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化纖機械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化纖產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w長絲品種的多樣化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尤其是丙綸產品,由于近幾年其用途的不斷開發與突破,不同于以前只是用于織帶、箱包布、繩索的較單一市場,現在的丙綸產品已逐步地廣泛應用于電纜電線、包覆材料、骨架材料、建筑和醫療等領域。其產業領域的前景十分看好,丙綸產品的市場需求量也呈現出逐年上升的態勢,頗具市場競爭力。現有技術中,傳統的切片法紡制長絲的牽伸卷繞裝置主要包括預取向長絲牽伸卷繞裝置(Ρ0Υ)、全牽伸長絲牽伸卷繞裝置(FDY)和工業用長絲牽伸卷繞裝置。這三種傳統的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在世界范圍內長絲生產企業中得到長期廣泛的應用。所述預取向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包括:機架、位于機架上部的預處理裝置、導盤裝置和位于機架下部的卷繞裝置;預處理裝置包括立置于機架上部的安裝面板和依次分布于其上的剪吸絲部件、預網絡部件;導盤裝置包括一個下導絲盤和一個上導絲盤,下導絲盤位于預網絡部件的下方,上導絲盤位于下導絲盤的斜上方;預網絡部件的出絲口長度方向與所述下導絲盤的軸線方向交叉垂直,預處理部件和牽伸部件之間設有用于扭轉絲束的導絲部件,卷繞裝置中的卷繞機進絲口的長度方向垂直于安裝面板。這種預取向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只能用于 生產預取向長絲,無法生產工業用長絲。所述全牽伸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包括:機架、位于機架上部的預處理裝置、牽伸裝置和位于機架下部的卷繞裝置;預處理裝置包括立置于機架上部的安裝面板和依次分布于其上的上油部件、預網絡部件,牽伸裝置包括兩組牽伸輥組;牽伸輥組相對于安裝面板呈階梯形設置。預網絡部件的出絲口長度方向與牽伸輥組的軸線方向交叉垂直,預網絡部件和牽伸輥組之間設有導絲部件,導絲部件有改變絲束方向,分隔絲束,穩定絲束的作用。卷繞裝置中的卷繞頭進絲口的長度方向垂直于安裝面板。工業用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包括機架、位于機架上部的預處理裝置、牽伸裝置和位于機架下部的卷繞裝置。預處理裝置包括立置于機架上部的安裝面板和依次分布于其上的上油部件、預網絡部件和一對喂入輥組。牽伸裝置包括至少三對分布于機架上的牽伸輥組;喂入輥組與所述各牽伸輥組相對于安裝面板依次呈階梯形設置。預網絡部件和喂入輥組之間設有導絲部件。導絲部件有改變絲束方向,分隔絲束,穩定絲束的作用。卷繞裝置中的卷繞頭進絲口的長度方向垂直于安裝面板。顯然,這種工業用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只能用于生產工業用長絲,不宜生產預取向長絲。上述三種現有技術的長絲牽伸卷繞裝置由于紡制長絲品種單一,因此要紡制多品種長絲就需要同時構置上述多種設備,由此可見,現有技術的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存在的第一個缺陷為:設備成本和基建成本大大增加,極大地影響紡絲生產的經濟效益。又由于安裝面板整體位于機架的上部,處于卷繞頭的上方,大大增加了牽伸裝置的高度,使設備的總高度最矮也遠遠超過操作人員的身高,以致一個操作人員無法進行紡絲的生頭操作,必須由一個處于低處的操作人員和一個處于高處的操作人員協同操作來完成紡絲的生頭操作,為此,必須在牽伸裝置與卷繞裝置之間增設用于操作人員站立的操作鋼平臺,同時進一步增加牽伸裝置與卷繞裝置之間的距離,以確保操作鋼平臺的底面位置高于操作人員的身高,方便兩個操作人員協同操作,這樣又進一步地增加了設備的總高度,其總高度為3.9 4.3米。