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洗衣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通過防振支承機構來支承內包滾筒的外槽和外框的構成的洗衣機。
背景技術:
以往的滾筒式洗衣機中,收放洗滌物的滾筒經由傳動軸與儲存水的外槽連接。并且,滾筒經由傳動軸通過馬達來被旋轉驅動。外槽通過防振支承機構被支承于外框,從而在洗滌、脫水、烘干的各工序中產生的振動不傳遞到外框。在滾筒式洗衣機中,為了以低振動、低噪音進行脫水運轉,如何將洗滌物均勻地附著在滾筒內壁,在洗滌物的偏重(失衡)少的狀態下提高滾筒的旋轉速度,并進行脫水成為課題。為此,把握失衡的狀態,在失衡較大的情況下重新進行附著衣物的工序很重要。之前,也提出過根據設置在外槽或外框的振動檢測裝置的輸出檢測出失衡的大小,進行提高旋轉速度并進行脫水,還是降低滾筒的旋轉速度,從均勻地附著洗滌物的工序開始重新進行的判斷的方法。但是,根據失衡的量、位置而外槽的振動模式不同,所以用I軸加速度傳感器來把握失衡的量和位置是困難的。因此,也提出了判斷失衡的前后位置,根據其結果進行提高旋轉速度的判斷的方法。例如,利用能夠檢測出2軸以上的多個方向的振動的振動檢測裝置,根據各振動成分的相位差來確定洗滌物的前后方向的失衡位置,按照失衡位置個別設置移至高速脫水的判斷單元的閾值的方法(專利文獻I)。現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6-311884號公報
發明內容
滾筒式洗衣機中,使脫水旋轉速度上升的過程中出現多種振動模式,在各個模式中存在位移變小的位置。在這樣的位置設置振動檢測裝置的情況下,盡管外槽振動,在振動檢測裝置的位置也不會振動,所以振動檢測裝置的輸出小,有誤檢測為外槽沒有振動的可能性。本發明為了解決上述以往的課題,其目的在于提供通過避開在外槽的多種振動模式中成為振動的分界點的位置設置振動傳感器,實現高精度的振動檢測,從而低振動的滾筒式洗衣機。為了解決上述以往的課題,本發明提出滾筒式洗衣機,是具備收放洗滌物的滾筒、內包上述滾筒的外槽、旋轉驅動上述滾筒的驅動機構、控制上述驅動機構的控制裝置、檢測上述外槽的振動位移的振動檢測裝置的滾筒式洗衣機,其特征在于,將上述振動檢測裝置設置在由于滾筒在脫水時相對于左右方向旋轉而使衣物落下的朝向且比滾筒的旋轉中心靠下側,或者由于滾筒相對于左右方向旋轉而使衣物抬起的朝向且比滾筒的旋轉中心靠上偵U。在此,脫水時的上述滾筒的旋轉方向指最終旋轉速度上升的方向。本發明的滾筒式洗衣機能夠針對多種振動模式,根據洗滌物的偏重狀態進行準確的失衡檢測,根據其結果適當地進行滾筒旋轉速度的控制,從而能夠進行振動小的脫水運轉。
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滾筒式洗衣機的外觀的圖,Ca)是俯視圖,(b)是主視圖。圖2是表示本發明的滾筒式洗衣機的內部的結構的側視圖。圖3是表示本發明的滾筒式洗衣機的內部的結構的主視圖。圖4是表示外槽的振動模式的示意圖。圖5是表示圍繞y軸的旋轉運動成為共振的旋轉速度的振動的狀態的示意圖。圖6是表示本發明的振動檢測裝置的設置位置的示意圖,Ca)是主視圖,(b)是側視圖。圖7是表示第2實施方式的滾筒式洗衣機的內部結構的主視圖。
