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生產椅子支撐腳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的椅腳生產線。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椅腳生產方式,一般由多臺機床完成,因為椅腳需要加工榫接槽、側面的刨削斜面以及椅腳底部的倒角,所以造成加工效率低,加工精度難以保證。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高一種結構簡單、合理的椅腳生產線,其生產效率高,具備同時處理端面鋸切、兩個面的刨削加工、椅腳底部的倒角加工以及椅腳頂部兩個面的榫槽加工,構成一體式加工椅腳的生產流程,其加工精度得到有效的保證。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椅腳生產線,包括機架,機架兩側設置有沿送料方向延伸的兩固定工作臺,每個固定工作臺的一端安裝有儲料架,其特征是;
兩固定工作臺之間設置有送料臺,送料臺上沿送料方向設置有多個夾緊工件用的夾料工位,且送料臺通過送料滑座可以沿送料方向來回滑動;
送料臺上方沿送料方向先后設置有對工件的頂面進行刨削的頂面刨削裝置和對工件的側面進行刨削的側面刨削裝置,頂面刨削裝置與兩儲料架之間的兩固定工作臺上對稱設置有兩鋸切裝置;
側面刨削裝置沿送料方向的其中一固定工作臺上先后設置有頂榫槽銑削裝置和側榫槽銑削裝置;
側面刨削裝置沿送料方向的另一固定工作臺上先后第一倒角裝置和第二倒角裝置;
頂面刨削裝置包括設置在送料臺上方的頂面刨削橫梁,頂面刨削橫梁兩端通過兩頂面刨削連接柱與兩固定工作臺連接固定,頂面刨削橫梁上安裝有可以橫向和升降滑動的頂面刨頭電機座,頂面刨頭電機座上沿送料方向臥式固定有頂面刨頭電機,頂面刨頭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頂面刨頭;
側面刨削裝置包括設置在送料臺上方的側面刨削橫梁,側面刨削橫梁兩端通過兩側面刨削連接柱與兩固定工作臺連接固定,側面刨削橫梁上安裝有可以橫向和升降滑動的側面刨頭電機座,側面刨頭電機座上垂直固定有側面刨頭電機,側面刨頭電機的輸出軸上安裝有側面刨頭;
頂榫槽銑削裝置包括頂榫槽立座、頂榫槽銑刀電機以及頂榫槽移動組件,頂榫槽立座固定在機架上,頂榫槽銑刀電機通過頂榫槽移動組件安裝在頂榫槽立座上,頂榫槽銑刀電機的輸出軸垂直向下并安裝有頂榫槽銑刀;
側榫槽銑削裝置包括側榫槽立座、側榫槽銑刀電機以及側榫槽移動組件,側榫槽立座固定在機架上,側榫槽銑刀電機通過側榫槽移動組件安裝在側榫槽立座上,側榫槽銑刀電機沿送料方向臥式設置,側榫槽銑刀電機的輸出軸安裝有側榫槽銑刀。
采用該結構的椅腳生產線,工件(木方條)由儲料架疊加放置,然后由送料臺上的夾料工位夾緊工件沿送料方向推送,當推送至兩鋸切裝置之間并壓緊后,由鋸切裝置對工件的兩端面進行整齊的鋸切;鋸切完畢后的工件繼續由送料臺繼續向前送料,使工件輸送至頂面刨頭下方并壓緊后,由頂面刨頭對固定后的工件的頂面進行刨削,刨削出頂面的斜面,或根據設計需要刨削其他形狀的曲面等;刨削完工件的頂面后,繼續由送料臺將工件輸送至側面刨頭的下方并壓緊,由側面刨頭對壓緊后的工件側面進行刨削,刨削出側面的斜面,或根據設計需要刨削其他形狀的曲面等,刨削完工件的側面后;繼續由送料臺將工件向前輸送,當工件輸送至頂榫槽銑削裝置與第一倒角裝置之間后壓緊,頂榫槽銑削裝置的頂榫槽銑刀對工件一端的頂面進行銑榫槽,而工件另一端由第一倒角裝置對工件端面進行其中兩平行線的倒角;加工完頂面的榫槽和其中兩端倒角后,送料臺繼續將工件向前輸送至側榫槽銑削裝置與第二倒角裝置之間后壓緊,側榫槽銑削裝置的側榫槽銑刀對工件一端的側面進行銑榫槽,而工件另一端由第二倒角裝置對工件端面進行另外兩平行線的倒角;加工完側面的榫槽和另外兩端倒角后,工件由送料臺退送出固定工作臺,即完成一條椅腳的完整加工,其工作效率高,加工精度高。
