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縫紉機電機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在縫紉機中,一般霍爾傳感器固定在電機的定子上,與霍爾傳感器對應的磁鋼設置在手輪上,而一般手輪要伸出縫紉機殼體一部分,方便工作人員操作。在縫紉機生產過程中,磁鋼和霍爾傳感器之間的間距需要設置適當,使得霍爾傳感器感應到磁鋼。因此,在這種縫紉機結構中,一般電機定子的位置是固定的,為了調整磁鋼的位置及滿足手輪伸出縫紉機殼體,生產人員在生產裝配過程中,需要進行調試,使得生產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縫紉機電機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一種方便裝配的縫紉機電機。
縫紉機電機,包括定子和轉子,霍爾傳感器固定在定子上,其特征在于,電機包括磁鋼,所述磁鋼固定在轉子上。
電機裝配到縫紉機上時,電機定子和轉子的位置均被確定,而由于在本電機的結構中,霍爾傳感器固定在定子上,因此,當電機安裝到縫紉機上時,霍爾傳感器的位置被確定;并且,由于在本電機中,磁鋼固定在轉子上,因此,磁鋼的位置也被確定。所以,在本電機中,磁鋼位置的確定,不受手輪安裝位置的影響,大大的提高了裝配效率。
在上述的縫紉機電機中,所述的轉子包括本體和部件一,部件一固定在本體上,所述的磁鋼固定在部件一上。轉子的本體、部件一和磁鋼之間的位置相固定,因此,磁鋼的位置也被確定下來。
在上述的縫紉機電機中,所述定子呈圓環狀,所述的部件一呈中心處具有通孔的大致的圓板狀,所述部件一的外徑大于定子的內徑。部件一呈圓板狀,使得部件一對電機的轉子起到保護作用。
在上述的縫紉機電機中,所述定子上遠離機頭主體的一側固定有呈環狀的部件二,所述部件二向外側延伸有呈環狀的部位一,所述部件一的外徑小于部位一的內徑。部件一和部件二上的部位一一同對電機起到了保護作用,對電機的防塵具有一定作用。
在上述的縫紉機電機中,所述部件二的側部具有開口一和開口二,所述定子內具有電線,所述電線從開口一中伸出。也就是說,開口一供電線穿過,而開口二的設置,在一種方案中,方便裝配人員將工具穿過開口二,將電機的轉子固定到縫紉機主軸上。在一種方案中,當電機裝配到縫紉機上后,雖然開口一的位置也能夠供工具伸入,但開口一的位置不方便裝配時,開設在另一個位置上的開口二就能方便的供工具伸入,方便電機的裝配。
在上述的縫紉機電機中,所述開口二僅位于部件二的部位一上。因此,開口二的設置,基本上不影響部件二的結構。
在上述的縫紉機電機中,所述的開口二與開口一相對于定子中心大致呈直角開設。在一種方案中,電機裝配完成后,開口一朝下設置,而此時開口二朝向側部設置,更加方便裝配人員對電機的裝配。
在上述的縫紉機電機中,所述的部位一與部件二主體之間設有多個加強筋一,所述開口一的兩側邊緣分別具有一個加強筋一,開口二的兩側邊緣分別具有一個加強筋一。按照這種方式設置加強筋一,一方面使得部位一結構穩定性較高,另一方面,也減少開口一和開口二的設置對部件二結構的影響。
在上述的縫紉機電機中,所述轉子的本體上具有垂直與轉子轉軸設置的安裝孔,所述安裝孔位于部件一的內側,所述部件一呈透明或半透明。部件一呈透明或半透明,使得部件一透光,方便裝配人員對部件一內側的結構的觀察,也方便對位于部件一內側的安裝孔進行操作,從而將電機的轉子固定到電機的轉軸上;或者,在另一方案中,電機的轉子固定在縫紉機的主軸上。
在上述的縫紉機電機中,所述轉子的本體的端部具有與轉子轉軸平行設置的固定孔一,所述部件一上具有與固定孔位置相對應的固定孔二,所述固定孔二呈弧形狀。部件一上的弧形狀固定孔二,方便對部件一固定在轉子上的方向進行調整,以滿足不同的裝配需要。
在上述的縫紉機電機中,所述的部件一上具有圓周或部分圓周設置的刻度。在部件一上設置刻度,方便裝配人員根據需要調整磁鋼的位置。
在上述的縫紉機電機中,所述刻度設置在部件一的外側;或者,所述部件一呈透明,刻度設置在部件一的內側。
在上述的縫紉機電機中,所述部件一上具有若干加強筋二,所述加強筋二沿部件一的徑向設置。加強筋二一方面在部件一上起到了結構增加作用,另一方面,在電機工作過程中,部件一隨轉子一起轉動,部件一上加強筋二也帶動空氣流動,增強電機及縫紉機側部散熱。
在上述的縫紉機電機中,所述的加強筋二設置在部件一的內側。加強筋二設置在部件一的內側,使得加強筋二在電機工作過程中對電機起到散熱作用。
在上述的縫紉機電機中,所述加強筋二呈長條片狀。加強筋二呈片狀,使得加強筋二起到的散熱效果更好。