圖8是表示第3實施方式的滾筒式洗衣機的內部結構的主視圖。圖9是表示第4實施方式的滾筒式洗衣機的內部結構的主視圖。圖10是表示第4實施方式的滾筒式洗衣機的內部結構的后視圖。圖11是表示第5實施方式的滾筒式洗衣機的內部結構的主視圖。圖12是表示第5實施方式的滾筒式洗衣機的內部結構的后視圖。圖中:I一外框,2—外槽,3—滾筒,4、52—馬達,5—防振支承機構,6—操作面板,7—門,8—供水管連接口,9一供水閥,10—液體供給單元,11 一洗滌劑盒,12—排水泵,20—傳動軸,21 一外槽罩,30、53—振動檢測裝置,41 一懸架,42—減振器,51 一傳送帶,54一供干用風路,55—基板,56—配線,100一滾筒式洗衣機。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利用附圖對實施例進行說明。實施例1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例進行說明。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一實施方式的滾筒式洗衣機100的外觀的圖,(a)是俯視圖,
(b)是主視圖。圖2是表示圖1所示的滾筒式洗衣機100的內部的結構的側視圖。圖3是表示滾筒式洗衣機100的內部的結構的主視圖。其中,為了明確說明,如圖1所示設定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而且,圖3的箭頭表示脫水時的滾筒的旋轉方向。如圖1所示,滾筒式洗衣機100具有組合鋼板和樹脂成型品而構成外廓的外框I。外框I具備基座If,左右的側板la、lb,前面罩lc、背面罩Id以及上面罩Ie安裝于基座If的上方,形成箱狀的外框I。在前面罩Ic的大致中央,形成有用于將衣物等的洗滌物取出放入滾筒3 (參照圖2)內的投入口(未圖示),經由投入口取出放入洗滌物時開閉的門7通過鉸鏈機構(未圖示)以能夠開閉的方式安裝。在門7的右側設置有用于解除門7的鎖定機構(未圖示)的把手7a。通過將把手7a拉到近前側,解除鎖定機構,打開門7,通過將門7按壓到前面罩lc,被鎖定而關閉。
在外框I的上部設置有具備電源開關、操作開關、程序設定刻度盤、顯示器等的操作面板6。在操作面板6的左側配置有用于投入洗滌劑、柔軟劑等的抽屜式的洗滌劑盒(洗滌劑投入部)11。如圖2所示,滾筒式洗衣機100在外框I內具備作為能夠收放洗滌物的內槽的滾筒3。滾筒3能夠以與該滾筒3結合的傳動軸20為中心旋轉。在滾筒3的前側端面形成有用于取出放入洗滌物的開口部3a,在該開口部3a的半徑方向外側設置有與滾筒3 —體的流體平衡器3b。與滾筒3結合的傳動軸20在此水平設定。然而,滾筒3的旋轉軸也可以是以開口部3a側高的方式傾斜。此時,在滾筒的旋轉軸的之下或者之上是以將滾筒3的旋轉軸投射到外框I的側面時的位置為基準。其中,在圖2中表示卸下滾筒式洗衣機100的左側板la、背面罩Id (未圖示)、以及上面罩Ie的狀態。而且,如圖2所示,滾筒式洗衣機100在與滾筒3同軸上具備內部配置滾筒3且儲存水的合上后表面的圓筒形狀的外槽2,外槽2被支承于外框I上。在外槽2的背面側中央安裝有用于旋轉驅動傳動軸20的馬達4,傳動軸20貫 通外槽2,與滾筒3結合。如圖2以及圖3所示,外槽2的下側被固定于基座If上的防振支承機構5防振支承。防振支承機構5由支承外槽2的重量的懸架5a和衰減外槽2的振動的減振器5b構成。在外槽2的最下部設置有排水口(未圖示)。排水口經由排水管(未圖示)與排水泵12連接,外槽2內的洗滌水從排水口經由排水管排到機外。而且,在外槽2的左側下部設置有檢測外槽2的振動位移的振動檢測裝置30。在通過振動檢測裝置30檢測出的外槽2的位移大于規定值的情況下,停止滾筒3的旋轉,重新啟動。這樣,能夠安全啟動滾筒式洗衣機100。如果在接近振動檢測裝置30的位置有排水泵12則成為噪音的根源,所以排水泵12設置在左右方向上與振動檢測裝置30相反側。圖3中,將振動檢測裝置30設置在左側,將排水泵12設置在右側。在外框I內的上部左側設置有向外槽2內供給水、洗滌劑、柔軟劑等的液體供給單元10。在外框I的背面的上部左側設置有自來水栓的供水管連接口 8。供水管連接口 8與供水閥9連結。如圖2所示,在外槽2的前側端部安裝有外槽罩21。