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雙針床全成形3d織物經編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紡織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雙針床全成形3D織物經編機。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床墊、座墊、靠墊等行業逐步向人性化的方向發展。長期以來,軟泡沫(通常稱海綿)床墊、座墊以其價格低廉、手感柔軟豐滿、重量輕、形態穩定等特點在床墊、座墊等行業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人們對舒適性要求的提高,海綿床墊、座墊日漸顯示出其劣勢。海綿在透氣,散熱性能上的缺陷以及在長期除臭、抗菌、抗硬化、抗氧化作用的功能不足,還不能回收利用,會造成環境污染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雙針床全成形3D織物經編機,提高所織全成形3D織物的透氣性、合適的回彈力、隔音減震性以及織物的厚度。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針床全成形3D織物經編機,包括機架,所述的機架上設置有成圈裝置和梳櫛裝置,所述的梳櫛裝置通過上擺軸設置在機架上,所述的成圈裝置包括前針床部分、后針床部分、前沉降片床部分和后沉降片床部分,所述的前、后針床部分分別通過前擺軸和后擺軸對稱設置在機架上,所述的前、后沉降片床部分也分別通過前擺軸和后擺軸對稱設置在機架上;所述的梳櫛裝置包括與機架相動連接的上擺軸、與上擺軸相連接的梳櫛搖架,所述的梳櫛搖架上設置有梳櫛以及設置在梳櫛上的導紗針;位于前、后擺軸下方的機架上設置有傳動裝置,所述的傳動裝置包括前針床傳動機構、后針床傳動機構、如沉降片床傳動機構、后沉降片床傳動機構、IU脫圈傳動機構、后脫圈傳動機構和梳櫛搖架上擺傳動機構,所述的前、后針床傳動機構分別通過第一主動軸和第二主動軸對稱設置在機架上,所述的前、后沉降片床傳動機構也分別通過第一、二主動軸對稱設置在機架上,所述前、后脫圈傳動機構同樣分別通過第一、二主動軸對稱設置在機架上,所述的梳櫛搖架上擺傳動機構設置在第一主動軸上;所述的前、后針床傳動機構分別對前、后針床部分提供動力,所述前、后沉降片床傳動機構分別對前、后沉降片床部分提供動力,所述前、后脫圈傳動機構分別對前、后擺軸提供動力傳動,所述的梳櫛搖架上擺傳動機構向梳櫛裝置提供動力傳動并控制其擺動。進一步的,所述的前、后針床部分各包括針床搖架、針床托座、連接在針床托座上的針床和安裝在針床上的槽針;所述的前、后針床傳動機構各包括針床凸輪擺臂和分別固定在第一、二主動軸上的針床凸輪,所述的針床凸輪擺臂上設置有與針床凸輪內圈面相嚙合的內針床滾子以及與針床凸輪外圈面相嚙合的外針床滾子,所述的外針床滾子活動連接有第一針床連桿,所述的第一針床連桿螺栓連接有第二針床連桿,所述的第二針床連桿與針床托座連接;前、后針床傳動機構通過針床凸輪的擺動實現針床的上下運動,從而帶動舌針的上下運動。