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洗滌干燥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循環風路中具備水冷式熱交換器的滾筒式洗滌干燥機。
背景技術:
就滾筒式洗滌干燥機而言,公開了構成如下的一種,即在收置滾筒的水槽(外槽)的外部設置干燥用的循環風路,將水槽內的空氣從前部向循環風路側吹出,并且將循環風 路內的空氣從水槽的后部向水槽內吹入(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在所述循環風路中,設置 有送風機、除濕器(吸熱器)和加熱用的加熱器。其中,送風機和除濕器配置于水槽的上部, 加熱器配置于水槽的后部的上部。在上述構成中,伴隨著驅動送風機,通過其送風作用使水槽內以及滾筒內的空氣 通過循環風路而循環。此時,將由加熱器加熱了的干燥用的暖風從水槽的后部供給至水槽 內以及滾筒內,利用該暖風加熱在滾筒內收置的洗滌物。接著,從水槽的前部向循環風路側吹出從洗滌物獲取了濕氣的空氣,在除濕器中 冷卻該含有濕氣的空氣,從而去除濕氣。去除了濕氣的空氣,再次由加熱器加熱而被供給至 滾筒內。通過反復執行這樣的工作,就可干燥滾筒內的洗滌物。這樣一來,在經由循環風路使暖風循環的方式中,不會向(洗滌干燥)機外排出暖 風而以閉環的循環風路進行干燥運轉,不會因排氣而影響設置有洗滌干燥機的居住環境的 溫度和/或濕度,使用舒適。但是,在洗滌工序和/或干燥工序中,會因衣物等而產生線頭等的纖維屑,所以為 了使該纖維屑不會進入加熱機構等而在加熱機構的上游側配置有過濾裝置。而且,為了能 夠隨時從機外進行檢修清理,如例如專利文獻2所公開的那樣,構成為利用經由水槽上方 的循環風路設置過濾裝置,從而能夠從形成洗滌干燥機的外殼的主體頂面進行裝卸操作。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1 特開平8-243290號公報專利文獻2 特開2002-200395號公報在上述專利文獻1所記載的洗滌干燥機中,除濕器以沿著水槽的上表面的方式配 置為大致水平狀態。尤其在使用用水冷卻通過風路內的空氣的水冷式的熱交換器作為該除 濕器時,對于通過的空氣的冷卻效率低,另外難以確保用于除濕的風路長度較長,存在除濕 效率低這樣的缺點。另外,在上述專利文獻2所記載的洗滌干燥機中,纖維屑在到達加熱機構為止的 前級被過濾裝置捕獲、因而安全,并且能夠隨時從機外進行檢修清理,能夠避免過濾器的網 孔堵塞的現象等,很方便。但是,由于長期使用,纖維屑有可能會殘留蓄積于位于所述過濾 裝置的上游側的熱交換器內而損傷熱交換功能。即,在水冷式的熱交換器中,通過來自上方 的噴水能夠將進入的纖維屑的大部分向下方沖推而向機外排出。但是,由此需要進行沒有不均的噴水,還需要比較多的水,此外有時為了高效地進 行由冷水產生的熱交換作用而想要變更熱交換器的容器形狀,還必須考慮纖維屑的排出等,存在難以得到預期的熱交換性能等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水冷式熱交換器 的除濕效率、而且提高循環風路的剛性而能夠謀求強度的提高的洗滌干燥機。
另外,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洗滌干燥機,既維持能夠從機外裝卸的過濾裝 置的便利性,又防止熱交換器內的纖維屑堵塞、能夠長期維持預期的熱交換性能,能夠期待 良好的干燥作用。為達成上述的目的,本發明的洗滌干燥機,其特征在于,具有外箱;水槽,其設置 在該外箱內,在其前部的上方有吹出口并且在后部有吹入口 ;旋轉滾筒,其具有能夠通水以 及通氣的孔,在軸方向為前后方向的臥軸狀態下在所述水槽內能旋轉地配設,由驅動機構 使其旋轉;循環風路,在所述水槽的外部在其與所述外箱之間配設,該循環風路,在所述外 箱內其一端部連接于所述吹出口并且另一端部連接于所述吹入口 ;送風機構,通過將所述 水槽內的空氣從所述吹出口向所述循環風路側吹出并且將所述循環風路內的空氣從所述 吹入口向所述水槽內吹入,使所述水槽內的空氣通過所述循環風路循環;和水冷式的熱交 換器,其設置在所述循環風路中,去除在所述循環風路中流動的空氣中所含的濕氣;所述循 環風路按照以下方式配置在從所述吹出口沿著所述水槽的上表面向后方延伸之后,在所 述水槽的后部附近以沿著所述水槽的背面的方式變為朝向下方而向下方延伸,從下部的折 回部起變為朝向上方而以沿著所述水槽的背面的方式向上方延伸,在返回至所述水槽的上 表面之后,連接于所述吹入口 ;所述熱交換器,配置于所述循環風路中的從所述折回部向上 方延伸的立起部;在所述循環風路中從沿著所述水槽的上表面的部分朝向所述折回部的垂 下部和包括所述熱交換器的所述立起部,它們的下部經由所述折回部相連接,并且它們的 上部在所述水槽的上表面經由連接部相連接。在上述的構成中,通過送風機構的送風作用,將旋轉滾筒內以及水槽內的空氣從 吹出口向循環風路側吹出。