本發明的另一創新點是,送料臺設置在兩固定工作臺之間,可以根據需要調節升降和前后滑動,能夠使用不同形狀、大小的工件進行夾緊,而且送料臺上設置有多個夾料工位,其作用是能夠在工件在加工的同時,工件被壓緊后加工,夾料臺可以通過下降一定厚度,避開工件的阻擋,然后后退繼續將儲料架的另一工件夾緊輸送,即送料臺可以在一個工件加工的同時可以移動,將另一工件進行輸送,能有效提高加工效率,能同時對不同的工件進行依次加工。
本發明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措施解決:
作為優選方案,兩固定工作臺上的鋸切裝置對稱設置,且結構相同,每個鋸切裝置包括鋸切立座、鋸切電機以及鋸片,機架上固定有鋸切立座拖板,鋸切立座通過鋸切立座拖板蓋呈橫向滑動連接在鋸切立座拖板上,鋸切立座上沿垂直方向設置有鋸切升降導軌,鋸切電機通過鋸切升降滑板安裝在升降導軌上,鋸切立座頂部安裝有驅動鋸切升降滑板升降滑動的鋸切升降氣缸,鋸片安裝在鋸切電機的輸出軸上;鋸片可以通過拖板結構或導軌結構實現垂直升降或水平移動,提高鋸片的使用靈活性。
作為優選方案,第一倒角裝置包括第一多角度倒角調節機構、第一倒角電機以及第一倒角刀,第一多角度倒角調節機構安裝在機架上,第一倒角電機安裝在第一多角度倒角調節機構上,第一倒角刀與第一倒角電機驅動連接;第一倒角刀對工件一端(即椅腳的底部)的兩垂直棱邊進行倒角,第一多角度倒角調節機構實現第一倒角刀的垂直升降或水平移動,提高第一倒角刀的使用靈活性。
作為優選方案,第二倒角裝置包括第二多角度倒角調節機構、第二倒角電機以及第二倒角刀,第二多角度倒角調節機構安裝在機架上,第二倒角電機安裝在第二多角度倒角調節機構上,第二倒角刀與第二倒角電機驅動連接;第二倒角刀對工件一端(即椅腳的底部)的兩水平棱邊進行倒角,第二多角度倒角調節機構實現第二倒角刀的垂直升降或水平移動,提高第二倒角刀的使用靈活性。
作為優選方案,頂面刨削橫梁的側面安裝有頂面刨削橫向導軌,頂面刨削橫向導軌上滑動連接有頂面刨削橫向滑板,頂面刨削橫向滑板由頂面刨削橫向氣缸驅動,頂面刨削橫向滑板上垂直是安裝有頂面刨削升降導軌,頂面刨削升降導軌滑動連接有側面刨頭電機座,側面刨頭電機座由頂面刨削升降氣缸驅動;結構簡單、合理,各種導軌和滑板結構,使頂面刨頭能夠準確地對工件的頂面進行刨削加工。
作為優選方案,側面刨削橫梁的頂面安裝有側面刨削橫向導軌,側面刨削橫向導軌上滑動連接有側面刨削縱向拖板,側面刨削縱向拖板由側面刨削橫向氣缸驅動,側面刨削縱向拖板上滑動連接有側面刨削縱向拖板蓋,側面刨削縱向拖板蓋上連接有側面刨削橫向滑板,側面刨削橫向滑板上垂直是安裝有側面刨削升降導軌,側面刨頭電機座滑動連接在側面刨削升降導軌上;結構簡單、合理,各種導軌和滑板結構,使側面刨頭能夠準確地對工件的側面進行刨削加工。
