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用展絲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過程中用到的展絲裝置。
背景技術:
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濕法生產工藝中,纖維的柔軟性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指標,一般情況下,纖維越細,其柔軟性應該越好,但是,單根纖維越細,那么相同線密度的復絲中的纖維數量也就越多,因而各纖維之間的表面接觸也就會變的越大,再加上整個走絲線路上的牽伸張力,這樣所造成的后果就是生產過程中的萃取工序中由于外層纖維緊密包圍內層纖維,導致萃取不夠充分,復絲中的溶劑清除不良,導致并絲的出現,干燥工序和牽伸工序中纖維之間的粘連現象也因此就變得十分嚴重,開松度變差,最終反而使得其柔軟性變得更不理想。·因此,如何能夠避免各纖維之間的相互粘連,使得復絲整體的開松度達到更高水平,從而使復絲的柔軟性更好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用展絲裝置,以解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在生產過程中的粘絲現象,從而使得復絲的開松度變得更好,使得復絲的柔軟性提高。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用展絲裝置,用于生產過程中的萃取、干燥和牽伸的工序中,該展絲裝置包括進絲導輥,所述進絲導輥固定安裝于萃取裝置、干燥裝置和牽伸裝置的走絲方向上;出絲導輥,所述出絲導輥沿走絲方向固定設置于所述進絲導輥的后方;調壓棒,所述調壓棒可活動地設置于所述進絲導輥和出絲導輥之間。優選的,所述調壓棒包括第一調壓棒和與所述第一調壓棒緊密接觸安裝的支撐輥,所述第一調壓棒的直徑小于所述支撐輥。優選的,所述進絲導輥、出絲導輥均為由第一導輥和與所述第一導輥緊密接觸安裝的第二導輥所構成,且所述第一導輥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導輥;所述調壓棒(C)包括第一調壓棒和與所述第一調壓棒側面固定連接的支撐輥,所述第一調壓棒的直徑小于所述支撐輥。優選的,所述進絲導輥、出絲導輥為鋼制導輥或橡膠導輥,所述調壓棒(C)為鋼制調壓棒或橡膠調壓棒。由以上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展絲裝置包括進絲導輥、出絲導輥和調壓棒。該裝置安裝于生產設備原來的走絲方向上,具體地,進絲導輥和出絲導輥均固定設置于生產工藝中的萃取裝置、干燥裝置和牽伸裝置上,調壓棒可活動地設置于上述進絲導輥與出絲導輥之間,用于調節經過進絲導輥和出絲導輥之間的纖維的張力和撓度。在生產過程中,將纖維的復絲由進絲導輥繞過調壓棒最后經過出絲導輥回到原走絲線路上,通過調壓棒調節經過展絲裝置的復絲的張力和撓度,使復絲在與調壓棒的包角部位處形成外層纖維和內層纖維均勻平鋪的狀態,將復絲展薄,從而使得復絲在萃取的過程中內層纖維也能夠與萃取劑充分的接觸,在干燥工藝中內層纖維能夠與干燥風充分交換,由于上述展絲裝置能夠使纖維處于均勻平鋪的狀態,因而在牽伸工序中的應用進一步改善了復絲的開松度,增強了復絲整體的柔軟性。
[0014]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所提供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用展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15]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所提供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用展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16]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所提供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用展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0017]上圖I-圖3中A為進絲導輥,B為出絲導輥,C為調壓棒。
具體實施方式