在上述的縫紉機電機中,所述的部件一的材料為塑料,部件一的外側設有材質為金屬的墊片,螺絲依次穿過墊片、部件一,將部件一固定在轉子的本體上。在部件一的外側設置墊片,使得墊片對部件一的安裝起到保護作用,防止安裝螺絲破壞塑料材質的部件一。作為其它的實施方案,部件一通過卡扣結構固定在電機轉子上,或者通過膠水固定在電機轉子上。
在上述的縫紉機電機中,所述轉子的本體的端部具有定位部一,所述部件一上具有環狀臺階,所述環狀臺階與定位部一的形狀相匹配;或者,轉子的本體的端部具有環狀臺階,所述部件一上具有定位部一,所述環狀臺階與定位部一的形狀相匹配。在這種結構中,部件一能較為方便的連接到轉子上,方便裝配。
在上述的縫紉機電機中,所述部件一的外側具有環狀沉口,所述墊片位于環狀沉口內,且環狀沉口的形狀與墊片的形狀相匹配。環狀沉口的設置,更加方便墊片的安裝。另一方面,也保證了墊片與部件一的同心度,提高機器運轉穩定性。
在上述的縫紉機電機中,所述部件一的外側面上具有若干加強筋三,加強筋三呈條狀且沿部件一的徑向設置,部件一的外側面具有刻度,刻度和加強筋三間隔設置。加強筋三不僅在部件一上起到了加強結構的作用,刻度和加強筋三的間隔設置,也使得刻度更容易被觀察。
在上述的縫紉機電機中,所述部件一的外沿具有若干凹口。在部件一的外側設置若干凹口,使得部件一方便握持,方便對部件一的安裝及調整。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縫紉機電控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電機。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縫紉機,包括機頭、電機和位于機頭內的主軸,所述電機包括固定在機頭上的定子和固定在主軸上的轉子,霍爾傳感器固定在定子上,其特征在于,電機包括磁鋼,所述磁鋼固定在轉子上。
在上述的縫紉機中,包括手輪,所述手輪固定在主軸上,所述轉子單獨固定在主軸上,手輪單獨固定在主軸上。
本縫紉機電機、電控裝置、縫紉機通過將磁鋼與轉子相固定,方便的電機的安裝。
附圖說明
圖1是本電機的一種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電機的一種實施方案的剖視圖;
圖3是本電機的一種實施方案爆炸圖;
圖4是部件一一種實施方式的立體圖;
圖5是電機的另一實施方式的爆炸圖。
圖中,1、定子;2、轉子;21、本體;22、部件一;23、安裝孔;24、固定孔一;25、固定孔二;26、刻度;27、加強筋二;28、定位部一;29、環狀臺階;30、環狀沉口;31、加強筋三;32、凹口;33、帶孔部位;3、霍爾傳感器;4、磁鋼;5、部件二;51、部位一;52、開口一;53、開口二;54、加強筋一;6、機頭;7、主軸;8、手輪;9、電線;10、墊片。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如圖1和圖2所示,縫紉機電機,包括轉子2和呈圓環狀的定子1。定子1上固定有霍爾傳感器3。
具體的,如圖3所示,轉子2包括本體21和部件一22,部件一22固定在本體21上。本體21中部具有貫穿孔。在裝配時,縫紉機主軸7穿過貫穿孔。
如圖4所示,部件一22呈中心處具有通孔的圓板狀,部件一22的外徑大于定子1的內徑。部件一22呈圓板狀,使得部件一22對電機的轉子2起到保護作用。磁鋼4固定在部件一22上。部件一22上具有帶孔部位33,磁鋼4通過膠水固定在帶孔部位33內。作為一種優先方案,帶孔部位33為通孔結構,方便用膠水將磁鋼4固定在帶孔部位33內時,排出帶孔部位33內的空氣,使得磁鋼4固定更加穩定。
轉子2的本體21的端部具有定位部一28,部件一22上具有環狀臺階29,環狀臺階29與定位部一28的形狀相匹配;作為另一種方案,轉子2的本體21的端部具有環狀臺階29,部件一22上具有定位部一28,環狀臺階29與定位部一28的形狀相匹配。在這種結構中,部件一22能較為方便的連接到轉子2上,方便裝配。
轉子2的本體21的端部具有與轉子2轉軸平行設置的固定孔一24,部件一22上具有與固定孔位置相對應的固定孔二25,固定孔二25呈弧形狀。固定孔二25的數量為2-4個。圖4中,固定孔二25的數量為四個。部件一22上的弧形狀固定孔二25,方便對部件一22固定在轉子2上的方向進行調整,以滿足不同的裝配需要。
部件一22的材料為塑料,部件一22的外側設有材質為金屬的墊片10,螺絲依次穿過墊片10、部件一22,將部件一22固定在轉子2的本體21上。在部件一22的外側設置墊片10,使得墊片10對部件一22的安裝起到保護作用,防止安裝螺絲破壞塑料材質的部件一22。作為其它的實施方案,部件一22通過卡扣結構固定在電機轉子2上,或者通過膠水固定在電機轉子2上。作為另一種實施方案,部件一22為金屬鑄造件或金屬沖壓件。