由此可見,現有技術的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存在的第二個缺陷為:設備過高,大大增加了設備的制造成本、設備的安裝成本、廠房的基建成本和紡絲的用工成本,紡絲生頭時間長,影響長絲產量的提高,產生大量的生頭廢絲。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使設備的總高度與操作人員的身高相適應,降低設備的制造成本、降低設備的安裝成本和紡絲的用工成本,縮短紡絲生頭時間,相對地延長紡絲時間,提高長絲的產量,減少因生頭產生的廢絲。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包括機架、喂入牽伸裝置和卷繞裝置,所述喂入牽伸裝置位于所述機架的下部;所述卷繞裝置位于所述喂入牽伸裝置的一側;所述卷繞裝置的上方設有導盤裝置;所述喂入牽伸裝置的出絲口與所述導盤裝置的進絲口相對應;所述導盤裝置的出絲口和所述卷繞裝置的進絲口之間設有終網絡部件;所述導盤裝置的出絲口與所述終網絡部件的進絲口相對應;所述終網絡部件的出絲口與所述卷繞裝置的進絲口相對應。本技術方案由于采用了卷繞裝置的上方設有導盤裝置的技術手段,所以,可將喂入牽伸裝置設置在機架的下部,并可將卷繞裝置設置在喂入牽伸裝置的一側,大大降低了牽伸裝置的高度,使設備(包括低紡位全牽伸長絲牽伸卷繞裝置、低紡位工業用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和低紡位預取向長絲牽伸卷繞裝置)的總高度與操作人員的身高相適應,只需一個操作人員即可完成紡絲的生頭操作,并可省去用于操作人員站立的操作鋼平臺,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的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的總高度降低,大大降低了設備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了設備的安裝成本、廠房的基建成本和紡絲的用工成本,大大縮短了紡絲生頭時間,相對地延長了紡絲時間,提高了長絲的產量,因生頭產生的廢絲大大減少。所述喂入牽伸裝置包括橫向并置于所述機架下部的喂入裝置和牽伸裝置;所述喂入裝置包括立置于所述機架下部一側的安裝面板和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于其上的上油部件、預網絡部件、導絲部件和一對喂入輥組;所述一對喂入輥組包括兩個喂入輥,其中,一個是位于所述導絲部件下方的低位喂入輥,另一個是鄰近所述牽伸裝置、位于所述低位喂入輥斜上方的高位喂入輥;所述牽伸裝置包括分布于所述機架下部另一側的三對牽伸輥組,自下而上依次為第一牽伸輥組、第二牽伸輥組和第三牽伸輥組;所述一對喂入輥組和所述三對牽伸輥組相對于所述安裝面板依次呈階梯形設置;每一對所述牽伸輥組中的兩個牽伸輥呈橫向分布,其中,一個是鄰近所述喂入裝置的低位牽伸輥,另一個是鄰近所述卷繞裝置的高位牽伸輥;所述導盤裝置和終網絡部件通過支架結合件與所述機架的上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三牽伸輥組的出絲口與所述導盤裝置的進絲口相對應。本技術方案由于采用了上油部件、一對喂入輥組和三對牽伸輥組的技術手段,所以,可用于紡制各種(包括丙綸、滌綸和錦綸等)工業用長絲。又由于對喂入輥組和牽伸輥組的分布進行了優化,所以,使設備的結構更加緊湊合理,并為下一步的改進創造了有利條件。所述第一牽伸輥組、導盤裝置、終網絡部件和卷繞裝置分別有兩個安裝位,一個是用于紡制工業用長絲的前安裝位,另一個是用于紡制預取向長絲的后安裝位;當所述第一牽伸輥組、導盤裝置、終網絡部件和卷繞裝置分別位于前安裝位時,所述第一牽伸輥組與所述一對喂入輥組呈階梯形設置,所述導盤裝置的進絲口與所述第三牽伸輥組的出絲口相對應;當所述第一牽伸輥組、導盤裝置、終網絡部件和卷繞裝置分別位于后安裝位時,所述第一牽伸輥組中的高位輥的進絲口與所述一對喂入輥組中的低位輥的出絲口相對應,所述導盤裝置的進絲口與所述第一牽伸輥組中的高位輥的出絲口相對應。本技術方案由于采用了第一牽伸輥組、導盤裝置、終網絡部件和卷繞裝置分別有兩個安裝位的技術手段,所以,本實用新型的設備既可以紡制工業用長絲,又可以紡制預取向長絲。