該空氣,在經水槽的上表面向后方流動后,在水槽的后部附近變 為朝向下方,經沿著水槽的背面配置的垂下部向下方流動,從下部的折回部變為朝向上方, 經沿著水槽的背面配置的立起部向上方流動而返回水槽的上表面,之后,以從進氣口返回 至水槽內以及旋轉滾筒內的方式流動。此時,在循環風路內流動的空氣,在通過配置于所述 立起部的水冷式的熱交換器時被冷卻,從而去除空氣中所含的濕氣。在本發明中,在循環風路中,在沿著水槽的背面配置的立起部配置有水冷式的熱 交換器,所以在熱交換器中相對于從下向上流動的空氣,從上噴水,從而能夠高效地從在立 起部中(熱交換器內)流動的空氣中去除濕氣。而且,能夠以沿著水槽的背面在上下方向 上延伸的方式設置熱交換器,所以能夠確保用于除濕的風路的長度較長,總而言之能夠提 高除濕效率。另外,循環風路的垂下部和立起部,成為沿著水槽的背面分別以在上下方向上延 伸的狀態配置的方式,但這些垂下部和立起部構成為,下部經由折回部相連接,并且上部在 水槽的上表面經由連接部相連接,因此能夠提高這些垂下部和立起部的剛性、能夠提高配 管強度,其結果是能夠使循環風路的強度提高。另外,循環風路成為上部沿著水槽的上表面 而后部沿著水槽的背面的方式,所以能夠既增長風路的長度又實現結構緊湊。
而且,采用本發明,能夠提供下述的洗滌干燥機,其能夠從機外可裝可卸地配置過 濾裝置,并且能夠防止熱交換器內的纖維屑堵塞,能夠長期維持預期的熱交換性能,而且, 成為無論熱交換器的容器的形狀等如何、與冷水的熱交換作用的效率都良好的構成的設計 自由度高,能夠實現長期良好的干燥性能。
圖1表示本發明的一個實施方式,是從右后方所見的以除去外箱的狀態表示的水 槽以及循環風路部分的立體圖。圖2是從前方所見的以打開(洗滌干燥機)門的狀態表示的洗滌干燥機整體的立體圖。圖3是循環風路中的上部風路部分的分解立體圖。圖4是上部風路部分的俯視圖。圖5是沿圖4中的Xl-Xl線的縱剖側視圖。圖6是從下方觀察上部風路中的上部管道的狀態的仰視圖。圖7表示纖維屑過濾單元,(a)是關蓋狀態下的立體圖,(b)是開蓋狀態下的立體 圖。圖8(a)是纖維屑過濾單元的主視圖,(b)是沿著(a)中的X2_X2線的縱剖側視圖。圖9是表示過濾裝置的裝卸操作步驟(a)、(b)、(c)的作用說明圖。圖10是從后方所見的說明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洗滌干燥機的主體部與外 箱的關系的立體圖。圖11是圖10的要部的放大圖。圖12是表示應用例的、表示將循環風路的一部分應用于具有熱泵裝置的洗滌干 燥機的例子的與圖1相當的圖。符號說明1外箱Ib頂板部 Ic側板Id背板3洗滌物出入口 8水槽8a上表面8b背面 10吹出口11吹入口14旋轉滾筒 15孔17電動機(驅動機構) 20循環風路 21上部風路22上部管道23下部管道 23a內底面25過濾器收置部29安裝座(連接部)31安裝槽32纖維屑過濾單元 36安裝槽 37固定纖維屑過濾器(纖維屑過濾器)40垂下部41折回部 42立起部43熱交換器44送風機(送風機構)47加熱器殼體51纖維屑過濾器52過濾器殼體53蓋部54罩65循環風路 67熱泵用殼體220加強板253加強框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參照圖1 圖11對表示本發明的洗滌干燥機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首 先,在表示滾筒式洗滌干燥機的整體的外觀的圖2中,形成滾筒式洗滌干燥機的外殼的外 箱1呈大致矩形箱狀,在底部設有底板2。外箱1的前面部Ia呈朝向前下方的傾斜狀,在其 大致中央部形成有包括圓形的開口部的洗滌物出入口 3。在所述前面部la,門4經由鉸鏈5在橫向方向上能夠旋轉地設置,通過該門4開關 洗滌物出入口 3。在前面部la,在洗滌物出入口 3的上方位置設有操作面板6,在左上部設 有拉出式的洗滌劑投入容器7。在外箱1內,配設有如圖1所示的后表面被封閉的呈大致圓筒狀的水槽8。該水槽 8,在軸方向是前后方向的臥軸狀態且朝向后下方地稍稍傾斜的狀態下,經由一對彈性支持 機構9彈性地支持,該一對彈性支持機構9設置于由聚丙烯樹脂等形成為比較厚的盤狀的 底板2上的左右。另外,該水槽8的上部的多個部位由螺旋彈簧懸掛,被彈性地支持于外箱 1內。該水槽8的前表面的開口部連通于所述洗滌物出入口 3。水槽8,雖沒有詳細表示, 但在前部的上表面8a具有吹出口 10,并且在后部的背面8b的上部具有吹入口 11。在水槽8內,旋轉滾筒14(參照圖2)能夠旋轉地配設。該旋轉滾筒14,雖未詳細 表示,但與水槽8同樣呈后表面被封閉的圓筒狀,在其軸方向為前后方向的臥軸狀態且朝 向后下方地稍稍傾斜的狀態下,配設于水槽8內。在旋轉滾筒14的周壁部形成有多個能夠通水以及通風的孔15。在旋轉滾筒14的 周壁部的內部設有多個擋板16 (在圖2中僅示出1個)。旋轉滾筒14的前面開口部也連通 于所述洗滌物出入口 3,旋轉滾筒14收置從洗滌物出入口 3投入的洗滌物(沒有圖示)。旋轉滾筒14,由設置在水槽8的背面8b的、作為驅動機構的包括例如外轉子型的 DC無刷電動機的電動機17直接旋轉驅動。