[0018]本實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用展絲裝置,該展絲裝置利用調壓棒調節經過進絲導輥和出絲導輥的復絲的張力和撓度,以使得經過展絲裝置的纖維復絲內的纖維由無序狀態變為均勻平鋪的狀態,從而使內層纖維也能與萃取劑和干燥風充分接觸,提高萃取和干燥的效果,有效減少復絲中纖維的粘連現象,改善復絲的開松度,提高復絲的柔軟性。[0019]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0020]實施例一[0021]請參考圖1,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所提供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展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提供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用展絲裝置,主要用在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過程中的萃取、干燥和牽伸的工序當中,該展絲裝置具體包括[0023]進絲導輥A,進絲導輥A固定安裝在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工藝中的萃取裝置、 干燥裝置和牽伸裝置的走絲方向上,本實用新型中的走絲方向具體指生產過程中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的移動方向;[0024]出絲導輥B,出絲導輥B也同樣沿走絲方向固定安裝于上述萃取裝置、干燥裝置和牽伸裝置上,且其位于進絲導輥A的后方,此處所述的后方具體含義是指與纖維的走絲方向一致,且復絲先經過進絲導輥,后經過出絲導輥,此處的復絲是指由多條纖維組成的纖維束;[0025]調壓棒C,調壓棒C可活動地設置于進絲導輥A和出絲導輥B之間,其目的是通過上下或左右移動來調節經過進絲導輥A與出絲導輥B的復絲的張力和撓度,以達到展絲的目的。除了在設備走絲方向上直接安裝上述展絲裝置之外,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為了節約生產成本并減小設備改造的難度,進絲導輥A和出絲導輥B可由設備走絲方向上原有的導輥進行代替,位于前面的一個導輥為進絲導輥A,位于后面的導輥為出絲導輥B在上述兩個導輥之間安裝一可活動的調壓棒C即可實現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展絲裝置的功能。圖I中展示的是該展絲裝置設置于牽伸工序中的示意圖,當然該裝置也可用于萃取工序和干燥工序中,該裝置安裝于生產設備原來的走絲方向上,并且安裝過程中以不影響原來整體的走絲方向為原則,具體地,進絲導輥A和出絲導輥B均固定設置于生產工藝中的牽伸裝置上,調壓棒C可活動地設置于上述進絲導輥A與出絲導輥B之間,用于調節通過進絲導輥A和出絲導輥B之間的纖維的張力。在生產過程中,將纖維的復絲由進絲導輥A通過調壓棒C最后經過出絲導輥B回到原走絲線路上,通過調壓棒C調節經過展絲裝置的復絲的張力和撓度至合適范圍內,由于在調壓棒與復絲的接觸部位,復絲的撓度和張力均 較大,這就使得復絲的外層纖維對內層纖維產生一定的壓力并且由于在導輥出的移動,內層纖維與外層纖維之間產生相對錯動,內層纖維與外層纖維均勻平鋪在調壓刀棍的包角部位,即所謂的“崩塌”效應。這就使得復絲內的纖維由原來的無序狀態變為均勻平鋪的狀態,從而有效克服了纖維之間的相互粘連,改善了復絲的開松度,提高了復絲的柔軟性。為了進一步優化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實施例二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優化。實施例二請參考圖2,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二所提供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用展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在實施例一的基礎之上為了進一步提高展絲效果,本實施例中的調壓棒C包括第一調壓棒和與第一調壓棒側面固定連接的支撐輥,并且第一調壓棒的直徑小于支撐輥的直徑。在生產的過程中,經過調壓棒C的復絲是從調壓棒C中的第一調壓棒上繞過去的,支撐輥與第一調壓棒固定連接并起到支撐第一調壓棒的作用。由于第一調壓棒的直徑較小,因此經過該種調壓棒C的復絲的撓度較之前進一步變大,從而使得復絲內的各纖維產生的“崩塌”效應更加明顯,展絲效果更為顯著,這將使得復絲內部的纖維與干燥風更加充分的接觸,從而提高干燥的效果,減少復絲內纖維的粘連。圖2中展示的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展絲裝置在干燥工序中的具體應用,當然該裝置還可用于萃取工序和牽伸工序中。如實施例一中所述,本實施例中的進絲導輥A和出絲導輥B也均可由設備走絲方向上原有的導輥進行代替。為了更進一步優化方案,使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展絲裝置的展絲效果更為明顯,在實施例二的基礎上對上述展絲裝置進行了進一步的優化。