當所述第一牽伸輥組、導盤裝置、終網絡部件和卷繞裝置分別位于前安裝位時,第一牽伸輥組與一對喂入輥組呈階梯形設置,所述導盤裝置的進絲口與所述第三牽伸輥組的出絲口相對應,此時,本實用新型的設備成為低紡位工業用長絲牽伸卷繞裝置;當所述第一牽伸輥組、導盤裝置、終網絡部件和卷繞裝置分別位于后安裝位時,所述第一牽伸輥組中的高位輥的進絲口與所述一對喂入輥組中的低位輥的出絲口相對應,所述導盤裝置的進絲口與所述第一牽伸輥組中的高位輥的出絲口相對應,此時,本實用新型的設備成為低紡位預取向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設備具有一機兩用的技術效果。節約了大量的建筑空間和生產投入成本,節省了公用工程的消耗量,極大地提高了紡絲生產的經濟效益,為滿足多品種產品的市場需求創造了有利條件,增加了市場競爭力。所述機架下部的另一側為框架結合件;所述牽伸裝置中的第一牽伸輥組通過可拆裝連接結合件與所述框架結合件固定連接;所述可拆裝連接結合件有二種,供擇一使用,其中,一種是將第一牽伸輥組安裝在前安裝位的前安裝位可拆裝連接結合件,另一種是將第一牽伸輥組中的高位輥安裝在后安裝位的后安裝位可拆裝連接結合件;所述前安裝位可拆裝連接結合件包括與所述框架結合件固定連接的墊塊和與所述牽伸輥組中的兩個牽伸輥連接的箱體,所述墊塊和所述箱體固定連接;所述后安裝位可拆裝連接結合件包括與所述牽伸棍組中的高位牽伸棍連接的連接面板,所述連接面板通過角鋼與所述框架結合件固定連接;所述機架的上部為突出所述安裝面板的框架結合件;所述框架結合件的一個側面垂直于所述安裝面板;所述側面上有兩個安裝位,所述側面的前部為所述導盤裝置和所述終網絡部件的前安裝位,所述側面的后部為所述導盤裝置和所述終網絡部件的后安裝位,所述前安裝位和后安裝位分別設有一組安裝孔;所述導盤裝置和所述終網絡部件通過一個支架結合件固定連接;所述支架結合件有一個與框架結合件上的安裝位對接的面,所述對接的面上有與所述安裝位的一組安裝孔相對應的一組安裝孔;所述支架結合件與所述框架結合件在所述安裝位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卷繞裝置包括長條形底板和卷繞機;所述長條形底板平置地固定在地面上,其長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裝面板,所述長條形底板上偏置于其前部設置所述卷繞裝置的前安裝位,所述長條形底板上偏置于其后部設置所述卷繞裝置的后安裝位,每一個所述安裝位設有一組安裝孔;所述卷繞機的底面設有與所述安裝位的一組安裝孔相對應的一組安裝孔;所述卷繞機與所述底板在所述安裝位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本技術方案由于對機架的上部、導盤裝置及其安裝位、終網絡部件及其安裝位和卷繞裝置及其安裝位進行了具體優化,所以,大大簡化了拆裝各零部件的程序,降低了維修人員的勞動強度,大大節省了拆裝時間。所述一對喂入輥組中的兩個喂入輥分別獨立驅動;每一對所述牽伸輥組中的兩個牽伸輥分別獨立驅動;所述第二牽伸輥組中的兩個牽伸輥和第三牽伸輥組中的兩個牽伸棍分別為電感應加熱棍,所述電感應加熱棍中的加熱元件為單段溫控元件或者多段溫控元件;所述卷繞裝置中的卷繞機采用BWA-G系列卷繞機。本技術方案由于采用了各喂入輥和各牽伸輥分別獨立驅動的技術手段,所以,工藝調節靈活。又由于采用了第二牽伸輥組中的兩個牽伸輥和第三牽伸輥組中的兩個牽伸輥分別為電感應加熱棍,電感應加熱棍中的加熱元件為單段溫控元件或者多段溫控元件的技術手段,所以,可使加熱的牽伸輥表面工作區溫度均勻可靠,使得絲束的牽伸和熱定型回縮的性能更加穩定,因此,特別適合紡制丙綸工業用長絲。還由于采用了 BWA-G系列卷繞機的技術手段,所以,在紡制長絲的過程中,切換成功率高,成形良好。所述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有兩個紡絲位,所述兩個紡絲位互為左右對稱,兩個所述喂入裝置相鄰設置。本技術方案由于采用了兩個紡絲位互為左右對稱,兩個上油部件相鄰設置的技術手段,所以,可在增加紡絲位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小設備的占地面積,進一步地降低廠房建筑成本。