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紡織助劑領域,具體的是一種纖維用油劑。
背景技術:
化纖油劑是在化學纖維的紡絲、拉伸及后處理的過程中,為了減少絲束與導絲構件摩擦,消除在熔融紡絲過程中產生的靜電,在紡絲、紡織前噴附在纖維表面上的化學助劑,而目前在各種長纖維或短纖維加工過程中,往往由于摩擦產生靜電效應,造成絲束中單絲斷裂而形成毛絲,因此,需要使用油劑以改善纖維的抱合力,防止靜電作用,并增加平滑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提高纖維平滑、抗靜電性、抗菌的油劑。
本發明解決以上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纖維用油劑,所述纖維油劑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聚氧乙烯烷基磷酸酯鉀鹽10-15份;烷基磺酸鈉8-13份;烷基硫酸酯二乙醇胺5-10份;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10-15份;醋酸鈉二乙基乙醇2-9份;甘油10-15份;山梨醇脂肪酸酯7-10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酯5-10份;硬酯酸異辛酯10-15份;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3-5;滲透劑3-5份;調節劑1-3份;抗菌劑1-3份;均染劑1-3份;水30-50份。
本發明的進一步限定技術方案:
前述的纖維油劑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聚氧乙烯烷基磷酸酯鉀鹽:10-13份;烷基磺酸鈉:8-11份;烷基硫酸酯二乙醇胺:5-8份;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12-15份;醋酸鈉二乙基乙醇:2-7份;甘油:10-14份;山梨醇脂肪酸酯:7-9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酯:5-8份;硬酯酸異辛酯:10-12份;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3-4;滲透劑:3-4份;調節劑:1-2份;抗菌劑:1-2份;均染劑:1-2份;水:40-50份。
前述的纖維油劑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聚氧乙烯烷基磷酸酯鉀鹽:10-11份;烷基磺酸鈉:8-9份;烷基硫酸酯二乙醇胺:5-7份;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12-14份;醋酸鈉二乙基乙醇:4-7份;甘油:12-14份;山梨醇脂肪酸酯:8-9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酯:6-8份;硬酯酸異辛酯:10-11份;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3;滲透劑:3份;調節劑:2份;抗菌劑:1份;均染劑:1份;水:45-50份。
前述的滲透劑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0-20份、異構醇聚氧乙烯醚15-20份、表面活性劑3-7份。
前述的調節劑為丁基溶纖劑。
前述的抗菌劑為聚硅氧烷季銨鹽-16或聚季銨鹽-10。
前述的均染劑為多種特殊表面活性劑的混合物勻染劑或芳香族脂肪醇類的復合物均染劑。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使得纖維擁有良好的柔軟性、平滑性和抗靜電性,在本發明中添加抗菌劑,提高了纖維的抗菌能力,添加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提高了纖維的抗靜電能力,加入了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增加了柔軟性和平滑性。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纖維用油劑,纖維油劑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聚氧乙烯烷基磷酸酯鉀鹽:10份;烷基磺酸鈉:8份;烷基硫酸酯二乙醇胺:5份;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12份;醋酸鈉二乙基乙醇:2份;甘油:10份;山梨醇脂肪酸酯:7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酯:5份;硬酯酸異辛酯:10份;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3;滲透劑:3份;丁基溶纖劑:1份;聚硅氧烷季銨鹽-16:1份;多種特殊表面活性劑的混合物勻染劑:1份;水:30份;
滲透劑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份、異構醇聚氧乙烯醚:15份、表面活性劑:3份。
實施例2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纖維用油劑,纖維油劑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聚氧乙烯烷基磷酸酯鉀鹽:12份;烷基磺酸鈉:10份;烷基硫酸酯二乙醇胺:6份;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13份;醋酸鈉二乙基乙醇:5份;甘油:12份;山梨醇脂肪酸酯:8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酯:6份;硬酯酸異辛酯:11份;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4;滲透劑:4份;丁基溶纖劑:2份;聚硅氧烷季銨鹽-16:2份;多種特殊表面活性劑的混合物勻染劑:2份;水:45份;
滲透劑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5份、異構醇聚氧乙烯醚17份、表面活性劑4份。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纖維用油劑,纖維油劑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聚氧乙烯烷基磷酸酯鉀鹽: 11份;烷基磺酸鈉:9份;烷基硫酸酯二乙醇胺:7份;聚二甲基硅氧烷乳液:14份;醋酸鈉二乙基乙醇:7份;甘油:14份;山梨醇脂肪酸酯:9份;脂肪酸聚氧乙烯酯:8份;硬酯酸異辛酯:11份;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3;滲透劑:3份;調節劑:2份;抗菌劑:1份;均染劑:1份;水:50份;
滲透劑按質量份數計包括以下組分: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7份、異構醇聚氧乙烯醚19份、表面活性劑5份。
除上述實施例外,本發明還可以有其他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