩的一端自U形槽繞過滑動輪。
本用于天軌懸吊步行減重支持設備的調整裝置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
在工作過程中,當需要調整治療繩的長度時,使用人員抓開關繩向下拉動,則開關繩通過拉釘帶動滑塊向下滑動,且滑塊沿著鎖腔的傾斜的側壁下滑,故滑塊逐漸遠離治療繩,則治療繩被松開,使用人員可以拉動治療繩,從而以調整治療繩的長度;
當調整好治療繩的長度后需要鎖緊時,直接松開抓住的開關繩,則滑塊受到彈簧的回復力作用,滑塊沿著鎖腔的傾斜的側壁上升,故位于滑塊的直角面的咬合齒壓緊治療繩,從而可鎖緊治療繩,防止治療繩被拉動。
本實用新型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優點及效果:
1、本用于天軌懸吊步行減重支持設備的調整裝置通過采用滑塊在殼體內的鎖腔上下滑動,從而壓緊或松開治療繩,這結構簡單,操作簡便。
2、本用于天軌懸吊步行減重支持設備的調整裝置通過采用滑塊在殼體內的鎖腔上下滑動,從而壓緊或松開治療繩,這不需使用電源電機等動力源,故減少了能耗,且還節約了制造成本。
3、本用于天軌懸吊步行減重支持設備的調整裝置通過采用滑塊在殼體內的鎖腔上下滑動,從而壓緊或松開治療繩,這通過使用人員手動操作,具有良好的耐用性,且安全性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天軌懸吊步行減重支持設備的調整裝置處于鎖緊的狀態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天軌懸吊步行減重支持設備的調整裝置處于松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用于天軌懸吊步行減重支持設備的調整裝置處于松開狀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便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至圖3所示,本用于天軌懸吊步行減重支持設備的調整裝置,包括滑動輪1、治療繩2、殼體3、拉釘4、開關繩5和彈簧6,所述滑動輪1安裝于支架7,所述殼體3設有兩個穿線孔301,所述治療繩2的一端穿過其中一個穿線孔301后再繞過滑動輪1,接著治療繩2的一端再穿過另一個穿線孔301;所述殼體3設有與其中一個穿線孔301相通的鎖腔8,所述鎖腔8內設有與鎖腔8形狀匹配的滑塊9,所述拉釘4的一端插入鎖腔8后與滑塊9連接,所述拉釘4的另一端與開關繩5連接,所述滑塊9設有與彈簧6匹配的盲孔10,所述彈簧6的上端插入盲孔10,所述彈簧6的下端頂著鎖腔8的底面;當調整裝置處于鎖緊狀態時,所述滑塊9壓緊治療繩2。滑塊9沿著側板的內壁向上滑動時,滑塊逐漸靠近治療繩,直到壓緊治療繩,從而鎖緊治療繩,防止治療繩被拉動;而當滑塊沿著側板的內壁向下滑動時,滑塊逐漸遠離治療繩,從而可松開治療繩。具體的,治療繩的一端,即圖1和圖2中治療繩右邊的一段的下端與吊架連接,而治療繩的另一端,即圖1和圖2中治療繩左邊的一段被滑塊壓緊;這使重力與滑塊鎖緊是反向摩擦,則吊架對治療繩的作用力越大,滑塊壓得治療繩越緊,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所述殼體3包括側板302和主體303,所述兩個穿線孔301設置于主體303內的一側,所述主體303內的另一側設有空腔,所述側板302與主體303的另一側連接,且所述側板302覆蓋空腔的開口形成鎖腔8。具體的,側板302通過螺釘與主體303的另一側連接。這整個結構簡單,方便安裝維護。
所述的用于天軌懸吊步行減重支持設備的調整裝置還包括螺栓11,所述側板302設有導向槽12,所述螺栓11的一端通過導向槽12插入鎖腔8后與滑塊9連接。此簡單使滑塊9沿著側板302的內壁上下滑動,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
所述殼體3的底面設有條形槽孔13,所述拉釘4的上端通過條形槽孔13插入鎖腔8后與滑塊9連接。同時,所述拉釘4的直徑自上而下逐級增大。條形槽孔13可避免拉釘4影響滑塊9上下滑動,進一步保證了可靠性。而拉釘4的直徑逐級增大,可防止拉釘4完全進入到鎖腔8,從而避免拉釘4影響滑塊9的工作。
所述鎖腔8的截面呈直角梯形,所述滑塊9的截面呈正角梯形,且滑塊9的直角側面設有多個咬合齒14;當調整裝置處于鎖緊的狀態時,所述咬合齒14壓緊治療繩2。而為進一步保證滑塊9鎖緊治療繩2的可靠性,滑塊9的上端表面的寬度大于鎖腔8的頂面的寬度。而咬合齒14可進一步提高滑塊9壓緊治療繩2的壓緊強度,保證了滑塊9鎖緊治療繩2的可靠性。
所述滑動輪1的外緣設有U形槽15,所述治療繩2的一端自U形槽15繞過滑動輪1。U形槽15可防止拉動治療繩2的過程中治療繩2從滑動輪1脫落。
上述具體實施方式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不能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所做的改變或其它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