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旋切架機構,特別涉及一種雙向式毛竹桿旋切架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毛竹桿一般都是大量堆放在倉庫內,尤其是廢棄的毛竹桿由于大量堆積容易造成倉庫儲存滿,所以有必要對廢棄的毛竹桿進行大量切割處理,對廢棄的毛竹桿進行回收利用;現有的刀具鋸切毛竹桿效率低,速度慢,且費力,使用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可以將該切架機構安裝在地面上,使用者可以將待切割的毛竹桿靠近第一齒輪、第二齒輪以及第二齒輪,第一旋轉管與第二旋轉管分別外接驅動電機,從而可以驅動第一齒輪、第二齒輪以及第二齒輪旋轉,通過齒輪旋切毛竹桿,從而可以快速切割毛竹桿的雙向式毛竹桿旋切架機構。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一種雙向式毛竹桿旋切架機構,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板與頂板,底板與頂板呈平行布置,底板與頂板之間設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以及第四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以及第四隔板呈豎直布置,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以及第四隔板呈平行布置,第一隔板與第二隔板之間設有一對第一套筒,第一套筒套裝有第一齒輪,第一齒輪連接有第一旋轉管,第三隔板與第四隔板之間設有一對第二套筒與一對第三套筒,一對第二套筒之間設有第二齒輪,第二齒輪連接有第二旋轉管,一對第三套筒之間設有第三齒輪,第三齒輪連接有第三旋轉管,第二齒輪與第三齒輪通過齒槽配合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齒輪設有插孔。
進一步地,所述插孔為圓形形狀。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以及第三套筒的形狀大小相同。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筒、第二套筒以及第三套筒的橫截面均為圓形形狀。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雙向式毛竹桿旋切架機構,可以將該切架機構安裝在地面上,使用者可以將待切割的毛竹桿靠近第一齒輪、第二齒輪以及第二齒輪,第一旋轉管與第二旋轉管分別外接驅動電機,從而可以驅動第一齒輪、第二齒輪以及第二齒輪旋轉,通過齒輪旋切毛竹桿,從而可以快速切割毛竹桿。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雙向式毛竹桿旋切架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雙向式毛竹桿旋切架機構的部件分解圖;
圖3為圖2中A區域的細節放大圖;
圖4為本發明所述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雙向式毛竹桿旋切架機構,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底板1與頂板2,底板1與頂板2呈平行布置,底板1與頂板2之間設有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以及第四隔板6,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以及第四隔板6呈豎直布置,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5以及第四隔板6呈平行布置,第一隔板3與第二隔板4之間設有一對第一套筒7,第一套筒7套裝有第一齒輪10,第一齒輪10連接有第一旋轉管12,第三隔板5與第四隔板6之間設有一對第二套筒8與一對第三套筒9,一對第二套筒8之間設有第二齒輪13,第二齒輪13連接有第二旋轉管15,一對第三套筒9之間設有第三齒輪14,第三齒輪14連接有第三旋轉管16,第二齒輪13與第三齒輪14通過齒槽配合連接;第一齒輪10設有插孔11,插孔11為圓形形狀,第一套筒7、第二套筒8以及第三套筒9的形狀大小相同,第一套筒7、第二套筒8以及第三套筒9的橫截面均為圓形形狀。
本發明雙向式毛竹桿旋切架機構,可以將該切架機構安裝在地面上,使用者可以將待切割的毛竹桿靠近第一齒輪10、第二齒輪13以及第二齒輪14,第一旋轉管12與第二旋轉管15分別外接驅動電機,從而可以驅動第一齒輪10、第二齒輪13以及第二齒輪14旋轉,通過齒輪旋切毛竹桿,從而可以快速切割毛竹桿。
其中,第一齒輪10設有插孔11,插孔11為圓形形狀,所以通過插孔11插接鎖銷,可以使第一齒輪10與第一旋轉管12連接更加牢固。
其中,第一套筒7、第二套筒8以及第三套筒9的形狀大小相同,第一套筒7、第二套筒8以及第三套筒9的橫截面均為圓形形狀,所以方便安裝齒輪。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