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繡花機,特別涉及一種電腦繡花機的繡框驅動導軌。
背景技術:
電腦繡花機是當代最先進的繡花機械,它能使傳統的手工繡花得到高速度、高效率的實現,當前電腦繡花機是通過X、Y向驅動導軌機構實現布料在X軸與Y軸上的輸送。
目前的驅動導軌就例如在公告號為CN 201082927Y的實用新型專利中公開了一種“加強型繡花機直線驅動導軌”,包括導軌座6、前同步輪3、后同步輪11、同步帶7、滑塊部件12與小車部件13,前同步輪3與后同步輪11均固定在導軌座6上,后同步輪11作為主動輪由電機帶動轉動通過同步帶7帶動前同步輪3的轉動,滑塊部件12與同步帶7連接,小車部件13與滑塊部件12固定連接,從而在同步帶7的運動過程中同時帶動小車部件13的往復滑動來實現繡框的往復滑動,實現布料的輸送過程。
而現有的導軌座一般為鋁型材,通過模具一體擠壓拉伸而成,其表面需要經過處理來保證平整度,現有的從動輪機構中的連接塊是直接是通過螺釘固定在導軌座的通道內,例如在上述專利文件中,前同步輪3安裝在前軸承座10中,前軸承座10固定在滑塊8上方,滑塊8通過螺釘固定在導軌座6的通道內,由于導軌座的加工精度問題,使得前同步輪3安裝定位后會與后同步輪11產生一定的高度差,導致同步帶安裝后的兩端產生高度差,而就算幾絲的偏差也會影響加工時精度,降低繡花產品的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電腦繡花機的繡框驅動導軌,通過增設調整塊與從動輪機構配合,提高配合面的精度,來提高安裝加工精度。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一種電腦繡花機的繡框驅動導軌,包括導軌座與從動輪機構,所述導軌座的端部固定有調整塊,所述調整塊的兩側高出中間部分形成兩塊第一配合塊;所述從動輪機構包括固定于調整塊上的軸承座,所述軸承座的底部向下延伸設置有與第一配合塊位置對應的兩塊第二配合塊,當軸承座安裝于調整塊后,所述第二配合塊的端面抵接于第一配合塊的端面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從動輪機構上的軸承座安裝于外設的調整塊上,從而減少了由于導軌座加工精度所帶來的安裝精度差的問題;且調整塊的兩側專門設置兩塊凸起的第一配合塊,對第一配合塊的端面進行拋光處理提高表面的平整度,對應的從動輪機構上的軸承座下端面處設置的第二配合塊與第一配合塊互相抵接,而第二配合塊表面同樣拋光處理提高表面平整度,只需要加工第一配合塊與第二配合塊兩個端面即可,在減少加工成本的同時提高了整個從動輪機構安裝的精度較好的保證同步帶的平行度,提高加工精度。
作為優選地,所述第一配合塊的上端面開設有長條槽,在長條槽的兩側形成兩個分割面,處于長條槽內側的分割面作為配合面與第二配合塊的端面相抵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長條槽的開設使得原先需要加工第一配合塊整個端面改為只需要加工內側的配合面即可,減少加工面積能更好保證配合面的平整度進一步提高配合精度,并且長條槽的開設使得第一配合塊具有更好的抗剪切力,提高第一配合塊的使用壽命。
作為優選地,所述第二配合塊的端面投影落入在配合面內。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配合面的區域面積要大于軸承座上第二配合塊的端面面積,能使得軸承座放置于調整塊上時,第二配合塊的端面能完全的落入在配合面內,實現配合面與第二配合塊的端面兩者以面接觸形式配合,減少兩者之間的擠壓磨損,避免產生扭矩,更好達到配合精度。
作為優選地,所述導軌座上鋪設有直線導軌。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同樣由于導軌座初期加工精度問題,在模具的設計上未在導軌座上設置導軌,而是外加直線導軌,這樣使得整根直線導軌能的上下兩端面能進行拋光處理,保證端面的平整度,提高滑車于直線導軌安裝時的精度,從而提高同步帶在與滑車配合時的精度,結合同步帶在從動輪機構上的安裝精度,較好的保證同步帶在水平面上的平整度。
