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紡織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帶行程保護的割刀裝置。
背景技術:
紡織圓機生產的織物為圓筒形,在印染加工時需要把圓筒織物裁剪開,傳統的裁剪方法是用人工沿著織物的漏針線用剪刀剪開,效率低下,隨著工業機械化的進程,出現了電機帶割刀,人工操作看漏針線啟動刀片旋轉進行裁剪的設備,相比人工裁剪,效率大大提高,而且裁剪平整,但由于織物的厚薄不一,面料也各不相同,旋轉的刀片使用一段時間后就會磨損刀刃,然后不能切割織物,在高速運行的設備上,裁剪開的織物在傳動滾的拉動下快速出布,一旦出現圓筒織物沒裁剪開,圓筒織物在傳動滾的硬拉下堆積在割刀裝置上,織物強大的拉力將導致割刀裝置的變形,甚至會損壞整機的機械結構,織物的報廢率也大大增加。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上述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帶行程保護的割刀裝置,通過在進布支架上設置行程開關,行程開關上連接一根保護桿,保護桿穿過進布支架放置在刀片旁邊,正常生產時,刀片高于保護桿,圓筒織物碰到刀刃就被剖開,剖開的織物在后道傳動滾的拉動下迅速離開割刀裝置,當刀片使用一段時間后不能切割織物時,高速運行的裁剪設備把圓筒織物硬拉到割刀裝置刀片旁邊的保護桿上,保護桿受到織物的拉力向下壓,同時和保護桿連接的行程開關也受力動作切斷線路,因為行程開關的線路和整機控制機構連接,所以也就自動停止了整機的運轉,這樣的設置保護了整機在故障狀態下運行的損壞危險,也減少了織物的報廢率。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帶行程保護的割刀裝置,包括割刀機構和進布支架,所述割刀機構包括割刀電機、刀片和刀片防護罩,所述割刀電機連接刀片,所述割刀電機和刀片中間設置刀片防護罩,所述割刀機構設置在割刀機構底座上,所述割刀機構底座連接進布支架和相機盒支架,所述進布支架連接行程開關,所述行程開關上設置保護桿,所述相機盒支架連接相機盒,所述相機盒里固定連接工業相機。
作為優先,所述刀片隨割刀電機的啟動而旋轉。
作為優先,所述行程開關線路連接整機控制機構,動作后整機停止運行。
作為優先,所述保護桿穿過進布支架放置在刀片旁邊。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通過在進布支架上設置行程開關,行程開關上連接一根保護桿,保護桿穿過進布支架放置在刀片旁邊,正常生產時,刀片高于保護桿,圓筒織物碰到刀刃就被剖開,剖開的織物在后道傳動滾的拉動下迅速離開割刀裝置,當刀片使用一段時間后不能切割織物時,高速運行的裁剪設備把圓筒織物硬拉到割刀裝置刀片旁邊的保 護桿上,保護桿受到織物的拉力向下壓,同時和保護桿連接的行程開關也受力動作切斷線路,因為行程開關的線路和整機控制機構連接,所以也就自動停止了整機的運轉,這樣的設置保護了整機在故障狀態下運行的損壞危險,也減少了織物的報廢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I部放大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裝配在整機上的一種結構示意圖。
圖中:1、進布支架;2、刀片;3、保護桿;4、行程開關;5、相機盒;6、工業相機;7、割刀電機;8、刀片防護罩;9、相機盒支架;10、割刀機構底座;11、導布籠;12、導布輪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一種帶行程保護的割刀裝置,如圖1-3所示,包括割刀機構和進布支架,所述割刀機構包括割刀電機、刀片和刀片防護罩,所述割刀電機連接刀片,所述割刀電機和刀片中間設置刀片防護罩,所述割刀機構設置在割刀機構底座上,所述割刀機構底座連接進布支架和相機盒支架,所述進布支架連接行程開關,所述行程開關上設置保護桿,所述相機盒支架連接相機盒,所述相機盒里固定連接工業相機。
工作時,圓筒形織物套進導布籠和進布支架,導布籠由幾條導布輪裝置旋轉一圈組成,圓筒形織物套進導布籠和進布支架后織物貼住導布輪,工業相機對住織物漏針線,當割刀電機啟動時,刀片隨著旋轉,織物也跟著被剖開,通過在進布支架上設置行程開關,行程開關上連接一根保護桿,保護桿穿過進布支架放置在刀片旁邊,正常生產時,刀片高于保護桿,圓筒織物碰到刀刃就被剖開,剖開的織物在后道傳動滾的拉動下迅速離開割刀裝置,當刀片使用一段時間后不能切割織物時,高速運行的裁剪設備把圓筒織物硬拉到割刀裝置刀片旁邊的保護桿上,保護桿受到織物的拉力向下壓,同時和保護桿連接的行程開關也受力動作切斷線路,因為行程開關的線路和整機控制機構連接,所以也就自動停止了整機的運轉,這樣的設置保護了整機在故障狀態下運行的損壞危險,也減少了織物的報廢率。因此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計合理的特點。
最后,應當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實用新型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應認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