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腦繡花機結構,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電腦繡花機上的變速針桿驅動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電腦繡花機的機頭中的針桿與針桿驅動機構之間采用偏心凸輪設置,偏心凸輪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過程中,帶動針桿上下移動。偏心凸輪的表面僅為弧形凸起,從而帶動針桿快速升起或快速下降,由于慣性作用,導致機頭震動過大,不但產生噪音而且影響機頭的壽命與刺繡斷線率,并且無法提高轉速,阻礙了生產效率的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可實現針桿快慢變化的針桿驅動機構。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應用于電腦繡花機上的變速針桿驅動機構,包括機頭架、安裝在機頭架上可上下移動的針桿、安裝在機頭架上的針桿驅動軸、驅動針桿沿針桿傳動軸上下滑動的傳動機構、驅動傳動機構的動力機構,所述傳動機構包括連接動力機構的凸輪、連接凸輪的曲柄、連接曲柄一端的搖桿Ⅰ、連接搖桿Ⅰ的搖桿Ⅲ、連接搖桿Ⅲ的搖桿Ⅱ,所述搖桿Ⅰ的一端鉸接在機頭架上,另一端連接在曲柄上,所述搖桿Ⅱ的一端鉸接在機頭架上,搖桿Ⅱ的另一端鉸接在針桿上,搖桿Ⅱ的中部與搖桿Ⅲ相互鉸接。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搖桿Ⅱ與針桿之間連接有連桿,所述連桿上連接有滑塊,所述滑塊套設在針桿驅動軸上并與針桿固定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凸輪驅動曲柄和雙搖桿機構,可使針桿驅動軸和針桿實現快速升起和下降,而下降到底部的過程中,速度加快,上升到頂部的過程中,速度減慢,實現了針桿的變速運動,避免針桿大幅度的運動而使機頭產生震動和噪音,延長了機頭的使用壽命,提高了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本實施例所提供的一種應用于電腦繡花機上的變速針桿驅動機構,包括機頭架1、安裝在機頭架1上可上下移動的針桿7、安裝在機頭架1上的針桿驅動軸2、驅動針桿7沿針桿傳動軸25上下滑動的傳動機構3、驅動傳動機構3的動力機構4,所述傳動機構3包括連接動力機構4的凸輪31、連接凸輪31的曲柄34、連接曲柄34一端的搖桿Ⅰ32、連接搖桿Ⅰ32的搖桿Ⅲ35、連接搖桿Ⅲ35的搖桿Ⅱ33,所述搖桿Ⅰ32的一端鉸接在機頭架1上,另一端連接在曲柄34上,所述搖桿Ⅱ33的一端鉸接在機頭架1上,搖桿Ⅱ33的另一端鉸接在針桿7上,搖桿Ⅱ33的中部與搖桿Ⅲ35相互鉸接,當然搖桿Ⅲ35也可連接在搖桿Ⅱ33兩端的延長線上。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凸輪31和搖桿Ⅰ32位于搖桿Ⅱ33的下方。所述動力機構4為一驅動凸輪31旋轉的主動軸。
由附圖可看出,搖桿Ⅲ35鉸接在搖桿Ⅱ33的中部偏右的位置,其鉸接位越靠右,搖桿Ⅱ33的活動幅度越大,在本實施例中,鉸接位左邊的長度與右邊的長度比例最佳值為5~6:4~5,曲柄34與搖桿Ⅰ32的比例為1:2。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為使針桿的運動更加柔和,所述搖桿Ⅱ33與針桿7之間連接有連桿5,所述連桿5上連接有滑塊6,所述連桿5與搖桿Ⅱ33和滑塊6的連接均為鉸接方式,所述滑塊6同時連接針桿驅動軸2和針桿7,滑塊6沿著針桿驅動軸2上下滑動并帶動針桿7上下滑動,連桿5的兩端分別與搖桿Ⅱ33和針桿驅動軸2相互鉸接。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實現本實用新型目的的技術方案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