這樣構成的旋轉滾筒14,在清洗的時候作為洗 滌槽,在脫水的時候作為脫水槽并且在干燥的時候作為干燥槽發揮作用。另外,水槽8的最低部位連接有內部排水管,經由沒有圖示的固定于底板2的排水閥 在機外連通于外部排水管,另外在排水閥的前級(上游側)設有用于從排水中獲取線頭等的纖 維屑的過濾裝置。該過濾裝置構成為,能夠從外箱1的下部裝卸,能夠容易地進行檢修清理。在水槽8的外部配設有干燥用的循環風路20。該循環風路20被外箱1覆蓋。以 下對該循環風路20進行說明。循環風路20具有一端部連接于水槽8的所述吹出口 10的上部風路21。該上部風 路21如圖3至圖5所示,具有上部管道22和組裝于該上部管道22的下部管道23。其中,上部管道22—體地具有上下兩面開口的矩形筒狀的過濾器收置部25和從 該過濾器收置部25朝向后方延伸的后延長部26。后延長部26的下表面也開口。在過濾器收置部25的前部,連接有具有折皺狀的柔性部27的由樹脂制管體構成 的柔性管道28。該柔性管道28的一端部28a連接于所述吹出口 10。在后延長部26的外 表面、此時為上表面,在2個部位一體地設有構成連接部的安裝座29。
在后延長部26的內面的相對向的左右兩側,如圖5以及圖6所示,通過分別在上 下方向上延伸的2根肋狀物30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凹狀的安裝槽31。該安裝槽31, 位于所述2個安裝座29中的前部側(過濾器收置部25側)的安裝座29的附近。在過濾器收置部25中,在上下方向上可裝可卸地收置有后述的纖維屑過濾單元32。緊隨在具有柔性部27的柔性管道28之后,設有纖維屑過濾單元32,這是為了盡可 能減少在旋轉滾筒14內所產生的纖維屑附著的部位。所述下部管道23,以覆蓋上部管道22中的過濾器收置部25的下表面開口部以及后延長部26的下表面開口部的方式安裝于上部管道22的下表面。在該下部管道23的內 面的左右兩側,在與所述安裝槽31相對應的部位,通過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2根肋狀物35 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凹狀的安裝槽36 (參照圖3以及圖5)。在上部管道22和下部 管道23之間,配設有固定纖維屑過濾器37。該固定纖維屑過濾器37,具有對有通氣性的網狀的纖維屑過濾器進行保持的框部 38,通過將該框部38的左右兩側部形成為凸部使其與所述上部管道22的安裝槽31和下部 管道23的安裝槽36嵌合,來安裝于上部管道22和下部管道23之間。因此,在上部管道22和下部管道23之間通過凹凸嵌合安裝有固定纖維屑過濾器 37。在下部管道23的后部側的下表面安裝有向下的連接口 39。上述那樣構成的上部風路21配設為,在柔性管道28的一端部28a連接于所述吹 出口 10的狀態下,位于水槽8的右上部,沿著該水槽8的上表面8a向后方延伸。在該配設 狀態下,如圖5所示,下部管道23的內底面23a朝向后方(連接口 39側)下降傾斜。另外, 沒有圖示,但從前方所見,上部風路21的右側部由所述外箱1的右側板支持。在所述連接口 39,連接有呈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圓筒狀的垂下部40。該垂下部 40,在水槽8的后部以沿著該水槽8的背面8b的方式向下方延伸。垂下部40的下端部40a, 經由折回部41連接于朝向上方延伸的立起部42的下端部。該立起部42具有水冷式的熱 交換器43。該立起部42的通氣部呈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筒狀,在水槽8的后部以沿著該水 槽8的背面8b的方式向上方延伸。垂下部40的下端部40a、立起部42的下端部以及折回 部41,成為未固定的自由端。在熱交換器43的上下方向的比中間部靠下部側的部位設有噴水口 43a,在該噴水 口 43a連接有噴水用的軟管43b的一端部。在干燥工序中,用水冷卻按箭頭A所示的從下方向上方流動的排氣風(暖風),從 而使排氣中所含的水分結露而使之作為除濕水滴下。這樣,熱交換器43具有除濕功能,發 揮將除濕而變得干燥的空氣向下游側即上方送出的作用。軟管43b的另一端部,連接于沒有圖示的供水閥,從該供水閥經由軟管43b從噴水 口 43a將水供給至熱交換器43內。在熱交換器43內,為了使在該熱交換器43內卷起的水不會原樣被后述的送風機 44的風扇吸起,將多個肋狀物43c設為互不相同、成為所謂迷宮式結構。在立起部42的下 端部設有排水口 42a。在該排水口 42a,連接有沒有圖示的排水用的軟管的一端部,該軟管 的另一端部連接于沒有圖示的排水軟管。在水槽8的上表面8a,配設有構成送風機構的送風機44,所述立起部42的上端部 連接于該送風機44的風扇殼體45的吸入口。送風機44是通過風扇電動機46對配置在風 扇殼體45內的風扇(沒有圖示)進行旋轉驅動的。這里,該風扇殼體45的安裝部45a,通 過例如螺紋止動來安裝固定于所述上部風路21的所述安裝座29。