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粘合襯制備工藝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阻燃防護服專用功能性襯布的制備工藝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阻燃織物特別是由阻燃纖維制成的可用以提供防護,防止穿著使用者的皮膚直接暴露于火焰,由此降低遭受燃燒損傷的危險。需要防護免受火焰影響的職業包括警察和治安人員、軍事人員、天然氣與石油工業的工人、焊接工人、金屬工業工人和可能在高壓設施上工作的公共事業工人。使用個人防護服裝的工人通常在具有導致高能量消耗的高工作負荷的高應力環境中工作。這導致在衣服內產生熱和濕氣。非常希望用于構造衣服的織物能夠散發熱和濕氣以防止使使用者變熱。允許熱和濕氣逸散的織物生產穿戴感覺更舒適以及還延長可在不超過最大生理應激水平下達到的工作時間的衣服。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解決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提出一種阻燃防護服專用功能性襯布的制備工藝,能夠使產品具有優良的阻燃防護性能,同時具有透氣舒適,柔軟性等特點,對于需要阻燃防護作業的人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其國內外的市場潛力是巨大的,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了一種阻燃防護服專用功能性襯布的制備工藝,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基布織造:以腈氯綸絲為經紗,以包芯脫脂棉紗線為緯紗,將經紗和緯紗在經編機中采用平紋織造后形成基布;
步驟二:水浴處理:將基布浸沒在添加有堿、精練劑和雙氧水的水浴液中進行水浴處理,水浴溫度為40~50℃,水浴時間10~15min,水浴過程中采用超聲波震蕩加速反應,用20~30℃的清水噴淋清洗基布表面殘留溶液,最后脫水并整理定型;
步驟三:開松定型處理:對基布進行預烘預縮處理,然后在高溫高壓溢流機的控制下對基布面進行熱風定向梳理,風壓為40~45hz,溫度為40~45℃,環境濕度為30~40%;
步驟四:浸軋烘干處理:采用酸性柔軟劑對基布進行二浸二軋處理,軋車壓力為0.3~0.4mpa,車速為30~35m/min,浸泡時間為10~12min,用20~30℃的清水噴淋清洗基布表面殘留溶液,然后將基布以7%~8%的超喂速度進入三個分段式烘房完成烘干,所述烘房的溫度依次為60~70℃、80~90℃、100~120℃,所述烘房的風壓為50~60hz,所述二浸二軋處理在浸軋機內進行,所述浸軋機包括溶劑槽、凸紋擠壓加浸輥、雙壓輥、淋水槽、儲水箱、噴淋板,所述溶劑槽底部設置有兩個相鄰的u形分體槽,每個u形分體槽內均安裝有一組兩根凸紋擠壓加浸輥,兩組凸紋擠壓加浸輥之間設置有一組雙壓輥,所述雙壓輥由兩根光滑壓輥構成,所述雙壓輥設置在溶劑槽上部,所述凸紋擠壓加浸輥的最右側上方設置有一組雙壓輥,所述雙壓輥的右側設置有淋水槽,所述淋水槽的頂部設置有儲水箱,所述儲水箱的底部設置有噴淋板,所述儲水箱的中部右側設置有輔助出布輥;
步驟五:隔熱鍍膜處理:將基布浸沒在納米隔熱陰離子微乳液中進行水浴處理,水浴溫度為70~80℃,翻轉基布加速反應,水浴時間40~50min,使得基布的表面形成納米隔熱保護膜層,取出基布懸掛,用20~30℃的清水噴淋清洗基布表面殘留溶液,最后脫水并整理定型;
步驟六:烘培處理:將基布經過三個烘房烘干,第一烘房的溫度為100~120℃,烘干時間為5~7分鐘,第二烘房的溫度為140~160℃,烘干時間為2~3分鐘,第三烘房的溫度為180~200℃,烘干時間為5~6分鐘,烘房采用熱風循環烘干模式,烘干過程中向烘房內通入氨氣0.6l/min、氮氣3.5l/min、二氧化碳0.4l/min,直至烘干過程結束;
步驟七:卷繞送檢處理:將基布經切邊計長后進行卷繞,對卷繞后的布卷進行人工終檢,并將質量、外觀均合格的產品進行打包形成抑菌透氣醫用服飾專用襯成品。
作為優選,步驟一中編織過程采用三經緞平織結構,基布由一根前梳的緯紗橫向喂入相鄰的兩根后梳的經紗之間,交錯穿插形成線圈編織而成,所述包芯脫脂棉紗線采用50d/40f滌綸鍍銀低彈絲為紗芯,外包多根50d/42f脫脂棉低彈長絲,采用“z”捻復合而成,所述經紗采用60d/48f腈氯綸絲低彈絲。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二中的堿為氫氧化鈉、精煉劑為有機硅氧烷聚合物。