作為優選方案,頂榫槽移動組件包括頂榫槽十字拖板、頂榫槽升降固定座、頂榫槽升降滑板以及頂榫槽橫向滑板,頂榫槽立座的頂部安裝有頂榫槽十字拖板,頂榫槽十字拖板上連接有頂榫槽升降固定座,頂榫槽升降固定座上垂直設置有頂榫槽升降滑軌,頂榫槽升降滑板滑動連接在頂榫槽升降滑軌上,頂榫槽升降滑板橫向設置有頂榫槽橫向滑軌,頂榫槽橫向滑板滑動連接在頂榫槽橫向滑軌上,頂榫槽橫向滑板一側安裝有頂榫槽銑刀電機,頂榫槽橫向滑板另一側的頂榫槽升降滑板上安裝有頂榫槽距離調節電機,頂榫槽距離調節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頂榫槽減速機,頂榫槽減速機的輸出端連接有頂榫槽調節盤,頂榫槽調節盤內通過頂榫槽調節盤滑槽滑動連接有頂榫槽調節滑塊,頂榫槽調節滑塊通過頂榫槽連桿與頂榫槽橫向滑板連接;頂面榫槽的加工由頂榫槽銑刀實現,頂榫槽銑刀垂直向下設置,由十字拖板以及個導軌和滑板實現不同方向的三維移動,由于加工榫槽時需要對榫槽進行來回往復的銑削,所以本發明設計出一種榫槽距離調節組件,由頂榫槽距離調節電機輸出動力,再由頂榫槽減速機減速后帶動頂榫槽調節盤轉動,頂榫槽調節盤過程中在頂榫槽調節盤滑槽內的頂榫槽調節滑塊會往復滑動,帶動頂榫槽連桿往復移動,從而實現頂榫槽橫向滑板往復橫向移動,最終實現頂榫槽銑刀的往銑削的動作,其結構巧妙、緊湊,加工精度高。
作為優選方案,側榫槽移動組件包括側榫槽升降滑板、側榫槽升降滑座、側榫槽橫向滑板以及側榫槽橫向調節板,側榫槽立座底部通過側榫槽十字拖板安裝在機架上,側榫槽立座的側面垂直設置有側榫槽升降導軌,側榫槽升降滑板滑動連接在側榫槽升降導軌上,側榫槽升降滑座固定在側榫槽升降滑板的下部,側榫槽升降滑座頂部沿送料方向延伸有側榫槽縱向導軌,側榫槽橫向滑板滑動連接在側榫槽縱向導軌上,側榫槽橫向滑板橫向設置有側榫槽橫向導軌,側榫槽橫向調節板滑動連接在側榫槽橫向導軌上,側榫槽橫向調節板的一側臥式設置有側榫槽銑刀電機,相對側榫槽銑刀電機另一側的側榫槽橫向滑板上連接有側榫槽底板,側榫槽底板上固定有側榫槽距離調節電機,側榫槽距離調節電機的輸出端連接有側榫槽減速機,側榫槽減速機的輸出端連接有側榫槽調節盤,側榫槽調節盤內通過側榫槽調節盤滑槽滑動連接有側榫槽調節滑塊,側榫槽調節滑塊通過側榫槽連桿與側榫槽橫向調節板連接;側榫槽移動組件的結構和工作原理與頂榫槽移動組件相同,再次不在累述。
作為優選方案,每個固定工作臺沿送料方向設置有多個壓料機構;以上描述中的壓料均有壓料機構完成,由于壓料機構屬于常規技術手段,在此不展開描述。
作為優選方案,每個夾料工位由間距設置的夾料氣缸和夾料擋塊組成,夾料氣缸的伸縮桿往夾料擋塊方向延伸設置,且夾料氣缸的伸縮桿上連接有夾料壓塊;夾料時,由夾料氣缸驅動夾料壓塊將工件壓緊在夾料擋塊上,完成工件在送料臺送料過程中的夾緊固定,其結構簡單、合理,夾料穩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一種椅腳生產線,其結構簡單、合理,生產效率高,具備同時處理端面鋸切、兩個面的刨削加工、椅腳底部的倒角加工以及椅腳頂部兩個面的榫槽加工,構成一體式加工椅腳的生產流程,其加工精度得到有效的保證。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的剖視圖。
圖7是本發明中加工后的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中加工后的工件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如圖1至圖8所示,一種椅腳生產線,包括機架1,機架1兩側設置有沿送料方向延伸的兩固定工作臺2,每個固定工作臺2的一端安裝有儲料架3,其特征是;