在水槽8的上表面8a,加熱器殼體47的一端部連接于風扇殼體45的排出口。在加熱器殼體47內,沒有圖示,但配置有構成加熱機構的護套加熱器(sheath heater)那樣 的電加熱器。在加熱器殼體47的下游側即另一端部,連接有由樹脂制管體構成的柔性管道48的一端部。該柔性管道48,具有折皺狀的柔性部48a。柔性管道48的另一端部向下,呈大 致“L”狀。柔性管道48的另一端部連接于設置在水槽8的背面8b的左上部的后部風路49 的上端部。該后部風路49,連通于水槽8的所述吹入口 11。這里,由經由柔性管道28連接于吹出口 10的上部風路21、垂下部40、折回部41、 具有熱交換器43的立起部42、送風機44的風扇殼體45、加熱器殼體47、柔性管道48和連 通于吹入口 11的后部風路49,構成了所述循環風路20。該循環風路20配管為,連接于吹出口 10的上部風路21沿著水槽8的上表面8a 向后方延伸,之后在水槽8的后部附近以垂下部40沿著水槽8的背面8b的方式向下方延 伸,從下部的折回部41起,立起部42 (熱交換器43)變為朝上方而以沿著水槽8的背面8b 的方式向上方延伸,返回至水槽8的上表面8a,經由風扇殼體45、加熱器殼體47、柔性管道 48以及后部風路49連接于吹入口 11。接下來,對所述纖維屑過濾單元32進行說明。該纖維屑過濾單元32,也如圖7以 及圖8所示,具有通過熔敷等在框部51a —體地形成有細孔眼的網狀的纖維屑過濾器51 的過濾器殼體52 ;開關該過濾器殼體52的前面開口部的蓋部53 ;和以固定狀態設置于過 濾器殼體52的上部的罩54。而且,通過將該纖維屑過濾單元32收置于過濾器收置部25 內,構成過濾裝置。其中,過濾器殼體52形成為前表面開口的大致箱狀,在與其底面和后側的面相當 的部位配置有纖維屑過濾器51。纖維屑過濾器51,呈有通氣性的網狀,呈大致“L”狀。進而,形成過濾器殼體52的進深側的外廓的框部,呈越往下部越向前方側傾斜的 斜面形狀,因此作為過濾器殼體52的外觀形狀,呈在具有纖維屑過濾器51的進深側的背面 有傾斜面的斜面形狀。因此,尤其是從圖5能夠理解到在纖維屑過濾單元32被收置于容器狀殼體25內 的狀態下,纖維屑過濾器51配置為與容器狀殼體25的通氣路徑相通的方式,尤其是背面傾 斜,從而在其與容器狀殼體25的側壁之間形成有效的間隙。蓋部53,具有被多個肋狀物55分割而成的多個開口部56。該蓋部53,其下端部經 由左右兩側的軸部57在上下方向上能夠旋轉地設置于過濾器殼體52。而且,形成于過濾器殼體52和蓋部53的接合突部52a和接合片53a彈性地可接 合可脫離地被接合支持,能夠維持封閉狀態。罩54,呈比過濾器殼體52大的矩形板狀,在大致中央部有用作拉手的開口部58。 在該開口部58,能夠旋轉地安裝有通過施力機構被向封閉方向施力的封閉板59。在所述外箱1的頂板部lb,形成有與所述罩54的外形相對應的開口部60 (參照圖 2)。因此,纖維屑過濾單元32,通過該開口部60,相對于所述上部風路21的過濾器收置部 25能夠從外箱1的上方取出裝入地進行安裝。接下來,對上述構成的作用進行說明。在上述構成中,在使收置在旋轉滾筒14內的洗滌物(沒有圖示)干燥的情況下,通過電動機17使旋轉滾筒14在正反兩個方向上低速旋轉,同時驅動送風機44并且使加熱 器殼體47內的電加熱器發熱,進而從供水閥經由軟管43b將水供給至熱交換器43的噴水 口 43a,對熱交換器43內噴水。
其中,利用送風機44的風扇的送風作用,反復進行將循環風路20內的空氣從吹入 口 11吹入水槽8內以及旋轉滾筒14內、并且將旋轉滾筒14內以及水槽8內的空氣從水槽 8的吹出口 10向循環風路20側吹出的工作,由此使水槽8內(旋轉滾筒14內)的空氣通 過循環風路20循環(參照圖1的箭頭A)。更加詳細地說明此刻的風的流動。循環風路20內的空氣被加熱器殼體47內的電 加熱器加熱,該被加熱了的空氣(暖風)通過柔性管道48以及后部風路49,從吹入口 11被 供給至水槽8內以及旋轉滾筒14內。被供給至旋轉滾筒14內的暖風,對旋轉滾筒14內的洗滌物進行加熱,并獲取該洗 滌物的濕氣。獲得了濕氣的暖風,從前部的吹出口 10向循環風路20吹出,經過柔性管道28 和上部風路21朝向后方流動。當在該上部風路21中流動的空氣含有纖維屑時,該纖維屑的大半被纖維屑過濾 器51捕獲,通過了纖維屑過濾器51的纖維屑也被固定纖維屑過濾器37捕獲。經上部風路21朝向后方流動的暖風,在經垂下部40朝向下方流動之后,經由下端 部的折回部41變為向上方,在立起部42中的熱交換器43內朝向上方流動。此時,從噴水 口 43a向熱交換器43內噴水,利用該水對暖風進行冷卻、除濕。另外,對熱交換器43內噴 水后的水以及除濕所得的水,從排水口 42a經由軟管被排出至機外。熱交換器43內的空氣,由于受到多個肋狀物43b的阻礙而曲折上升,在被吸入送 風機44的風扇殼體45內之后,被向加熱器殼體47側排出,在此處再次被電加熱器加熱。被加熱了的空氣,以通過柔性管道48以及后部風路49、從吹入口 11返回至水槽8 內以及旋轉滾筒14內的方式流動。通過這樣使空氣循環,來干燥旋轉滾筒14內的洗滌物。