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印染設備領域,具體為一種焙烘機用排油煙隔熱板。
背景技術:
烘焙機是利用高溫熱風使滌綸、錦綸及其混紡交織物獲得焙烘效果。當織物在焙烘過程中會排放含油廢氣,這主要來自油脂、有機質及其加熱分解或裂解的產物,尤其在烘房末端即出布口一側的油煙濃度高,隨著氣體流向隨溫況變化,遞減的油煙聚成微小顆粒,形成肉眼看得見的油煙霧,當降至臨界溫度,凝聚成油滴,當滴落到織物上污染粘連,會影響產品質量。
焙烘機的油霧容易凝聚成油滴,主要是下面的因素造成,一是焙烘機出布端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主排氣口,焙烘機的頂端設置有連接主排氣口的風機,在風機作用下時焙烘機出布端的溫況處于負壓區;二是焙烘機的出布端設置有出布口,溫況處于冷熱空氣平衡的界面。上述兩個主要缺陷是導致高溫油煙氣遇冷凝固的主因。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焙烘機用排油煙隔熱板,該油煙隔熱板能有效避免油污滴落現象,有效解決現有技術的缺陷,提升了焙烘機的工藝能力。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焙烘機用排油煙隔熱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熱板,隔熱板朝向焙烘機內腔的一側端面的四周設置有相互連接的連接板,連接板之間連接形成方形框體,方形框體的外端口連接有多孔板,方形框體與多孔板之間的腔體形成吸油煙腔,所述多孔板與兩側的連接板之間均留有間隙作為排油煙口,兩側的排油煙口用于密封連接焙烘機內位于兩側的主排氣口;所述隔熱板上設置有橫向設置的出布口,所述出布口向外貫穿多孔板。
所述吸油煙腔內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多個用于將油煙引導至對應側排油煙口的導流板,所述導流板安裝在隔熱板上,并且與多孔板貼合,作為多孔板的支撐件。
所述多孔板的兩端分別連接有加強筋,所述加強筋與方形框體固定,保證多孔板的安裝強度。
所述吸油煙腔的底部設置有V形的匯油板,匯油板的尖端設置有排油口,通過匯油板對滴油進行有效收集,避免造成油煙隔熱板內腔污染。
本實用新型是替代現有技術中的焙烘機位于出布口一側的隔熱門板使用,焙烘機工作時,焙烘機出布端的含油廢氣經多孔板均勻流動至吸油煙腔內,再通過導流板引導至排油煙口,最后在焙烘機頂端的風機的作用下排出烘房。
本實用新型采用沿出布方形縱向抽吸的方式,將原涌流排氣方式改進為均流排氣,既避免油污滴落,又要穩定烘房溫度,能有效,有效解決疑難技術缺陷,提升了焙烘機的工藝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A向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工作狀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隔熱板1,隔熱板1朝向焙烘機內腔的一側端面的四周設置有相互連接的連接板2,連接板2之間連接形成方形框體3,方形框體3的外端口連接有多孔板4,多孔板4的兩端連接有加強筋6,加強筋6與方形框體3固定。
方形框體3與多孔板4之間形成吸油煙腔5,多孔板4與兩側的連接板2之間均留有間隙作為排油煙口7,兩側的排油煙口7用于密封連接焙烘機內位于兩側的主排氣口;隔熱板1上設置有橫向設置的出布口8,出布口8向外貫穿多孔板4。
吸油煙腔5內的兩側對稱設置有多個用于將油煙引導至對應側排油煙口7的導流板9,導流板9安裝在隔熱板1上,并且與多孔板4貼合,作為多孔板4的支撐件。
吸油煙腔5的底部設置有連接在隔熱板1上的V形的匯油板10,匯油板10的尖端設置有排油口11。
如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兩側的排油煙口7密封連接焙烘機內位于兩側的主排氣口12,主排氣口12連接位于焙烘機頂端的風機,含油廢氣經多孔板4均勻流動至吸油煙腔5內,再通過導流板9引導至排油煙口7,最后在焙烘機頂端的風機的作用下排出烘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