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縫紉機,特別是涉及一種托起縫紉機構。
背景技術:
縫紉機構由縫紉機、工作臺面組成。在需要縫制弧形區域時,例如上衣的肩部與手臂分界處,需要用手托著裁片的布料慢慢車縫弧形區域。
但這種用手托著進行車縫的方法費時費力,且由于人手在車縫時不可能使出很大的力氣去將布料繃緊,故難以車縫出緊致的弧形線路。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托起縫紉機構。
一種托起縫紉機構,包括工作臺和所述工作臺上的縫紉機,還包括設于所述工作臺上、所述縫紉機的機針下方的車縫臺;所述車縫臺包括車縫臺面和可升降支撐臺,所述可升降支撐臺包括支撐臺面和用于帶動所述支撐臺面升降的升降機構,所述支撐臺面的一邊與所述車縫臺面的一邊相吻合,所述支撐臺面在升降至合適高度時與所述車縫臺面鄰接并且在接縫處形成平滑的過渡面,所述支撐臺面與所述車縫臺面相吻合的一邊的兩端延伸形成閉合的弧形邊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弧形邊緣為軸對稱結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弧形邊緣自所述兩端起逐漸向上延伸直至交匯,且交點為所述弧形邊緣距所述支撐臺面與所述車縫臺面相吻合的一邊最遠的點。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升降機構為氣動升降機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升降機構包括與所述支撐臺面連接的動力活塞和用于驅動所述動力活塞的氣壓動力裝置。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車縫臺還包括固定設置于所述工作臺上的底座, 所述車縫臺面設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動力活塞在豎直方向上穿過所述底座與所述支撐臺面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氣動開關,用于控制所述氣壓動力裝置的開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腳踏車縫開關,用于控制所述縫紉機的工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還包括電源總開關,所述氣動開關和腳踏車縫開關僅在電源開關為導通狀態時有效。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工作臺上還設有線架,所述線架用于安放梭芯,所述梭芯用于卷繞紡織用的絲線。
上述托起縫紉機構,操作工將需要車縫的裁片于工作臺及車縫臺上放好,然后啟動升降機構將支撐臺面升起,從而將裁片繃緊出弧形效果,再啟動縫紉機開始車縫,從而可以在裁片上車縫出緊致的弧形線路。同時由于減少了人工將裁片托起的時間,節省人力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一實施例中托起縫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車縫臺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除非另有定義,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術和科學術語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本文中在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中所使用的術語只是為了描述具體的實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及/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的所列項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組合。
需要說明的是,當元件被稱為“固定于”另一個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 個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當一個元件被認為是“連接”另一個元件,它可以是直接連接到另一個元件或者可能同時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術語“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類似的表述只是為了說明的目的。
圖1是一實施例中托起縫紉機構的結構示意圖。托起縫紉機構包括工作臺10,工作臺10上的縫紉機20,以及設于工作臺10上、縫紉機20的機針下方的車縫臺30。參見圖2,車縫臺30包括車縫臺面32和可升降支撐臺,可升降支撐臺包括支撐臺面34和用于帶動支撐臺面34升降的升降機構,在本實施例中采用氣動升降機構對支撐臺面34進行升降。支撐臺面34的一邊與車縫臺面32的一邊相吻合,支撐臺面34在升降至合適高度時與車縫臺面32鄰接并且在接縫324處形成平滑的過渡面。支撐臺面34與車縫臺面32相吻合的一邊的兩端延伸形成閉合的弧形邊緣344。支撐臺面34的大小與形狀是按照需要車縫出的弧形線路來設計的。例如對于需要車縫上衣的肩部與手臂分界處的弧形區域的情況,就按照該弧形區域的大小與形狀來設計。
上述托起縫紉機構,操作工將需要車縫的裁片于工作臺10及車縫臺30上放好,然后啟動升降機構將支撐臺面34升起,從而將裁片繃緊出弧形效果,再啟動縫紉機20開始車縫(車縫過程中根據需要也可控制升降機構下降),從而可以在裁片上車縫出緊致的弧形線路。同時由于減少了人工將裁片托起的時間,節省人力成本。
參見圖2,在該實施例中,弧形邊緣344為軸對稱結構,自支撐臺面34與車縫臺面32相吻合的一邊的兩端起環形向上延伸直至兩條線交匯,且交點為弧形邊緣344距支撐臺面34與車縫臺面32相吻合的一邊最遠的點。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升降機構包括與支撐臺面34連接的動力活塞36和用于驅動動力活塞36的氣壓動力裝置52。參見圖1,在該實施例中,氣壓動力裝置52設于工作臺10的側面。托起縫紉機構還包括氣動開關42,用于控制氣壓動力裝置52的開閉。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托起縫紉機構還包括固定在工作臺10底下的底面上的腳踏車縫開關44,操作工通過腳踩腳踏車縫開關44控制縫紉機20工作。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托起縫紉機構還包括電源總開關40,氣動開關42和腳踏車縫開關44均受電源總開關40的限制,即電源總開關40導通的前提下托起縫紉機構才得電,氣動開關42和腳踏車縫開關44才能相應進行開關控制。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工作臺10上還設有線架60。線架60用于安放梭芯62,梭芯62用于卷繞紡織用的絲線。
參見圖2,車縫臺30還包括固定設置于工作臺10上的底座38。車縫臺面32設于底座38上,動力活塞36在豎直方向上穿過底座38與支撐臺面34連接。底座38可在豎直方向對支撐臺面34進行限位,即下降至與底座38相接觸的高度后會被底座38抵住,無法再繼續下降。在圖2所示實施例中,底座38為空心結構,即像一個只有外壁的盒子,沒有“盒頂”,底部則為工作臺10的臺面,采用這個空心結構的設計可以節省底座38的物料。
在使用圖1所示的托起縫紉機構進行車縫時,操作工先打開電源總開關40,并將需要車縫的裁片于工作臺10及車縫臺30上放好。然后打開氣動開關42,驅動動力活塞36將支撐臺面34升起,將裁片繃緊出弧形效果。再啟動腳踏車縫開關44,開始車縫。車縫過程中根據需要也可關閉氣動開關42,讓支撐臺面34下降。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征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征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征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范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