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為一個紡絲位的前視不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在導盤裝置位于前安裝位時的左視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中第一牽伸輥組與框架結合件通過前安裝位可拆裝連接結合件連接的安裝結構前視放大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中第一牽伸輥組與框架結合件通過前安裝位可拆裝連接結合件連接的安裝結構左視放大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在導盤裝置位于后安裝位時的左視示意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中第一牽伸輥組的高位輥與框架結合件通過后安裝位可拆裝連接結合件連接的安裝結構前視放大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中第一牽伸輥組的高位輥與框架結合件通過后安裝位可拆裝連接結合件連接的安裝結構左視放大示意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為兩個紡絲位的前視不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9]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如圖1和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提供的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包括機架1、喂入牽伸裝置2和卷繞裝置3。所述機架I優選包括構成機架I下部左側的框架結合件12、構成機架I下部右側的框架結合件13、構成機架I上部的框架結合件11,所述框架結合件11偏置于機架I下部的右上側,框架結合件12和框架結合件13分別通過一組螺栓與地面固定連接。顯然,這樣的機架是一種優選方式,可大大節省機架的制造成本,并且可根據實際生產情況有選擇地組裝。所述喂入牽伸裝置2既可以是用于紡制全牽伸長絲的喂入牽伸裝置,也可以是用于紡制工業用長絲的喂入牽伸裝置,還可以是用于紡制預取向長絲的喂入牽伸裝置,其具體結構詳見下文所述。喂入牽伸裝置2位于所述機架I的下部,喂入牽伸裝置2的出絲口位于喂入牽伸裝置2的右側。所述卷繞裝置3用于將牽伸后的絲束中多根長絲分散開并將該多根長絲同時進行卷繞,卷繞裝置3縱向設置于所述喂入牽伸裝置2的右側,其進絲口朝上。卷繞裝置3的上方設有一個導盤裝置4,所述導盤裝置4用于對絲束進行轉向、纏繞并牽伸,導盤裝置4包括一個導絲盤41和一個位于導絲盤出絲口的導絲部件42,該導絲部件42用于將經導絲盤后的絲束進行分隔,并穩定絲束的作用。導盤裝置4通過支架結合件14與所述框架結合件11的右側面固定安裝。所述導盤裝置4固定安裝在支架結合件14頂部右側的前方,所述喂入牽伸裝置2的出絲口(即下文中所描述的牽伸裝置6中牽伸輥組63的出絲口)與所述導盤裝置4的進絲口相對應。從圖1中可以看出喂入牽伸裝置2的出絲口朝向右上方,導盤裝置4的進絲口朝向左下方,其出絲口(即導絲部件42的出絲口)朝下。所述導盤裝置4的出絲口和所述卷繞裝置3的進絲口之間設有終網絡部件7,終網絡部件7用于對絲束進行改善后加工性能的噴氣變形處理。所述終網絡部件7固定連接在所述支架結合件14下部右側的前方,其進絲口朝上,出絲口朝下。所述導盤裝置4的出絲口與所述終網絡部件7的進絲口相對應;所述終網絡部件7的出絲口與所述卷繞裝置3的進絲口相對應。當然,所述終網絡部件7也可以通過另一個支架結合件與框架結合件11固定連接。本實施方式由于采用了位于所述卷繞裝置的上方設有導盤裝置的技術手段,所以,可將喂入牽伸裝置設置在機架的下部,并可將卷繞裝置設置在喂入牽伸裝置的一側,大大降低了牽伸裝置的高度,使設備(包括低紡位全牽伸長絲牽伸卷繞裝置、低紡位工業用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和低紡位預取向長絲牽伸卷繞裝置)的總高度與操作人員的身高相適應,只需一個操作人員即可完成紡絲的生頭操作,并可省去用于操作人員站立的操作鋼平臺,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的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的總高度降低,大大降低了設備的制造成本、大大降低了設備的安裝成本、廠房的基建成本和紡絲的用工成本,大大縮短了紡絲生頭時間,相對地延長了紡絲時間,提高了長絲的產量,因生頭產生的廢絲大大減少。