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及干洗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及干洗機,其中干洗機包括:內筒;干衣循環風道,與內筒連通且用于對內筒中衣物進行干衣處理;回收裝置,與所述干衣循環風道連通,用于在干衣處理過程中回收干洗溶劑;用于檢測所述回收裝置中干洗溶劑回收速率的流量傳感器,所述流量傳感器設置于所述回收裝置內;以及在對所述內筒中的衣物進行干燥處理過程中,根據干洗溶劑回收速率控制干燥處理的狀態的控制單元上述方案,通過自動的判斷干洗溶劑的回收速率,來相應的控制衣物干燥處理的狀態,不需要人員看守,且干衣的準確性較高。
【專利說明】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及干洗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衣物干洗【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及干洗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熱泵式干衣系統的干衣判斷有以下幾種:
[0003]第一種:溫度判斷方式,根據內筒進出口處溫度和空氣道溫度差判斷衣物的干燥情況和壓縮機的運轉情況;這種方式溫度波動性大,準確性差。
[0004]第二種:濕度判斷方式,通過探測衣物表面濕度,判斷干燥情況和還需要干燥處理的時間。此種方式不足之處在于其只適用于水洗,根據導電性來探測,不適合干洗溶劑,因為干洗溶劑不導電。另外干燥過程中,衣物表面干燥程度不均勻,探測準確性差。
[0005]第三種:溫度和濕度綜合方式,較好彌補各自的不足,但是仍不適合干洗溶劑,因干洗溶劑不導電,無法進行濕度測量。
[0006]現有的干洗一般僅用手動進行干衣時間設定,而不對干衣效果進行自動判斷,控制粗略,自動化程度低,只適用于商用干洗,由受過培訓的專業人員操作,根據經驗針對衣物多少和衣物特點設定烘干時間,設定的時間終止時,再有工作人員主觀判斷干衣效果,如果干燥不徹底,再增加烘干時間。可見,此種方式在衣物烘干過程中,需要有人看守,判斷主觀性大,準確性差,不適合家庭干洗。
【發明內容】
[0007]在下文中給出關于本發明的簡要概述,以便提供關于本發明的某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應當理解,這個概述并不是關于本發明的窮舉性概述。它并不是意圖確定本發明的關鍵或重要部分,也不是意圖限定本發明的范圍。其目的僅僅是以簡化的形式給出某些概念,以此作為稍后論述的更詳細描述的前序。
[0008]本發明提供一種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及干洗機,用以解決現有干衣過程中需要有人看守,干衣準確性差的問題。
[0009]本發明提供一種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對內筒中的衣物進行干燥處理過程中,根據干洗溶劑的回收速率控制干燥處理的狀態。
[0010]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干洗機,包括:
[0011]內筒;
[0012]干衣循環風道,與內筒連通且用于對內筒中衣物進行干衣處理;
[0013]回收裝置,與所述干衣循環風道連通,用于在干衣處理過程中回收干洗溶劑;
[0014]用于檢測所述回收裝置中干洗溶劑回收速率的流量傳感器,所述流量傳感器設置于所述回收裝置內;以及
[0015]在對所述內筒中的衣物進行干燥處理過程中,根據干洗溶劑回收速率控制干燥處理的狀態的控制單元。
[0016]本發明提供的上述方案,通過自動的判斷干洗溶劑的回收速率,來相應的控制衣物干燥處理的狀態,不需要人員看守,且干衣的準確性較高。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參照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的說明,會更加容易地理解本發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點和優點。附圖中的部件只是為了示出本發明的原理。在附圖中,相同的或類似的技術特征或部件將采用相同或類似的附圖標記來表示。