在外槽罩21的前側端面設置有開口部21a,通過關閉門7而水封外槽2。接下來,利用圖4,說明滾筒式洗衣機100的振動。滾筒式洗衣機100中,在達到最終的脫水旋轉速度之前,出現多種振動模式。檢測振動的傳感器需要對這些全部的振動模式高精度地進行檢測。圖4表示提高滾筒3的旋轉速度時的外槽2的振動模式的變化。在此,將左右方向作為X軸,上下方向作為y軸,前后方向作為Z軸。首先,出現滾筒3的旋轉速度為150r/min左右,在前后方向上并進的振動模式(圖4 (a)),出現以大致相同的旋轉速度在左右方向上并進的振動模式(圖4 (b))。該前后方向的并進振動是不容易傳遞助振力的方向,所以在實際的運轉中,很少成為較大的振動。并且,若提高滾筒3的旋轉速度,則在200r/min附近出現上下方向的并進振動(圖4 (c))以及圍繞平行于y軸的軸的旋轉運動(圖4 (d))。圖中的A是旋轉運動的中心軸。若提高滾筒3的旋轉速度,則在300r/min左右出現圍繞平行于X軸的軸的旋轉運動(圖4 (e))。圖中的B是旋轉運動的中心軸。圍繞平行于y軸的軸的旋轉運動和圍繞平行于X軸的軸的旋轉運動的支承的結構相近,所以共振的旋轉速度相近。圍繞平行于y軸的軸的旋轉運動在低的旋轉速度出現的情況較多。并且,若提高滾筒3的旋轉速度,則外槽2的位移慢慢變小。如上,若提高滾筒3的旋轉速度,則出現多種振動模式。因此,優選將振動檢測裝置30設置在能夠在這些全部振動模式中檢測的位置。如圖4 (d)、(e)等的旋轉運動的情況下,存在成為振動的旋轉軸的位置。例如,如圖5 (a)所示,只產生圍繞平行于y軸的軸的旋轉運動的情況下,在旋轉運動的中心軸上的點中,成為在X軸方向、y軸方向、z軸方向全部中幾乎不產生位移(加速度)的振動的分界點。因此,雖然外槽2振動,但是在振動檢測裝置30的位置中不產生加速度,所以不容易檢測出外槽2的振動。另一方面,離旋轉軸越遠的位置的位移越大,容易檢測。因此,在使用的全部的旋轉速度區域中不成為振動的旋轉軸地得到輸出是重要的。像滾筒式洗衣機100的振動系統的情況下,較少單獨出現如圖4所示的振動模式,一般同時出現多種振動模式。圖5表示在200r/min左右滾筒3旋轉時的振動的狀態。在此,200r/min為圍繞平行于y軸的軸的旋轉運動的共振旋轉速度。滾筒3的旋轉方向是逆時針旋轉。脫水時的滾筒3的旋轉方向指以最終上升的旋轉速度旋轉的方向。分為圍繞平行于I軸的軸的旋轉運動和圍繞平行于X軸的軸的旋轉運動來考慮。圖5 (a)、(b)表示圍繞平行于y軸 的軸的旋轉運動的模樣。圖5 (a)是俯視圖,圖5 (b)是立體圖。圖5所示的C是旋轉運動的中心軸。在滾筒式洗衣機100的情況下,一般在外槽2的后部設置驅動滾筒3的馬達4。并且,用傳動軸20在后方支承滾筒3和外槽2,所以用于增強強度的部件設置在滾筒3、外槽2的后部。而且,為了投入衣物,外槽2和滾筒3的前方是打開的。像這樣,外槽2的后方重量大,前方小,所以包含外槽2和滾筒3的振動部的重心偏后方。由此,振動的旋轉軸如圖5 (a)所不的C位置,在振動部的后方。圖中的箭頭表示振動的大小和方向。實線的箭頭表示圖5 (b)所示的失衡狀態時的振動方向,虛線的箭頭表示滾筒3從圖5 (b)旋轉180度時的振動方向。一般來說,在比共振充分低的旋轉速度的情況下,助振力和振動位移的相位差小。若接近共振旋轉速度,則相對于助振力,振動位移的相位慢慢滯后,在共振旋轉速度下滯后90度。并且,若提高旋轉速度,則相位的滯后變大,在充分高的旋轉速度下滯后180度。200r/min是左右方向的振動的共振旋轉速度附近,所以相對于失衡的位置,位移滯后90度。因此,如圖5 (b)所示,在前側的失衡來到下部時,外槽2的前方向左較大地位移。為了檢測出該振動,能夠通過檢測遠離旋轉運動的中心軸的外槽2的前方的左右振動或者外槽2的左右的兩端附近的前后振動求出旋轉角度。