另一方面,在檢修或清理纖維屑過濾單元32中的纖維屑過濾器51時,首先,使用 者從外箱1的外部用手指按壓纖維屑過濾單元32的罩54的封閉板59并使之轉動,將其手 指插入開口部58并用手指勾住該開口部58的邊緣部。接著,將罩54和纖維屑過濾單元32提起,從過濾器收置部25以及外箱1的開口 部60將其取出。之后,打開纖維屑過濾單元32的蓋部53,進行纖維屑過濾器51的檢修、清理。在檢修、清理結束之后,閉上蓋部53,使用者用手指按壓罩54的封閉板59并使之 轉動,在其手指插入開口部58并用手指勾住該開口部58的邊緣部的狀態下用手保持纖維 屑過濾單元32。接著,從外箱1的外部通過外箱1的開口部60將該纖維屑過濾單元32的過濾器 殼體52部分插入外箱1內的過濾器收置部25內,從而將纖維屑過濾單元32安裝于過濾器 收置部25。此時,外箱1的開口部60由罩54封閉。接著,對于將過濾裝置的纖維屑過濾器51取出至外部時的操作順序,尤其參照圖 9的作用說明圖詳細地說明。首先,在圖9(a)中示出將纖維屑過濾單元32從外箱1的頂板部Ib沿豎直向上方 向(以箭頭C所示)稍稍(全部高度的1/3左右)取出的狀態。此時,如圖5所示,沿著箭頭B方向按壓封閉板59,將手指插入用作拉手的開口部58并用手指勾住其開口邊緣的前部 而向上方拉,從而能夠將其向豎直上方拉出。如果拉出的過濾器殼體52的背面的傾斜面的起點到達過濾器收置部25的上端開 口部附近(或者頂板部的開口部附近),則如圖9(b)所示,一邊向上方拉起纖維屑過濾單元 32 —邊向跟前側旋轉拉出(箭頭D方向)。該向跟前側拉出的操作,與直接豎直向上拉起的操作相比,能夠容易地進行操作, 艮口,使用者在頂板部Ib的高處進一步向上方拉起的操作逐漸變得困難,相對于此,以利用 纖維屑過濾單元32的背面的傾斜面 向跟前側旋轉的方式拉出的操作能夠容易地進行。接著,圖9 (c)表示向跟前上方拉出纖維屑過濾單元32 (箭頭E方向)、將其從外 箱1完全取出的狀態。因此,將從洗滌干燥機取出了的狀態的纖維屑過濾單元32 (例如參 照圖7(a))移至預定場所,如圖7(b)所示,打開蓋部53,去除過濾器殼體52內所捕獲的纖 維屑并清理纖維屑過濾器51。另外,在將結束清理的纖維屑過濾單元32在洗滌干燥機中安裝至原來的位置時, 按照與上述取出操作順序相反的順序進行,從而將其插入并固定支持于上部風路21的預 定位置。也可以不像圖9(b)、(c)所示地將纖維屑過濾單元32向跟前上方旋轉拉出,而是 接著圖9(a)所示的操作而直接沿豎直向上的方向拉出。接著,參照圖10以及圖11對圖1所示的洗滌干燥機的主體部和收置該主體部的 外箱1的安裝固定機構進行說明。纖維屑過濾器收置部25、循環風路20的上部管道22和垂下部40、立起部42、熱交 換器43、送風機44、加熱器殼體47的各部件,固定在形成主體部的外廓的外箱1側。所述過濾器收置部25,通過基于鉤狀部件251的接合以及螺紋件252,固定于設置 于外箱1的頂板部Ib的加強框253。所述加強框253架設于外箱1的兩側板Ic的上端邊緣之間,利用足夠加強外箱1 的強度能夠穩定地保持過濾器收置部25。而且,垂下部40的上部開口,嵌合并通過螺紋件附著固定于所述下部管道23的連 接口 39從而接合于上部風路21,使設置于上部管道22的固定輪轂(boss) 231接合于在側 板Ic的上緣部遍及前后方向而形成的凸緣部的背面,通過螺紋件232進行固定,從而固定 于外箱1側。另外,送風機44螺紋固定于設置于所述過濾器收置部25的上部管道22的上表面 的固定輪轂221。加熱器殼體47通過螺紋件254附著固定于在主體的背面開口在所述外箱 1的背板Id的上部架設在兩側板Ic之間、對外箱1進行加強的加強板220,該加熱器殼體 47使風扇殼體45作為一部件與該送風機44 一體化。根據上述內容,由所述過濾器收置部25、垂下部40、立起部42以及風扇殼體45和 加熱器殼體47的各部件構成的循環風路20,在實質上一體化的狀態下,其前方部固定于加 強框253,其后部固定于加強板220,另外其側部固定于側板Ic的凸緣部,這樣將循環風路 20保持于外箱1側。因此,水槽8自身的重量減輕,所以振動降低,并且形成至此為止作為重量物的循 環風路20的幾乎全部的部件都沒有固定在水槽8而是固定在剛性大的外箱1,所以水槽8 的偏心載重也減少,也減輕了對所述彈性支持機構的負荷而能夠得到充分的抑制振動的效果,能夠實現洗滌干燥機主體的進一步低振動化。而且,該循環風路20、和由彈性支持機構9以及在上部的多個部位設置的懸掛用的螺旋彈簧支持的水槽8,經由分別具有折皺部的柔性管道48、28而連接,所以通過該柔性 也能夠抑制洗滌時和/或脫水時的來自水槽8的振動傳遞至循環風路20。而且,連接于所述水槽8的吹出口 10的柔性管道28與過濾器收置部25的連接和/或連接于吹入口 11的柔性管道48與加熱器殼體47的嵌著接合時的定位變得容易,能夠 使組裝作業性提高。另外,所述風扇殼體47以及上部風路21,在水槽8的上表面側遍及洗滌干燥機主 體部的前后方向而配設,固定于外箱1側,所以外箱1的前后方向上的剛性提高,作為洗滌 干燥機的扭轉強度提高,也能夠抑制由于洗滌物的偏置所引起的振動。