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紡織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襯布的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著裝的要求,檔次、品質、款式、舒適性、美觀性等功能越來越高。服裝離不開襯布,襯布是為了襯托面料,改善服裝性能,對服裝優美的外觀起很大作用,促使服裝具有完美的造型,襯布與面料有機的接觸融為一體,可彌補面料所不足的性能。襯布不僅能賦于服裝優美的造型,還有保型作用,并使服裝有很好的耐穿性。目前的襯布僅起到承托面料,改善服裝面料的性能,賦予服裝“輕、薄、硬、挺、彈”的性能,然而其穩定性差,襯布于面料在長期儲存后襯布的硬挺度降低,甚至會出現剝離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本發明公布一種襯布的生產工藝,步驟如下:
(1)預處理:將無紡布浸泡在溫度為50°-70°,0.6%wt的中性洗滌液熱水中,浸泡30min后,烘干備用,其中烘干溫度與熱水溫度相同,減小無紡布的縮水率,防止變形;
(2)上漿:將調好的漿液涂在無紡胚布上,漿點附著量為3-5g/㎡;
(3)撒粉:采用撒粉機將膠粉撒在胚布的表面,膠粉為共聚酯膠粉與共聚酰胺膠粉,膠粉中混有硬挺整理劑,上膠量控制在5-8g/㎡,使膠粉和基布融合為整體;
(4)吸粉:通過吸粉裝置將沒有和底漿粘合的點與點間多余膠粉吸走;
(5)烘烤:將吸粉后的基布通過烘箱紅外烘干燒結,烘干燒結溫度控制在150℃~180℃,車速控制在25m/min~35m/min;
(6)冷卻:冷卻裝置冷卻,冷卻之后采用拉幅定型機進行拉幅定型;
(7)收卷:將拉幅定型后的基布采用冷卻裝置冷卻,卷布架卷取。
進一步地,步驟(2)中的漿液采用ATB-BOD ACD無粉底漿(德國波美化工助劑公司)。
進一步地,步驟(3)中的硬挺整理劑包括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48:27:12:3,乳化劑4%,過硫酸銨0.4%、碳酸氫鈉0.4%、十二烷基硫酸5%、陰非離子乳化劑質量比3:1,在80℃-100℃的溫度下聚合而成;該硬挺整理劑分別以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為主軟單體和硬單體,以丙烯酸為功能體,優化硬挺整理劑的合成成分,并在在上述反應條件下合成,能夠使襯布的抗彎強度顯著提高。
進一步地,步驟(3)中的硬挺整理劑為比例為1:3的脲醛樹脂膠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膠混合物,硬挺整理劑中還混有5.0%-7.0%的甲醛吸收劑。
進一步地,所述甲醛吸收劑包括多元醇32%-40%、有機過氧化物15%-20%、氨基磺酸鹽18%、雙氧水2%-5%、穩定劑15%、雜醇油2%-18%,該甲醛吸收劑不影響襯布的性能,儲存6個月后粘度降低11%,仍在使用要求的范圍內,無渾濁、凝膠化現象,能夠消除產品中殘存的甲醛,而且能夠吸收存儲過程中進一步釋放的甲醛。
進一步地,所述穩定劑采用MIRAPLAST LSF24(滑爽劑,德國波美化工助劑公司),穩定劑MIRAPLAST LSF24具有假塑弾性和粘彈性以及內潤滑作用,能夠很容易地融入圖層漿料內,使涂層漿料更滑,減少漿料與機器設備之間的摩擦。
根據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漿液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丙烯酸丁脂40%-50%、甲基丙烯酸酯甲酯4%、苯乙烯4%、聚氨酯16%、反應性有機硅6%、交聯劑2%、中和反應乳化劑2%、過硫酸銨10%、丙烯酸3%、活性劑1%、去離子水,在50°的恒溫條件下攪拌20min,自然冷卻備用。
進一步地,所述漿液中還混有4%-6%的穩定劑MIRAPLAST LSF24(滑爽劑,德國波美化工助劑公司)。
本發明優化襯布的生產工藝,調整硬挺整理劑的合成成分,優化整理效果,增強襯布的硬挺度和彈性。
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一種襯布的生產工藝的實施方式做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一
