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紡織機械領域,尤其涉及了一種用于紡織的清洗烘干一體機。
背景技術:
目前,由于紡織品在制作過程中,會經過印染、深加工等工藝,很多化學原料會殘留在布料上,如果不對布料進行清洗則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所以,清洗布料是一道必經工序。現有通過采用人工清洗,且清洗過后還需運送到烘干裝置進行烘干,不僅工序復雜繁瑣,且成本高。同時現有的烘干箱內部通常會存在較多的水蒸氣,這些水蒸氣往往會造成布料二次侵濕。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了一種用于紡織的清洗烘干一體機,結構簡單,方便快捷,通過清洗、過濾確保織物的清潔和濾干,便于烘干,同時織物烘干機構內部的空氣保持干燥,避免織物的二次浸濕,烘干效果好。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用于紡織的清洗烘干一體機,包括機架以及設置于機架上的縱向導軌、氣缸、控制器,且氣缸上連接有橫向導軌;所述橫向導軌垂直連接于兩個縱向導軌之間形成“H”狀,該橫向導軌上連接有機械手;所述機械手、氣缸均與控制器相連接,且機械手的下方依次設置有織物清洗機構、織物過濾機構、織物烘干機構;所述機械手包括第一支撐架、第二支撐架、垂直固定板、拉帶、導軌連接件,所述第一支撐架的上部固定有豎桿;所述豎桿上開設有滑槽,并通過緊固螺栓固定有橫桿;所述第二支撐架的頂端與第一支撐架的下部相連接、底端與垂直固定板的上端相連接,且垂直固定板的下端連接有手爪;所述手爪的爪尖處與拉帶的底端相連接,拉帶的頂端與橫桿相連接;所述導軌連接件的一端固定有與橫桿相連接的伸縮缸、導軌連接件的另一端固定于橫向導軌上,且導軌連接件固定連接于第一支撐架上;所述織物清洗機構包括清洗機殼,該清洗機殼設置有上腔與下腔;所述上腔內固定設置有內槽,該內槽的周壁均布有通孔、內槽的底部設置有攪動盤、內槽的側壁均布有向內側突起的肋板;所述下腔內設置有清洗電機、轉動軸、傳動齒輪、從動齒輪,該轉動軸的頂端與攪動盤相連接、轉動軸的底端設置于下腔底部的法蘭內;所述傳動齒輪固定于清洗電機的輸出軸上,所述從動齒輪固定于轉動軸上并與傳送齒輪相嚙合;所述織物過濾機構包括儲料槽、雙層紗網,該雙層紗網固定設置于儲料槽內;所述織物烘干機構包括烘干箱以及設置于烘干箱內的格柵、加熱管,且加熱管設置于格柵下方位置;所述烘干箱的一側部設置有進風口、烘干箱的另一側部設置有出風口,且進風口處設置有鼓風機。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手爪由鉸接軸和并行固連于所述鉸接軸上的至少兩個抓手構成,所述鉸接軸穿設于垂直固定板下端的同軸線的至少兩個的短管內并與垂直固定板下端鉸接。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第一支撐架為矩形框架,兩個所述垂直固定板上端固連在所述第一支撐架的兩相對邊框上,所述豎桿為偶數根,均分設置在第一支撐架的另外兩相對邊框處。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上腔底部設有與清洗機殼外側相通的排水管。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織物清洗機構還包括有電磁閥,所述排水管通過電磁閥與上腔相通;所述清洗機殼上還設置有控制開關,該控制開關與電磁閥、清洗電機相連接。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烘干箱的內壁上設置有一層吸水層。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吸水層與烘干箱的內壁之間還設置有陶瓷層。
作為一種優選方案,所述吸水層的表面均勻間隔的分布有錐形凸起。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本發明結構簡單,方便快捷,通過清洗、過濾確保織物的清潔和濾干,便于烘干,同時織物烘干機構內部的空氣保持干燥,避免織物的二次浸濕,烘干效果好。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中機械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中機械手的立體圖;