兩固定工作臺1之間設置有送料臺4,送料臺4上沿送料方向設置有多個夾緊工件5用的夾料工位401,且送料臺4通過送料滑座6可以沿送料方向來回滑動;
送料臺4上方沿送料方向先后設置有對工件5的頂面進行刨削的頂面刨削裝置7和對工件5的側面進行刨削的側面刨削裝置8,頂面刨削裝置7與兩儲料架3之間的兩固定工作臺2上對稱設置有兩鋸切裝置9;
側面刨削裝置8沿送料方向的其中一固定工作臺2上先后設置有頂榫槽銑削裝置10和側榫槽銑削裝置11;
側面刨削裝置8沿送料方向的另一固定工作臺2上先后第一倒角裝置12和第二倒角裝置13;
頂面刨削裝置7包括設置在送料臺4上方的頂面刨削橫梁701,頂面刨削橫梁701兩端通過兩頂面刨削連接柱702與兩固定工作臺4連接固定,頂面刨削橫梁701上安裝有可以橫向和升降滑動的頂面刨頭電機座703,頂面刨頭電機座703上沿送料方向臥式固定有頂面刨頭電機704,頂面刨頭電機704的輸出軸上安裝有頂面刨頭705;
側面刨削裝置8包括設置在送料臺4上方的側面刨削橫梁801,側面刨削橫梁801兩端通過兩側面刨削連接柱802與兩固定工作臺2連接固定,側面刨削橫梁801上安裝有可以橫向和升降滑動的側面刨頭電機座803,側面刨頭電機座803上垂直固定有側面刨頭電機804,側面刨頭電機804的輸出軸上安裝有側面刨頭805;
頂榫槽銑削裝置10包括頂榫槽立座1001、頂榫槽銑刀電機1002以及頂榫槽移動組件,頂榫槽立座1001固定在機架1上,頂榫槽銑刀電機1002通過頂榫槽移動組件安裝在頂榫槽立座1001上,頂榫槽銑刀電機1002的輸出軸垂直向下并安裝有頂榫槽銑刀1003;
側榫槽銑削裝置11包括側榫槽立座1101、側榫槽銑刀電機1102以及側榫槽移動組件,側榫槽立座1101固定在機架1上,側榫槽銑刀電機1102通過側榫槽移動組件安裝在側榫槽立座1101上,側榫槽銑刀電機1102沿送料方向臥式設置,側榫槽銑刀電機1102的輸出軸安裝有側榫槽銑刀1103。
采用該結構的椅腳生產線,工件5(木方條)由儲料架3疊加放置,然后由送料臺4上的夾料工位401夾緊工件5沿送料方向推送,當推送至兩鋸切裝置9之間并壓緊后,由鋸切裝置9對工件5的兩端面501進行整齊的鋸切;鋸切完畢后的工件5繼續由送料臺4繼續向前送料,使工件5輸送至頂面刨頭705下方并壓緊后,由頂面刨頭705對固定后的工件5的頂面進行刨削,刨削出頂面的斜面502,或根據設計需要刨削其他形狀的曲面等;刨削完工件的頂面后,繼續由送料臺4將工件5輸送至側面刨頭805的下方并壓緊,由側面刨頭805對壓緊后的工件5側面進行刨削,刨削出側面的斜面503,或根據設計需要刨削其他形狀的曲面等,刨削完工件的側面后;繼續由送料臺4將工件5向前輸送,當工件5輸送至頂榫槽銑削裝置10與第一倒角裝置12之間后壓緊,頂榫槽銑削裝置10的頂榫槽銑刀1003對工件5一端的頂面進行銑榫槽,銑刀削出頂面榫槽504,而工件5另一端由第一倒角裝置12對工件5端面進行其中兩平行線的倒角;加工完頂面的榫槽和其中兩端倒角后,送料臺4繼續將工件5向前輸送至側榫槽銑削裝置11與第二倒角裝置13之間后壓緊,側榫槽銑削裝置11的側榫槽銑刀1103對工件5一端的側面進行銑榫槽,銑刀削出側面榫槽505,而工件5另一端由第二倒角裝置13對工件5端面進行另外兩平行線的倒角;加工完側面的榫槽和另外兩端倒角后,工件5由送料臺4退送出固定工作臺2,即完成一條椅腳的完整加工,其工作效率高,加工精度高。