作為優選,所述步驟四中采用的酸性柔軟劑為酯基季銨鹽、冰醋酸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產品緯紗采用50d/40f滌綸鍍銀低彈絲為紗芯,外包多根50d/42f脫脂棉低彈長絲,采用“z”捻復合制成,經紗采用60d/48f腈氯綸絲低彈絲,能夠有效提升基布的阻燃性能,采用酸性柔軟劑處理可以提升基布的柔軟性,并配合納米隔熱陰離子微乳液對基布進行納米隔熱保護膜鍍層,鍍層輕薄,隔熱面均勻,隔熱效果好,能夠使產品具有優良的阻燃防護性能,同時具有透氣舒適,柔軟性等特點,對于需要阻燃防護作業的人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其國內外的市場潛力是巨大的,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本發明的特征及優點將通過實施例結合附圖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阻燃防護服專用功能性襯布的制備工藝的浸軋機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中:1-溶劑槽、2-凸紋擠壓加浸輥、3-雙壓輥、4-淋水槽、5-儲水箱、6-噴淋板。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一種阻燃防護服專用功能性襯布的制備工藝,依次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基布織造:以腈氯綸絲為經紗,以包芯脫脂棉紗線為緯紗,將經紗和緯紗在經編機中采用平紋織造后形成基布;
步驟二:水浴處理:將基布浸沒在添加有堿、精練劑和雙氧水的水浴液中進行水浴處理,水浴溫度為40~50℃,水浴時間10~15min,水浴過程中采用超聲波震蕩加速反應,用20~30℃的清水噴淋清洗基布表面殘留溶液,最后脫水并整理定型;
步驟三:開松定型處理:對基布進行預烘預縮處理,然后在高溫高壓溢流機的控制下對基布面進行熱風定向梳理,風壓為40~45hz,溫度為40~45℃,環境濕度為30~40%;
步驟四:浸軋烘干處理:采用酸性柔軟劑對基布進行二浸二軋處理,軋車壓力為0.3~0.4mpa,車速為30~35m/min,浸泡時間為10~12min,用20~30℃的清水噴淋清洗基布表面殘留溶液,然后將基布以7%~8%的超喂速度進入三個分段式烘房完成烘干,所述烘房的溫度依次為60~70℃、80~90℃、100~120℃,所述烘房的風壓為50~60hz,所述二浸二軋處理在浸軋機內進行,所述浸軋機包括溶劑槽1、凸紋擠壓加浸輥2、雙壓輥3、淋水槽4、儲水箱5、噴淋板6,所述溶劑槽1底部設置有兩個相鄰的u形分體槽,每個u形分體槽內均安裝有一組兩根凸紋擠壓加浸輥2,兩組凸紋擠壓加浸輥2之間設置有一組雙壓輥3,所述雙壓輥3由兩根光滑壓輥構成,所述雙壓輥3設置在溶劑槽1上部,所述凸紋擠壓加浸輥2的最右側上方設置有一組雙壓輥3,所述雙壓輥3的右側設置有淋水槽4,所述淋水槽4的頂部設置有儲水箱5,所述儲水箱5的底部設置有噴淋板6,所述儲水箱5的中部右側設置有輔助出布輥;
步驟五:隔熱鍍膜處理:將基布浸沒在納米隔熱陰離子微乳液中進行水浴處理,水浴溫度為70~80℃,翻轉基布加速反應,水浴時間40~50min,使得基布的表面形成納米隔熱保護膜層,取出基布懸掛,用20~30℃的清水噴淋清洗基布表面殘留溶液,最后脫水并整理定型;
步驟六:烘培處理:將基布經過三個烘房烘干,第一烘房的溫度為100~120℃,烘干時間為5~7分鐘,第二烘房的溫度為140~160℃,烘干時間為2~3分鐘,第三烘房的溫度為180~200℃,烘干時間為5~6分鐘,烘房采用熱風循環烘干模式,烘干過程中向烘房內通入氨氣0.6l/min、氮氣3.5l/min、二氧化碳0.4l/min,直至烘干過程結束;
步驟七:卷繞送檢處理:將基布經切邊計長后進行卷繞,對卷繞后的布卷進行人工終檢,并將質量、外觀均合格的產品進行打包形成抑菌透氣醫用服飾專用襯成品。
步驟一中編織過程采用三經緞平織結構,基布由一根前梳的緯紗橫向喂入相鄰的兩根后梳的經紗之間,交錯穿插形成線圈編織而成,所述包芯脫脂棉紗線采用50d/40f滌綸鍍銀低彈絲為紗芯,外包多根50d/42f脫脂棉低彈長絲,采用“z”捻復合而成,所述經紗采用60d/48f腈氯綸絲低彈絲,所述步驟二中的堿為氫氧化鈉、精煉劑為有機硅氧烷聚合物,所述步驟四中采用的酸性柔軟劑為酯基季銨鹽、冰醋酸中的至少一種。
本發明產品緯紗采用50d/40f滌綸鍍銀低彈絲為紗芯,外包多根50d/42f脫脂棉低彈長絲,采用“z”捻復合制成,經紗采用60d/48f腈氯綸絲低彈絲,能夠有效提升基布的阻燃性能,采用酸性柔軟劑處理可以提升基布的柔軟性,并配合納米隔熱陰離子微乳液對基布進行納米隔熱保護膜鍍層,鍍層輕薄,隔熱面均勻,隔熱效果好,能夠使產品具有優良的阻燃防護性能,同時具有透氣舒適,柔軟性等特點,對于需要阻燃防護作業的人來講,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其國內外的市場潛力是巨大的,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技術指標:
1、剝離強度:洗滌前≥15n/5×10cm洗滌后≥14n/5×10cm;
2、干熱尺寸變化:經向-1.5~+0.4緯向-1.0~+0.4;
3、水洗尺寸變化:經向-1.5~+0.4緯向-1.5~+0.4;
4、干水洗外觀變化:4級
5、釋放游離甲醛:≤40ppm
6、隔熱性≥80%。
上述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說明,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任何對本發明簡單變換后的方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