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板材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隔音木質板及其加工工藝。
背景技術:
實木板材作為建筑材料具有美觀、質量輕、抗震的優點,但價格高,隔音效果不及復合木質板材。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隔音木質板及其加工工藝。
為了實現以上發明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隔音木質板,包括實木層一、復合層和實木層二,實木層一及實木層二均由實木板條順序拼接而成,復合層由鋸末、竹纖維、皮革碎片、玻璃棉、聚苯乙烯樹脂、氯丁膠乳液、107膠、903膠按以下配比制成:鋸末40-50份,竹纖維15-20份,皮革碎片10-20份,玻璃棉5-10份,聚苯乙烯樹脂5-15份,氯丁膠乳液4-7份,107膠4-7份,903膠4-7份。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實木層一與復合層之間、實木層二與復合層之間均由粘結劑粘結壓合。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實木層一及實木層二的厚度均為1cm-3cm。
一種加工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木質板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料,選取無缺陷的實木板材,裁切成需要的尺寸;
(2)干燥,將實木板材送入溫度為140-160℃、壓力為0.05-0.1兆帕的真空干燥窯內干燥,含水率低于18%后取出,靜置10-20天;
(3)刨切,將實木板材切割為寬5cm,厚1cm-3cm的木條;
(4)粘接拼合,將刨切后的木條加粘合劑后拼接粘合成需要的大小;
(5)壓實,成實木層一,靜置;
(6)重復步驟(1)-(5),成實木層二;
(7)取鋸末、竹纖維、皮革碎片,加入2-3%的鹽酸水溶液浸泡30分鐘后瀝干,送入烘干室烘干后取出;
(8)將玻璃棉、聚苯乙烯樹脂加入氯丁膠乳液加水攪拌均勻,加熱至85-90℃,加熱40分鐘后靜置至室溫待用;
(9)將107膠和903膠加水攪拌均勻;
(10)將鋸末、竹纖維、皮革碎片的混合物、玻璃棉及聚苯乙烯樹脂加入氯丁膠乳液的的水溶液、107膠和903膠的水溶液混合到一起充分攪拌均勻后,加熱至100-120℃,30分鐘后放入熱壓裝置壓制成復合層,復合層的厚度為2-4cm;
(11)實木層一、復合層、實木層二順序放入熱壓裝置,壓合成型;
(12)將成型的木質板放入干燥窯干燥至含水率低于14%。
作為本發明的一種改進,所述步驟(11)中實木層一、復合層、實木層二之間涂覆粘結劑后放入熱壓裝置。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隔音木質板及其加工工藝,有益效果是成本低,制造簡單,具有良好的隔音效果,吸音性好,可用作隔斷墻的材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實施例1:
一種隔音木質板,包括實木層一、復合層和實木層二,實木層一及實木層二均由實木板條順序拼接而成,復合層由鋸末、竹纖維、皮革碎片、玻璃棉、聚苯乙烯樹脂、氯丁膠乳液、107膠、903膠按以下配比制成:鋸末40份,竹纖維15份,皮革碎片20份,玻璃棉5份,聚苯乙烯樹脂5份,氯丁膠乳液4份,107膠4份,903膠7份。
實木層一及實木層二的厚度均為1cm。
一種加工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木質板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料,選取無缺陷的實木板材,裁切成需要的尺寸;
(2)干燥,將實木板材送入溫度為140-160℃、壓力為0.05-0.1兆帕的真空干燥窯內干燥,含水率低于18%后取出,靜置20天;
(3)刨切,將實木板材切割為寬5cm,厚1cm的木條;
(4)粘接拼合,將刨切后的木條加粘合劑后拼接粘合成需要的大小;
(5)壓實,成實木層一,靜置;
(6)重復步驟(1)-(5),成實木層二;
(7)取鋸末、竹纖維、皮革碎片,加入2-3%的鹽酸水溶液浸泡30分鐘后瀝干,送入烘干室烘干后取出;
