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折光pu合成革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PU合成革的生產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折光PU合成革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受到自然條件的制約和世界各國保護動物意識的加強,特別是環境保護意識的加強,天然皮革的使用正在逐年的減少。PU合成革具有耐磨性強、強度及韌性好、耐油性能好、裁剪率高的優點,已成為天然皮革的最佳替代品,合成革在服裝革、運動鞋、沙發、箱包等領域應用越來越廣泛,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動物皮的緊缺給制革業帶來的影響。傳統PU合成革的生產工藝步驟為(1)配制聚氨酯漿料漿料的粘度要求較高,一般應控制在7000-9000 *s,漿料的處方為PU樹脂、二甲基甲酰胺、木質粉,其中,二甲基甲酰胺的含量控制在10% 15%之間;(2)基布浸水處理基布經過儲物架入浸水槽,然后把基布中的水分擠干,接著將基布燙半干;(3)涂覆凝固經過處理的基布,通過涂料臺,采用涂刀涂覆法把漿料混合液均勻地涂覆在基布上,凝固槽中的凝固液是由水與二甲基甲酰胺組成的,二甲基甲酰胺的含量一般為20% 25% ; (4)水洗、烘干、卷取。采用傳統的PU合成革的生產工藝制得的PU合成革存在光澤度較差、折光效果不好,紋路不清晰等缺點,因此,開發光澤度好、折光效果好、及紋路清晰,在外表感官上給予人多層次美感的PU合成革已成為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
發明內容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折光PU合成革的生產方法,制得的折光PU 合成革紋路細膩、光澤度柔和、成型平整、反射光澤良好。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折光PU合成革的生產方法,包括PU合成革的成型步驟,其特征在于,所述PU合成革的成型步驟包括
(1)材料的選擇包括離型紙、壓花輥、底基、樹脂的選擇,所述離型紙上設有紋路,所述壓花輥上設有紋路,所述離型紙上的紋路和壓花輥上的紋路應相匹配,底基選擇濕法BASS, 樹脂應選擇耐高溫、耐寒、耐水解的干法壓花樹脂;
(2)通過以上離型紙、樹脂、底基的選擇,將離型紙通過一號涂布頭,涂布一層粘度為 2500 3000cps的面料,面料由重量比為100 60 80 10 15的PU樹脂二甲基甲酰胺色粉組成,PU樹脂選用固含量為30-35%、100%模量為50-70kg/cm2耐熱性差的聚氨酯樹脂,其耐熱溫度在160 180°C,制得涂有面料層的離型紙;
(3)將涂有面料層的離型紙通過二號涂布頭,在面料層上涂布一層粘度為3000 5000cps的底料,底料由重量比為100 :50 70 :10 15的PU樹脂二甲基甲酰胺色粉組成,PU樹脂選用固含量為30-35%、100%模量為50-70kg/cm2耐熱性差的聚氨酯樹脂,其耐熱溫度在160 180°C ;
(4)將步驟(3)處理過的離型紙進行預熱處理,使基布與底料相結合,經烘箱烘干處理制得干式半成品;
(5)將干式半成品通過一對壓花輥進行壓紋處理,與面料相鄰一側的壓花輥其表面設有折光效果好的光澤感紋路,且該壓花輥內通有導熱油使其表面溫度介于180 210°C,將壓紋處理后的半成品冷卻后進行收卷制得成品。進一步的改進是所述步驟(4)中的烘箱溫度為100 110°C。進一步的改進是所述步驟(5)中的冷卻是使用循環冷卻水進行冷卻,冷卻的溫度控制在15 20°C。通過采用前述技術方案,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通過改變面料層及底料層處方的配比,制得的折光PU合成革紋路細膩、光澤度柔和、成型平整、反射光澤良好,在外表感官上給人多層次的美感,其生產工藝與傳統的PU合成革的制作方法相比,步驟更簡單,生產效果更好,生產效率更高。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結合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借此對本發明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并達成技術效果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并據以實施。本發明的實施例為
一種折光PU合成革的生產方法,包括PU合成革的成型步驟,其特征在于,所述PU合成革的成型步驟包括
(1)材料的選擇包括離型紙、壓花輥、底基、樹脂的選擇,所述離型紙上設有紋路,所述壓花輥上設有紋路,所述離型紙上的紋路和壓花輥上的紋路應相匹配,底基選擇濕法BASS, 樹脂應選擇耐寒、耐水解的干法壓花樹脂;
