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紡粘側吹風穩壓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紡粘側吹風穩壓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粘無防布生產工藝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紡粘側吹風穩壓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紡粘無紡布的制造大體上是高聚物通過螺桿擠出機熔融,通過噴絲孔后形成粘 流態的連續長絲,這些粘流態的連續長絲經過牽伸冷卻以后形成固態的連續長絲,并鋪設 成網,然后經過針刺、化學粘合、水力針刺、熱軋或熱風粘合等方法加固成布的非織造布工 藝或產品。在紡絲過程中,從噴絲孔擠壓形成的熔體細流經過紡絲箱體時,被兩邊側吹風窗 的對流冷卻風夾持在氣流方向上作牽伸運動,同時在牽伸過程中被冷卻定型,形成具有一 定強力和伸長率的連續長絲。在這個紡絲過程的關鍵環節,如何保證從兩邊側吹風窗輸送 過來的冷卻風壓力均勻,對流穩定,將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均勻度。[0003]目前業界大致在兩支流的側吹風窗里面安裝多孔板,以取得穩壓的效果,同時在 空調機組的入口處安裝空氣濾帶以保證輸送到紡絲系統的冷卻風過濾干凈。在兩支流的側 吹風窗里面安裝的多孔板雖然能夠達到穩壓的效果,但是很難保證兩邊側吹風窗內的風壓 均勻相等。而空調機組的入口處安裝空氣濾帶也難以保證長時間良好的過濾效果。由于紡 粘無紡布的生產一般都是1-2個月不停機連續生產,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空調機組的空 氣濾帶一般很難完全過濾掉空氣中的塵埃粒子,未被過濾的塵埃粒子進入到側吹風窗將會 逐漸沉淀在出風口的金屬網上,從而影響出風的均勻性,對纖維局部產生抖動作用,最終影 響纖維牽伸和均勻鋪網的效果。實用新型內容[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紡粘側 吹風穩壓裝置,其使吹向紡絲系統兩側吹風窗上的冷卻風更均勻、對流更穩定,并具有二次 過濾工藝冷卻風的優點,從而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0006]一種紡粘側吹風穩壓裝置,包括設置在空調機組與側吹風裝置之間的中空箱體, 該箱體中的橫切面上攔截有一過濾裝置而將箱體內的空腔分切為緩沖腔和穩壓腔,該緩沖 腔具有一可接受空調機組之工藝冷卻風的進風口,該穩壓腔具有一可將工藝冷卻風送出到 側吹風裝置的出風口。[0007]優選的,所述過濾裝置為插板式結構。[0008]優選的,所述過濾裝置為濾袋。[0009]優選的,所述過濾裝置攔截在箱體的中間橫截面上。[0010]優選的,所述箱體為方形箱體。[0011]優選的,所述側吹風裝置包括第一側吹風窗、第二側吹風窗以及連通第一、第二側 吹風窗與穩壓腔出風口的側吹風主管道,該側吹風主管道與第一、第二側吹風窗圍合形成進行紡絲生產的空間。[0012]優選的,所述第一、第二側吹風窗彼此平行且相互正對間距設置。[0013]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在穩壓裝置之箱體中設置過濾裝置,可以在更平穩的壓力下將側吹風主管道的工藝冷卻風平均分流到紡絲系統側吹風裝置的兩側吹風窗上,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由于側吹風窗長時間使用導致出風網堵塞而形成的氣流回流波動,從而保證進入紡絲系統的兩側吹風窗的冷卻風壓力更均勻,流量更對稱。[0014]此外,由于穩壓裝置內的過濾裝置巧妙設計成插板式的濾袋結構,不但能起到二次過濾的作用,并且在操作上可以不停機更換,清理過濾裝置更加簡易。[0015]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
以下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實施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0017]附圖標識說明[0018]10、穩壓裝置11、箱體111、緩沖腔112、穩壓腔[0020]113、進風口114、出風口[0021]12、過濾裝置20、空調機組[0022]30、側吹風裝置31、側吹風主管道[0023]32、第一側吹風窗33、第二側吹風窗[0024]34、空間。
具體實施方式