轉子2的本體21上具有垂直與轉子2轉軸設置的安裝孔23,安裝孔23位于部件一22的內側,部件一22呈透明或半透明。部件一22呈透明或半透明,使得部件一22透光,方便裝配人員對部件一22內側的結構的觀察,也方便對位于部件一22內側的安裝孔23進行操作,從而將電機的轉子2固定到電機的轉軸上;或者,在另一方案中,電機的轉子2固定在縫紉機的主軸7上。
部件一22上具有圓周或部分圓周設置的刻度26。在部件一22上設置刻度26,方便裝配人員根據需要調整磁鋼4的位置。刻度26設置在部件一22的外側;或者,部件一22呈透明,刻度26設置在部件一22的內側。
部件一22上具有若干呈長條片狀加強筋二27,加強筋二27沿部件一22的徑向設置,并且加強筋二27設置在部件一22的內側。加強筋二27一方面在部件一22上起到了結構增加作用,另一方面,在電機工作過程中,部件一22隨轉子2一起轉動,部件一22上加強筋二27也帶動空氣流動,增強電機及縫紉機側部散熱。
定子1上遠離機頭6主體的一側固定有呈環狀的部件二5,部件二5向外側延伸有呈環狀的部位一51,部件一22的外徑小于部位一51的內徑。部件一22和部件二5上的部位一51一同對電機起到了保護作用,對電機的防塵具有一定作用。霍爾傳感器3位于部件二5內側。
部件二5的側部具有開口一52和開口二53,定子1內具有電線9,電線9從開口一52中伸出。開口二53僅位于部件二5的部位一51上。開口二53與開口一52相對于定子1中心大致呈直角開設。在一種方案中,電機裝配完成后,開口一52朝下設置,而此時開口二53朝向側部設置,更加方便裝配人員對電機的裝配。
因此,開口二53的設置,基本上不影響部件二5的結構。也就是說,開口一52供電線9穿過,而開口二53的設置,在一種方案中,方便裝配人員將工具穿過開口二53,將電機的轉子2固定到縫紉機主軸7上。在一種方案中,當電機裝配到縫紉機上后,雖然開口一52的位置也能夠供工具伸入,但開口一52的位置不方便裝配時,開設在另一個位置上的開口二53就能方便的供工具伸入,方便電機的裝配。
部位一51與部件二5主體之間設有多個加強筋一54,開口一52的兩側邊緣分別具有一個加強筋一54,開口二53的兩側邊緣分別具有一個加強筋一54。按照這種方式設置加強筋一54,一方面使得部位一51結構穩定性較高,另一方面,也減少開口一52和開口二53的設置對部件二5結構的影響。
電機裝配到縫紉機上時,電機定子1和轉子2的位置均被確定,而由于在本電機的結構中,霍爾傳感器3固定在定子1上,因此,當電機安裝到縫紉機上時,霍爾傳感器3的位置被確定;并且,由于在本電機中,磁鋼4固定在轉子2上,因此,磁鋼4的位置也被確定。所以,在本電機中,磁鋼4位置的確定,不受手輪8安裝位置的影響,大大的提高了裝配效率。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大致相同,不同的地方在于,在本實施例中,如圖5所示,部件一22的外側具有環狀沉口30,墊片10位于環狀沉口30內,且環狀沉口30的形狀與墊片10的形狀相匹配。環狀沉口30的設置,更加方便墊片10的安裝。另一方面,也保證了墊片10與部件一22的同心度,提高機器運轉穩定性。
部件一22的外側面上具有若干加強筋三31,加強筋三31呈條狀且沿部件一22的徑向設置,部件一22的外側面具有刻度26,刻度26和加強筋三31間隔設置。加強筋三31不僅在部件一22上起到了加強結構的作用,刻度26和加強筋三31的間隔設置,也使得刻度26更容易被觀察。
部件一22的外沿具有若干凹口32。在部件一22的外側設置若干凹口32,使得部件一22方便握持,方便對部件一22的安裝及調整。為了更加方便的對部件一22進行握持和調整,部件二5上的部位一51呈部分環狀。在本實施例中,部位一51呈三分之一環狀,且部位一51位于電機的上側部,起到防塵作用。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縫紉機電控裝置,電控裝置包括上述的電機。
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了一種縫紉機,包括機頭6、電機和位于機頭6內的主軸7,電機包括固定在機頭6上的定子1和固定在主軸7上的轉子2,霍爾傳感器3固定在定子1上,其特征在于,電機包括磁鋼4,磁鋼4固定在轉子2上。
縫紉機包括手輪8,手輪8固定在主軸7上,轉子2單獨固定在主軸7上,手輪8單獨固定在主軸7上。
縫紉機中的電機為上述的縫紉機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