另一方面,在旋轉運動的中心軸附近成為幾乎不產生加速度的振動的分界點,所以不能夠通過振動檢測裝置30檢測出來。接下來,圖5 (C)、(d)表示圍繞平行于X軸的軸的旋轉運動。圖5所示的D是旋轉運動的中心軸。圖5 (c)表示從上方觀察外槽2時的外槽2的下部的振動。圖5 (d)是表示失衡的位置和振動的方向的立體圖。圍繞X軸的旋轉運動的共振旋轉速度為300r/min附近,所以如果滾筒3的旋轉速度為200r/min則充分小,失衡的位置和振動位移的相位的差小。即,前方的失衡在下部時,外槽2的下部向后較大地位移。為了檢測出該位移,通過檢測出外槽2的上下的兩端附近的前后位移或者外槽2的前端的上下位移而求出。若圖5 (a)、(C)所示的振動同時出現,則外槽2的下部的振動成為圖5 (e)所示的振動。若著眼于前后方向的振動位移,則通過圍繞平行于y軸的軸的旋轉運動,外槽2的左側向后位移,右側向前位移。另一方面,通過圍繞X軸的旋轉運動,外槽2的下部向后位移。因此,對于外槽2的右側而言,由兩種振動模式產生的前后位移抵消,所以位移變小。另一方面,對于左側而言,兩種振動模式的振動方向相同,所以位移變大。因此,在將振動檢測裝置30設置在外槽2的左側且將滾筒3的旋轉軸和振動檢測裝置30投射到外框I的側面時,通過以振動檢測裝置30位于滾筒3的旋轉軸的下部的方式設置,從而容易地檢測出加速度。并且,為了分開上述兩種振動,除了前后振動以外需要檢測出外槽2的前方的上下或者左右方向,所以優選將振動檢測裝置30設置在外槽2的前方。像這樣,通過至少在兩個軸,例如X軸和z軸檢測出加速度,能夠分開振動。在外槽2的下部不能設置振動檢測裝置30的情況下,設置在外槽2的上部,然而外槽2的上部和下部在前后方向的振動的朝向相反,所以優選設置在脫水時衣物被抬起的方向。本實施方式例中,如圖2以及圖3所示,在外槽2的側面設置振動檢測裝置30,但是沒有必要一定設置在外槽2的側面,只要從正面觀察時位于提案的位置,也可以設置在外槽2的背面或外槽罩21上。并且,也可以設置在為了降低外槽2的振動而設置在外槽2或外槽罩21上的砝碼或者安裝于外槽2的烘干用的風路等上。并且,外槽2的支承一般 左右對稱,外槽2和防振支承機構5的左右的連接部之間成為旋轉運動的中心軸或者接近于此的位置,所以不希望作為振動檢測裝置30的設置位置。因此,優選將振動檢測裝置30設置在防振支承機構5的左右的連接部的外側。圖6表示為了高精度檢測出外槽2的振動的振動檢測裝置30的設置位置。圖6(a)是主視圖,圖6 (b)是側視圖。圖中的F的范圍是本發明中提案的振動檢測裝置30的設置位置。圖中的箭頭表示滾筒3的旋轉方向。滾筒3的旋轉方向為相反的情況下,將圖6 Ca)的F的范圍左右翻轉的位置為振動檢測裝置30的設置位置。像這樣,能夠避開成為振動的分界點的位置而設置振動檢測裝置30,能夠高精度地檢測。本實施例中,將振動檢測裝置30設置在位移大的位置,從而提高檢測精度。振動檢測裝置30的檢測范圍小,在設置在振動位移大的位置時振動檢測裝置30飽和而不能夠正確地測量的情況下,通過設置在本實施例中所示的接近于振動的旋轉運動的中心軸的位置,從而測量外槽2的位移小的位置,能夠防止振動檢測裝置30的飽和。本實施例的滾筒式洗衣機100具有用于將在洗滌等中使用的水排到機體之外的排水泵13。使排水泵13在脫水的開始時、或者脫水中使滾筒3的旋轉上升時進行動作,從而排出儲存在外槽2中的水。因此,也在利用振動檢測裝置30進行外槽2的振動檢測時動作,所以受到排水泵的動作引起的噪音的影響。因此,需要將排水泵13設置在遠離設置有振動檢測裝置30的位置的、在左右方向上相反的位置。像這樣,能夠降低排水泵13的動作時的噪音的影響,能夠以高精度檢測出振動。實施例2圖7是表示其他的實施例的外槽2的支承方法的示意圖。外槽2的上部被左右一對的懸架41支承,下部被作為衰減機構的減振器42支承。