采用上述的實施方式能夠得到下面的作用效果。在循環風路20中,在沿著水槽8的背面8b配置的立起部42配置有水冷式的熱交 換器43,所以在熱交換器43中相對于從下往上流動的空氣從上噴水,因此能夠高效地從在 熱交換器43內流動的空氣中去除濕氣。而且,熱交換器43能夠以沿著水槽8的背面8b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方式設置,所 以能夠確保用于除濕的風路的長度較長,總體而言能夠提高除濕效果。另外,循環風路20的垂下部40與立起部42,成為以沿著水槽8的背面8b分別在 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狀態配置的方式,但構成為這些垂下部40與立起部42的下部經由折回 部41而連接、并且它們的上部在水槽8的上表面8a經由風扇殼體45以及安裝座29連接, 所以能夠提高這些垂下部40與立起部42的剛性、能夠提高配管強度,進而能夠提高循環風 路20的強度。另外,循環風路20,其上部沿著水槽8的上表面8a配置、其后部沿著水槽8的背面 8b配置,所以能夠既增長風路的長度又實現結構緊湊。構成循環風路20的上部風路21的內底面的下部管道23的內底面23a,朝向后方 下降傾斜,所以即使流經上部風路21的空氣在該上部風路21內結露,該結露水沿著下部管 道23的內底面23a向后方流動,通過連接口 39和垂下部40向折回部41側流動。接著,能夠從連接于折回部41的最下端的排出口 42a向外部進行排出處理。因此,即使在上部風路21內結露了,也能夠防止該結露水進入旋轉滾筒14側,能 夠防止結露水弄濕旋轉滾筒14內的洗滌物。由纖維屑過濾單元32和過濾器收置部25構成的過濾裝置配置在水冷式的熱交換 器43的上游側,所以能夠消除纖維屑進入熱交換器43的容器狀的內部而堵塞那樣的不良 情況。因此,能夠將來自噴水口 43a的注水量設為冷卻作用所必需的適當的水量,進而 有利于提高熱交換作用的效率高的熱交換器形狀等的設計自由度。另外,在上述的現有構成中,在排氣風流入熱交換器時,在其風壓高時瞬時卷起冷 水,存在水飛沫飛散到位于上方的送風機的可能性。這是因為,伴隨著滾筒內的衣物的攪拌 動作產生波動的壓力變化,其中的高風壓施加到熱交換器時,有時該瞬間的風壓呈現如上 所述的卷起冷水之勢。相對于此,采用本實施例,即使產生上述那樣的波動的排氣風,在熱交換器43內,多個肋狀物43c起到緩和該風勢的作用,同時由于過濾裝置的阻礙,冷卻水的水飛沫不會 被向上方卷起,能夠可靠地防止飛散的水濺到送風機44中那樣的不良情況發生。
另外,過濾裝置成為在過濾器殼體52內設有網狀的纖維屑過濾器51的構成,并且 所述過濾器殼體52的進深側的背面成為越往下部越向前方側傾斜的斜面形狀,所以如尤 其基于圖9對于取出纖維屑過濾單元32時的操作順序所描述的、即與向上方沿一條直線拉 出纖維屑過濾單元32相比,能夠從其中途以向跟前前方旋轉的方式拉出,能夠容易地進行 在頂板部Ib上方處的操作。上述操作即使相對于使纖維屑過濾單元32返回原來的位置時(安裝時)的操作 來說,也可以說是比較容易的。而且,尤其在取出纖維屑過濾單元32時,即使在上述傾斜的 狀態下進行,因為纖維屑過濾器51設置在過濾器殼體52內,所以捕獲到的纖維屑和/或灰 塵等不會灑落到過濾器殼體52外,進一步改善了操作性。在更為具體的構成中,配置構成為在由過濾器殼體52和蓋部53構成的過濾器殼 體52側配設纖維屑過濾器51,并且蓋部53側位于循環風路20的上游側,過濾器殼體52側 位于循環風路20的下游側,所以能夠在過濾器殼體52內捕獲蓄積較多的纖維屑,并且在清 理纖維屑時打開了蓋部53時,纖維屑和/或灰塵等不會灑落,不會污染周邊,使用更方便。另外,上部風路21具有上部管道22和安裝于該上部管道22的下部管道23,用于 捕獲纖維屑的固定纖維屑過濾器37位于上部管道22和下部管道23之間且位于連接用的 安裝座29的附近,成為靠凹凸嵌合而安裝的構成。由此,能夠使上部風路21中的安裝座29附近的強度提高,并且不使用螺紋件等就 能夠將固定纖維屑過濾器37安裝固定。進而,固定纖維屑過濾器37配置于上部風路21中的過濾器收置部25的下游側附 近,所以即使在過濾器收置部25的上表面打開的狀態下異物落入過濾器收置部25內,該異 物也會被固定纖維屑過濾器37攔截。因此,能夠從過濾器收置部25的上表面開口部將手插入而容易地取出異物,另 夕卜,能夠防止異物進入比固定過濾器37更深(更往下游側)的部位。另外,在過濾器收置部25的上表面開放的狀態下,即使在水從該開口部進入過濾 器收置部25內,該水也能夠沿著下部管道23的內底面23a向后方流動。這里,作為將固定纖維屑過濾器37固定的結構,在上述實施方式中,設為在上部 管道22和下部管道23之間的內面側分別通過2根肋狀物30、35形成凹狀的安裝槽31、35, 使固定纖維屑過濾器37的框部38的左右兩側部作為凸部嵌合于所述安裝槽31、35的結 構,但也可以取而代之采用如下的結構。S卩,形成為下述構成在上部管道22以及下部管道23的左右兩側的內面,分別各 設有1根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肋狀物,在固定纖維屑過濾器37的框部38的左右兩側通過 2根肋狀物而設置凹狀的安裝槽,使固定纖維屑過濾器37的凹狀的安裝槽相對于上部管道 22以及下部管道23的1根肋狀物嵌合。由此,也能夠獲得與上述同樣的作用效果。由所述過濾器收置部25、垂下部40、立起部42以及風扇殼體45和加熱器殼體47 的各部件構成的循環風路20,在實質上一體化的狀態下,其前方部固定于加強框253,其后 部固定于加強板220,另外其側部固定于側板Ic的凸緣部,這樣支持于外箱1側,所以水槽 8自身的重量減輕,振動降低。