本發明的另一創新點是,送料臺4設置在兩固定工作臺2之間,可以通過送料滑座6根據需要調節升降和前后滑動,能夠使用不同形狀、大小的工件5進行夾緊,而且送料臺4上設置有多個夾料工位401,其作用是能夠在工件4在加工的同時,工件4被壓緊后加工,夾料臺4可以通過下降一定厚度,避開工件5的阻擋,然后后退繼續將儲料架3的另一工件5夾緊輸送,即送料臺4可以在一個工件加工的同時可以移動,將另一工件進行輸送,能有效提高加工效率,能同時對不同的工件進行依次加工。
作為本實施例的更具體實施方案:
兩固定工作臺2上的鋸切裝置9對稱設置,且結構相同,每個鋸切裝置9包括鋸切立座901、鋸切電機902以及鋸片903,機架1上固定有鋸切立座拖板904,鋸切立座901通過鋸切立座拖板蓋905呈橫向滑動連接在鋸切立座拖板904上,鋸切立座901上沿垂直方向設置有鋸切升降導軌906,鋸切電機902通過鋸切升降滑板907安裝在升降導軌906上,鋸切立座901頂部安裝有驅動鋸切升降滑板907升降滑動的鋸切升降氣缸908,鋸片903安裝在鋸切電機902的輸出軸上;鋸片903可以通過拖板結構或導軌結構實現垂直升降或水平移動,提高鋸片的使用靈活性。
第一倒角裝置12包括第一多角度倒角調節機構1201、第一倒角電機1202以及第一倒角刀1203,第一多角度倒角調節機構1201安裝在機架1上,第一倒角電機1202安裝在第一多角度倒角調節機構1201上,第一倒角刀1203與第一倒角電機1202驅動連接;第一倒角刀1203對工件5一端(即椅腳的底部)的兩垂直棱邊506進行倒角,第一多角度倒角調節機構1201實現第一倒角刀1203的垂直升降或水平移動,提高第一倒角刀1203的使用靈活性。
第二倒角裝置13包括第二多角度倒角調節機構1301、第二倒角電機1302以及第二倒角刀1303,第二多角度倒角調節機構1301安裝在機架1上,第二倒角電機1302安裝在第二多角度倒角調節機構1301上,第二倒角刀1303與第二倒角電機1302驅動連接;第二倒角刀1303對工件5一端(即椅腳的底部)的兩水平棱邊507進行倒角,第二多角度倒角調節機構1301實現第二倒角刀1303的垂直升降或水平移動,提高第二倒角刀1303的使用靈活性。
頂面刨削橫梁701的側面安裝有頂面刨削橫向導軌706,頂面刨削橫向導軌706上滑動連接有頂面刨削橫向滑板707,頂面刨削橫向滑板707由頂面刨削橫向氣缸708驅動,頂面刨削橫向滑板707上垂直是安裝有頂面刨削升降導軌709,頂面刨削升降導軌709滑動連接有側面刨頭電機座703,側面刨頭電機座703由頂面刨削升降氣缸710驅動;結構簡單、合理,各種導軌和滑板結構,使頂面刨頭705能夠準確地對工件5的頂面進行刨削加工。
作為優選方案,側面刨削橫梁801的頂面安裝有側面刨削橫向導軌806,側面刨削橫向導軌806上滑動連接有側面刨削縱向拖板807,側面刨削縱向拖板807由側面刨削橫向氣缸808驅動,側面刨削縱向拖板807上滑動連接有側面刨削縱向拖板蓋809,側面刨削縱向拖板蓋809上連接有側面刨削橫向滑板810,側面刨削橫向滑板810上垂直是安裝有側面刨削升降導軌811,側面刨頭電機座803滑動連接在側面刨削升降導軌811上;結構簡單、合理,各種導軌和滑板結構,使側面刨頭805能夠準確地對工件5的側面進行刨削加工。