[0018]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干洗機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二提供的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0020]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三提供的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0021]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四提供的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0022]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五提供的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0023]圖6為本發明實施例六提供的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參照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在本發明的一個附圖或一種實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與一個或更多個其它附圖或實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結合。應當注意,為了清楚的目的,附圖和說明中省略了與本發明無關的、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部件和處理的表示和描述。
[0025]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提供的干洗機的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干洗機,包括:內筒5、干衣循環風道6,該干衣循環風道6與內筒5連通且用于對內筒5中衣物進行干衣處理、回收裝置7與干衣循環風道6連通,用于在干衣處理過程中回收干洗溶劑、用于檢測所述回收裝置中干洗溶劑回收速率的流量傳感器8,流量傳感器8設置于回收裝置7內,本文所指的回收裝置7可以但不限于具有或連接有排液管,流量傳感器8設置于該排液管內亦可認為設置于回收裝置7內、以及在對所述內筒中的衣物進行干燥處理過程中,根據干洗溶劑回收速率控制干燥處理的狀態的控制單元。
[0026]其中,該干洗機具有熱泵式的干衣系統。熱泵式的干衣系統的干衣循環風道6與內筒5連通形成循環氣流,干衣循環風道內設置有驅動氣流在干衣循環風道6及內筒5內循環的風機、以及形成熱泵系統的冷凝器11和蒸發器12,冷凝器11位于干衣循環風道6的冷凝腔,用于對氣流進行加熱,蒸發器12位于干衣循環風道6的蒸發腔,用于對氣流進行降溫使干洗溶劑冷凝,冷凝的干洗溶劑流動匯集于設置在干衣循環風道6下方的回收裝置7內,回收裝置7可以但不限于為一個箱體狀或筒體狀的干洗溶劑收集容器,也可是油水分離器。干衣循環風道6外設置與冷凝器和蒸發器連接的壓縮機及膨脹閥。
[0027]為了便于實現小型化,提高結構的緊湊型,干衣循環風道6的局部可以位于內筒5的上方。
[0028]在干衣循環風道6的出風口處設置有第一溫度傳感器9,用于獲取所述內筒的進風溫度。在干衣循環風道6的回風口處設置有第二溫度傳感器10,用于獲取所述內筒的回風溫度。第一溫度傳感器9與第二溫度傳感器10分別設置在出風口與回風口處,可以較為精確獲知滾筒內進出氣流的溫差,以進行較為準確的干衣判斷。
[0029]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包括:對衣物進行干燥處理過程中,根據干洗溶劑的回收速率控制干燥處理的狀態。
[0030]上述方案通過自動的判斷干洗溶劑的回收速率,來相應的控制衣物干燥處理的狀態,不需要人員看守,且干衣的準確性較高。