作為本實施方式的一種改進,如圖1和圖2所示,所述喂入牽伸裝置2包括并置于機架I下部的喂入裝置5和牽伸裝置6,所述牽伸裝置6鄰近所述卷繞裝置3。所述喂入裝置5包括立置于框架結合件12的安裝面板51和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于安裝面板51上的上油部件52、預網絡部件53和一對喂入輥組54。所述上油部件52用于對絲束上油,包括油輪上油部件521和油嘴上油部件522。所述油輪上油部件521和油嘴上油部件522可根據工藝要求同時采用或單獨采用,當同時采用時,優選油輪上油部件521和油嘴上油部件522自上而下依序安裝在所述面板51上,所述上油部件52的進絲口朝上,出絲口朝下。所述預網絡部件53用于對上油后的絲束做進一步的勻油處理,其進絲口朝上,出絲口朝下。所述預網絡部件53的進絲口與所述上油部件52的出絲口相對應。所述一對喂入輥組54用于對絲束進行初步牽伸處理,其進絲口與所述預網絡部件53的出絲口相對應。所述一對喂入輥組54可以是冷喂入輥組,還可以用一個單冷輥代替。所述牽伸裝置6包括分布于框架結合件13上的三對牽伸輥組61、62、63,依序為第一牽伸輥組61、第二牽伸輥組62、第三牽伸輥組63。所述三對牽伸輥組61、62、63用于對初步牽伸后的絲束進一步地進行多級牽伸和加熱定型處理。從圖2中可以看出框架結合件13的前側有多個呈階梯形框架,每一階的框架安裝一對牽伸輥組。這樣可使一對喂入輥組54和三對牽伸輥組61、62、63依次呈階梯形設置。因此,將絲束依次分別在一對喂入輥組54和三對牽伸輥組61、62、63纏繞數圈,可確保喂入輥組54的出絲口與牽伸輥組61的進絲口相對應,牽伸輥組61的出絲口與牽伸輥組62的進絲口相對應,牽伸輥組62的出絲口與牽伸輥組63的進絲口相對應,使紡絲生產順利進行。顯然,所述牽伸裝置6中牽伸輥組的對數還可以是一對、兩對或者多對。本實施方式由于采用了上油部件和牽伸輥組的技術手段,所以,可用于紡制各種(包括丙綸、滌綸和錦綸等)全牽伸長絲或工業用長絲。作為本實施方式進一步的改進,如圖1所示,所述一對喂入棍組54包括兩個喂入輥,其中,一個是低位喂入輥541,另一個是高位喂入輥542 ;所述低位喂入輥541位于所述預網絡部件53的下方,所述高位喂入輥542鄰近所述牽伸裝置6位于所述低位喂入輥541的斜上方。所述牽伸裝置6中的牽伸輥組61、62、63自下而上依次分布。牽伸輥組61中有兩個呈左右分布的牽伸輥,其中,左邊的牽伸輥612略低于右邊的牽伸輥611,因此,左邊的牽伸輥612為低位牽伸輥,該牽伸輥612與喂入裝置5相鄰,右邊的牽伸輥611為高位牽伸輥,該牽伸輥611與卷繞裝置3相鄰。同樣地,牽伸輥組62中有兩個呈左右分布的牽伸輥,其中,左邊的牽伸輥622略低于右邊的牽伸輥621,因此,左邊的牽伸輥622為低位牽伸輥,該牽伸輥622與喂入裝置5相鄰,右邊的牽伸輥621為高位牽伸輥,該牽伸輥621與卷繞裝置3相鄰。牽伸輥組63中有兩個呈左右分布的牽伸輥,其中,左邊的牽伸輥632略低于右邊的牽伸輥631,因此,左邊的牽伸輥632為低位牽伸輥,該牽伸輥632與喂入裝置5相鄰,右邊的牽伸輥631為高位牽伸輥,該牽伸輥631與卷繞裝置3相鄰。本實施方式由于對喂入輥組和牽伸輥組的分布進行了優化,所以,使設備的結構更加緊湊合理,適合紡制各種工業用長絲并為下一步的改進創造了有利條件。作為本實施方式進一步的改進,如圖1至圖7所示,所述第一牽伸輥組61有兩個安裝位,一個是前安裝位A2,另一個是后安裝位B2 (參見圖1、圖3、圖4、圖6和圖7)。所述牽伸裝置6中的第一牽伸輥組61通過可拆裝連接結合件與所述框架結合件13固定連接;所述可拆裝連接結合件有二種,供擇一使用,其中,一種是將第一牽伸輥組安裝在前安裝位A2的前安裝位可拆裝連接結合件613,另一種是將第一牽伸輥組中的高位輥安裝在后安裝位B2的后安裝位可拆裝連接結合件616。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前安裝位可拆裝連接結合件613包括與所述框架結合件13固定連接的墊塊614和與所述牽伸輥組61中的兩個牽伸輥611、612連接的箱體615。