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具有連體支撐結構的落地晾衣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落地晾衣架,特別涉及ー種具有連體支撐結構的落地晾衣架。
背景技術:
目前市面上推出的落地式可折疊晾衣架,所采用的支撐結構基本上都是分體式的,晾曬架張開時需將支撐桿抬起放置于晾曬架的某一具有止動功能的位置,以達到支撐晾曬架張開的目的,而需要收起晾曬架時又需放下支撐桿,然后才能收起晾曬架,支撐桿與晾曬架屬分體結構,無任何方式的連接,因此在張開或收起晾曬架時需要雙手操作,一支手操作晾曬架,一支手操作支撐桿。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ー種具有連體支撐結構的落地晾衣架,在張開或收起晾曬架吋,只需單手操作,使用方便。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ー種具有連體支撐結構的落地晾衣架,包括彼此活動鉸接的晾曬架和支撐架,還包括支撐裝置,該支撐裝置包含滑動組件、支撐桿和至少ー個限位塊,所述滑動組件可滑動地設于晾曬架的滑道上,所述支撐桿的一端和滑動組件活動鉸接,另一端和支撐架活動鉸接,所述至少一個限位塊設于晾曬架并處于滑動組件的滑動路徑上,該滑動組件和限位塊配合限位。在ー種優選實施方式中,所述滑動組件包含可滑動地設于晾曬架滑道上的滑塊、設置在滑塊上的限位鉤和復位彈簧,所述支撐桿的一端和滑動組件活動鉸接為支撐桿的ー端和滑塊活動鉸接,該滑塊設有D形孔及與D形孔相交的彈簧槽,所述復位彈簧設于彈簧槽內,所述限位鉤為ニ段折彎的零件,其ニ端分別為限位端和復位端,該限位端和復位端的端部方向相反,所述復位端的橫截面為D形,該復位端插入滑塊的D形孔內,其圓柱面與復位彈簧接觸并承受復位彈簧的預壓縮力,所述限位塊設有前側斜面和后側斜面,該前側斜面和后側斜面之間設有卡槽,所述滑動組件和限位塊配合限位為限位鉤的限位端沿限位塊的側面輪廓滑動至卡槽卡扣限位。所述限位鉤優選管狀零件。所述限位鉤的限位端和復位端都垂直于中間段。所述滑塊的D形孔與彈簧槽垂直相交。所述限位塊的卡槽優選傾斜的凹槽。所述限位塊的前側斜面、卡槽和后側斜面,其傾斜方向一致。本實用新型在原有落地晾衣架的基礎上加以改進,采用ー種新型的支撐裝置來代替原有的支撐桿,使其在張開或收起晾曬架以及固定晾曬架均可以單手操作完成,在晾曬架張開或收起的同時即可同步完成支撐桿的抬起或放下動作,同時晾曬架的支撐功能也可通過支撐桿在適當位置進行抬起或放下動作而實現,因此使用更方便。
圖I為實施例總體結構示意圖,[0008]圖2為晾曬架收起狀態的示意圖,圖3為晾曬架張開狀態的示意圖,圖4為支撐裝置裝配示意圖,圖5為滑塊結構示意圖,圖6為限位鉤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晾曬架滑道截面示意圖,圖8為滑塊、滑塊上的限位鉤、限位塊與晾曬架滑道的配合示意圖,圖9為支撐裝置限位鉤復位原理圖,
圖10為支撐裝置限位鉤復位受カ分析圖,圖11為支撐裝置限位鉤復位狀態圖,圖12為支撐裝置限位前狀態圖,圖13為支撐裝置限位狀態圖,圖14是圖13沿中心線的剖面圖,圖15為支撐裝置解除限位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最佳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如圖I至15所示,實施例ー種具有連體支撐結構的落地晾衣架,包括晾曬架1,支撐架2,中部曬架3和支撐裝置4,支撐架2分為左右兩塊對稱分布并由連接鉸耳活動鉸接,晾曬架I分為左右兩片分別與支撐架2的左右兩塊活動鉸接,中部曬架分為左右兩片活動鉸接并與支撐架2的左右兩塊活動鉸接,支撐裝置4分為左右兩部分分別活動鉸接于支撐架2的左右兩塊上。支撐裝置4包含滑動組件、支撐桿6和至少ー個限位塊9,滑動組件包含滑塊5、限位鉤7和復位彈簧8,滑塊5可滑動地設于晾曬架I的滑道上,支撐桿6的一端和滑塊5活動鉸接,另一端和支撐架2活動鉸接,至少ー個限位塊9設于晾曬架I的滑道方向面A,處于滑動組件的滑動路徑上,滑塊5上設置限位鉤7和復位彈簧8,該滑塊5設有D形孔51及與D形孔垂直相交的彈簧槽52,復位彈簧8設于彈簧槽52內,限位鉤7為ニ段折彎的管狀零件,其ニ端分別為限位端F和復位端K,該限位端F和復位端K都垂直于中間段并且端部方向相反,復位端K的橫截面為D形,該復位端K插入滑塊5的D形孔51內,其圓柱面與復位彈簧8接觸并承受復位彈簧8的預壓縮力,限位塊9設有前側斜面91和后側斜面92,該前側斜面91和后側斜面92之間設有卡槽93,該卡槽93是傾斜的凹槽,限位塊9的前側斜面91、卡槽93和后側斜面92,其傾斜方向一致,滑塊5上設置的限位鉤7,其限位端F和限位塊9的側面輪廓配合且與該限位塊9的卡槽93卡扣限位而固定。因滑塊5可在晾曬架I的滑道上滑動,當晾曬架I抬起時,滑塊5順著滑道向晾曬架I中間位置運動,并帶動支撐桿6抬起,當晾曬架I收起時,滑塊5順著滑道向晾曬架I外端部位置運動,并帶動支撐桿6放下,總之晾曬架I的運動同時帶動支撐裝置4作相應動作。在晾曬架I的滑道方向面A上,具有至少ー個限位塊9,用于將支撐裝置4固定在相應的位置,從而也起到了將晾曬架I固定在相應位置的目的,確保晾曬架I不會在放手后收起,此時即可晾曬衣物。