[0031 ] 具體地,對衣物進行干燥處理過程中,風機驅動氣流在干衣循環風道6及內筒5內循環流動,冷凝器11對氣流進行加熱,加熱后的氣流進入到內筒5內,使得衣物內的干洗溶劑蒸發并隨氣流進入到干衣循環風道6內,蒸發器12對進入干衣循環風道6的攜帶有干洗溶劑蒸汽的氣流進行冷凝,使干洗溶劑蒸汽冷凝并收集。如此循環,直至衣物被干燥。
[0032]實際使用中,在蒸發器12的下方設置回收裝置7來收集冷凝的干洗溶劑,在回收裝置7內設置流量傳感器8,以測量獲知干洗溶劑的回收速率。流量傳感器8可以但不限于為紅外式流量傳感器或浮球式流量傳感器。
[0033]該紅外式流量傳感器在使用時設置在回收裝置7的下端溶劑流出口處,通過紅外式流量傳感器實時檢測干洗溶劑流出的流量值,以表征溶劑回收速率的大小。
[0034]該浮球式流量傳感器在使用時設置在回收裝置7內,在干衣過程中,初期干洗溶劑的冷凝回收的流量較低,當內筒5內進口處氣流溫度升至最高時,冷凝的干洗溶劑冷凝回流的流速最高,此時回流進回收裝置7內的干洗溶劑的流量也相應顯著變多,回收裝置7內的液面上升,浮球位于回收裝置7中較高的位置,在干衣接近結束時,干洗溶劑流速逐漸變小,直至最低,此時隨著干洗溶劑從回收裝置7底部不斷流出,干洗溶劑液面會逐漸下降,則浮球位于回收裝置7中較低的位置,預先設置一個位置閾值,當浮球低于此位置閾值,則認為衣物完全干燥。根據干洗溶劑的回收速率可以準確的判斷衣物的干燥程度,有效的控制干衣時間,實現衣物即干即停,降低了能耗,且不需要人員看守。
[0035]具體地,根據干洗溶劑的回收速率控制干燥處理的狀態,包括:
[0036]步驟a:獲取所述干洗溶劑的流量值或流量均值,在所述流量值或所述流量均值小于預定的第一流量閾值后,降低對向內筒所送風的加熱量。
[0037]在干衣過程中,以預定的時間間隔多次通過流量傳感器獲取干洗溶劑的流量值,本實施了中以獲取3次為例進行說明,判斷3次獲取到的流量值是否都小于預定的第一流量閾值,第一流量閾值可以是自定的用于表征衣物接近干燥時的流量值。則在3次獲取到的流量值都小于預定的第一流量閾值時,降低對向內筒內所送風的加熱量并提高所送風的風量。通過降低壓縮機的轉速來降低加熱量,通過提高風機的轉速來提高送風的風量。
[0038]當然,也可以在預定的時刻獲取一次流量值,在流量值小于預定的第一流量閾值后,降低對向內筒所送風的加熱量。其中,預定的時刻可以根據待干燥衣物的重量及材質所定。
[0039]在衣物接近干燥時,降低加熱量并提高風量,有利于在保證干衣效率及效果的情況下節省能源,降低能耗。
[0040]如圖2所示,在步驟a之后,還包括:
[0041]步驟b:持續送風預定時間長度后,再次獲取所述干洗溶劑的流量值或流量均值,在再次獲取的流量值或流量均值小于預定的第二流量閾值后,停止對向內筒內所送風的加熱。
[0042]其中,第一流量閾值大于第二流量閾值。
[0043]在判斷衣物處于接近干燥后,再持續對內筒進行送風,此時風機可以保持高轉速,保持運行若干分鐘,再次通過流量傳感器獲取多個流量值,本實施例中以獲取3次為例進行說明,判斷此次獲取的3個流量值的平均值是否小于預定的第二流量閾值,第二流量閾值用于表征判斷衣物干燥時的流量值。在此次獲取的3個流量值的平均值小于預定的第二流量閾值時,判斷為衣物干燥,此時,關閉壓縮機,以停止對所送風的加熱,并保持風機高速轉動,以保證干衣效果。
[0044]當然,也可以在判斷衣物處于接近干燥后的預定時刻獲取一次流量值,在該流量值小于預定的第一流量閾值后,降低對向內筒所送風的加熱量。其中,預定的時刻可以根據待干燥衣物的重量及材質所定。
[0045]步驟a或步驟b (如圖3所示)之后,還包括:
[0046]步驟c:獲取所述內筒的回風溫度或回風溫度均值,在所述回風溫度或所述回風溫度均值小于預定的第一溫度閾值后,停止向所述內筒送風。
[0047]在關閉壓縮機后,繼續保持風機轉動以進行降溫,并以預定的時間間隔通過設置在風道回風口處的溫度傳感器獲取內筒的回風溫度,判斷回風溫度是否小于預定的溫度閾值,溫度閾值用于表征結束干燥時回風口處的溫度值。在回風溫度小于預定的溫度閾值時,則判斷為衣物干燥操作完成,關閉風機。
[0048]當然,還可以根據預定時刻的單一回風溫度來判斷是否可以停止向內筒送風。實際應用中,可以在預定時刻的回風溫度小于預定的第一溫度閾值后,停止向所述內筒送風。
[0049]如圖4所示,步驟a之前,還包括:
[0050]步驟d:獲取所述內筒的進風溫度和回風溫度的溫度差值或溫差均值,在所述溫度差值或所述溫差均值小于預定的第二溫度閾值后,開始執行所述步驟a。