因此,形成至此為止作為重量物的循環風路20的幾乎全部部件都沒有固定在水槽8而是固定在剛性大的外箱1,所以水槽8的偏心載荷也降低,也減輕了對所述彈性支 持機構的負荷而能夠得到充分的抑制振動的效果,能夠實現洗滌干燥機的進一步的低振動 化。而且,該循環風路20、和由彈性支持機構9以及在上部的多個部位設置的懸掛用 的螺旋彈簧所支持的水槽8,經由分別具有折皺部的柔性管道48、28而連接,所以通過該柔 性也能夠抑制洗滌時和/或脫水時的來自水槽8的振動傳遞至循環風路20。進而,連接于所述水槽8的吹出口 10的柔性管道28與過濾器收置部25的連接和 /或連接于吹入口 11的柔性管道48與加熱器殼體47的嵌著接合時的定位變得容易,能夠 使組裝作業性提高。另外,所述風扇殼體47以及上部風路21,在水槽8的上表面側遍及洗滌干燥機主 體部的前后方向而配設,固定于外箱1側,所以外箱1的前后方向上的剛性提高,作為洗滌 干燥機的扭轉強度提高,也能夠抑制由于洗滌物的偏置所引起的振動。應用例圖12示出了應用例。該應用例,與上述的實施方式相比,尤其是循環路徑的構成 和干燥機構不同。作為干燥機構,代替上述實施方式中的水冷式的熱交換器42和電加熱 器,而使用利用冷凍循環的熱泵裝置。另外,對與上述實施方式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的附圖 標記,并省略說明,對不同的部分進行說明。配設在水槽8的外部的循環風路65中的柔性管道28、上部風路21以及垂下部40, 使用與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循環風路20同樣的部件,部件通用。而且,垂下部40的下端部 40a經由連接風路66連接于熱泵用殼體67的入口 67a。熱泵用殼體67配設在底板2上。熱泵裝置詳情未示,它是利用冷凍循環的公知構成的熱泵裝置,該冷凍循環構成 為通過致冷劑管連接壓縮致冷劑的壓縮機、使從壓縮機排出的致冷劑放熱而液化的冷凝器 和使致冷劑蒸發來對周圍進行冷卻的蒸發器。熱泵裝置的所述蒸發器和所述冷凝器配設在所述熱泵用殼體67內,在底板2上配 設有所述壓縮機。熱泵用殼體67的出口,連接于配設在底板2上的送風機68的風扇殼體 69的吸入口。風扇殼體69的排出口 69a向上,該排出口 69a經由具有折皺狀的柔性部70a的柔 性管道70連接于后部風路71的下部。后部風路71為避開電動機17而彎曲配置于水槽8 的背面8b,其上部連通于水槽8的吹入口 11。這里,由柔性管道28、上部風路21、垂下部40、連接風路66、熱泵用殼體67、風扇殼 體69、柔性管道70和后部風路71,構成使水槽8內以及旋轉滾筒14內的空氣循環的循環 風路65。在上述構成中,在驅動送風機68時,由熱泵用殼體67的冷凝器加熱過的空氣,如 圖12的箭頭B所示,從風扇殼體69的排出口 69a通過柔性管道70、后部風路71從吹入口 11被供給至水槽8內以及旋轉滾筒14內。供給至旋轉滾筒14內的暖風,加熱洗滌物,并且奪取洗滌物的濕氣,從吹出口 10 向循環風路20側吹出。從吹出口 10向循環風路20側吹出的空氣,經上部風路21向后方 流動,經垂下部40向下方流動,之后流入熱泵用殼體67內。
流入了熱泵用殼體67內的空氣,被蒸發器冷卻除濕后,再次被冷凝器加熱。通過反復進行這樣的工作,干燥洗滌物。采用上述的應用例,干燥機構與上述實施方式不同,但循環風路65中的柔性管道 28、上部風路21以及垂下部40能夠與上述實施方式中的相應部件通用,能夠謀求部件的通 用化。
權利要求
一種洗滌干燥機,其特征在于,具有外箱;水槽,其設置在該外箱內,在其前部的上方部具有吹出口并且在后部具有吹入口;旋轉滾筒,其具有能夠通水以及通氣的孔,在軸方向為前后方向的臥軸狀態下在所述水槽內能旋轉地配設,利用驅動機構驅動而旋轉;循環風路,其在所述水槽的外部在與所述外箱之間配設,在所述外箱內其一端部連接于所述吹出口并且另一端部連接于所述吹入口;送風機構,其通過將所述水槽內的空氣從所述吹出口向所述循環風路側吹出并且將所述循環風路內的空氣從所述吹入口向所述水槽內吹入,使所述水槽內的空氣通過所述循環風路循環;和水冷式的熱交換器,其設置在所述循環風路中,去除在所述循環風路中流動的空氣中所含的濕氣,所述循環風路配管形成為在從所述吹出口沿著所述水槽的上表面向后方延伸之后,在所述水槽的后部附近以沿著所述水槽的背面的方式變為朝向下方而向下方延伸,從下部的折回部起,變為朝向上方,以沿著所述水槽的背面的方式向上方延伸,在返回至所述水槽的上表面之后,連接于所述吹入口,所述熱交換器,配置于所述循環風路中的從所述折回部向上方延伸的立起部,在所述循環風路中從沿著所述水槽的上表面的部分朝向所述折回部的垂下部和包括所述熱交換器的所述立起部,它們的下部經由所述折回部相連接,并且它們的上部在所述水槽的上表面經由連接部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滌干燥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循環風路中從所述水槽的前部上表面朝向后方延伸的風路的內底面,朝向后方 下降傾斜。