作為優選方案,頂榫槽移動組件包括頂榫槽十字拖板1004、頂榫槽升降固定座1005、頂榫槽升降滑板1006以及頂榫槽橫向滑板1007,頂榫槽立座1001的頂部安裝有頂榫槽十字拖板1004,頂榫槽十字拖板1004上連接有頂榫槽升降固定座1005,頂榫槽升降固定座1005上垂直設置有頂榫槽升降滑軌1008,頂榫槽升降滑板1006滑動連接在頂榫槽升降滑軌1008上,頂榫槽升降滑板1006橫向設置有頂榫槽橫向滑軌1009,頂榫槽橫向滑板1007滑動連接在頂榫槽橫向滑軌1009上,頂榫槽橫向滑板1007一側安裝有頂榫槽銑刀電機1002,頂榫槽橫向滑板1007另一側的頂榫槽升降滑板1006上安裝有頂榫槽距離調節電機1010,頂榫槽距離調節電機1010的輸出端連接有頂榫槽減速機1011,頂榫槽減速機1011的輸出端連接有頂榫槽調節盤1012,頂榫槽調節盤1012內通過頂榫槽調節盤滑槽1013滑動連接有頂榫槽調節滑塊1014,頂榫槽調節滑塊1014通過頂榫槽連桿1015與頂榫槽橫向滑板1007連接;頂面榫槽504的加工由頂榫槽銑刀1003實現,頂榫槽銑刀1003垂直向下設置,由十字拖板以及個導軌和滑板實現不同方向的三維移動,由于加工榫槽時需要對榫槽進行來回往復的銑削,所以本發明設計出一種榫槽距離調節組件,由頂榫槽距離調節電機1010輸出動力,再由頂榫槽減速機減速1011后帶動頂榫槽調節盤1012轉動,頂榫槽調節盤1012過程中在頂榫槽調節盤滑槽1013內的頂榫槽調節滑塊1014會往復滑動,帶動頂榫槽連桿1015往復移動,從而實現頂榫槽橫向滑板1007往復橫向移動,最終實現頂榫槽銑刀1003的往銑削的動作,其結構巧妙、緊湊,加工精度高。
作為優選方案,側榫槽移動組件包括側榫槽升降滑板1104、側榫槽升降滑座1105、側榫槽橫向滑板1106以及側榫槽橫向調節板1107,側榫槽立座1101底部通過側榫槽十字拖板1108安裝在機架1上,側榫槽立座1101的側面垂直設置有側榫槽升降導軌1109,側榫槽升降滑板1104滑動連接在側榫槽升降導軌1109上,側榫槽升降滑座1105固定在側榫槽升降滑板1104的下部,側榫槽升降滑座1105頂部沿送料方向延伸有側榫槽縱向導軌1110,側榫槽橫向滑板1106滑動連接在側榫槽縱向導軌1110上,側榫槽橫向滑板1106橫向設置有側榫槽橫向導軌1111,側榫槽橫向調節板1107滑動連接在側榫槽橫向導軌1111上,側榫槽橫向調節板1107的一側臥式設置有側榫槽銑刀電機1102,相對側榫槽銑刀電機1102另一側的側榫槽橫向滑板1106上連接有側榫槽底板1112,側榫槽底板1112上固定有側榫槽距離調節電機1113,側榫槽距離調節電機1113的輸出端連接有側榫槽減速機1114,側榫槽減速機1114的輸出端連接有側榫槽調節盤1115,側榫槽調節盤1115內通過側榫槽調節盤滑槽1116滑動連接有側榫槽調節滑塊1117,側榫槽調節滑塊1117通過側榫槽連桿1118與側榫槽橫向調節板1107連接;側榫槽移動組件的結構和工作原理與頂榫槽移動組件相同,再次不在累述。
作為優選方案,每個固定工作臺2沿送料方向設置有多個壓料機構14;以上描述中的壓料均有壓料機構14完成,由于壓料機構14屬于常規技術手段,在此不展開描述。
作為優選方案,每個夾料工位401由間距設置的夾料氣缸402和夾料擋塊403組成,夾料氣缸402的伸縮桿402-1往夾料擋塊403方向延伸設置,且夾料氣缸402的伸縮桿402-1上連接有夾料壓塊404;夾料時,由夾料氣缸402驅動夾料壓塊404將工件5壓緊在夾料擋塊403上,完成工件5在送料臺4送料過程中的夾緊固定,其結構簡單、合理,夾料穩定。
以上所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而已,舉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等同設計,均應為本發明的技術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