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次成形制造彈性復合纖維的方法及設備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紡織的方法及設備,特別涉及一種一次成形制造彈性復合纖維的方法及設備。
背景技術:
化纖工業的發展方向之一為差異化發展,即生產出不同功能的高性能織物。將氨綸、綿綸、絳綸等具有各種物理特性的化纖絲,經變形復合后,可以制造不同彈力特性的彈性復合纖維,進一步織造各種彈力面料,從而實現企業的差異化發展,增加產品附加值。但目前國內普遍使用的二次成形的方法和設備來生產前述彈性復合纖維,生產工藝速度慢, 周期長,能耗高。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二次成形制造彈性復合纖維加工速度慢,周期長,能耗高的缺點,提供了一種一次成形制造彈性復合纖維的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一次成形制造彈性復合纖維的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a.原絲從原絲筒中導出,經過喂入羅拉進入加熱器進行加熱;b.加熱后的原絲經過假捻器形成變形錠子,然后導入拉伸羅拉進行拉伸;c.將拉伸后的原絲與氨綸絲同時導入網絡器進行覆合;d.覆合后的絲線通過卷繞羅拉進行卷繞,經過加油槽后,導入卷繞筒卷繞成形。
本發明中,所述喂入羅拉,拉伸羅拉和卷繞羅拉均單獨傳動,可以分別調節不同的工藝參數。
所述喂入羅拉,拉伸羅拉和卷繞羅拉分別包括兩個加壓羅拉。
優選的,所述加壓羅拉均為浮動式。
優選的,在加壓羅拉和下羅拉之間設置有壓力彈簧。
本發明,可選的,所述原絲為棉綸絲或滌綸絲。
本發明還提供一次成形制造彈性復合纖維的設備,所述設備沿走絲線路依次包括原絲筒,喂入羅拉,加熱器,假捻器,拉伸羅拉,網絡器,卷繞羅拉,加油槽和卷繞筒,其中拉伸羅拉和網絡器之間還有氨綸絲筒。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將假捻變形、空氣覆合、卷繞成形三道工序集合在一起,整個生產加工過程一次完成,加工速度大幅提高,縮短了生產流程和周期, 同時降低能耗。
進一步,采用喂入羅拉、拉伸羅拉和卷繞羅拉三道羅拉裝置,所述三道羅拉均單獨傳動,可分別設置不同轉速,根據不同的原絲調節工藝參數,操作方便簡單,確保成品纖維的質量。
進一步,喂入羅拉、拉伸羅拉和卷繞羅拉可分別設置兩個加壓羅拉,控制纖維運`3動,提高纖維質量。
進一步,采用浮動式加壓羅拉,加壓羅拉設置有壓力彈簧,可無極調整工藝速度, 適應聞速走絲,提聞生廣效率。
圖I是本發明一次成形制造彈性復合纖維的方法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所述的一次成形制造彈性復合纖維的方法,包括a.原絲從原絲筒中導出, 經過喂入羅拉進入加熱器進行加熱;b.加熱后的原絲經過假捻器形成變形錠子,然后導入拉伸羅拉進行拉伸;c.將步驟b中拉伸后的原絲與氨綸絲筒導出的氨綸絲同時進入網絡器進行覆合;d.覆合后的絲線通過卷繞羅拉進行卷繞,經過加油槽后,導入卷繞筒卷繞成形。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參考附圖1,本發明所述的一次成形制造彈性復合纖維的設備包括,所述設備沿走絲線路依次包括原絲筒1,喂入羅拉2,加熱器3,假捻器4,拉伸羅拉5,網絡器7,卷繞羅拉 8,加油槽9和卷繞筒10,其中拉伸羅拉5和網絡器7之間還有氨綸絲筒6。
在利用該設備一次成形制造彈性復合纖維時,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驟a.原絲從原絲筒I中導出,經過喂入羅拉2進入加熱器3進行加熱。在本實施例中, 原絲可以為棉綸絲或滌綸絲,或者其他可以用于制造彈性纖維的材料。多種纖維的復合,可提高織物的舒適性、柔軟性、膨松性及功能性,由此形成各種風格和功能的織物產品。
優選的實施例中,喂入羅拉2上可設置兩個加壓羅拉11,所述加壓羅拉11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浮動式的。在本發明中,優選的實施例為浮動式加壓羅拉。為實現浮動式加壓,壓力加載裝置優選壓力彈簧,所述壓力彈簧可以是片簧、蝶簧或螺旋彈簧等多種形式。壓力彈簧設置在加壓羅拉11和下羅拉(此處即喂入羅拉2)之間。
b.加熱后的原絲經過假捻器4形成變形錠子,然后導入拉伸羅拉5進行拉伸。
本實施例中,拉伸羅拉5上也可設置兩個加壓羅拉11,所述加壓羅拉11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浮動式的。在本發明中,優選的實施例為浮動式加壓羅拉。為實現浮動式加壓,壓力加載裝置優選壓力彈簧,所述壓力彈簧可以是片簧、蝶簧或螺旋彈簧等多種形式。 壓力彈簧設置在加壓羅拉11和下羅拉(此處即拉伸羅拉5)之間。
c.步驟b中拉伸后的原絲與氨綸絲筒6導出的氨綸絲同時進入網絡器7進行覆八口 ο
在原絲出絲的同時,氨綸絲也同時出絲。氨綸絲與經過第二道拉伸羅拉5的變形后的原絲同時進入網絡器7,進行空氣包覆。
d.覆合后的絲線通過卷繞羅拉8進行卷繞,經過加油槽9后,導入卷繞筒卷10繞成形。