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洗滌干燥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循環風路中從所述水槽的前部上表面向后方延伸的風路構成為,具有在外表面 具有所述連接部的上部管道和安裝于所述上部管道的下部管道,位于所述上部管道與所述 下部管道之間且位于所述連接部的附近,通過凹凸嵌合安裝有第一纖維屑過濾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洗滌干燥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循環風路中,設置有過濾裝置,該過濾裝置構成為,具有過濾單元,該過濾單元 從在所述循環風路中循環的空氣中捕獲線頭等、能相對于過濾器收置部內進行裝卸,所述過濾單元,設置在所述循環風路的經過所述水槽上方的部位,能夠從所述外箱外 部進行裝卸,并且所述過濾裝置配置在所述熱交換器的上游側的所述水槽與所述外箱之 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洗滌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構成為,在所述過濾單元中的所述過濾器殼體內設置有網狀的第二纖維屑過濾器,并 且所述過濾器殼體的進深側的背面為越往下部越向前方側傾斜的斜面形狀。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洗滌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收置所述第二纖維屑過濾器的殼體,包括所述過濾器殼體和蓋部,配置構成為所述第二纖維屑過濾器配設于所述過濾器殼體側,并且所述蓋部側位于所述循環風路的上游側,所述過濾器殼體側位于所述循環風路的下游側。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洗滌干燥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送風機構的下游側具有對來自所述送風機構的空氣進行加熱的加熱裝置, 將由所述熱交換器除濕、在所述加熱裝置中所生成的暖風,導入配置于所述水槽內的 滾筒內,所述熱交換器、送風機構以及加熱裝置安裝固定在所述外箱側, 具有連接于所述吹出口側的折皺部的柔性管道連接在形成于所述水槽側的吹出口,并 且具有連接于吹入口側的折皺部的柔性管道連接在形成于所述水槽側的吹入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洗滌干燥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裝置固定在與所述水槽的上表面相對應的所述外箱側,并且所述送風機構和 所述加熱裝置的殼體一體形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能夠提高水冷式熱交換器的除濕效率、而且提高循環風路的剛性而能夠謀求強度的提高的洗滌干燥機。配設于水槽(8)的外部的干燥用的循環風路(20)的一端部連接于水槽(8)前部上表面的吹出口(10),另一端部連通于水槽(8)的背面上部的吹入口(11)。水冷式的熱交換器(43),配置在循環風路(20)中的沿著水槽(8)的背面(8b)向上方延伸的立起部(42)。循環風路(20)的垂下部(40)和立起部(42)的下部經由折回部(41)而連接,上部在水槽(8)的上表面(8a)經由風扇殼體(45)以及安裝座(29)連接而構成,所以能夠提高垂下部(40)和立起部(42)的剛性,能夠提高配管強度。
文檔編號D06F25/00GK101805974SQ20101011959
公開日2010年8月18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20日 優先權日2009年2月17日
發明者堀田浩平, 大藪起也, 村瀨弘樹, 林浩樹, 西村博司 申請人:株式會社東芝;東芝家用電器控股株式會社;東芝家用電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