[0025]請參照圖1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該紡粘側吹風穩壓裝置10 (以下簡稱穩壓裝置)設置在紡絲系統空調機組20后方、紡絲系統的側吹風裝置30前方。該穩壓裝置10包括有一箱體11和設置在箱體11中的過濾裝置12。[0026]其中,該箱體11為長方體或正方體的中空結構,所述過濾裝置12為插板式的濾袋,其攔在箱體11中間的橫切面上,將箱體11的內腔分切為緩沖腔111和穩壓腔112。該緩沖腔111上設有進風口 113,該穩壓腔112上設有出風口 114。[0027]所述側吹風裝置30包括第一側吹風窗32、第二側吹風窗33以及連通第一、第二側吹風窗32、33與穩壓腔112出風口 114的側吹風主管道31,該第一、第二側吹風窗32、33 彼此平行且相互正對間距設置,該側吹風主管道31與第一、第二側吹風窗32、33圍合形成進行紡絲生產的空間34。[0028]工作時,該進風口 113接收空調機組20吹過來的工藝冷卻風,該出風口 114通過側吹風主管道31連接兩側吹風窗32,將工藝冷卻風平均分流到紡絲系統側吹風裝置30的第一、第二側吹風窗32、33上。[0029]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如下設置在穩壓裝置10前側的空調機組20對空氣進行一次過濾,從空調機組20輸送過來的工藝冷卻風首先進入穩壓裝置10的緩沖腔111,經過過濾裝置12進行二次過濾以后,進入穩壓腔112,再經過側吹風主管道31分流到兩側吹風窗32上。[0030]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設計重點在于,其主要是在穩壓裝置10之箱體11中設置 過濾裝置12,可以在更平穩的壓力下將側吹風主管道31的工藝冷卻風平均分流到紡絲系 統側吹風裝置30的兩側吹風窗32上,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由于側吹風窗32長時間 使用導致出風網堵塞而形成的氣流回流波動,從而保證進入紡絲系統的兩側吹風窗32的 冷卻風壓力更均勻,流量更對稱。[0031]此外,由于穩壓裝置10內的過濾裝置12巧妙設計成插板式的濾袋結構,不但能起 到二次過濾的作用,并且在操作上可以不停機更換,清理過濾裝置12更加簡易。[0032]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作 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 化與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紡粘側吹風穩壓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設置在空調機組與側吹風裝置之間的中空箱體,該箱體中的橫切面上攔截有一過濾裝置而將箱體內的空腔分切為緩沖腔和穩壓腔,該緩沖腔具有一可接受空調機組之工藝冷卻風的進風口,該穩壓腔具有一可將工藝冷卻風送出到側吹風裝置的出風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粘側吹風穩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裝置為插板式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紡粘側吹風穩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裝置為濾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紡粘側吹風穩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濾裝置攔截在箱體的中間橫截面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粘側吹風穩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為方形箱體。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紡粘側吹風穩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側吹風裝置包括第一側吹風窗、第二側吹風窗以及連通第一、第二側吹風窗與穩壓腔出風口的側吹風主管道, 該側吹風主管道與第一、第二側吹風窗圍合形成進行紡絲生產的空間。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紡粘側吹風穩壓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側吹風窗彼此平行且相互正對間距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紡粘側吹風穩壓裝置,包括設置在空調機組與側吹風裝置之間的中空箱體,該箱體中的橫切面上攔截有一過濾裝置而將箱體內的空腔分切為緩沖腔和穩壓腔,該緩沖腔具有一可接受空調機組之工藝冷卻風的進風口,該穩壓腔具有一可將工藝冷卻風送出到側吹風裝置的出風口。籍此,通過穩壓裝置之箱體中設置過濾裝置可以在更平穩的壓力下將側吹風主管道的工藝冷卻風平均分流到紡絲系統側吹風裝置的兩側吹風窗上,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緩解由于側吹風窗長時間使用導致出風網堵塞而形成的氣流回流波動,從而保證進入紡絲系統的兩側吹風窗的冷卻風壓力更均勻,流量更對稱。
文檔編號D01D13/02GK202830263SQ20122039796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11日
發明者王恭沛, 石中秋, 郭俊奇, 張永柯, 陳加藝 申請人:晉江市興泰無紡制品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