[0026]下面詳細描述支撐裝置4的定位原理,當滑塊5沿晾曬架I滑道運動經過限位塊9吋,限位端F可與限位塊9的側面輪廓接觸,并且受限位塊9的側面輪廓形狀的限制沿著側面輪廓運動而偏離滑道中心線,限位鉤7的復位端K上的拐點D或拐點E將與滑塊5的平面B接觸,而復位彈簧8產生的預壓縮力H)會沿著滑道中心線作用在限位鉤7的復位端K的圓弧面接觸點T上,根據カ的分解及杠桿原理,預壓縮力H)可分解為指向拐點D或拐點E的力Fl和垂直于接觸點T至拐點D或拐點E連線的力F2,根據圖10中的受カ分析,F2將使限位鉤7沿拐點D或拐點E旋轉,帶動限位鉤7的限位端F靠近滑道中心線,直至限位鉤7的平面C與滑塊5的平面B貼合,限位鉤7的限位端F將運動到滑道中心線上;因此,在限位鉤7僅受復位彈簧8的作用力的情況下,限位鉤7總是位于滑道中心線上的,故當限位鉤7在其限位端F經過限位塊9的側面輪廓而偏離滑道中心線時,限位端F會有一個向滑道中心線靠攏的趨勢。當晾曬架I張開時,滑塊5順著滑道向晾曬架I與支撐架2的鉸接方向運動,當限位鉤7的限位端F運動到限位塊9的G段時,限位鉤7的限位端F將下偏并貼近限位塊9的側面輪廓的下表面運動,當限位鉤7的限位端F運動到限位塊9的H段時,此時只要晾曬架I停止抬起動作并且反向執行放下動作,限位鉤7的限位端F將往回運動同時朝滑道中心線靠攏,并被限制在限位塊9的卡槽93里,此時即完成了晾曬架I的張開動作;當晾曬架 I需要收起時,只要將晾曬架I繼續抬起,限位鉤7的限位端F運動到越過H段即進入滑道的I段,然后將晾曬架I下放收起,此時限位鉤7的限位端F將上偏并貼近限位塊9的側面輪廓的上表面運動,當越過限位塊9后進入復位狀態,晾曬架I繼續下放即完成收起動作。晾曬架I的每一條滑道路徑上可以設計多個限位塊9,其限位及解除限位原理相同,每個限位塊都可實現晾曬架I的某一位置的固定,以滿足晾曬衣物時的不同需求。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連體支撐結構的落地晾衣架,包括彼此活動鉸接的晾曬架(I)和支撐架(2),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支撐裝置(4),該支撐裝置(4)包含滑動組件、支撐桿(6)和至少一個限位塊(9),所述滑動組件可滑動地設于晾曬架(I)的滑道上,所述支撐桿(6)的一端和滑動組件活動鉸接,另一端和支撐架(2)活動鉸接,所述至少一個限位塊(9)設于晾曬架(O并處于滑動組件的滑動路徑上,該滑動組件和限位塊(9)配合限位。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動組件包含可滑動地設于晾曬架(I)滑道上的滑塊(5)、設置在滑塊(5)上的限位鉤(7)和復位彈簧(8),所述支撐桿(6)的一端和滑動組件活動鉸接為支撐桿(6 )的一端和滑塊(5 )活動鉸接,該滑塊(5 )設有D形孔(51)及與D形孔相交的彈簧槽(52),所述復位彈簧(8)設于彈簧槽(52)內,所述限位鉤(7)為二段折彎的零件,其二端分別為限位端(F)和復位端(K),該限位端(F)和復位端(K)的端部方向相反,所述復位端(K)的橫截面為D形,該復位端(K)插入滑塊5的D形孔(51)內,其圓柱面與復位彈簧(8)接觸并承受復位彈簧(8)的預壓縮力,所述限位塊(9)設有前側斜面(91)和后側斜面(92),該前側斜面(91)和后側斜面(92)之間設有卡槽(93),所述滑動組件和限位塊(9)配合限位為限位鉤(7)的限位端(F)沿限位塊(9)的側面輪廓滑動至卡槽(93 )卡扣限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鉤(7)為管狀零件。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鉤(7)的限位端(F)和復位端(K)都垂直于中間段。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塊(5)的D形孔(51)與彈簧槽(52)垂直相交。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塊(9)的卡槽(93)是傾斜的凹槽。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晾衣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塊(9)的前側斜面(91)、卡槽(93)和后側斜面(92),其傾斜方向一致。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連體支撐結構的落地晾衣架,包括彼此活動鉸接的晾曬架和支撐架,還包括支撐裝置,該支撐裝置包含滑動組件、支撐桿和至少一個限位塊,所述滑動組件可滑動地設于晾曬架的滑道上,所述支撐桿的一端和滑動組件活動鉸接,另一端和支撐架活動鉸接,所述至少一個限位塊設于晾曬架并處于滑動組件的滑動路徑上,該滑動組件和限位塊配合限位。本實用新型在張開或收起晾曬架以及固定晾曬架均可以單手操作完成,在晾曬架張開或收起的同時即可同步完成支撐桿的抬起或放下動作,同時晾曬架的支撐功能也可通過支撐桿在適當位置進行抬起或放下動作而實現,因此使用更方便。
文檔編號D06F57/08GK202610591SQ20122022172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6日
發明者盧志剛 申請人:廣東好太太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