本實施例中,卷繞羅拉8上也可設置兩個加壓羅拉11,所述加壓羅拉11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浮動式的。在本發明中,優選的實施例為浮動式加壓羅拉。為實現浮動式加壓,壓力加載裝置優選壓力彈簧,所述壓力彈簧可以是片簧、蝶簧或螺旋彈簧等多種形式。 壓力彈簧設置在加壓羅拉11和下羅拉(此處即卷繞羅拉8)之間。
空氣包覆后的混合絲通過卷繞羅拉8進行卷繞,進入加油槽9上油。上油后,通過導絲輪導入卷繞筒10,在設置的路線來回走絲卷繞,成形。
在本發明中,喂入羅拉2、拉伸羅拉5和卷繞羅拉8三個羅拉均單獨傳動,可根據各自所在的不同位置,調節工藝參數,調整不同的張力,控制絲線的走絲速度,確保送絲張力, 保持工藝的穩定。同時也更好的適應各種原絲材料,滿足織物生產的多樣性和功能性。
優選的實施例中,喂入羅拉2、拉伸羅拉5和卷繞羅拉8三個羅拉分別設有兩個浮動式彈簧加壓羅拉11,可無極調整工藝速度,適合高速走絲,從而提高生產效率。目前國內常規加工工藝生產的速度一般不超過450m/min,而在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中,加工速度可達到600 m/min,生產效率大幅提升。整個生產過程一次完成,且加工速度提高四分之一,同時能耗下降約25%-35%。
綜上所述,一次成形制造彈性復合纖維,可縮短生產周期,降低能耗;三道羅拉單獨傳動,調節參數,保證工藝穩定,也利于生產各種不同風格和功能的織物產品;三道羅拉上均設置浮動式彈簧加壓羅拉,得以實現高速走絲,進而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能耗,取得顯著的效果。
本發明雖然已以較佳實施例公開如上,但其并不是用來限定本發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內,都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術內容對本發明技術方案做出可能的變動和修改,因此,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屬于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
1.一次成形制造彈性復合纖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具體步驟a.原絲從原絲筒中導出,經過喂入羅拉進入加熱器進行加熱;b.加熱后的原絲經過假捻器形成變形錠子,然后導入拉伸羅拉進行拉伸;c.將拉伸后的原絲與氨綸絲筒導出的氨綸絲同時進入網絡器進行覆合;d.覆合后的絲線通過卷繞羅拉進行卷繞,經過加油槽后,導入卷繞筒卷繞成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成形制造彈性復合纖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羅拉,拉伸羅拉和卷繞羅拉均單獨傳動。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成形制造彈性復合纖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羅拉,拉伸羅拉和卷繞羅拉分別包括兩個加壓羅拉。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次成形制造彈性復合纖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壓羅拉為浮動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成形制造彈性復合纖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壓羅拉設置有加壓彈簧。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次成形制造彈性復合纖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絲為棉綸絲或滌綸絲。
7.一次成形制造彈性復合纖維的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設備沿走絲線路依次包括 原絲筒,喂入羅拉,加熱器,假捻器,拉伸羅拉,網絡器,卷繞羅拉,加油槽和卷繞筒,其中拉伸羅拉和網絡器之間還有氨綸絲筒。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一次成形制造彈性復合纖維的方法及設備,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原絲從原絲筒中導出,經過喂入羅拉進入加熱器進行加熱;加熱后的原絲經過假捻器形成變形錠子,然后導入拉伸羅拉進行拉伸;將拉伸后的原絲與氨綸絲同時導入網絡器進行覆合;覆合后的絲線通過卷繞羅拉進行卷繞,經過加油槽上油后,導入卷繞筒卷繞成形。采用上述方法和設備,提高了加工速度,縮短了生產流程和周期,生產效率大幅提升,能耗降低,減少生產成本。并且可以實現多種纖維的復合,提高織物的舒適性、柔軟性、膨松性、功能性。
文檔編號D02G3/32GK102926074SQ20121049341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28日
發明者盧雪萍, 賈玉梅, 施麗蓮, 朱烈鋒 申請人:紹興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