[0051]進風溫度和回風溫度的差值小于第二溫度閾值,第二溫度閾值可以但不限于和回風溫度相同;或多次獲取的相對應的進風溫度和回風溫度的溫差均值小于預定的第二溫度閾值,說明干洗溶劑蒸發吸收的熱量較小,也就是說,干洗溶劑的蒸發量較小,此時,衣物處于接近干燥的程度,在此情況下開始步驟a,在保證干衣效果的情況下降低了能耗。
[0052]如圖5所示,步驟d之前,還包括:
[0053]步驟e:獲取內筒中待烘干的衣物重量,并根據待烘干的衣物重量的大小相應的控制向所述內筒內送風量的大小。
[0054]每次需要烘干的衣物一般是不同的,在烘干之間通過與內筒連接的重量測量單元來對待烘干的衣物進行稱重,根據重量的不同來自動的確定烘干時的風量大小。衣物重時則送風量較大,衣物輕時則送風量較小。
[0055]可以通過重力傳感器、壓敏電阻等來獲取內筒中待烘干的衣物重量。
[0056]風機可以采用直流變頻電機,通過調節直流變頻電機的轉速來控制送風量,可以實現節能的目的。
[0057]如圖6所示,步驟e之后,還包括:
[0058]步驟f:加熱向所述內筒內所送的風。
[0059]通過熱泵系統的冷凝器來對向內筒內所送的風進行加熱,以提高干洗溶劑的蒸發速率,進而提高干衣效率,降低能耗。
[0060]熱泵系統的壓縮機可以采用變頻調速壓縮機,在啟動初期,變頻調速壓縮機高速運轉,以使風道內氣流迅速的到達工作最佳溫度。
[0061]步驟f具體為:
[0062]判斷所述進風溫度是否大于預設的第三溫度閾值,若是則降低對所送風的加熱量,否則提高加熱量。
[0063]為了保持向內筒內輸送的風的溫度的穩定性,以保持工作的穩定性及干燥效率,通過設置在內筒進風口處的溫度傳感器獲取進風溫度,判斷進風溫度是否大于預設的第三溫度閾值,若是則降低對所送風的加熱量,防止溫度過高而對衣物和/或設備保持損傷,否則提高加熱量,為干洗溶劑蒸發提供足夠的熱量以保證烘干作業可以高效的進行。第三溫度閾值用于表征烘干過程中干洗溶劑最佳的蒸發溫度。
[0064]在洗滌、甩干結束后進入到干衣程序,此時干洗機的門體處于鎖閉狀態,內筒與干衣循環風道形成一個密封的空間,防止干洗溶劑泄漏。在進入到干衣程序后,首先對衣物進行稱重,以根據衣物的重量來決定風機的轉速,通過控制風機的轉速來控制氣流的流速。衣物重量大則風機采用高轉速,若衣物重量較小則采用低轉速。在干衣過程中,風機轉速保持恒定。
[0065]在風機開啟運行,在內筒與干衣循環風道間形成循環流動的氣流后,開啟熱泵系統的壓縮機,其中,壓縮機的頻率逐漸上升,直至壓縮機的轉速達到最高,并使壓縮機高速運轉預定時長。
[0066]在干衣過程中,根據干衣的具體情況,可以實時的調節壓縮機的轉速,以改變冷凝器11的加熱量和蒸發器的制冷量。具體地,在內筒5的進風溫度小于預定的第三溫度閾值時,保持壓縮機高速運行,使冷凝器11處于較高的加熱工況,來對氣流進行持續加熱,提高進入內筒5的氣流的溫度,進而提高干洗溶劑的蒸發效率。在內筒5的進風溫度大于預定的第三溫度閾值(第三溫度閾值可以作為一個安全溫度值,其也可以是最有利于干洗溶劑回收的溫度)時,降低壓縮機的轉速,相應地冷凝器的加熱量隨之降低,進入內筒5的氣流的溫度隨之下降。通過控制壓縮機的轉速,相應的使進入內筒5的氣流溫度穩定在第三溫度閾值附近,有利于提高干衣效率。
[0067]隨著干衣過程的進行,衣物內的干洗溶劑越來越少。分別獲取內筒的進風溫度和回風溫度并作差,若差值小于第二溫度閾值,則每隔預定的時長,連續多次采集流量傳感器的數值,例如采集三次,若三個數值均小于第一流量閾值,則判斷為衣物接近干燥,此時將此壓縮機的轉速,以降低對向內筒所送風的加熱量。之后保持運行預定時長,并再次每隔預定的時長,連續多次采集流量傳感器的數值,例如采集三次,若三個數值的均值小于二流量閾值,則判斷為衣物已干燥,此時關閉壓縮機以停止對向內筒內所送風的加熱,并繼續保持送風,且間隔預定時長檢測一次回風溫度,在回風溫度小于第一溫度閾值后,干衣結束,關閉風機停止向內筒送風。此時可以打開門體,將衣物從內筒內取出。