進一步的,所述的前、后沉降片床部分各包括沉降擺臂和固定在沉降擺臂前端的沉降片床以及安裝在沉降片床上的沉降針;所述的前、后沉降片床傳動機構各包括沉降凸輪擺臂和分別固定在第一、二主動軸上的沉降凸輪,所述的沉降凸輪擺臂上設置有與沉降凸輪內圈面相嚙合的內沉降滾子以及與沉降凸輪外圈面相嚙合的外沉降滾子,所述的外沉降滾子活動連接有第一沉降連桿,所述的第一沉降連桿螺栓連接有第二沉降連桿,所述的第二沉降連桿與沉降擺臂之間活動連接,前后兩沉降擺臂分別連接在前、后擺軸上,前、后沉降片床傳動機構通過沉降凸輪的擺動帶動沉降片床的前后運動。進一步的,所述的前、后脫圈傳動機構各包括脫圈凸輪擺臂和分別固定在第一、二主動軸上的脫圈凸輪,所述的脫圈凸輪擺臂上設置有與脫圈凸輪內圈面相嚙合的內脫圈滾子以及與脫圈凸輪外圈面相嚙合的外脫圈滾子,所述的外脫圈滾子活動連接有第一脫圈連桿,所述的第一脫圈連桿螺栓連接有第二脫圈連桿,所述的第二脫圈桿連接有脫圈擺臂,前后兩脫圈擺臂分別連接在前、后擺軸上。進一步的,所述的梳櫛搖架上擺傳動機構包括梳櫛凸輪擺臂、連接在第一主動軸上的梳櫛上擺凸輪、連接在前擺軸上的梳櫛中間擺臂和連接在上擺軸上的梳櫛上擺臂,所述的梳櫛凸輪擺臂上設置有與梳櫛上擺凸輪內圈面相嚙合的內梳櫛滾子以及與梳櫛上擺凸輪外圈面相嚙合的外梳櫛滾子,所述的外梳櫛滾子銷軸連接有第一梳櫛上擺連桿,第一梳櫛上擺連桿螺栓連接有第二梳櫛上擺連桿,所述的第二梳櫛上擺連桿與梳櫛中間擺臂活動連接,所述的梳櫛中間擺臂活動連接有第三梳櫛上擺連桿,所述的第三梳櫛上擺連桿與梳櫛彎擺臂相連接,所述的梳櫛彎擺臂與連接在上擺軸上的梳櫛上擺臂相連接,通過梳櫛搖架上擺傳動機構使梳櫛上擺凸輪帶動上擺軸運動,從而帶動連接在上擺軸上的梳櫛搖架的運動。進一步的,所述的梳櫛裝置包括與機架相動連接的上擺軸、與上擺軸相連接的梳櫛搖架,所述的梳櫛搖架上設置有梳櫛以及設置在梳櫛上的導紗針;進一步的,所述的梳櫛搖架上設置有6把梳櫛,中間兩把梳櫛為毛梳梳櫛,位于兩側的4把梳櫛為地梳梳櫛。進一步的,所述的機架上設置有用于控制梳櫛裝置中各梳櫛橫移的電子橫移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經編機可織出厚度可達50mm的織物,并且所織出的織物具有優良的透氣性、合適回彈力和良好的隔音減震性。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針床部分和針床傳動機構結構示意圖。圖3為圖2的軸測投影圖。[0023]圖4為沉降片床部分和沉降片床傳動機構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4的軸測投影圖。圖6為脫圈傳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梳櫛搖架上擺傳動機構結構示意圖。圖8為梳櫛裝置結構示意圖。圖9為電子橫移裝置結構示意圖。圖中1、前針床部分,I’、后針床部分,1-1、針床,1-2、槽針,1-3、針床托座,1-4、針床搖架,2、前沉降片床部分,2’、后沉降片床部分,2-1、沉降擺臂,2-2、沉降片床,2-3、沉降針,3、梳櫛裝置,3 -1、梳櫛搖架,3 - 2、梳櫛,4、前針床傳動機構,4 ’、后針床傳動機構,4 - O、針床凸輪,4-1、第一針床連桿,4-2、第二針床連桿,4-3、內針床滾子,4-4、針床凸輪擺臂,
4-5、外針床滾子,5、前沉降片床傳動機構,5’、后沉降片床傳動機構,5-0、沉降凸輪,5-1、第一沉降連桿,5-2、第二沉降連桿,5-3、內沉降滾子,5-4、沉降凸輪擺臂,5-5、外沉降滾子,