作為優選地,所述導軌座的上端面沿長度方向間隔設置有兩個第三配合塊,所述直線導軌沿長度方向開設有凹槽,處于凹槽的兩側分別形成與第三配合塊位置對應的兩個第四配合塊,當直線導軌鋪設于導軌座后,第三配合塊與第四配合塊的兩端面相抵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在導軌座上端面增設兩塊凸起的第三配合塊使得直線導軌與導軌座抵接面的面積減少,只需對于第三配合面進行表面拋光處理,同樣的直線導軌上通過凹槽的開設而在凹槽兩側所形成的兩塊第四配合塊表面拋光處理,由于加工面積的減少能更好提高加工表面后的平整度,進而提高同步帶的安裝精度。
作為優選地,所述從動輪機構設置有兩個分別設于導軌座的兩端,所述導軌座的中部開設有安裝部,所述安裝部上設置有主動輪機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主動輪機構設置在導軌座的中部,而在導軌座的兩端設置兩個從動輪機構,提高了驅動動力,能適應于不同工況下工作,尤其是導軌座較長時滑車行程較大的情況,同時導軌座兩端設置同樣設計的從動輪機構,通過配合面與第二配合塊端面的平整度控制,能保證導軌座兩端的從動輪的對中,更好的提高同步帶安裝時的精度。
作為優選地,所述主動輪機構包括安裝座、設于安裝座的兩個調節張緊輪以及主動輪,兩個調節張緊輪水平并列設置,主動輪處于兩調節張緊輪的下方且同時位于兩調節張緊輪中心連線的中垂線上。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首先調節張緊輪的設置用于調節同步帶的松緊,而調節位置處于導軌座的中部附近這樣使得在調節效果上更好,只要輕微轉動調節張緊輪即可放大同步帶的位移可以理解為粗調,調節量較大,而且兩個調節張緊輪可以同時操作也可以單邊操作,更為靈活。
作為優選地,所述調節張緊輪包括一根中心軸以及穿設在中心軸內并與中心軸固定的調節軸,所述調節軸于中心軸內偏心設置。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調節軸偏心的穿設在調節張緊輪中心軸內,轉動調節軸使得整個調節張緊輪以調節軸的中心軸為圓心偏心轉動,通過擠壓同步帶向主動輪所在的中垂線方向靠攏或者遠離實現對同步帶的松緊調節,操作較為簡單。
作為優選地,所述從動輪機構還包括一張緊機構,所述張緊機構包括固定于軸承座上的滑動塊、固定于調整塊上的兩塊固定塊以及螺紋連接在滑動塊上的調節螺桿,兩塊固定塊之間還設置有連接桿,所述調節螺桿徑向穿過連接桿且與連接桿轉動連接。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導軌座兩端設置的兩個從動輪機構上均設置一張緊機構,該張緊機構作為同步帶調節松緊的微調,利用調節螺桿的轉動帶動與軸承座固定的滑動塊在導軌座長度方向的水平位移,不會改變同步帶的高度變化,其次調節螺桿與滑動塊之間的螺紋配合,螺距的數值大小就控制調節螺桿每轉動1°滑動塊的位移量,在通過主動輪機構上的粗調后在進行微調更好的實現同步帶的松緊調節,提高了同步帶的位移精度。
作為優選地,兩塊第一配合塊之間形成安裝槽,所述安裝槽內沿寬度方向間隔設置有兩根長條塊,所述長條塊與第一配合塊之間形成容置槽,兩長條塊之間形成滑移槽,所述固定塊置于容置槽內,所述滑動塊于滑移槽內滑動;所述軸承座上穿設有螺釘,所述固定塊上開設有與螺釘螺紋配合的螺紋孔。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滑動塊在兩長條塊所形成的滑移槽內水平導向滑動,更為穩定,當從動輪機構上的張緊機構不需要使用時利用調節螺釘將軸承座與固定塊螺紋配合互相固定,放置誤操作,保證了調節完后的位置不發生變動。
