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對位芳綸短切纖維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包括:
步驟1,采用混酸溶液對清洗后的對位芳綸短切纖維進行粗化預處理;
步驟2,采用溶膠-凝膠法對預處理后的對位芳綸短切纖維表面進行納米SiO2改性,得到改性后的對位芳綸短切纖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位芳綸短切纖維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對位芳綸短切纖維的清洗是將對位芳綸短切纖維加入水中,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在50-70℃的水浴鍋中進行清洗20-40min,然后用蒸餾水沖洗干凈,烘干備用。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對位芳綸短切纖維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混酸溶液為濃硝酸和濃硫酸按體積比為3:1組成的混合溶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位芳綸短切纖維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溶膠-凝膠法具體為:將預處理后的對位芳綸短切纖維在混合液中超聲分散10min后加入正硅酸乙酯,攪拌12-15h,然后經尼龍膜過濾;最后,重復上述步驟至少4次,生成的產物在空氣中干燥后真空干燥,得到改性后的對位芳綸短切纖維。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對位芳綸短切纖維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液為無水乙醇、去離子水和氨水以體積比為10:3:1組成的混合物。
6.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對位芳綸短切纖維的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干燥的溫度為50-70℃,時間為12-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