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漿紗機附件的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漿紗機上漿裝置。
背景技術:
漿紗機是紡織出樣必備的設備,而經紗上漿是織前準備的最重要的工序,目前使用的上漿裝置的噴淋頭設置在噴淋管下方,由于占地面積大,噴淋頭的直徑即小,導致噴漿量不足和出現漿皮吊掛的現象,導致織物形成輕漿起毛的現象。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的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漿紗機上漿裝置。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漿紗機上漿裝置,包括漿槽、上漿輥、抽漿管、閥門和噴淋管,還包括旋轉軸,所述上漿輥套設在所述旋轉軸上并通過旋轉軸固定在漿槽內,所述抽漿管一端連接漿槽,另一端連接噴淋管,所述抽漿管上設有閥門,所述噴淋管上設有5-10個噴淋口,所述噴淋管的形狀為波浪形,所述噴淋口的形狀為橢圓形,所述噴淋口的寬度為15毫米。
根據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個實施例,進一步包括所述噴淋管上設有7個噴淋口。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噴淋口形狀為橢圓型且開置在噴淋管上,噴淋管的形狀為波浪形,增大了噴淋管路的輸漿壓力,避免了噴淋頭上漿皮吊掛,堵塞噴淋頭而無法出漿的困惑,且漿槽里面的漿能再次利用,大大節約了成本,增加了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 漿槽,2. 上漿輥,3. 抽漿管,4. 閥門,5. 噴淋管,6. 旋轉軸,7. 噴淋口。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一種漿紗機上漿裝置,包括漿槽1、上漿輥2、抽漿管3、閥門4和噴淋管5,還包括旋轉軸6,上漿輥2套設在所述旋轉軸6上并通過旋轉軸6固定在漿槽1內,抽漿管3一端連接漿槽1,另一端連接噴淋管5,抽漿管3上設有閥門4,噴淋管5上設有5-10個噴淋口7,噴淋管5的形狀為波浪形,噴淋口7的形狀為橢圓形,噴淋口7的寬度為15毫米。較優的,噴淋管5上設有7個噴淋口7。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打開閥門4,抽漿管3從漿槽1內抽漿到噴淋管5內,并通過噴淋口7噴淋漿液,旋轉軸6帶動上漿輥2旋轉,噴淋出來的漿液均勻的上色到上漿輥2上的織物(圖中未標出)上。
本實用新型噴淋口形狀為橢圓型且開置在噴淋管上,噴淋管的形狀為波浪形,增大了噴淋管路的輸漿壓力,避免了噴淋頭上漿皮吊掛,堵塞噴淋頭而無法出漿的困惑,且漿槽里面的漿能再次利用,大大節約了成本,增加了效率。