5-7、沉降連接頭,6、前脫圈傳動機構,6’、后脫圈傳動機構,6-0、脫圈凸輪,6-1、第一脫圈連桿,6-2、第二脫圈連桿,6-3、內脫圈滾子,6-4、脫圈凸輪擺臂,6-5、外脫圈滾子,6-7、脫圈連接頭,6-9、脫圈擺臂,7、梳櫛搖架上擺傳動機構,7-0、梳櫛上擺凸輪,7-1、第一梳櫛上擺連桿,7-2、第二梳櫛上擺連桿,7-3、第三梳櫛上擺連桿,7-4、梳櫛凸輪擺臂,7-5、內梳櫛滾子,7-6、外梳櫛滾子,7-8、梳櫛連接頭,7-9、梳櫛中間擺臂,7-10、梳櫛彎擺臂,7-11、梳櫛上擺臂,8、第一主動軸,9、第二主動軸,10、前擺軸,10’、后擺軸,11、上擺軸,12、電子橫移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如
圖1至圖9所示的一種雙針床全成形3D織物經編機,包括機架,機架上設置有成圈裝置和梳櫛裝置3,梳櫛裝置3通過上擺軸11設置在機架上,成圈裝置包括前針床部分1、后針床部分I’、前沉降片床部分2和后沉降片床部分2’,前、后針床部分1、1’分別通過前擺軸10和后擺軸10’對稱設置在機架上,前、后沉降片床部分2、2’也分別通過前擺軸10和后擺軸10’對稱設置在機架上;梳櫛裝置3包括與機架相動連接的上擺軸11、與上擺軸11相連接的梳櫛搖架
3-1,梳櫛搖架3-1上設置有梳櫛3-2以及設置在梳櫛3-2上的導紗針;在位于前、后擺軸10、10’下方的機架上設置有傳動裝置,傳動裝置包括前針床傳動機構4、后針床傳動機構4’、如沉降片床傳動機構5、后沉降片床傳動機構5’、如脫圈傳動機構6、后脫圈傳動機構6’和梳柿搖架上擺傳動機構7,前、后針床傳動機構4、4’分別通過第一主動軸8和第二主動軸9對稱設置在機架上,前、后沉降片床傳動機構5、5’也分別通過第一、二主動軸8、9對稱設置在機架上,前、后脫圈傳動機構6、6’同樣分別通過第一、二主動軸8、9對稱設置在機架上,梳櫛搖架上擺傳動機構7設置在第一主動軸8上;前、后針床部分1、1’各包括針床搖架1-4、針床托座1-3、連接在針床托座1_3上的針床1-1和安裝在針床1-1上的槽針1-2 ;前、后針床傳動機構4、4’各包括針床凸輪擺臂4-4和分別固定在第一、二主動軸8、9上的針床凸輪4-0,針床凸輪擺臂4-4上設置有與針床凸輪4-0內圈面相嚙合的內針床滾子4-3以及與針床凸輪4-0外圈面相嚙合的外針床滾子4-5,內針床滾子4-3和外針床滾子4-5通過銷軸連接在針床凸輪擺臂4-4上,并且外針床滾子4-5活動連接有第一針床連桿4-1,第一針床連桿4-1螺栓連接有第二針床連桿
4-2,第二針床連桿4-2與針床托座1-3連接,前、后針床傳動機構4、4’通過針床凸輪4-0的擺動實現針床1-1的上下運動,從而帶動舌針的上下運動,完成編織的動作。前、后沉降片床部分2、2’各包括沉降擺臂2-1和固定在沉降擺臂2-1前端的沉降片床2-2以及安裝在沉降片床2-2上的沉降針2-3 ;前、后沉降片床傳動機構5、5’各包括沉降凸輪擺臂5-4和分別固定在第一、二主動軸8、9上的沉降凸輪5-0,沉降凸輪擺臂5-4上銷軸連接有與沉降凸輪5-0內圈面相嚙合的內沉降滾子5-3以及與沉降凸輪5-0外圈面相嚙合的外沉降滾子5-5,并且,外沉降滾子5-5活動連接有第一沉降連桿5-1,第一沉降連桿