(2)通過以上離型紙、樹脂、底基的準備及選擇,將離型紙通過一號涂布頭,涂布一層粘度為2750cps的面料,面料由重量比為100 70 12的PU樹脂二甲基甲酰胺色粉組成; PU樹脂選用固含量為35%、100%模量為60kg/cm2耐熱性差的聚氨酯樹脂,其耐熱溫度介于 16(T180°C,制得涂有面料的離型紙;
(3)將涂有面料的離型紙通過二號涂布頭,在面料層上涂布一層粘度為4000cps的底料,底料由重量比為100 60 13的PU樹脂二甲基甲酰胺色粉組成;
(4)將步驟(3)處理過的離型紙進行預熱處理,使基布與底料相結合,經烘箱烘干處理制得干式半成品,烘箱溫度設為105°C ;
(5)將干式半成品通過一對壓花輥進行壓紋處理,與面料相鄰一側的壓花輥其表面設有折光效果好的光澤感紋路,該壓花輥內通有導熱油,控制壓花輥表面的溫度在195°C,將壓紋處理后的半成品冷卻后進行收卷制得成品,采用循環冷卻水進行冷卻,冷卻的溫度控制在17°C。其中,步驟(2 )中面料的粘度可以為2500 3000cps,面料的配方PU樹脂二甲基甲酰胺色粉的重量比可以為100 :60 80 :10 15 ;步驟(3)中底料的粘度可以為3000 5000cps,底料的配方PU樹脂二甲基甲酰胺色粉的重量比可以是100:50 70:10 15 步驟(2)和(3)中的PU樹脂選用固含量為30 35%、100%模量為50 70kg/cm2耐熱性差的聚氨酯樹脂,其耐熱溫度在160 180°C;步驟(4)中烘箱溫度可以為100 110°C;步驟 (5)中壓花輥表面的溫度控制在180 210°C,冷卻水的溫度控制在15 20°C。
以上各具體步驟中涉及的溫度、各種物質的重量比、粘度范圍實際上是限定一個可行并且理想的范圍,使用各取值范圍內的任一數值都可以實現發明的目的,同時,各工藝步驟中涉及到的設備如烘箱、壓花輥、涂布頭等屬公知技術,所以對其結構不作具體的描述。本發明通過改變面料層及底料層處方的配比,制得的折光PU合成革的光澤度與折光效果均較好,紋路清晰,在外表感官上給予人多層次的美感,其生產工藝與傳統的PU 合成革的制作方法相比,步驟更簡單,生產效果更好,生產效率更高。以上所記載,僅為利用本創作技術內容的實施例,任何熟悉本項技藝者運用本創作所做的修飾、變化,皆屬本創作主張的專利范圍,而不限于實施例所揭示者。
權利要求
1.一種折光PU合成革的生產方法,包括PU合成革的成型步驟,其特征在于,所述PU合成革的成型步驟包括(1)材料的選擇包括離型紙、壓花輥、底基、樹脂的選擇,所述離型紙上設有紋路, 所述壓花輥上設有紋路,所述離型紙上的紋路和壓花輥上的紋路應相匹配,底基選擇濕法 BASS,樹脂應選擇耐寒、耐水解的干法壓花樹脂;(2)通過以上離型紙、樹脂、底基的選擇,將離型紙通過一號涂布頭,涂布一層粘度為 2500 3000cps的面料,面料由重量比為100 60 80 10 15的PU樹脂二甲基甲酰胺色粉組成,PU樹脂選用固含量為30-35%、100%模量為50-70kg/cm2耐熱性差的聚氨酯樹脂,其耐熱溫度在160 180°C,制得涂有面料層的離型紙;(3)將涂有面料層的離型紙通過二號涂布頭,在面料層上涂布一層粘度為3000 5000cps的底料,底料由重量比為100 50 70 10 15的PU樹脂二甲基甲酰胺色粉組成,PU樹脂選用固含量為30-35%、100%模量為50-70kg/cm2耐熱性差的聚氨酯樹脂,其耐熱溫度在160 180°C ;(4)將步驟(3)處理過的離型紙進行預熱處理,使基布與底料相結合,經烘箱烘干處理制得干式半成品;(5)將干式半成品通過一對壓花輥進行壓紋處理,與面料相鄰一側的壓花輥其表面設有折光效果好的光澤感紋路,且該壓花輥內通有導熱油使其表面溫度介于180 210°C,將壓紋處理后的半成品冷卻后進行收卷制得成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折光PU合成革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 中的烘箱溫度為100 110°C。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折光PU合成革的生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5) 中的冷卻是使用循環冷卻水進行冷卻,冷卻的溫度控制在15 20°C。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PU合成革的生產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折光PU合成革的生產方法。本發明提供一種折光PU合成革的生產方法,制得的折光PU合成革紋路細膩、光澤度柔和、成型平整、反射光澤良好。其工藝步驟依次為材料的選擇→將離型紙通過一號涂布頭,涂布一層面料→將離型紙通過二號涂布頭,在面料上涂布一層底料→將處理過的離型紙進行預熱處理,使基布與涂有面料及底料的離型紙相結合,經烘箱烘干處理制得干式半成品→將干式半成品通過一對壓花輥進行壓紋處理,將壓紋處理后的半成品冷卻后進行收卷制得成品。
文檔編號D06N3/14GK102517921SQ201210003079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6日
發明者許紫峰, 陳武奎 申請人:福建蘭峰制革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