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解決環錠細紗機后羅拉扭震的阻尼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紡織機械的ー個部件,具體涉及ー種解決環錠細紗機后羅拉扭震的阻尼裝置。
背景技術:
環錠細紗機是紡織行業生產流程中面大、量廣的重要設備,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成紗質量、經濟效益等各個方面。細紗機的水平直接影響到棉紡行業的發展。隨著紡織エ業的發展和人們日常生活的需要,化學纖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在環錠細紗機紡化學纖維時,其牽伸カ遠大于紡棉纖維時的牽伸力。特別是在使用“V牽”エ藝吋,相同的皮輥壓力,其牽伸カ是“平牽”エ藝時的1 2倍。通過理論分析及實驗驗證后羅拉扭震是由于在牽伸過程中纖維束對后羅拉施加了逆時針扭矩,(按600錠計算,環錠細紗機羅拉可簡化成“細長軸”,其長徑比約為1600)。當施加的扭矩大于其材料的許用扭矩吋,扭震即產生,這樣紡出來的紗線質量差,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從而給企業的經濟效益造成了一定的損失。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解決環錠細紗機后羅拉扭震的阻尼裝置,該裝置結構簡単,有效地解決了環錠紡細紗機羅拉扭震的問題,提高了紗線的質量,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一種解決環錠細紗機后羅拉扭震的阻尼裝置,它包括羅拉連接柱、外摩擦套、內摩擦套、螺母、螺釘、導向座、螺栓、導柱、支承座、壓簧和調節手柄,支承座設置在環錠細紗機的機梁上,羅拉連接柱的一端與環錠細紗機的后羅拉連接,另一端通過螺母與內摩擦套連接,導向座通過螺釘與外摩擦套連接,外摩擦套設置在內摩擦套外,導柱通過螺紋與承座連接,導柱與導向座上的導向孔滑動連接,螺栓的一端設置有調節手柄, 另一端穿過支承座與導向座連接,壓簧設置在調節手柄與支承座之間。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發明結構簡単,操作方便,通過在后拉羅尾端増加ー對摩擦副,產生順時針扭矩,通過調節摩擦副的正壓力,來產生不同的反扭矩,用以平衡一部分因纖維束產生的扭矩,從而達到消除羅拉扭震的目的,從而提高了紗線的質量,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解決環錠細紗機后羅拉扭震的阻尼裝置,它包括羅拉連接柱1、外摩擦套2、 內摩擦套3、螺母4、螺釘5、導向座6、螺栓7、導柱8、支承座9、壓簧10和調節手柄11,支承座9設置在環錠細紗機的機梁上,羅拉連接柱1的一端通過螺紋與環錠細紗機的后羅拉連接,保證與后羅拉的同軸度,不產生額外彎矩,傳遞扭矩充分,另一端通過螺母4與內摩擦套3連接,導向座6通過螺釘5與外摩擦套2連接,外摩擦套2設置在內摩擦套3タト,產生的軸向カ對后羅拉是拉力,使后羅拉轉動平穩;導柱8通過螺紋與承座9連接,導柱8與導向座6上的導向孔滑動連接,螺栓7的一端設置有調節手柄11,另一端穿過支承座9與導向座6連接,壓簧10設置在調節手柄11與支承座9之間。通過調節手柄11調節壓簧10的壓縮量來間接調整內摩擦套3和外摩擦套2的壓緊力,線性軸向力分成均勻,從而達到増加后羅拉反扭矩的作用,克服后羅拉扭震。
權利要求
1. 一種解決環錠細紗機后羅拉扭震的阻尼裝置,它包括羅拉連接柱(1)、外摩擦套 (2)、內摩擦套⑶、螺母(4)、螺釘(5)、導向座(6)、螺栓(7)、導柱(8)、支承座(9)、壓簧 (10)和調節手柄(11),其特征是支承座(9)設置在環錠細紗機的機梁上,羅拉連接柱(1) 的一端與環錠細紗機的后羅拉連接,另一端通過螺母(4)與內摩擦套C3)連接,導向座(6) 通過螺釘( 與外摩擦套( 連接,外摩擦套( 設置在內摩擦套C3)タト,導柱(8)通過螺紋與承座(9)連接,導柱(8)與導向座(6)上的導向孔滑動連接,螺栓(7)的一端設置有調節手柄(11),另一端穿過支承座(9)與導向座(6)連接,壓簧(10)設置在調節手柄(11)與支承座(9)之間。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解決環錠細紗機后羅拉扭震的阻尼裝置,支承座(9)設置在環錠細紗機的機梁上,羅拉連接柱(1)的一端與環錠細紗機的后羅拉連接,另一端通過螺母(4)與內摩擦套(3)連接,導向座(6)通過螺釘(5)與外摩擦套(2)連接,外摩擦套(2)設置在內摩擦套(3)外,導柱(8)通過螺紋與承座(9)連接,導柱(8)與導向座(6)上的導向孔滑動連接,螺栓(7)的一端設置有調節手柄(11),另一端穿過支承座(9)與導向座(6)連接,壓簧(10)設置在調節手柄(11)與支承座(9)之間。本發明有效解決了消除了環錠紡細紗機后羅拉產生的扭震,提高了紗線的質量,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D01H5/44GK102534886SQ20121002664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22日
發明者叢銀銀, 周永剛, 姚志國, 李朋, 楊高平, 郭艷 申請人:經緯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