5-1螺栓連接有第二沉降連桿5-2,第二沉降連桿5-2通過沉降連接頭5-7與沉降擺臂2_1活動連接,前后兩沉降擺臂2-1分別連接在前、后擺軸8、9上,前、后沉降片床傳動機構5、5’通過沉降凸輪5-0的擺動帶動沉降片床2-2的前后運動來完成編織動作。前、后脫圈傳動機構6、6’各包括脫圈凸輪擺臂6-4和分別固定在第一、二主動軸8,9上的脫圈凸輪6-0,脫圈凸輪擺臂6-4上設置有與脫圈凸輪6-0內圈面相嚙合的內脫圈滾子6-3以及與脫圈凸輪6-0外圈面相嚙合的外脫圈滾子6-5,外脫圈滾子6-5活動連接有第一脫圈連桿6-1,第一脫圈連桿6-1螺栓連接有第二脫圈連桿6-2,第二脫圈桿6-2通過脫圈連接頭6-7與脫圈擺臂6-9活動連接,前后兩脫圈擺臂6-9分別連接在前、后擺軸8、9上,通過前、后脫圈傳動機構6、6’來帶動前、后擺軸8、9的擺動,從而帶動連接在前、后擺軸
8、9上的其他機構部件的運動來幫助編織。梳櫛搖架上擺傳動機構7包括梳櫛凸輪擺臂7-4、連接在第一主動軸8上的梳櫛上擺凸輪7-0、連接在前擺軸10上的梳櫛中間擺臂7-9和連接在上擺軸11上的梳櫛上擺臂7-11,梳櫛凸輪擺臂7-4上銷軸連接有與梳櫛上擺凸輪7-0內圈面相嚙合的內梳櫛滾子7-5以及與梳櫛上擺凸輪7-0外圈面相嚙合的外梳櫛滾子7-6,外梳櫛滾子7-6銷軸連接有第一梳櫛上擺連桿7-1,第一梳櫛上擺連桿7-1螺栓連接有第二梳櫛上擺連桿7-2,第二梳櫛上擺連桿7-2通過一個梳櫛連接頭7-8與梳櫛中間擺臂7-9活動連接,并且梳櫛中間擺臂7-9通過另一個梳櫛連接頭7-8連接有第三梳櫛上擺連桿7-3,第三梳櫛上擺連桿7-3與梳櫛彎擺臂7-10相連接,梳櫛彎擺臂7-10與連接在上擺軸11上的梳櫛上擺臂7-11相連接,通過梳櫛搖架上擺傳動機構7使梳櫛上擺凸輪7-0帶動上擺軸11運動,從而帶動連接在上擺軸11上的梳櫛搖架3-1的運動來幫助梳櫛搖架3-1上的梳櫛3-2完成編織動作。梳櫛搖架3-1上設置有梳櫛3-2以及設置在梳櫛3-2上的導紗針,在梳櫛搖架3_1上設置有6把梳櫛3-2,需要說明的是中間兩把梳櫛3-2為毛梳梳櫛,位于兩側的4把梳櫛3-2為地梳梳櫛。機架上設置有用于控制各梳櫛3-2橫移的電子橫移裝置12,電子橫移裝置12與梳櫛裝置3相連接,電子橫移裝置12橫移精度高、速度快、噪音小,而且占用的空間小,生產成本低,可編織各種復雜花型,一次成型,可滿足多速多段送經要求,運行平穩可靠。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雙針床全成形3D織物經編機,包括機架,其特征是所述的機架上設置有成圈裝置和梳櫛裝置(3),所述的梳櫛裝置(3)通過上擺軸(11)設置在機架上,所述的成圈裝置包括前針床部分(I)、后針床部分(Γ)、前沉降片床部分(2)和后沉降片床部分(2’),所述的前、后針床部分(1、I’)分別通過前擺軸(10)和后擺軸(10’)對稱設置在機架上,所述的前、后沉降片床部分(2、2’)也分別通過前擺軸(10)和后擺軸(10’)對稱設置在機架上; 位于前、后擺軸(10、10’)下方的機架上設置有傳動裝置,所述的傳動裝置包括前針床傳動機構(4)、后針床傳動機構(4’)、前沉降片床傳動機構(5)、后沉降片床傳動機構(5’)、前脫圈傳動機構(6)、后脫圈傳動機構(6’)和梳櫛搖架上擺傳動機構(7),所述的前、后針床傳動機構(4、4’)分別通過第一主動軸(8)和第二主動軸(9)對稱設置在機架上,所述的前、后沉降片床傳動機構(5、5’)也分別通過第一、二主動軸(8、9)對稱設置在機架上,所述前、后脫圈傳動機構(6、6’)同樣分別通過第一、二主動軸(8、9)對稱設置在機架上,所述的梳櫛搖架上擺傳動機構(7)設置在第一主動軸(8)上; 