外槽2的懸架41、減振器42的左右方向的內側成為圍繞平行于y軸的軸的旋轉運動的中心軸或者軸附近的振動的分界點,所以振動小。因此,若在該位置設置振動檢測裝置30,則振動的輸出小,不能夠準確地測量實際的振動。因此,優選在懸架41或減振器42的外側設置振動檢測裝置30。在此,在與減振器42同軸上設置懸架41,從外槽2的下部支承的情況也相同,優選設置在懸架41和外槽2的連接部的左右方向的外側。實施例3圖8是表示其他的實施例的內部結構的示意圖。在外槽2的下部具有用于對水加熱的加熱單元43,對洗滌或漂洗時的水進行加熱,實現洗滌性能的提高。若利用高溫的水加熱外槽2,則設置于外槽2的振動檢測裝置30的溫度也上升。一般來說,振動檢測裝置30達到規定的溫度以上時,則產生靈敏度的變化、壽命的降低等,所以不理想。因此,優選將振動檢測裝置30設置在遠離加熱單元43或接觸外槽2的溫水的部分。因此,將振動檢測裝置30設置在外槽2的肋(未圖示)或設置在接觸溫水的面的突起44上。像這樣,能夠抑制振動檢測裝置30的溫度上升,不管運轉條件,能夠確保檢測精度。實施例4圖9、圖10是表不通過將傳送帶 51與馬達52和固定于滾筒3的傳動軸(未圖不)的帶輪53連接,將馬達52的動力傳到滾筒3的滾筒式洗衣機的內部結構的圖。圖9是卸下前面罩Ic和操作面板6而能夠看見內部結構的主視圖,圖10是卸下后面罩Id而能夠看見內部結構的后視圖。圖中的箭頭表示脫水時的滾筒3的旋轉方向。經由傳送帶51,不用將馬達52設置在外槽2的背面,所以成為能夠減少前后方向的設置空間的結構。此時,馬達52設置在外槽2的側面。在經由傳送帶51的構成的滾筒式洗衣機中,通常在馬達52上使用換向器馬達。換向器馬達中,考慮成本降低等點,通常不設置振動檢測裝置54。為了在脫水時高速旋轉滾筒,需要把握滾筒3內的失衡狀態,所以不進行高速脫水。但是,為了提高脫水性能,需要高速旋轉滾筒3,在使用換向器馬達的滾筒式洗衣機中,也需要采用振動檢測裝置54。若換向器馬達高速旋轉,則成為振動檢測裝置54的噪音的根源,所以優選在避開振動檢測裝置54的設置位置的位置設置換向器馬達。如圖9所示,在外框I的上部配置洗滌劑盒11、基板55等,所以優選將馬達52設置在外槽2的下部。并且,為了有效使用外框I的內部,不設置在外槽2的正下方,而左右偏離地設置。像這樣,能夠降低主體的高度。馬達52成為振動檢測裝置54的噪音的根源,所以設置在附近是不理想的。因此,優選將振動檢測裝置54設置在相對于滾筒3的旋轉方向,衣服落下的一側的下部,所以優選將馬達52設置在振動檢測裝置54的相反側、即相對于脫水時的滾筒3的旋轉方向,衣服被抬起的一側。像這樣,能夠降低馬達52引起的噪音的影響,能夠高精度地檢測出振動。本實施例中,將振動檢測裝置54設置在外槽2的左下的位置,然而若直接設置在外槽2的圓筒部,則需要增大外槽2的板厚,使得用于固定振動檢測裝置54的螺絲不貫通。因此,如圖9所示,通過在外槽2設置突起部54a,將振動檢測裝置54設置在突起部54a,從而不會必要以上地增大外槽2的板厚。而且,如果在圖9所示的位置,將振動檢測裝置54在外槽2的徑向上固定,則振動檢測裝置54的檢測方向不會成為大致水平方向、上下方向,所以外槽2的振動的檢測變難。因此,優選設置在外槽2上的突起部54a為大致水平方向或者大致上下方向,本實施例中設置為大致水平方向。實施例5
