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木工機械加工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木工銑床用壓料架。
背景技術:
木工銑床的壓料架在工作時與物料擋板配合實現壓料目的,在應用過程中,壓料架經常需要根據被加工物料的大小、形狀調節其與被加工物料的接觸位置,以將被加工物料限制在機床上方便加工,如果壓料效果不好,被加工物料在加工過程中發生移動,影響被加工物料的加工質量和精度。現有的普通壓料架大多結構復雜、安裝麻煩,并且調節過程也比較繁瑣。為解決現有壓料架不方便調整的技術問題,亟需一種調整方便、結構簡單和成本低廉的木工銑床用壓料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調整方便、結構簡單和成本低廉的木工銑床用壓料架,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一種木工銑床用壓料架,包括兩根平行設置于機床上方的橫梁,兩橫梁的兩端分別與一豎直設置的支撐板相連,在兩橫梁上滑動設有若干個氣缸支撐架,在每個氣缸支撐架上均安裝有一氣缸,所述氣缸支撐架包括若干個滑動設于兩橫梁上的第一滑動座,兩第一滑動座通過兩根平行設置的方形桿連接,在兩方形桿上滑動設有第二滑動座,所述第二滑動座包括兩端分別抵接于兩方形桿頂部和底部的一頂板和一底板,所述頂板和底板通過螺栓連接,在頂板的底面兩端和底板的頂面兩端分別設有一卡槽,所述頂板和底板的兩端分別通過卡槽卡設于對應的方形桿上,在頂板和底板的中部分別設有一安裝孔,所述氣缸的缸體固定于頂板上,缸軸從上往下穿出頂板和底板上的安裝孔設置。
所述第一滑動座為兩“]”型的框架。
所述方形桿的兩端分別固定于兩第一滑動座的上部。
所述橫梁為空心方管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木工銑床用壓料架中,若干氣缸支撐架排布于橫梁上,便于其上設置的氣缸從多個位置對壓料架下方的木料進行擠壓固定,使木料受力均勻,提高對木料的固定效果。氣缸支撐架通過兩端的第一滑動座在橫梁上滑動,第二滑動座的頂板和底板兩端卡設于方形桿上后通過螺栓固定,便于沿方形桿長度方向滑動調節。此外,所述方形桿的兩端分別固定于兩第一滑動座的上部,使第一滑動座的受力向上移,分散了第一滑動座的受力,使壓料架壓料更穩固;橫梁為空心方管結構,受力時形變量小,提高了橫梁的抗受力能力,適于廣泛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氣缸支撐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5為圖3中頂板的右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橫梁,2、支撐板,3、第一滑動座,4、方形桿,5、頂板,6、底板,7、卡槽,8、安裝孔,9、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為能清楚說明本方案的技術特點,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并結合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如圖1-5中所示,該實施例包括兩根平行設置于機床上方的橫梁1,兩橫梁1的兩端分別與一豎直設置的支撐板2相連,在兩橫梁1上滑動設有若干個氣缸支撐架,在每個氣缸支撐架上均安裝有一氣缸9,所述氣缸支撐架包括若干個滑動設于兩橫梁1上的第一滑動座3,兩第一滑動座3通過兩根平行設置的方形桿4連接,在兩方形桿4上滑動設有第二滑動座,所述第二滑動座包括兩端分別抵接于兩方形桿4頂部和底部的一頂板5和一底板6,所述頂板5和底板6通過螺栓連接,在頂板5的底面兩端和底板6的頂面兩端分別設有一卡槽7,所述頂板5和底板6的兩端分別通過卡槽7卡設于對應的方形桿4上,在頂板5和底板6的中部分別設有一安裝孔8,所述氣缸9的缸體固定于頂板5上,缸軸從上往下穿出頂板5和底板6上的安裝孔8設置,所述第一滑動座3為兩“]”型的框架,所述方形桿4的兩端分別固定于兩第一滑動座3的上部,使第一滑動座3的受力向上移,分散了第一滑動座3的受力,使壓料架壓料更穩固,所述橫梁1為空心方管結構,受力時形變量小,提高了橫梁1的抗受力能力。
氣缸支撐架通過其兩端的第一滑動座3滑動設于兩橫梁1上,使用時可根據所壓木料的特點,調節氣缸支撐架的在橫梁1上的位置,對壓料架下方的木料進行擠壓固定。第二滑動座的頂板5和底板6的兩端分別通過卡槽7卡設于方形桿4上后通過螺栓固定,便于沿方形桿4長度方向滑動調節。
本實施例木工銑床用壓料架,各結構相互配合,使氣缸9不但可以在橫梁1方向上移動,還可使氣缸9沿垂直于橫梁1的方向上移動,結構簡單,成本低廉,調節方便。
本實用新型未詳述之處,均為本技術領域技術人員的公知技術。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