所述的前、后針床傳動機構(4、4’)分別對前、后針床部分(1、I’)提供動力,所述前、后沉降片床傳動機構(5、5’)分別對前、后沉降片床部分(2、2’)提供動力,所述前、后脫圈傳動機構(6、6’)分別對前、后擺軸(10、10’)提供動力傳動,所述的梳櫛搖架上擺傳動機構(7)向梳櫛裝置(3)提供動力傳動并控制其擺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針床全成形3D織物經編機,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后針床部分(1、I’)各包括針床搖架(1-4)、針床托座(1-3)、連接在針床托座(1-3)上的針床(1-1)和安裝在針床(1-1)上的槽針(1-2); 所述的前、后針床傳動機構(4、4’)各包括針床凸輪擺臂(4-4)和分別固定在第一、二主動軸(8、9)上的針床凸輪(4-0),所述的針床凸輪擺臂(4-4)上設置有與針床凸輪(4-0)內圈面相嚙合的內針床滾子(4-3)以及與針床凸輪(4-0)外圈面相嚙合的外針床滾子(4-5),所述的外針床滾子(4-5)活動連接有第一針床連桿(4-1),所述的第一針床連桿(4-1)螺栓連接有第二針床連桿(4-2 ),所述的第二針床連桿(4-2 )與針床托座(1-3 )連接,前、后針床傳動機構(4、4 ’)通過針床凸輪(4-0 )的擺動實現針床(1-1)的上下運動,從而帶動舌針的上下運動。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針床全成形3D織物經編機,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后沉降片床部分(2、2’)各包括沉降擺臂(2-1)和固定在沉降擺臂(2-1)前端的沉降片床(2-2)以及安裝在沉降片床(2-2)上的沉降針(2-3); 所述的前、后沉降片床傳動機構(5、5’)各包括沉降凸輪擺臂(5-4)和分別固定在第一、二主動軸(8、9)上的沉降凸輪(5-0),所述的沉降凸輪擺臂(5-4)上設置有與沉降凸輪(5-0)內圈面相嚙合的內沉降滾子(5-3)以及與沉降凸輪(5-0)外圈面相嚙合的外沉降滾子(5-5),所述的外沉降滾子(5-5)活動連接有第一沉降連桿(5-1),所述的第一沉降連桿(5-1)螺栓連接有第二沉降連桿(5-2),所述的第二沉降連桿(5-2)與沉降擺臂(2-1)之間活動連接,前后兩沉降擺臂(2-1)分別連接在前、后擺軸(8、9)上,前、后沉降片床傳動機構(5、5’)通過沉降凸輪(5-0)的擺動帶動沉降片床(2-2)的前后運動。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針床全成形3D織物經編機,其特征是所述的前、后脫圈傳動機構(6、6’ )各包括脫圈凸輪擺臂(6-4)和分別固定在第一、二主動軸(8,9)上的脫圈凸輪(6-0),所述的脫圈凸輪擺臂(6-4)上設置有與脫圈凸輪(6-0)內圈面相嚙合的內脫圈滾子(6-3)以及與脫圈凸輪(6-0)外圈面相嚙合的外脫圈滾子(6-5),所述的外脫圈滾子(6-5)活動連接有第一脫圈連桿(6-1),所述的第一脫圈連桿(6-1)螺栓連接有第二脫圈連桿(6-2),所述的第二脫圈桿(6-2)連接有脫圈擺臂(6-9),前后兩脫圈擺臂(6-9)分別連接在前、后擺軸(8、9)上。