所述墊塊614呈板狀長方體,其上有兩組安裝孔,一組安裝孔用于與框架結合件13固定連接,另一組安裝孔用于與箱體615固定連接。所述墊塊614用于使牽伸輥組61與其它輥組相對于安裝面板形成階梯形設置。所述箱體615上有兩個用于使牽伸輥611、612分別穿過的孔和兩組安裝孔,一組安裝孔用于與墊塊614固定連接,另一組安裝孔用于與牽伸輥611、612固定連接。所述墊塊614橫置于框架結合件13框口的上部,通過螺栓與框架結合件13固定連接。所述箱體615與所述墊塊614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牽伸輥611、612與箱體615通過螺栓固定連接。當然,所述墊塊614也可以用槽鋼代替。如圖6和圖7所示,所述后安裝位可拆裝連接結合件616包括與所述牽伸輥組61中的高位牽伸輥611連接的連接面板618,所述連接面板618呈矩形,其一側有一個用于使牽伸輥611穿過的孔和兩組安裝孔,一組安裝孔用于通過角鋼617與框架結合件13固定連接,另一組安裝孔用于與牽伸輥611固定連接。通過對圖3和圖6的比較,可以看出,圖6中的牽伸輥611距框架結合件13的上框條更遠,距框架結合件13的右框條更近,因此,當牽伸輥611通過后安裝位可拆裝連接結合件616與框架結合件13固定安裝后,將會向右下方偏移(參見圖1)。這樣有利于紡制預取向長絲。如圖2和圖5所示,所述機架I的上部為突出所述安裝面板51的框架結合件11 ;所述框架結合件11的一個側面垂直于所述安裝面板51 ;該側面上有兩個安裝位,該側面的前部為所述導盤裝置4和所述終網絡部件7的前安裝位Al,該側面的后部為所述導盤裝置4和所述終網絡部件7的后安裝位BI,所述前安裝位Al和后安裝位BI分別設有一組安裝孔;所述導盤裝置4和所述終網絡部件7通過一個支架結合件14固定連接;所述支架結合件14有一個與框架結合件11上的安裝位對接的面,該對接的面上有與所述安裝位的一組安裝孔相對應的一組安裝孔;所述支架結合件14與所述框架結合件11在所述安裝位通過螺栓固定連接。當然,框架結合件11上也可以分別設置導盤裝置4的兩個安裝位和終網絡部件7的兩個安裝位,所述導盤裝置4與一個支架結合件固定連接,該支架結合件與框架結合件11在導盤裝置4的安裝位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終網絡部件7與另一個支架結合件固定連接,該支架結合件與框架結合件11在終網絡部件7的安裝位通過螺栓固定連接。從圖2中可以看出,由于框架結合件11的上部突出安裝面板51,所以其前后長度遠大于支架結合件14的前后長度,這樣才能在框架結合件11的側面設置導盤裝置4和終網絡部件7的兩個安裝位。當然,框架結合件11也可以不突出安裝面板51,只要支架結合件14的前后長度足夠長,就可以在支架結合件14的左側面上設置導盤裝置4和終網絡部件7的兩個安裝位,在每一個所述安裝位上設置一組安裝孔,在框架結合件11的右側面設置相應的一組安裝孔。由此可見,導盤裝置4的兩個安裝位和終網絡部件7的兩個安裝位有多種不同的實施方式。如圖2和圖5所示,所述卷繞裝置3包括長條形底板32和卷繞機31 ;所述長條形底板32平置地固定在地面上,其長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裝面板51,該長條形底板32上偏置于其前部設置所述卷繞裝置的前安裝位A3,該長條形底板32上偏置于其后部設置所述卷繞裝置的后安裝位B3,每一個所述安裝位設有一組安裝孔;所述卷繞機31的底面設有與所述安裝位的一組安裝孔相對應的一組安裝孔;所述卷繞機31與所述底板32在所述安裝位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根據圖2并結合圖1、圖3和圖4可以看出,所述第一牽伸輥組61位于前安裝位A2,所述導盤裝置4和終網絡部件7位于前安裝位Al,所述卷繞裝置3位于前安裝位A3,所述第一牽伸輥組61與所述一對喂入輥54組呈階梯形設置,所述導盤裝置4的進絲口與所述第三牽伸輥組63的出絲口相對應(參見圖2)。此時即可紡制工業用長絲。根據圖5并結合圖1、圖6和圖7可以看出,所述第一牽伸輥組61中的高位輥611位于后安裝位B2,所述導盤裝置4和終網絡部件7位于后安裝位BI,所述卷繞裝置位于后安裝位B3,所述第一牽伸輥組61中的高位輥611的進絲口與所述一對喂入輥組54中的低位輥541的出絲口相對應,所述導盤裝置4的進絲口與所述第一牽伸輥組61中的高位輥611的出絲口相對應(參見圖5)。