圖4是本發明中織物清洗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中織物過濾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中織物烘干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以下實施例僅用于更加清楚地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以此來限制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紡織的清洗烘干一體機,包括機架1以及設置于機架1上的縱向導軌2、氣缸3、控制器4,且氣缸3上連接有橫向導軌5;所述橫向導軌5垂直連接于兩個縱向導軌2之間形成“H”狀,該橫向導軌5上連接有機械手6;所述機械手6、氣缸3均與控制器4相連接,且機械手6的下方依次設置有織物清洗機構7、織物過濾機構8、織物烘干機構9;如圖2、圖3所示,所述機械手6包括第一支撐架61、第二支撐架62、垂直固定板63、拉帶64、導軌連接件65,所述第一支撐架61的上部固定有豎桿66;所述豎桿66上開設有滑槽67,并通過緊固螺栓68固定有橫桿69;所述第二支撐架62的頂端與第一支撐架61的下部相連接、底端與垂直固定板63的上端相連接,且垂直固定板63的下端連接有手爪610;所述手爪610的爪尖處與拉帶64的底端相連接,拉帶64的頂端與橫桿69相連接;所述導軌連接件65的一端固定有與橫桿69相連接的伸縮缸611、導軌連接件65的另一端固定于橫向導軌5上,且導軌連接件65固定連接于第一支撐架61上;如圖4所示,所述織物清洗機構7包括清洗機殼71,該清洗機殼71設置有上腔72與下腔73;所述上腔72內固定設置有內槽74,該內槽74的周壁均布有通孔75、內槽74的底部設置有攪動盤76、內槽74的側壁均布有向內側突起的肋板77;所述下腔73內設置有清洗電機78、轉動軸79、傳動齒輪710、從動齒輪711,該轉動軸79的頂端與攪動盤76相連接、轉動軸79的底端設置于下腔73底部的法蘭714內;所述傳動齒輪710固定于清洗電機78的輸出軸上,所述從動齒輪711固定于轉動軸79上并與傳送齒輪710相嚙合;如圖5所示,所述織物過濾機構8包括儲料槽81、雙層紗網82,該雙層紗網82固定設置于儲料槽81內;如圖6所示,所述織物烘干機構9包括烘干箱91以及設置于烘干箱91內的格柵92、加熱管93,且加熱管93設置于格柵92下方位置;所述烘干箱91的一側部設置有進風口94、烘干箱91的另一側部設置有出風口95,且進風口94處設置有鼓風機96。
本發明優選所述手爪610由鉸接軸612和并行固連于所述鉸接軸612上的至少兩個抓手613構成,所述鉸接軸612穿設于垂直固定板63下端的同軸線的至少兩個的短管614內并與垂直固定板63下端鉸接;所述第一支撐架61為矩形框架,兩個所述垂直固定板63上端固連在所述第一支撐架61的兩相對邊框上,所述豎桿66為偶數根,均分設置在第一支撐架61的另外兩相對邊框處;實施時啟動伸縮缸611,伸縮缸611的推桿推動橫桿69,橫桿69使得緊固螺栓68在滑槽67內移動,從而拉帶64帶動手爪610進行織物的抓取。
本發明優選所述上腔72底部設有與清洗機殼71外側相通的排水管712,方便排水。
本發明優選所述織物清洗機構7還包括有電磁閥713,所述排水管712通過電磁閥713與上腔72相通;所述清洗機殼71上還設置有控制開關715,該控制開關715與電磁閥713、清洗電機78相連接;方便操作。
本發明優選所述烘干箱91的內壁上設置有一層吸水層97,所述吸水層97與烘干箱91的內壁之間還設置有陶瓷層98,所述吸水層97的表面均勻間隔的分布有錐形凸起,有效的吸收烘干箱91內部的水蒸氣,從而使得烘干箱91內部的空氣保持干燥,避免織物二次浸濕。
具體實施時,將需要處理的紡織品先放入織物清洗機構7內,清洗織物表面上殘留的化學原料和雜屑,控制器4控制氣缸3推動橫向導軌5沿縱向導軌2向下移動,機械手6抓取織物沿橫向導軌5移動,將織物放在織物過濾機構8內,一段時間過濾后,再通過機械手6將織物放入織物烘干機構9內,對織物進行烘干。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形,這些改進和變形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