實施例三請參考圖3,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三所提供的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用展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由于使通過展絲裝置的復絲的撓度變大即可取得更好的效果,因此本實施例中的進絲導輥A與出絲導輥B的直徑均減小,但是帶來的問題是進絲導輥A和出絲導輥B的強度降低,可能在展絲的過程中由于受力發生形變,導致復絲在走絲方向產生偏差,從而導致復絲中的纖維粘連,因此還需設置支撐裝置,由此本實施例中的進絲導輥A、出絲導輥B均為由第一導輥和與第一導輥緊密接觸安裝的第二導輥所構成,且第一導輥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導輥,第一導輥在生產過程中起展絲的作用,第二導輥起支撐作用并與第一導輥嚙合轉動;[0038]調壓棒C仍然包括第一調壓棒和與第一調壓棒的側面固定連接的支撐輥,且第一調壓棒的直徑小于支撐輥的直徑,第一調壓棒在生產過程中起到導絲和展絲的作用,支撐輥用于對第一調壓棒進行支撐。。[0039]該種展絲裝置由于使經過展絲裝置的復絲的撓度變得更大,因而展絲效果更好, 復絲柔軟性的提高更為明顯。[0040]圖3中展示的是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展絲裝置在萃取工序中的應用,在萃取工序中,由于復絲與進絲導輥(A)、出絲導輥(B)以及調壓棒(C)的包角部位均會產生“崩塌”效應,因而展絲效果會更加突出,從而可以使內部纖維與萃取劑充分接觸,萃取進行的更為充分,減少后續工序中粘絲現象的出現,當然該裝置還可用于干燥工序和牽伸工序中。同樣的,本實施例中的進絲導輥A和出絲導輥B也可由設備走絲方向上原有的導輥代替以降低生產成本和設備改造難度。[0041]上述實施例中的進絲導輥A、出絲導輥B均可為鋼制導輥或者橡膠導輥,調壓棒C 也可為鋼制導輥或者橡膠導輥,當然還可以為其他可實現導絲作用且不會對高分子聚乙烯纖維的復絲造成傷害的材料制成的導輥,本實用新型中對此不作限制。[0042]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用展絲裝置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 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用展絲裝置,用于萃取、干燥和牽伸工序中,其特征在于,包括進絲導輥(A),所述進絲導輥(A)固定安裝于萃取裝置、干燥裝置和牽伸裝置的走絲方向上;出絲導輥(B),所述出絲導輥(B)沿走絲方向固定設置于所述進絲導輥(A)的后方;調壓棒(C),所述調壓棒(C)可活動地設置于所述進絲導輥(A)和出絲導輥(B)之間。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用展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壓棒(C)包括第一調壓棒和與所述第一調壓棒側面固定連接的支撐輥,所述第一調壓棒的直徑小于所述支撐輥。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用展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絲導輥(A)、出絲導輥(B)均為由第一導輥和與所述第一導輥緊密接觸安裝的第二導輥所構成,且所述第一導輥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導輥;所述調壓棒(C)包括第一調壓棒和與所述第一調壓棒側面固定連接的支撐輥,所述第一調壓棒的直徑小于所述支撐輥。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用展絲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絲導輥(A)、出絲導輥(B)為鋼制導輥或橡膠導輥,所述調壓棒(C)為鋼制調壓棒或橡膠調壓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生產用展絲裝置,包括固定設置于設備上的進絲導輥、出絲導輥和可活動地設置于進絲導輥和出絲導輥之間的調壓棒。在生產過程中,將纖維的復絲由進絲導輥繞過調壓棒最后經過出絲導輥回到原走絲線路上,通過調壓棒調節通過展絲裝置的復絲的張力和撓度至合適范圍內,使得復絲在與調壓棒和導輥的包角處形成內層纖維和外層纖維均勻平鋪的狀態,復絲內的纖維由原來的無序狀態變為均勻平鋪的狀態,從而使得復絲的萃取,干燥和牽伸進行的更為充分,有效克服了纖維之間的相互粘連,改善了復絲的開松度,提高了復絲的柔軟性。
文檔編號D01D11/02GK202658288SQ20122022205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6日
發明者林鳳崎, 趙鋒, 藍雁 申請人:北京同益中特種纖維技術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