圖11以及圖12表示通過將傳送帶51與馬達52和固定于滾筒3的傳動軸(未圖示)的帶輪53連接,將馬達52的動力傳到滾筒3的滾筒式洗衣機中,將振動檢測裝置54設置在上部的情況下的滾筒式洗衣機的內部結構。圖11是卸下前面罩Ic和操作面板6而能夠看見內部結構的主視圖,圖12是卸下后面罩Id而能夠看見內部結構的后視圖。圖中的箭頭表示脫水時的滾筒3的旋轉方向。從操作性的觀點考慮,優選將操作面板6設置在外框I的上部。為了使操作面板6和基板55電連接,需要用配線56連接。通過設置在近的位置,能夠縮短配線56的長度,所以優選基板55設置在外框I的上部。而且,如果連接振動檢測裝置54和基板55的配線56長,則容易受到噪音的影響,所以通過將振動檢測裝置54設置在外槽2的上部,能夠縮短配線56。并且,如在其他的實施例中所述,在將振動檢測裝置54設置在外槽2的上部的情況下,優選設置在左右方向上相對于脫水時的滾筒3的旋轉方向衣物上升的一側。如圖9所示,在滾筒3的旋轉方向為逆時針旋轉的情況下,為右上。因此,基板55也設置在外框I的右側,從而能夠縮 短連接振動檢測裝置54和基板55的配線56,能夠降低噪音的影響。并且,考慮到使用便利性、供水的便利性,優選將洗滌劑盒11設置在外框I的上部。基板55設置在相對于脫水時的滾筒3的旋轉方向衣物上升的一側,所以將洗滌劑盒11設置在相反一側即相對于脫水時的滾筒3的旋轉方向衣物落下的一側的上部,從而能夠有效使用外框I內的空間,能夠減小主體的尺寸。本實施例中,以經由傳動帶51將馬達52的動力傳到滾筒3的滾筒式洗衣機為例進行了說明,但不限于經由傳動帶51傳送馬達52的動力的滾筒式洗衣機,將馬達52設置為與滾筒3的旋轉軸同軸,直接驅動的滾筒式洗衣機中也相同。
權利要求
1.一種滾筒式洗衣機,其具備收放洗滌物的滾筒、內包上述滾筒的外槽、驅動上述滾筒旋轉的驅動機構、控制上述驅動機構的控制裝置、檢測上述外槽的振動位移的振動檢測裝置,該洗衣機的特征在于, 將上述振動檢測裝置設置在由于滾筒在脫水時相對于左右方向旋轉而使衣物落下的朝向且比滾筒的旋轉中心靠下側,或者由于滾筒相對于左右方向旋轉而使衣物抬起的朝向且比滾筒的旋轉中心靠上側。
2.一種滾筒式洗衣機,其具備收放洗滌物的滾筒、內包上述滾筒的外槽、驅動上述滾筒旋轉的驅動機構、控制上述驅動機構的控制裝置、與上述外槽的下部連接的衰減機構、檢測上述外槽的振動位移的振動檢測裝置,該洗衣機的特征在于, 將上述振動檢測裝置設置在比防振支承機構和上述外槽的連接部靠左右方向的外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滾筒式洗衣機,其特征在于, 將上述振動檢測裝置設置在配置于上述外槽的肋或者配置于上述外槽的突起部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滾筒式洗衣機,其特征在于, 上述驅動機構經由傳送帶驅動上述滾筒,將上述驅動機構設置在由于滾筒在脫水時相對于左右方向旋轉而使衣物抬起的朝向且比滾筒的旋轉中心靠下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滾筒式洗衣機,其特征在于, 將控制上述滾筒的基板 設置在由于滾筒相對于左右方向旋轉而使衣物抬起的朝向且比滾筒的旋轉中心靠上側。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避開在外槽的多種振動模式中成為振動的分界點的位置設置振動傳感器而配置,實現高精度的振動檢測,從而低振動的滾筒式洗衣機。該洗衣機具備收放洗滌物的滾筒、內包上述滾筒的外槽、旋轉驅動上述滾筒的驅動機構、控制上述驅動機構的控制裝置、檢測上述外槽的振動位移的振動檢測裝置,將上述振動檢測裝置設置在由于滾筒在脫水時旋轉而使衣物落下的朝向且比滾筒的旋轉軸靠下側,或者由于滾筒旋轉而使衣物抬起的朝向且比滾筒的旋轉軸靠上側。
文檔編號D06F37/20GK103225193SQ20131003644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31日
發明者黑澤真理, 石丸博敏, 柿崎海彥, 中村俊介, 上甲康之, 松井康博, 上野真司 申請人:日立空調·家用電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