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針床全成形3D織物經編機,其特征是所述的梳櫛搖架上擺傳動機構(7 )包括梳櫛凸輪擺臂(7-4 )、連接在第一主動軸(8 )上的梳櫛上擺凸輪(7-0 )、連接在前擺軸(10 )上的梳櫛中間擺臂(7-9 )和連接在上擺軸(11)上的梳櫛上擺臂(7-11),所述的梳櫛凸輪擺臂(7-4)上設置有與梳櫛上擺凸輪(7-0)內圈面相嚙合的內梳櫛滾子(7-5)以及與梳櫛上擺凸輪(7-0)外圈面相嚙合的外梳櫛滾子(7-6),所述的外梳櫛滾子(7-6)銷軸連接有第一梳櫛上擺連桿(7-1 ),第一梳櫛上擺連桿(7-1)螺栓連接有第二梳櫛上擺連桿(7-2),所述的第二梳櫛上擺連桿(7-2)與梳櫛中間擺臂(7-9)活動連接,所述的梳櫛中間擺臂(7-9)活動連接有第三梳櫛上擺連桿(7-3),所述的第三梳櫛上擺連桿(7-3)與梳櫛彎擺臂(7-10)相連接,所述的梳櫛彎擺臂(7-10)與連接在上擺軸(11)上的梳櫛上擺臂(7-11)相連接,通過梳櫛搖架上擺傳動機構(7)使梳櫛上擺凸輪(7-0)帶動上擺軸(11)運動,從而帶動連接在上擺軸(11)上的梳櫛搖架(3-1)的運動。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針床全成形3D織物經編機,其特征是所述的梳櫛裝置包括與機架相動連接的上擺軸(11 )、與上擺軸(11)相連接的梳櫛搖架(3-1 ),所述的梳櫛搖架(3-1)上設置有梳櫛(3-2)以及設置在梳櫛(3-2)上的導紗針。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針床全成形3D織物經編機,其特征是所述的梳櫛搖架(3-1)上設置有6把梳櫛(3-2),中間兩把梳櫛(3-2)為毛梳梳櫛,位于兩側的4把梳櫛(3-2)為地梳梳櫛。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雙針床全成形3D織物經編機,其特征是所述的機架上設置有用于控制梳櫛裝置(3 )中各梳櫛(3-2 )橫移的電子橫移裝置(12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雙針床全成形3D織物經編機,包括機架,機架上設置有成圈裝置和梳櫛裝置,并且位于前、后擺軸下方的機架上設置有傳動裝置,傳動裝置包括前針床傳動機構、后針床傳動機構、前沉降片床傳動機構、后沉降片床傳動機構、前脫圈傳動機構、后脫圈傳動機構和梳櫛搖架上擺傳動機構,通過傳動裝置中各傳動機構帶動成圈裝置中各個部分的編織運動。本實用經編機可織出厚度可達50mm的織物,并且所織出的織物具有優良的透氣性、合適回彈力和良好的隔音減震性。
文檔編號D04B23/02GK202898726SQ201220451280
公開日2013年4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6日
發明者王敏其, 王水, 趙啟, 李永年 申請人:常州市武進五洋紡織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