綜上所述,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導軌座的端部外設一調整塊,從動輪機構上的軸承座與調整塊配合,通過調整塊上的配合面與軸承座上的第二配合塊端面互相抵接,并且結合在導軌座上端面外設的直線導軌,同樣利用第三配合塊與第四配合塊兩端面的互相抵接,在減少加工面面積的同時提高安裝精度,從而在同步帶安裝后能保證同步帶的平行度,提高了繡花機的加工精度;
2、導軌座兩端設置兩個從動輪機構,主動輪機構設于導軌座的中部,增大同步帶的驅動力,可適用于長行程的工況中;
3、主動輪機構內設置的兩個調節張緊輪作為同步帶張緊的粗調設置,結合在從動輪機構上設置的張緊機構作為微調,實現對同步帶精確的張緊調節,提高加工精度。
附圖說明
圖1為驅動導軌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驅動導軌的正視圖;
圖3為調整塊與軸承座兩者配合的示意圖;
圖4為從動輪機構各部件與調整塊之間的爆炸示意圖;
圖5為主動輪機構的爆炸示意圖;
圖6為主動輪機構的俯視圖;
圖7為主動輪機構中同步帶處于最為松弛狀態時調節張緊輪的狀態圖;
圖8為導軌座與直線導軌配合的示意圖;
圖9為同步帶一側被張緊到最大位置時調節張緊輪的狀態圖;
圖10為實施例二中驅動導軌的正視圖。
圖中:1、導軌座;11、安裝部;12、第三配合塊;2、從動輪機構;21、軸承座;211、第二配合塊;22、從動輪;23、軸承;24、轉軸;25、卡簧;26、張緊機構;261、固定塊;262、滑動塊;263、連接桿;264、調節螺桿;3、調整塊;31、第一配合塊;311、長條槽;312、配合面;321、容置槽;32、長條塊;322、滑移槽;4、同步帶;5、主動輪機構;51、安裝板;511、第二鎖定孔;52、調節張緊輪;521、中心軸;5211、第一鎖定孔;522、調節軸;5221、鎖定面;5222、扳手部;53、主動輪;54、輸入軸;55、限位軸;56、安裝塊;6、滑車;7、墊高塊;8、直線導軌;81、凹槽;82、第四配合塊;9、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實施例一
參見圖1,一種電腦繡花機的繡框驅動導軌,包括一體成型的導軌座1,在導軌座1的兩端分別固定有調整塊3,每塊調整塊3上均設置有從動輪機構2,處于導軌座1兩端的兩個從動輪機構2鏡像設置;導軌座1的中部位置設有主動輪機構5,在從動輪機構2與主動輪機構5之間設置有墊高塊7,墊高塊7與導軌座1固定,提高導軌座1的高度;在導軌座1上還鋪設有直線導軌8,在直線導軌8上滑動有滑車6,整個驅動導軌還包括一同步帶4,同步帶4經過兩個從動輪機構2、滑車6以及主動輪機構5首尾連接呈封閉狀態。
參見圖2,導軌座1的中部開設有一個大的缺口形成安裝部11,上述的主動輪機構5就設在安裝部11處。
結合圖3與圖4,上述所提到的從動輪機構2包括一軸承座21,在軸承座21內轉動連接有從動輪22,從動輪22的中心穿設有一根轉軸24,轉軸24兩頭套有軸承23,兩個軸承23分別安裝在軸承座21上,并且通過卡簧25將軸承23限位。
在軸承座21的下方還設置有一張緊機構26,該張緊機構26包括兩個固定塊261、連接兩個固定塊261的一根連接桿263,在連接桿263的徑向上穿設有一根調節螺桿264,該調節螺桿264與連接桿263轉動連接,調節螺桿264的螺紋部螺紋連接有滑動塊262,滑動塊262通過螺釘9固定在軸承座21的下端面處,整個張緊機構26放置在調整塊3上。
調整塊3為一長方體,在其一端面的兩側高起形成第一配合塊31,而凹陷處就形成了一個安裝槽,張緊機構26就置于安裝槽內,在安裝槽的內設置有兩根并行的長條塊32,且兩根長條塊32之間留有間距,長條塊32與第一配合塊31之間同樣留有間距,進而使得第一配合塊31與長條塊32之間形成一容置槽321,兩長條塊32之間形成滑移槽322,張緊機構26中的兩個固定塊261置于容置槽321內,滑動塊262置于滑移槽322內,其中固定塊261通過螺釘9與調整塊3固定。