將無紡布浸泡在溫度為50°-70°,0.6%wt的中性洗滌液熱水中,浸泡30min后,烘干備用,其中烘干溫度與熱水溫度相同,減小無紡布的縮水率,防止變形;將調好的ATB-BOD ACD無粉底漿(德國波美化工助劑公司)涂在無紡胚布上,漿點附著量為3-5g/㎡;采用撒粉機將膠粉撒在胚布的表面,膠粉為共聚酯膠粉與共聚酰胺膠粉,膠粉中混有硬挺整理劑,硬挺整理劑包括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48:27:12:3,乳化劑4%,過硫酸銨0.4%、碳酸氫鈉0.4%、十二烷基硫酸5%,在80-100的溫度下聚合而成,上膠量控制在5-8g/㎡,使膠粉和基布融合為整體,通過吸粉裝置將沒有和底漿粘合的點與點間多余膠粉吸走;將吸粉后的基布通過烘箱紅外烘干燒結,烘干燒結溫度控制在150℃~180℃,車速控制在25m/min~35m/min;冷卻裝置冷卻,冷卻之后采用拉幅定型機進行拉幅定型;將拉幅定型后的基布采用冷卻裝置冷卻,卷布架卷取。
實施例二
將無紡布浸泡在溫度為50°-70°,0.6%wt的中性洗滌液熱水中,浸泡30min后,烘干備用,其中烘干溫度與熱水溫度相同,減小無紡布的縮水率,防止變形;將調好的ATB-BOD ACD無粉底漿(德國波美化工助劑公司)涂在無紡胚布上,漿點附著量為3-5g/㎡;采用撒粉機將膠粉撒在胚布的表面,膠粉為共聚酯膠粉與共聚酰胺膠粉,膠粉中混有硬挺整理劑,硬挺整理劑為比例為1:3的脲醛樹脂膠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膠混合物,硬挺整理劑中還混有5.0%-7.0%的甲醛吸收劑,所述甲醛吸收劑包括多元醇32%-40%、有機過氧化物15%-20%、氨基磺酸鹽18%、雙氧水2%-5%、MIRAPLAST LSF24(滑爽劑,德國波美化工助劑公司)15%、雜醇油2%-18%,上膠量控制在5-8g/㎡,使膠粉和基布融合為整體,通過吸粉裝置將沒有和底漿粘合的點與點間多余膠粉吸走;將吸粉后的基布通過烘箱紅外烘干燒結,烘干燒結溫度控制在150℃~180℃,車速控制在25m/min~35m/min;冷卻裝置冷卻,冷卻之后采用拉幅定型機進行拉幅定型;將拉幅定型后的基布采用冷卻裝置冷卻,卷布架卷取。
實施例三
將無紡布浸泡在溫度為50°-70°,0.6%wt的中性洗滌液熱水中,浸泡30min后,烘干備用,其中烘干溫度與熱水溫度相同,減小無紡布的縮水率,防止變形;將丙烯酸丁脂40%-50%、甲基丙烯酸酯甲酯4%、苯乙烯4%、聚氨酯16%、反應性有機硅6%、交聯劑2%、中和反應乳化劑2%、過硫酸銨10%、丙烯酸3%、活性劑1%、去離子水、4%-6%的穩定劑MIRAPLAST LSF24(滑爽劑,德國波美化工助劑公司),在50°的恒溫條件下攪拌20min,自然冷卻備用,將調好的漿液涂在無紡胚布上,漿點附著量為3-5g/㎡;采用撒粉機將膠粉撒在胚布的表面,膠粉為共聚酯膠粉與共聚酰胺膠粉,膠粉中混有硬挺整理劑,硬挺整理劑包括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酸=48:27:12:3,乳化劑4%,過硫酸銨0.4%、碳酸氫鈉0.4%、十二烷基硫酸5%,在80-100的溫度下聚合而成,上膠量控制在5-8g/㎡,使膠粉和基布融合為整體,通過吸粉裝置將沒有和底漿粘合的點與點間多余膠粉吸走;將吸粉后的基布通過烘箱紅外烘干燒結,烘干燒結溫度控制在150℃~180℃,車速控制在25m/min~35m/min;冷卻裝置冷卻,冷卻之后采用拉幅定型機進行拉幅定型;將拉幅定型后的基布采用冷卻裝置冷卻,卷布架卷取。
實施例四
將無紡布浸泡在溫度為50°-70°,0.6%wt的中性洗滌液熱水中,浸泡30min后,烘干備用,其中烘干溫度與熱水溫度相同,減小無紡布的縮水率,防止變形;將丙烯酸丁脂40%-50%、甲基丙烯酸酯甲酯4%、苯乙烯4%、聚氨酯16%、反應性有機硅6%、交聯劑2%、中和反應乳化劑2%、過硫酸銨10%、丙烯酸3%、活性劑1%、去離子水、4%-6%的穩定劑MIRAPLAST LSF24(滑爽劑,德國波美化工助劑公司),在50°的恒溫條件下攪拌20min,自然冷卻備用,將調好的漿液涂在無紡胚布上,漿點附著量為3-5g/㎡;采用撒粉機將膠粉撒在胚布的表面,膠粉為共聚酯膠粉與共聚酰胺膠粉,膠粉中混有硬挺整理劑,硬挺整理劑為比例為1:3的脲醛樹脂膠和三聚氰胺甲醛樹脂膠混合物,硬挺整理劑中還混有5.0%-7.0%的甲醛吸收劑,所述甲醛吸收劑包括多元醇32%-40%、有機過氧化物15%-20%、氨基磺酸鹽18%、雙氧水2%-5%、MIRAPLAST LSF24(滑爽劑,德國波美化工助劑公司)15%、雜醇油2%-18%,上膠量控制在5-8g/㎡,使膠粉和基布融合為整體,通過吸粉裝置將沒有和底漿粘合的點與點間多余膠粉吸走;將吸粉后的基布通過烘箱紅外烘干燒結,烘干燒結溫度控制在150℃~180℃,車速控制在25m/min~35m/min;冷卻裝置冷卻,冷卻之后采用拉幅定型機進行拉幅定型;將拉幅定型后的基布采用冷卻裝置冷卻,卷布架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