此時即可紡制預取向長絲。為了方便紡制預取向長絲可拆除第二牽伸輥組和第三牽伸輥組。本實施方式由于采用了第一牽伸輥組、導盤裝置、終網絡部件和卷繞裝置分別設有兩個安裝位的技術手段,所以,本實用新型的設備既可以紡制工業用長絲,也可以紡制預取向長絲。因此,本實用新型的設備具有一機兩用的技術效果。節約了大量的建筑空間和生產投入成本,節省了公用工程的消耗量,極大地提高了紡絲生產的經濟效益,為滿足多品種產品的市場需求創造了有利條件,增加了市場競爭力。又由于對框架組合件11、導盤裝置及其安裝位、終網絡部件及其安裝位和卷繞裝置及其安裝位進行了具體優化,所以,大大簡化了拆裝各零部件的程序,降低了維修人員的勞動強度,大大節省了拆裝時間。作為本實施方式又進一步的改進,每一對所述牽伸輥組中的兩個牽伸輥分別獨立驅動;所述第二牽伸輥組62中的兩個牽伸輥621、622和第三牽伸輥組63中的兩個牽伸輥631、632分別為電感應加熱輥,所述電感應加熱輥中的加熱元件為單段溫控元件或者多段溫控元件;所述卷繞裝置3中的卷繞機31采用BWA-G系列卷繞機。本實施方式由于采用了各喂入輥和各牽伸輥分別獨立驅動的技術手段,所以,工藝調節靈活。又由于采用了第二牽伸輥組中的兩個牽伸輥和第三牽伸輥組中的兩個牽伸輥分別為電感應加熱棍,電感應加熱棍中的加熱元件為單段溫控元件或者多段溫控元件的技術手段,所以,可使加熱的牽伸輥表面工作區溫度均勻可靠,使得絲束的牽伸和熱定型回縮的性能更加穩定,因此,特別適合紡制丙綸工業用長絲。還由于采用了 BWA-G系列卷繞機的技術手段,所以,在紡制長絲的過程中,切換成功率高,成形良好。作為本實施方式又進一步的改進,如圖8所示,所述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有兩個紡絲位,該兩個紡絲位互為左右對稱,兩個所述喂入裝置5相鄰設置。本實施方式由于采用了兩個紡絲位互為左右對稱,兩個上油部件相鄰設置的技術手段,所以,可在增加紡絲位的同時最大限度地減小設備的占地面積,進一步地降低廠房建筑成本。[0065]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不論是低紡位工業用長絲牽伸卷繞裝置、低紡位全牽伸長絲牽伸卷繞裝置、低紡位預取向長絲牽伸卷繞裝置,也不論在其形狀或結構上作任何變化,凡是喂入牽伸裝置設置于機架的下部,卷繞裝置設置于牽伸裝置的一側,卷繞裝置的上方設有導盤裝置的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均落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包括機架、喂入牽伸裝置和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牽伸裝置位于所述機架的下部;所述卷繞裝置位于所述喂入牽伸裝置的一側;所述卷繞裝置的上方設有導盤裝置;所述喂入牽伸裝置的出絲口與所述導盤裝置的進絲口相對應;所述導盤裝置的出絲口和所述卷繞裝置的進絲口之間設有終網絡部件;所述導盤裝置的出絲口與所述終網絡部件的進絲口相對應;所述終網絡部件的出絲口與所述卷繞裝置的進絲口相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喂入牽伸裝置包括橫向并置于所述機架下部的喂入裝置和牽伸裝置;所述喂入裝置包括立置于所述機架下部一側的安裝面板和自上而下依次分布于其上的上油部件、預網絡部件、導絲部件和一對喂入輥組;所述一對喂入輥組包括兩個喂入輥,其中,一個是位于所述導絲部件下方的低位喂入輥,另一個是鄰近所述牽伸裝置、位于所述低位喂入輥斜上方的高位喂入輥;所述牽伸裝置包括分布于所述機架下部另一側的三對牽伸輥組,自下而上依次為第一牽伸輥組、第二牽伸輥組和第三牽伸輥組;所述一對喂入輥組和所述三對牽伸輥組相對于所述安裝面板依次呈階梯形設置;每一對所述牽伸輥組中的兩個牽伸輥呈橫向分布,其中,一個是鄰近所述喂入裝置的低位牽伸輥,另一個是鄰近所述卷繞裝置的高位牽伸輥;所述導盤裝置和終網絡部件通過支架結合件與所述機架的上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三牽伸輥組的出絲口與所述導盤裝置的進絲口相對應。