具體參見圖2,進一步的來看軸承座21與調整塊3兩者之間的安裝關系,沿第一配合塊31的長度方向開設有一條長條槽311,使得在長條槽311的分界下形成左右兩個分割面,位于長條槽311內側的分割面作為一配合面312進行表面拋光處理提高平整度;在軸承座21的下端面處延伸設置有兩個第二配合塊211,同樣將第二配合塊211的端面進行表面拋光處理提高平整度,兩個第二配合塊211的位置剛好對應配合面312的設置位置,同時第二配合塊211的面積要小于配合面312的面積,使得在第二配合塊211抵接到配合面312時,第二配合塊211的端面能完全落入在配合面312內。
參見圖5,上述的主動輪機構5包括一安裝座,安裝座包括兩塊具有一定厚度的安裝板51,兩塊安裝板51之間留有間距形成一個安裝區域,在該安裝區域內設置有兩個水平并列設置的調節張緊輪52以及一個主動輪53,主動輪53位于兩個調節張緊輪52的下方,同時處于兩調節張緊輪52中心連線的中垂線上,主動輪53的中心設置有一根輸入軸54,輸入軸54連接電機,即通過輸入軸54帶動主動輪53的轉動。
此外在安裝區域內還設置有兩塊安裝塊56,安裝塊56的長度剛好為安裝區域的寬度,安裝塊56通過螺釘9與導軌座1固定從而固定住整個主動輪機構5。
調節張緊輪52為一偏心輪,其中心穿設有一根中心軸521,中心軸521開設有偏心孔,在偏心孔內穿設有一根調節軸522,在中心軸521兩頭的徑向上開設有多個第一鎖定孔5211,該第一鎖定孔5211連通中心的偏心孔;在調節軸522的周向上開設有多個鎖定面5221,當調節軸522穿設在中心軸521后,中心軸521上的第一鎖定孔5211正對鎖定面5221,通過螺釘9螺紋連接于第一鎖定孔5211抵接到鎖定面5221上,使得中心軸521與調節軸522同步轉動。
參見圖6,為更好的理解界定中心軸521的中心線為A,調節軸522的中心線為B,可以看到中心線A與中心線B之間未重合,即調節張緊輪52是以中心線B為轉動軸的一個偏心輪。
安裝板51的上端面處開設有第二鎖定孔511,調節軸522的兩頭均穿設在兩塊安裝板51上其中一頭置于安裝板51外,該頭作為調節軸522的扳手部5222,第二鎖定孔511正對調節軸522的周向外壁,利用螺釘9螺紋連接于第二鎖定孔511并抵接在調節軸522的周向外壁來實現對調節軸522的周向限位。
參見圖7,界定兩調節張緊輪52的中垂線為C,主動輪53的中心剛好處于中垂線C上,同步帶4在主動輪機構5安裝后,不帶有齒的背面部分繞在兩個調節張緊輪52上,再與主動輪53互相嚙合。
在調節張緊輪52與主動輪53之間還設置有兩根限位軸55,同步帶4在兩根限位軸55之間,限位軸55能避免同步帶4過于松弛發生脫帶情況。
參見圖8,在導軌座1上端面中間部分凸設有兩個第三配合塊12,該第三配合塊12的端面進行表面拋光處理提高平整度,鋪設在導軌座1上的直線導軌8下端面處開設有凹槽81,該凹槽81沿直線導軌8的長度方向開設,在凹槽81的兩側形成第四配合塊82,同樣第四配合塊82的端面進行表面拋光處理提高平整度,直線導軌8通過多根螺釘9與導軌座1固定,固定后的直線導軌8其第四配合塊82抵與導軌座1的第三配合塊12互相抵接。
當需要調節同步帶4的張緊時,首先松開螺紋連接在安裝板51的第二鎖定孔511上的螺釘9,使得調節軸522能相對安裝板51轉動,利用扳手夾緊調節軸522上的扳手部5222轉動調節軸522,同步帶4動調節張緊輪52轉動,可以參見圖9,當調節張緊輪52繞調節軸522偏心轉動時,擠壓同步帶4使得同步帶4從原先的D1狀態到最大調節量D2狀態,同步帶4向中垂線C的靠攏實現初步張緊;再轉動張緊機構26上的調節螺桿264,帶動滑動塊262于滑移槽322內的滑動,從而帶動軸承座21遠離導軌座1方向水平滑動,拉緊同步帶4實現同步帶4的張緊微調,當然如果只需要微調那只要通過張緊機構26就可以實現。
實施例二
參見圖10,一種電腦繡花機的繡框驅動導軌,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導軌座1的兩端分別設置實施例一中相同的從動輪機構2以及普通的主動輪機構5,該驅動導軌適用于短行程的繡花機。
本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