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開棉機除塵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開棉機,尤其涉及開棉機除塵裝置。
背景技術:
短纖維在送往開棉機的過程中,因為短纖維中含有一些三絲、鐵銹等雜質,這些雜質將直接影響產品的品質,因此,需要對原料短纖維進行除雜。但是,現有的開棉機的除塵裝置,結構復雜,除塵效果不佳,不能滿足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因此,應該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解決上述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合理、除塵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的開棉機除塵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開棉機除塵裝置,包括旋風器,所述旋風器的一側設置有進料管,所述旋風器的另一側設有風管,所述風管通過風機與除塵器I連接,所述除塵器I的后方設有排氣風機,所述旋風器的下端設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與輔助開棉機連接,所述輔助開棉機的出料口通過風管與除塵器II連接,所述除塵器II的后端設有排氣風機。所述旋風器的下端設有風機。所述輔助開棉機與除塵器II之間設有風機。本實用新型開棉機除塵裝置,設置有除塵器I和除塵器II,使得本實用新型除塵效果更好,在旋風器的下端設置輔助開棉機,輔助開棉機的后方設置除塵器II,有利于對短纖維進行充分的開棉,也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和環境質量。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合理、除塵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以下結合附圖
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敘述。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其中1、旋風器,2、進料管,3、風管,4、風機,5、除塵器I,6、排氣風機,7、出料管,8、輔助開棉機,9、出料口,10、除塵器II。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開棉機除塵裝置,包括旋風器I,旋風器I的一側設置有進料管2,旋風器I的另一側設有風管3,風管3通過風機4與除塵器I 5連接,除塵器I 5的后方設有排氣風機6,旋風器I的下端設有出料管7,出料管7與輔助開棉機8連接,輔助開棉機8的出料口 9通過風管3與除塵器II 10連接,除塵器II 10的后端設有排氣風機6,旋風器I的下端設有風機4,輔助開棉機8與除塵器II 10之間設有風機4。[0013]本實用新型開棉機除塵裝置,設置有除塵器I 5和除塵器II 10,使得本實用新型除塵效果更好,在旋風器I的下端設置輔助開棉機8,輔助開棉機8的后方設置除塵器 II10,有利于對短纖維進行充分的開棉,也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和環境質量。
權利要求1.開棉機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風器,所述旋風器的一側設置有進料管,所述旋風器的另一側設有風管,所述風管通過風機與除塵器I連接,所述除塵器I的后方設有排氣風機,所述旋風器的下端設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與輔助開棉機連接,所述輔助開棉機的出料口通過風管與除塵器II連接,所述除塵器II的后端設有排氣風機。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開棉機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風器的下端設有風機。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開棉機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輔助開棉機與除塵器II之間設有風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開棉機除塵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旋風器,所述旋風器的一側設置有進料管,所述旋風器的另一側設有風管,所述風管通過風機與除塵器Ⅰ連接,所述除塵器Ⅰ的后方設有排氣風機,所述旋風器的下端設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與輔助開棉機連接,所述輔助開棉機的出料口通過風管與除塵器Ⅱ連接,所述除塵器Ⅱ的后端設有排氣風機。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結構合理、除塵效果好、工作效率高。
文檔編號D01G9/08GK202643953SQ20122019741
公開日2013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4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4日
發明者梅廣浦 申請人:海安縣浦港棉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