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牽伸輥組、導盤裝置、終網絡部件和卷繞裝置分別有兩個安裝位,一個是用于紡制工業用長絲的前安裝位,另一個是用于紡制預取向長絲的后安裝位;當所述第一牽伸輥組、導盤裝置、終網絡部件和卷繞裝置分別位于前安裝位時,所述第一牽伸輥組與所述一對喂入輥組呈階梯形設置,所述導盤裝置的進絲口與所述第三牽伸輥組的出絲口相對應;當所述第一牽伸輥組、導盤裝置、終網絡部件和卷繞裝置分別位于后安裝位時,所述第一牽伸輥組中的高位輥的進絲口與所述一對喂入輥組中的低位輥的出絲口相對應,所述導盤裝置的進絲口與所述第一牽伸輥組中的高位輥的出絲口相對應。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下部的另一側為框架結合件;所述·牽伸裝置中的第一牽伸輥組通過可拆裝連接結合件與所述框架結合件固定連接;所述可拆裝連接結合件有二種,供擇一使用,其中,一種是將第一牽伸輥組安裝在前安裝位的前安裝位可拆裝連接結合件,另一種是將第一牽伸輥組中的高位輥安裝在后安裝位的后安裝位可拆裝連接結合件;所述前安裝位可拆裝連接結合件包括與所述框架結合件固定連接的墊塊和與所述牽伸輥組中的兩個牽伸輥連接的箱體,所述墊塊和所述箱體固定連接;所述后安裝位可拆裝連接結合件包括與所述牽伸輥組中的高位牽伸輥連接的連接面板,所述連接面板通過角鋼與所述框架結合件固定連接;所述機架的上部為突出所述安裝面板的框架結合件;所述框架結合件的一個側面垂直于所述安裝面板;所述側面上有兩個安裝位,所述側面的前部為所述導盤裝置和所述終網絡部件的前安裝位,所述側面的后部為所述導盤裝置和所述終網絡部件的后安裝位,所述前安裝位和后安裝位分別設有一組安裝孔;所述導盤裝置和所述終網絡部件通過一個支架結合件固定連接;所述支架結合件有一個與框架結合件上的安裝位對接的面,所述對接的面上有與所述安裝位的一組安裝孔相對應的一組安裝孔;所述支架結合件與所述框架結合件在所述安裝位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卷繞裝置包括長條形底板和卷繞機;所述長條形底板平置地固定在地面上,其長度方向垂直于所述安裝面板,所述長條形底板上偏置于其前部設置所述卷繞裝置的前安裝位,所述長條形底板上偏置于其后部設置所述卷繞裝置的后安裝位,每一個所述安裝位設有一組安裝孔;所述卷繞機的底面設有與所述安裝位的一組安裝孔相對應的一組安裝孔;所述卷繞機與所述底板在所述安裝位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對喂入輥組中的兩個喂入輥分別獨立驅動;每一對所述牽伸輥組中的兩個牽伸輥分別獨立驅動;所述第二牽伸輥組中的兩個牽伸輥和第三牽伸輥組中的兩個牽伸輥分別為電感應加熱輥,所述電感應加熱輥中的加熱元件為單段溫控元件或者多段溫控元件;所述卷繞裝置中的卷繞機米用BWA-G系列卷繞機。
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有兩個紡絲位,所述兩個紡絲位互為左右對稱,兩個所述喂入裝置相鄰 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低紡位長絲牽伸卷繞裝置,屬于化纖機械制造技術領域,包括機架、喂入牽伸裝置和卷繞裝置,所述喂入牽伸裝置位于所述機架的下部,所述卷繞裝置位于所述牽伸裝置的一側;所述卷繞裝置的上方設有導盤裝置;所述喂入牽伸裝置的出絲口與所述導盤裝置的進絲口相對應;所述導盤裝置的出絲口和所述卷繞裝置的進絲口之間設有終網絡部件,所述導盤裝置的出絲口與所述終網絡部件的進絲口相對應;所述終網絡部件的出絲口與所述卷繞裝置的進絲口相對應。本實用新型只需一個操作人員即可完成紡絲的生頭操作,并可省去操作鋼平臺。本實用新型不但可以紡制丙綸工業用長絲,而且還可以紡制丙綸預取向長絲,取得了一機多用的技術效果。
文檔編號D01D11/00GK203159754SQ20132012579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19日
發明者吳壽軍, 張丙紅, 董文濤, 華金祥, 肖前玲, 李驚濤 申請人:北京中麗制機工程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