(8)將玻璃棉、聚苯乙烯樹脂加入氯丁膠乳液加水攪拌均勻,加熱至85-90℃,加熱40分鐘后靜置至室溫待用;
(9)將107膠和903膠加水攪拌均勻;
(10)將鋸末、竹纖維、皮革碎片的混合物、玻璃棉及聚苯乙烯樹脂加入氯丁膠乳液的的水溶液、107膠和903膠的水溶液混合到一起充分攪拌均勻后,加熱至100-120℃,30分鐘后放入熱壓裝置壓制成復合層,復合層的厚度為4cm;
(11)實木層一、復合層、實木層二之間涂覆粘結劑后順序放入熱壓裝置,壓合成型;
(12)將成型的木質板放入干燥窯干燥至含水率低于14%。
本實施例得到的木質板,實測吸聲系數為0.7。
實施例2:
一種隔音木質板,包括實木層一、復合層和實木層二,實木層一及實木層二均由實木板條順序拼接而成,復合層由鋸末、竹纖維、皮革碎片、玻璃棉、聚苯乙烯樹脂、氯丁膠乳液、107膠、903膠按以下配比制成:鋸末45份,竹纖維15份,皮革碎片10份,玻璃棉8份,聚苯乙烯樹脂10份,氯丁膠乳液4份,107膠4份,903膠4份。
實木層一及實木層二的厚度均為2cm。
一種加工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木質板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料,選取無缺陷的實木板材,裁切成需要的尺寸;
(2)干燥,將實木板材送入溫度為140-160℃、壓力為0.05-0.1兆帕的真空干燥窯內干燥,含水率低于18%后取出,靜置15天;
(3)刨切,將實木板材切割為寬5cm,厚2cm的木條;
(4)粘接拼合,將刨切后的木條加粘合劑后拼接粘合成需要的大小;
(5)壓實,成實木層一,靜置;
(6)重復步驟(1)-(5),成實木層二;
(7)取鋸末、竹纖維、皮革碎片,加入2-3%的鹽酸水溶液浸泡30分鐘后瀝干,送入烘干室烘干后取出;
(8)將玻璃棉、聚苯乙烯樹脂加入氯丁膠乳液加水攪拌均勻,加熱至85-90℃,加熱40分鐘后靜置至室溫待用;
(9)將107膠和903膠加水攪拌均勻;
(10)將鋸末、竹纖維、皮革碎片的混合物、玻璃棉及聚苯乙烯樹脂加入氯丁膠乳液的的水溶液、107膠和903膠的水溶液混合到一起充分攪拌均勻后,加熱至100-120℃,30分鐘后放入熱壓裝置壓制成復合層,復合層的厚度為3cm;
(11)實木層一、復合層、實木層二之間涂覆粘結劑后順序放入熱壓裝置,壓合成型;
(12)將成型的木質板放入干燥窯干燥至含水率低于14%。
本實施例得到的木質板,實測吸音系數為0.8。
實施例3:
一種隔音木質板,包括實木層一、復合層和實木層二,實木層一及實木層二均由實木板條順序拼接而成,復合層由鋸末、竹纖維、皮革碎片、玻璃棉、聚苯乙烯樹脂、氯丁膠乳液、107膠、903膠按以下配比制成:鋸末50份,竹纖維15份,皮革碎片10份,玻璃棉5份,聚苯乙烯樹脂5份,氯丁膠乳液7份,107膠4份,903膠4份。
實木層一及實木層二的厚度均為2.5cm。
一種加工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隔音木質板的加工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選料,選取無缺陷的實木板材,裁切成需要的尺寸;
(2)干燥,將實木板材送入溫度為140-160℃、壓力為0.05-0.1兆帕的真空干燥窯內干燥,含水率低于18%后取出,靜置20天;
(3)刨切,將實木板材切割為寬5cm,厚2.5cm的木條;
(4)粘接拼合,將刨切后的木條加粘合劑后拼接粘合成需要的大小;
(5)壓實,成實木層一,靜置;
(6)重復步驟(1)-(5),成實木層二;
(7)取鋸末、竹纖維、皮革碎片,加入2-3%的鹽酸水溶液浸泡30分鐘后瀝干,送入烘干室烘干后取出;
(8)將玻璃棉、聚苯乙烯樹脂加入氯丁膠乳液加水攪拌均勻,加熱至85-90℃,加熱40分鐘后靜置至室溫待用;
(9)將107膠和903膠加水攪拌均勻;
(10)將鋸末、竹纖維、皮革碎片的混合物、玻璃棉及聚苯乙烯樹脂加入氯丁膠乳液的的水溶液、107膠和903膠的水溶液混合到一起充分攪拌均勻后,加熱至100-120℃,30分鐘后放入熱壓裝置壓制成復合層,復合層的厚度為2cm;;
(11)實木層一、復合層、實木層二之間涂覆粘結劑后順序放入熱壓裝置,壓合成型;
(12)將成型的木質板放入干燥窯干燥至含水率低于14%。
本實施例得到的木質板,實測吸音系數為0.75。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