[0068]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發明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對內筒中的衣物進行干燥處理過程中,根據干洗溶劑的回收速率控制干燥處理的狀態。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干洗溶劑的回收速率控制干燥處理的狀態,包括: 步驟a:獲取所述干洗溶劑的流量值或流量均值,在所述流量值或所述流量均值小于預定的第一流量閾值后,降低對向內筒所送風的加熱量。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之后,還包括: 步驟b:持續送風預定時間長度后,再次獲取所述干洗溶劑的流量值或流量均值,在再次獲取的流量值或流量均值小于預定的第二流量閾值后,停止對向內筒內所送風的加熱。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之后,還包括: 步驟c:獲取所述內筒的回風溫度或回風溫度均值,在所述回風溫度或所述回風溫度均值小于預定的第一溫度閾值后,停止向所述內筒送風。
5.根據權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之前,還包括: 步驟d:獲取所述內筒的進風溫度和回風溫度的溫度差值或溫差均值,在所述溫度差值或所述溫差均值小于預定的第二溫度閾值后,開始執行所述步驟a。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之前,還包括: 步驟e:獲取內筒中待烘干的衣物重量,并根據待烘干的衣物重量的大小相應的控制向所述內筒內送風量的大小。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e之后,還包括: 步驟f:加熱向所述內筒內所送的風。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干洗機的干衣自動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f具體為: 判斷所述進風溫度是否大于預設的第三溫度閾值,若是則降低對所送風的加熱量,否則提聞加熱量。
9.一種干洗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內筒; 干衣循環風道,與內筒連通且用于對內筒中衣物進行干衣處理; 回收裝置,與所述干衣循環風道連通,用于在干衣處理過程中回收干洗溶劑; 用于檢測所述回收裝置中干洗溶劑回收速率的流量傳感器,所述流量傳感器設置于所述回收裝置內;以及 在對所述內筒中的衣物進行干燥處理過程中,根據干洗溶劑回收速率控制干燥處理的狀態的控制單元。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干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衣循環風道的出風口處設置有第一溫度傳感器,用于獲取所述內筒的進風溫度。
11.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干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衣循環風道的回風口處設置有第二溫度傳感器,用于獲取所述內筒的回風溫度。
12.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干洗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熱泵系統,所述熱泵系統的冷凝器和蒸發器設置于所述干衣循環風道內,所述回收裝置位于所述蒸發器的下方,用于收集經所述蒸發器冷凝的干洗溶劑。
13.根據權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干洗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裝置具有排液管,所述流量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排液管內。
【文檔編號】D06F43/08GK104294560SQ201310275216
【公開日】2015年1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2日
【發明者】車敏, 勞春峰, 李以民, 武鳳玲 申請人:海爾集團技術研發中心, 海爾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