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屬技術領域]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是國際專利分類表(2016版)中的“a63g11/00蹺蹺板”,基于發明專利申請公布號“cn102600616a”所載明的內容,是對該“水流推力蹺蹺板”基礎部件之一的“門型支架”進行原始再創新的成果。
[
背景技術:
]相對于“面對面”式蹺蹺板的“門型支架”傳統型式,本發明公開一種“平衡支架”以突破“門型支架”的功能局限,使基于發明專利申請公布號“cn102600616a”所載明的發明,不但有“面對面”的傳統模式,也有倆人及四個人以上小群體在相同的一側“肩并肩”地進行娛樂、健身或競賽的全新模式,是基于包容、互補、共生共存的新發明。
[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公開的技術方案是:應用動態扭矩同步換向器、帶離合片及鎖定功能的萬向聯軸器、配重體和帶聯合緩沖功能的行程限位器等功能性部件,使基于發明專利申請公布號“cn102600616a”載明的“端部水箱、中部水箱、通水鋼管、人力小車和傳動管軸”等部件組成的運動功能組合體在全新的“平衡支架”上“陣列”,并按需要排列成“直列”、“星型”、“傘型”、“圓型”、“波浪型”等空間組群效果。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填補了基于發明專利申請公布號“cn102600616a”所載明的“水流推力蹺蹺板”的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空間表現形態,使其水平面方向上的長寬比例適合于室內一邊靠墻的布置。這種共用同一個“站位”的新模式,更利于體育精神在“握手”儀式上的完美表達。這種布局可在室內成行、成列組裝。在室外公共休閑空地布局時,也可組成“星型”、“傘型”、“圓型”、“波浪型”的群組效果。本發明公開的“平衡支架和陣列方法”,布局緊湊,便于群組式組合安裝和整體防護且滿足國家高標準的公共體育設施安全性要求。
[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平衡支架的制造和陣列方法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一個基本單元的平面俯視圖;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一個剖面構造視圖。圖中:1.動態扭矩同步換向器總成,2.帶離合片及鎖定功能的萬向聯軸器總成,3.預制鐵礦砂水泥磚配重體總成,4.“n”型移動式或固定式鋼立柱,5.基于發明專利申請公布號“cn102600616a”載明的“端部水箱、中部水箱、通水鋼管、人力小車和傳動管軸”等部件組成的運動功能組合體,6.帶聯合緩沖功能的行程限位器總成
[具體實施方式]
在圖1至圖2所示實施例的一個基本單元中,在三根“n”型移動式或固定式鋼立柱(4)組成的基座上方同一軸線上,通過固定一個動態扭矩同步換向器總成(1)和兩個帶離合片及鎖定功能的萬向聯軸器總成(2);在(1)、(2)之間安裝兩個基于發明專利申請公布號“cn102600616a”載明的“端部水箱、中部水箱、通水鋼管、人力小車和傳動管軸”等部件組成的運動功能組合體(5);在(5)的一側并靠近(4)的一端聯接一個預制鐵礦砂水泥磚配重體總成(3),在兩個(3)的下方對應的地面上安裝一個帶聯合緩沖功能的行程限位器總成(6);其中,動態扭矩同步換向器總成(1)由四個套接在三向的十字行星齒輪軸架的45度傘齒輪和附屬零件組成;帶離合片及鎖定功能的萬向聯軸器總成(2)由離合壓片、離合推拉把手、離合觸發自鎖桿和附屬零件組成;每一列應用本“平衡支架”的“水流推力蹺蹺板”陣列中,當兩個(2)處于“離”態時,每單元獨立使用,每個(5)中的主要標志物位置被同步鎖定為“相對升降”的對沖狀態,(2)不傳遞軸向扭力;當多個(2)處于“合”態時,各單元聯動,(2)傳遞軸向扭力,軸向上每個位置的實時扭力的大小幾及其方向也呈實時動態調整狀態;帶聯合緩沖功能的行程限位器總成(6)是專屬的特制安全裝置;本發明突破了“面對面”互動式蹺蹺板所用“門型支架”的功能局限,開辟了倆人及四個人以上小群體在相同的一側“肩并肩”地進行娛樂、健身或競賽的全新模式,是基于發明專利申請公布號“cn102600616a”所載明的“水流推力蹺蹺板”的另一種完全不同的空間表現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